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民族学 >> 民族学 分类: 中国语言文学 >> 文艺学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思想政治教育 分类: 教育学 >> 高等教育学 提交时间: 2024-11-13
摘要:摘要:在2024年全国教育大会的背景下,选题紧密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通过学校教育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指示精神展开。从文化自信与教育革新的角度出发,深入剖析了中华优秀传统礼仪文化的丰富内涵、精髓要义及其在现代社会的时代价值和意义。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融入路径、策略,旨在将传统礼仪文化有效融入高校课程体系,为培养兼具深厚文化底蕴和时代精神的高素质人才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积极响应全国教育大会对于教育强国建设的战略部署。
分类: 中国语言文学 >> 文艺学 分类: 外国语言文学 >> 比较文学 分类: 外国语言文学 >> 外国文学 提交时间: 2024-11-06
摘要:论文探讨了文学、历史认知叙事学与历史社会演化之间的一些关系,这不能说是我们对历史认知叙事学的基础展示,而是对相关问题和历史建构过程某些问题的澄清,这主要是从若干问题如文学的作用等角度进入的。尽管我们依旧有所保留,认为对于文学的作用与相关领域的能力不过高估,但是很难否认,文学与历史社会演化的纷繁复杂的关系,依旧是在一些既明显又潜在的维度中进行的,包括某些洞察与特殊的能力。论文也从新的视角对作者、读者与“虚构”问题做了新的理解。可以认为,文学以独特的方式,展现了其与历史社会演化的独特关联,在这一点上,我们也认为,历史认知叙事学同样有其独特作用。我试图以历史认知叙事学为起点,构建一种适合中文专业研究者的比较文学研究。需要指出的是,我们提到的这个普通历史认知叙事学,是历史认知叙事的一个重要的部分。
分类: 中国语言文学 >> 文艺学 提交时间: 2024-10-25 合作期刊: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分类: 中国语言文学 >> 文艺学 提交时间: 2024-10-25 合作期刊: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分类: 中国语言文学 >> 文艺学 提交时间: 2024-10-17 合作期刊: 《红旗文稿》
摘要:2014 年 10 月 15 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创造性地回答了事关文艺繁荣发展一系列带有根本性、方向性的重大问题。人民性构成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重要论述的根基、底色、坐标和鲜明特征。习近平的人民文艺观的根本方向是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根本动力是人民需要文艺,根本保证是党的领导,基本途径是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要方式是审美的,主要目标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分类: 中国语言文学 >> 文艺学 提交时间: 2024-10-15 合作期刊: 《内蒙古社会科学》
摘要:口头诗学是从不同侧面阐释口头文学的诗学法则,它聚焦口头诗歌的创编、演述、流布与接受,旨在揭示口头文学区别于书面文学的内部机制,抽绎出针对口头文学核心特征的释解方法.20世纪90年代,口头诗学在中国的引介与本土化实践含括三个方面,即理论的迻译与推介、理论的创用与出新、我国本土口头诗学话语体系的建构.在交融互鉴、守正创新的自主学术立场中,口头诗学的“中国学派”正在以饱满的热情积极参与国际学术对话,进而展现出强大的学术自信.
