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我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第73条规定匿名化是指个人信息经过处理无法识别特定自然人且不能复原的过程,并在第4条对匿名化信息进行豁免保护,采用静态匿名化的方法平衡个人信息保护与个人信息利用。但是,伴随社会信息化以及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匿名化信息与非匿名化个人信息的界限趋于模糊,强大的经济激励使去匿名化具有针对性,导致重新识别的匿名化信息对信息主体产生侵害风险甚至现实损害。虽然已有网络服务商承诺、合同义务约定与立法直接禁止等措施对去匿名化进行制约,但未能实现较好的规制效果,应在现有匿名化制度中加入更为灵活的动态匿名化方法。当匿名化信息的使用可能产生损害或是由于语境的变化使匿名化信息具有识别性时需进行更为严格的再匿名化处理,否则不真正匿名化信息仍需受到法律保护。
[V1] | 2024-09-09 17:42:27 | PSSXiv:202409.00528V1 | 下载全文 |
1. 家庭农场贷款难的成因与对策——基于法经济学视角的分析 | 2024-12-06 |
2. 我国耕地土壤污染防治立法探析 | 2024-12-06 |
3. 农村集体公益性建设用地使用权:逻辑起点、功能取向与法权构造 | 2024-12-04 |
4. 澳大利亚一一东帝汶共同开发的终结及启示 | 2024-12-04 |
5. 高校因治安管理处罚开除学籍的法律限制 | 2024-12-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