摘要: 我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第73条规定匿名化是指个人信息经过处理无法识别特定自然人且不能复原的过程,并在第4条对匿名化信息进行豁免保护,采用静态匿名化的方法平衡个人信息保护与个人信息利用。但是,伴随社会信息化以及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匿名化信息与非匿名化个人信息的界限趋于模糊,强大的经济激励使去匿名化具有针对性,导致重新识别的匿名化信息对信息主体产生侵害风险甚至现实损害。虽然已有网络服务商承诺、合同义务约定与立法直接禁止等措施对去匿名化进行制约,但未能实现较好的规制效果,应在现有匿名化制度中加入更为灵活的动态匿名化方法。当匿名化信息的使用可能产生损害或是由于语境的变化使匿名化信息具有识别性时需进行更为严格的再匿名化处理,否则不真正匿名化信息仍需受到法律保护。
[V1] | 2024-09-09 17:42:27 | PSSXiv:202409.00528V1 | 下载全文 |
1. 类器官智能作为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经济法治保障 | 2024-10-31 |
2. 轻微犯罪记录封存制度构建论 | 2024-10-31 |
3. 司法实践中债务加入与保证的区分标准研究 | 2024-10-31 |
4. 平台数据垄断规制中“必要设施原则”的合理适用 | 2024-10-31 |
5. 中国“治求均平”传统的现代绍续 | 2024-10-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