分类: 哲学 >> 美学 分类: 中国语言文学 >> 文艺学 分类: 艺术学 >> 艺术学理论 提交时间: 2024-10-15
摘要:当代环境美学、生态美学的学科建构关系一直是悬而未决的话题,部分学者从西语词根意义上将环境解读为物质围绕物而将生态解释为系统关系,这是将词根分析扩大为词源语境解释的谬误,忽视两者均具有对象、关系的二重性。此二重性在劳特利、罗尔斯顿、奈斯的哲学中得以展开,并延伸至环境史、环境艺术、环境社会学、生态经济学等学科,生态对象化、环境关系化现象体现了两个概念向统一原初意涵的复归。面向传统过程中,生态美学与实践美学形成交锋。论战双方以“自然人化”“自然的自然化”展开论争,均认定对方理论是二元化的机械认识论余绪,但双方实则都在使用这样一种自己所批驳的机械路径来解读对方,使得这场对话充满固执与悖谬,忽视了两者兼具的统一视域。而环境美学对待传统更加温和,重视自然性与文化性的统一,虽受物质实体性误读但仍无法掩盖其开放性特征。在统合意义上,环境美学、生态美学、实践美学、气氛美学、身体美学都在言说人在时空世界的现实性审美关系。那种活生生的存在境域以其交互、共在、间性、系统的丰富属性要求我们建构生态环境美学,并向多维视角开放。
分类: 哲学 >> 美学 分类: 外国语言文学 >> 外国文论 分类: 中国语言文学 >> 文艺学 提交时间: 2024-10-12
摘要:对卢卡奇而言,“自然美”既是美之不确定性的具体表征,又构成了“审美反映”的特性和合法性基础,同时他还以美与善的复杂纠葛来显现“自然美”的复杂性。卢卡奇反对“自然美”“艺术美”中的等级制观念,一方面,无论是“自然美”还是“艺术美”,二者所形成的“审美反映”其所反映的是同一“现实”对象,二者非等级关系;另一方面,在审美反映中,“艺术美”与“自然美”均体现为“劳动”的对象化过程,“劳动”无法划分等级。卢卡奇“自然美”论的实质是“人的回归”,他认为在“自然”转变成“自然美”的体验活动中,人能够实现从“整体的人”到“人的整体”的超越,同时主张应将“自然美”置于人与自然和生产劳动的“关系”中来解答,以此,“自然美”构成人之体验的本体存在论范畴。卢卡奇的“自然美”论以深刻揭示并批判资本主义普遍物化现象和深层异化结构为理论旨归,他既批判以“艺术美”来衡量美本身所体现的资本主义商品拜物教实质,又批判以返回“物”的原始形态来肯定“自然美”等主张。总之,虽然卢卡奇的“自然美”论存有不可避免的理论局限,但其蕴含着鲜明的“人学”色彩和异化批判旨归,可以与当代“自然美”热形成呼应或观照,能够成为恢复“人”之本真完整性和立体解放的重要契机。
分类: 中国语言文学 >> 文艺学 提交时间: 2024-09-18 合作期刊: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法国文学的中国文化资源取径孕育了很多风格独特的法国经典作品。在受中国文化影响的当代法国作家中,索莱尔斯无疑是最具开拓意义的代表之一。索菜尔斯对中国文化的汲取,从古典中国到现代中国,从汉字到绘画,从道家到儒家,从间接认知到直接经验,都是一种积极的追求和选择。对索菜尔斯来说,中国文化不仅仅是一个作为异质他者的外在参照系,更是他积极吸纳非西方文化因素推动自身文本革命的重要路径,中国文化在其文学创造力及思想体系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建构意义。厘清索莱尔斯中国文化观的三次发展与定位,可为检视其文本革命的“中国特色”及相应的文化逻辑提供更为深入的认知,这其中纵然可见西方视角下的各种曲解与误读,然而一定程度上也闪耀着睿智与创意之光。
分类: 中国语言文学 >> 文艺学 提交时间: 2024-09-09 合作期刊: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摘要:“八十年代叙述”一度导致20世纪50-70年代文艺的失语,实则它在社会再现方面的成绩不仅优于精英本位的古代士大夫文学与现代“抒情派”文学,甚至较之《白鹿原》等新历史主义叙述也更切近的“低层中国”之主要事实。当然,“见”与“不见”总是缠绕并至,此种社会再现是阶级话语与宗族、宗教、乡里、江湖等本土逻辑竞争、博弈的结果,其间也多有对社会实相的删减、改写与虚构,然而这未必可以理解为虚假,其所涉及的事关共同富裕、平等、劳动之文化建构,正是中国革命旨在争取弱者生存权利的文化实践的组成部分。
