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中国语言文学 >> 中国古代文学 提交时间: 2024-07-26 合作期刊: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摘要:李白并非“无意属对”,而是以自己的个性发展改造了汉魏以来的对仗艺术。他对对仗艺术的开创与经营既见于律体、也见于古体诗的创作。他在使用对仗时有意模糊了古体与近体的界限,以求达到整饬美与流动美的统一。一方面,李白以古行律,打破诗句工整性,以意脉的跳脱流动,转移了读者对偶对的关注,为律体增加了摇曳流动之态。另一方面,李白又充分吸纳了六朝至初唐的对仗手法,将之大量用于古体创作,发展了古体诗歌艺术,从而调和古、近体之间的矛盾,实现了抒情言志的自由。李白在诗歌对仗艺术方面的开拓,是他熔铸古今的诗学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
分类: 中国语言文学 >> 中国古代文学 提交时间: 2024-06-20 合作期刊: 《国学学刊》
摘要:今本《毛诗》“彼其之子”之“其”有语助词、代词、名词等不同解释,但都存在难以解决的问题。文章从安大简“其”作“亻己”及“之”与“者”的一处异文出发,结合《诗经》辞例、篇章及相关字词的对应关系,认为“彼其之子”是主谓倒装句,“其”记录的是一个与{颀}同源的形容词,“亻己”为专造字。
分类: 哲学 >> 中国哲学 提交时间: 2024-05-14 合作期刊: 《船山学刊》
摘要:“克己复礼为仁”是孔子对于“仁”之蕴含的一个经典界定,在宋 儒,它与“天地之心”密切关联。“仁”具有公天下的普遍品格。“克己复礼” 既以克除己私为前提,去私复公也就是复礼为仁。这既是自我的意志努力,同 时也是基于“复”之气化运行的天人的互动,其中体现的,是推动人由此去努 力的天道一阳复生的必然趋力。天地之心落实于人即是恻隐之心。克己修身 的主动性呼应“生生”的必然性。理学家要求恰当处理仁与爱的关系及性情 体用之辨。“全体大用”即静中有动,由用见体。仁体不可以名言,学者须于 即物践履中体验。“三达德”的修身行道,根本上已集中到克欲存理和好学、 力行、知耻的“为仁”实践,目标则在仁心的全体性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