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法学 >> 法学理论 提交时间: 2024-09-12 合作期刊: 《北京警察学院学报》
摘要:万物互联和科技推进下的人工智能,在给生产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对既有社会规则带来诸多挑战。其中控制论催生下的赛博格,因其人机融合技术模糊了生物伦理与技术伦理的特点,引发了赛博格威胁讨论。控制论和会聚技术为人的主体性标准和侵权责任划分提出了新的挑战,其中的脑机接口技术更是模糊了赛博空间与物理空间的界限,从而导致规则适用乏力,科技与人的融合将引发新的犯罪风险。从界定治安实体开始,借助哲学层面的主体性思考,技术层面的脑机接口认定,以及会聚技术带来的生物与科技融合,可以明确划分人与机器的界限,对技术辅以必要的道德管控,建立普遍共识的治理框架,提高全域伦理观或为破解赛博格威胁提供可能。
分类: 教育学 >> 高等教育学 提交时间: 2024-09-23 合作期刊: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大学生教育管理是大学核心职责所在,是高校大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基础高校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在系统科学视域下,运用控制论从信息传输和处理的特性角度研究各类系统中共同的控制规律,将控制论的思想和要素运用在高校学生教育管理中,践行以学生为中心,倡导系统思维,构建和优化高校学生教育管理机制模式,即平稳、准确、高质量地完成学生教育管理,帮助高校育人共同体各相关群体在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理清责任、把握规律、强化担当。
分类: 其他 >> 其他 提交时间: 2024-05-14 合作期刊: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20世纪,随着计算机科学、现代生物科学、新材料物理学等新科学的发展及其在日常生活中日益广泛的应用,一个超越欧洲近代人本主义生命观的后人类生命世界正在逐渐生成,科技、文学和理论则是此生成过程中的关键塑形力量。其中,新科技使具有生命跨界色彩的后人类生命形态从理论到现实都获得了存在的可能,科技是后人类生命世界的物质塑形力量;文学通过对未来世界的虚拟呈现疏泄新科技带给人的心理冲击,作为使人们在想象中提前介入未来生活的精神操练手段,它们是后人类生命世界的情感塑形力量;文化理论则立足现实生活与文学作品的阐释空间展开深刻有力的哲学反思,以富有创造性的理论创构重释生命本体论,提出新生命伦理价值观,它们是后人类生命世界的观念塑形力量。三重动因在后人类生命世界的生成过程中密切联动,对其联动关系及作用机制的分析显示出跨学科视域对于理解后人类生命世界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分类: 艺术学 >> 艺术学理论 提交时间: 2024-09-02 合作期刊: 《当代美术家》
摘要:西方传教士利玛窦曾用他的记忆方法——在脑海中搭建虚拟记忆宫殿——给中国人留下深刻印象,即便当时的他是想以此引起中国人对他文化的兴趣,进而引导他们对上帝产生兴趣。在今天,互联网设备持存着我们外化的回忆,成为一座巨大的,充满废墟的宫殿,即便人们会忘记,数据却不说谎。我们的身体曾创造了具身化(embodiment),甚至在古老的记忆术中,具象化的人物形象也作为记忆的媒介出现,它映射着身体隐喻与文化构建之间的关系,但在数字媒体让真实的对方逐渐消失于无形的当下,我们的身体是否还在为持续继续记忆这个世界而发挥着作用?或者说,我们如何走出认知科学的框架,在信息科学和控制论的背景下,寻求一种虚拟身体的替代制造方法,以便重新成为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