分类: 中国语言文学 >> 文艺学 提交时间: 2024-09-09 合作期刊: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摘要:传播路径直接决定传播的影响和效果,因而探索中华文化国际传播创新路径成为当前学界关注的焦点。剧本杀在竞争激烈的文娱市场脱颖而出,有望成为中华文化“走出去”的创新路径。剧本杀主要吸引“Z世代”的大城市青年,以剧本杀为依托的国际传播能够发挥青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剧本杀汇聚中西文化元素,能够提供推理揭谜乐趣和沉浸式角色扮演体验,具备国际文化传播创新路径的潜质。以剧本杀为依托的民间文化传播具有较高的自由度和灵活性,不容易被误会为“文化侵略”或“文化殖民”,也有利于提升中华文化在国际舞台的影响力。
分类: 中国语言文学 >> 文艺学 提交时间: 2024-09-05 合作期刊: 《肇庆学院学报》
摘要:在本雅明的文学批评体系中,尼古拉·列斯科夫与波德莱尔、卡夫卡等现代主义作家不同,是扎根于传统与古典的“讲故事的人”。本雅明喜爱列斯科夫,钟爱“故事”这一体裁的原因可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从其生命历程中回顾,“故事”既承载了他流亡中对稳定性的渴求,也成为他追忆童年时光的一个支点。从其学术体系中追索,“故事”既寄托了本雅明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中对灵晕消逝未尽的哀思,也体现了他对传统精神中灵晕的消散所作的深入思考。从其晚期的学术关切中审视,本雅明选取“故事”这个看似和现代城市商品资本主义兴起相隔甚远的话题,从中提取出“经验”这一核心论题来进行其现代性批判。
分类: 中国语言文学 >> 文艺学 提交时间: 2024-09-04 合作期刊: 《临沂大学学报》
摘要:近年来,网络文艺的现实主义创作开始形成一股潮流,在网络文学、网络剧以及网络电影领域,现实题材作品大量涌现。现实主义创作的崛起,是网络文艺艺术生产场域中多方合力的结果。网络文艺的现实主义是新型的现实主义,是一种主动性、交互性的审美实践。
分类: 中国语言文学 >> 文艺学 提交时间: 2024-09-04 合作期刊: 《临沂大学学报》
摘要:顾颉刚在歌谣运动中取得的民俗学研究实绩已为人所熟知,但其在北大国学门中编辑刊物的经历同样值得关注。经考证,顾颉刚于1923年12月18日首次被常惠邀请接手《歌谣》,在1924年4月10日正式成为该刊主编。收并了《歌谣周刊》的《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周刊》创刊后,主编仍由顾颉刚担任。任职期间,顾氏除负责刊物的编校尧排印等基本事务外,还在“日派”与“英美派”的对立中斡旋尧应对刊物的经济危机尧在南下前选定冯沅君继任主编。厘清顾颉刚主编《歌谣周刊》的前因后果以及刊物的“民俗学”转向,得以发现顾氏佚文两篇,洞悉顾氏将民俗学的“学术研究”与“现实的社会”相区分的思维逻辑,把握其参与并推动20世纪中国文学尧学术和革命互动的独到方式。
分类: 中国语言文学 >> 文艺学 提交时间: 2024-09-03 合作期刊: 《河北学刊》
摘要:作为“一项学术研究”的中国小说史建构基于现代社会情境及其文化语境,通过将“四大奇书”用作章节标题、以现代文化重构“四大奇书”的历史特征、探讨“四大奇书”的具体指代等方式,对“四大奇书”进行符合现代审美、知识习惯及文化需求的重构,从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两方面展开通俗小说的现代转化。此举旨在建立一种能够有效引导读者理解通俗小说的机制,具有某种程度的知识“规训”导向,是现代知识文化建构的重要一环。因此,探讨中国小说史如何针对通俗小说展开事实陈述的同时,亦须探究以知识构建的形式回应现代文化诉求等小说史编纂思路的历史意义。
分类: 中国语言文学 >> 文艺学 提交时间: 2024-09-02
摘要:迄今为止, 对李泽厚的美学思想的阐释存在两种偏差。 一种观点以国内学者为主, 过于强调李泽厚美学理论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对西方美学的借鉴, 忽视了对中国美学传统思想的汲取。 而另一种观点多见于国外, 重视李泽厚美学思想对儒家思想的吸收, 却忽略了其思想中蕴含的道家渊源。 以 《美学四讲》 为中心, 可以发现李泽厚美学理论中西方思想和儒道精神互补融汇的特征, 其美学理论遵循甚至超越了 “西体中用” 的原则, 在借鉴西方思想、 研究路径的基础上, 结合中国的儒道文化, 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构建之路。这种基于民族文化自信和开放包容的心态, 以跨文化视域创造性地利用本土文化资源, 创立自己学说的实践为今天国内的美学发展指明前行的方向。
分类: 外国语言文学 >> 外国文论 分类: 中国语言文学 >> 文艺学 提交时间: 2024-08-28 合作期刊: 《外国文学》
摘要:过去十年间的文学批评实践中新出现了一种“绘图转向”的势头,注重地图在文学领域内的应用。本文将地图视为认知隐喻,聚焦文学书写、空间想象及抽象的地图绘制之间的多维关系,探讨文学绘图的起源、范畴、演变以及相关的历史文化语境,阐释其在文学分析中的具体实践路径,并勾勒该概念如何在当代文化语境中生成新的批评潜力的整体图景。研究认为,文学绘图是一种概念工具,以文学主体性为根本出发点进行跨学科研究,通过想象投射并绘制不同的隐喻空间,旨在揭示主体与世界不断变化的动态关系。文学绘图过程中预设的诗学结构邀约不同时空中的读者共同参与地图的重绘工程,实现文学批评介入和批判文化实践的目的。整体而言,文学绘图研究能进一步促进文学与城市研究、人类学研究、数字人文研究、地理学研究等批评话语之间的沟通交流,是一种有效探讨自我与世界、地方与全球、人文与科学关系的跨学科阐释视角。
分类: 艺术学 >> 戏剧戏曲学 分类: 中国语言文学 >> 文艺学 提交时间: 2024-08-16
摘要:郑怀兴是当代福建剧坛的优秀代表,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进行戏曲创作,历经了三十年取得了辉煌成就。其中尤以历史剧成就最大,共36部。在其历史剧中,疯癫形象是一个引人侧目的亮点。郑怀兴对疯癫角色的塑造结合了现代的戏剧理论,同时又与传统语境下对疯癫的理解紧密结合在一起。这样的书写是因特殊文化背景和个人经历所产生的,是作家运用斯特林堡的梦幻理论对闽地独特民俗的具体呈现,具有独特的审美意义。郑怀兴历史剧通过对疯癫人物的塑造,完成了极致化审美表达和世俗化审美接受,达到了“真假互补,虚实相生”的审美效果。本文以郑怀兴历史剧中的疯癫形象为研究对象,将疯癫形象划分类型,根据对人物形象的分析探究其审美价值。
分类: 艺术学 >> 艺术学理论 分类: 哲学 >> 美学 分类: 中国语言文学 >> 文艺学 提交时间: 2024-08-14
摘要:“定义”艺术既是一个艺术史命题,更是一个美学难题。为更好地定义艺术,应从更为普遍的意义上对艺术与审美二者进行理论“区隔”,这主要体现在二者的“非必要性”关系、“意义”的呈现与构建、“意图”的先与后、“外延”的大与小、“认知”的有与无等区分中。艺术与审美的离合关系是对存在意义的彰显,它们均是真理的敞开方式和存在的自我展现,是寻求意义并使意义赋形、具化的生命活动,定义艺术不仅仅是对艺术本质的追问,也是对人类文明、审美观念和社会变迁的审视,更是对存在之谜的思。当代“艺术泛化”现象具有必然性,它表征出艺术的多元化表达和跨界实践,具有多重现实意义的同时,又从现实层面要求不断重新“定义”艺术,且为其定义提出如下可能性原则:重回“技”与“物质”性、建基于自我指涉的知觉“形式”、考察作为“行动”与“事件”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