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哲学 >> 马克思主义哲学 提交时间: 2024-09-27 合作期刊: 《学术研究》
摘要:在学界普遍的理解中,阿尔都塞一直以来都因其理论上的反人道主义而被视为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的捍卫者。但是伴随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释,阿尔都塞在学术生涯的晚期发生了深刻的哲学思想转向。这一“转向”既可被看成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危机”的回应,同时又标志着一种新唯物主义话语的确立。为了反叛传统目的论哲学,阿尔都塞创造性地奠基于“偶然相遇”的叙述逻辑重构唯物主义,从而与马基雅维利所建构的政治哲学深切关联,即二者都强调对具体的政治行动条件及历史形势作出具体分析,以开启一种指向历史的革新和创造的解放政治实践。
分类: 哲学 >> 马克思主义哲学 提交时间: 2024-09-26 合作期刊: 《哲学研究》
摘要:在西方学界的文明史研究中,文明叙事是以话语为载体的意义空间生产,在这一范式中,文明概念既是概念史研究的对象,也是意识形态特征鲜明的思考“他者”的方式,并在现代化和现代性理论中呈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创新性实践,经由理论抽象生成了一种新的文明哲学,即中国式现代化文明观。这种总体性的新文明观在现代化的中国实践的前提下,形成了对文明的独特理解框架,包括“文明的总体结构观”“文明的延续更新观”“文明的世界互鉴观”“文明的人民立场观”,回应了中国式现代化面对的难题和挑战,超越了西方现代化“线性文明观”“文明优劣论”“西方中心论”的话语垄断,是一种术语革命与叙事创新。中国式现代化文明观的生成是科学与自主的产物,以理论呼应了现实,蕴含着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指向。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提交时间: 2024-09-02 合作期刊: 《理论探讨》
摘要:把对价值形式的利用纳入公有制的经济体系中,这构成了从马克思到当代的社会主义观具体化的核心线索。现实的社会主义是从边缘地带的民主革命对金融资本帝国的局部替代开始的。列宁对社会主义观进行了初步的具体化,社会主义变成了一种积极的、能动的制度形式。这种制度形式在公有制主导之下对价值形式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所有制形式加以利用,即对商品、货币、资本、国家资本主义等加以积极利用。斯大林中断了列宁对社会主义观具体化的逻辑线索,他虽然强调在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企业的经济交换中利用价值规律的内容,但基本否定了对价值形式及其转化形式的利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不但在根据地的实践中,利用了价值、商品、货币、资本等形式服务根据地建设,更在开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中,把对价值形式的利用引入公有制经济自身的运行机制中,使社会主义可以充分利用市场,并有能力与国际金融资本展开竞争和博弈,从而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21世纪,把社会主义引向新境界。
分类: 哲学 >> 马克思主义哲学 提交时间: 2024-08-29 合作期刊: 《学术研究》
摘要:作为政治哲学概念的“公平”,首要的含义是基于共同性的同等对待,是社会规则和规范的同等适用。这一层面的公平不只是程序性、工具性概念,本身还具有价值正向性。公乎要考虑社会成员的某些倚,“强者的公平”和“弱者的公平”都是不可缺失的内容,特殊性,追求照顾某些差异性的、真正的不偏不丁接受性或合适性”应当作为追求公平的现实目标。日常生在社会历史进程中不存在完美的公平,“结果的活领域可以将公平与义气、同情等其他美德放在同等位置,作为个人应该具备的美德之一,但社会公共领域应该把公平摆在突出的位置,作为一个国家的社会成员必须具备的硬性要求。
分类: 哲学 >> 马克思主义哲学 提交时间: 2024-08-27 合作期刊: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马克思主义生态学基于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与经典性著述对“生态本体”意涵做了既唯物又辩证的概括,即同时坚持人与自然作为统一整体的自然生态的物质客观性和人类活动的主体实践性。当今世界异常复杂艰巨的自然生态与经济社会挑战和新时代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为我们深入思考这一概念议题提供了新的语境。其一,重思马克思主义生态学的“生态本体”问题可以进一步恢复或重构马克思主义生态学的唯物辩证特征;其二,马克思主义生态学的生态本体论可以通过阐发“生态阈限”“生态实践”等一系列概念来丰富拓展马克思主义生态学理论体系;其三,马克思主义生态学的生态本体论及其构建可以更坚实地确立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国式现代化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本体论学理性支撑。
分类: 中共党史党建学 >> 中共党史党建学 提交时间: 2024-08-24 合作期刊: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摘要:能否跳出历史周期率是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 经过 百余年的不懈探索 , 中国共产党成功找到跳出历史周期率的“ 第 二 个答案”, 即 自我革命。 党以自我革命跳出历史周期率的逻辑支撑在于马克思主义赋予了 党敢于 自我革命的内在品 质 、党能够认识与把握“ 三 大规律”、党积累了 以 自我革命保持先进性的丰富经验。 新时代 深入推进党的自我革命 , 需要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 , 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 , 健 全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的制度机制 , 构建自我革命 、 民主监督与依法治国相结合的治理 体系 , 完善自我革命与社会革命协同推进体系。
分类: 中共党史党建学 >> 中共党史党建学 提交时间: 2024-07-15
摘要:学界对党外效力证成范式的发展,经过了间接影响论、宪制逻辑论、社会系统论和党政关系论四重范式的转向。党外效力初次进入人们的理论视野时,学界将党外效力归因于间接影响力。不满足于形式化归因的学者从不成文宪法和宪法文本的角度,阐述党外效力在宪制层面的正当性。也有学者引入社会系统理论,认为党外效力是党内法规系统与国家法律系统耦合运作的结果。但上述三种进路均只是将党内法规套入已有的理论与规范当中,并未真正去思考党外效力发生的土性缘由。因此秉持建构态度的学者从我国的党政关系出发,建构本土化的证成范式。然而,无论何种进路,在理论供给侧均无法满足证成的需求,或与党内法规实践相脱节,或存在逻辑上的矛盾,或是在证成性、说服性与方法科学性上有待商榷。文章总结反思了不同进路的优缺点,认为只有从党内法规生长的本土逻辑与自我指向中才能建构出一套符合党外效力证成需求的理论逻辑。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提交时间: 2024-05-27
摘要:随着中国共产党的国际影响力与日俱增,海外政要、媒体、学者、民众均对中国共产党投以极高的关注目光。其中,海外学者作为一个特殊的学术集群,其对中国共产党的分析研究颇具“他山之石”的可贵意味。2022年10月中共二十大的胜利召开,吸引了海外学人的热切关注。海外学者普遍认为中共二十大是具有重大国际影响力的盛会,围绕党的创新理论成果、中国式现代化、科技创新、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热点议题,海外知名中国问题研究专家和学者撰文深入解读中共二十大,为我们了解国际社会关于中共二十大的观点视阈提供了一扇窗户。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提交时间: 2024-05-24
摘要:亚当·斯密的劳动价值论和收入形式价值论是其在商品价值决定理论上的两大贡献。劳动价值论把一般无差别的社会劳动作为价值的决定因素,不仅超出了重商主义和重农主义的狭隘眼界,而且由于把劳动和财富生产过程作为分析的焦点,超出了传统经济学关注流通领域的弊病。收入形式价值论则不仅关联着商品的价值,而且关联着国民财富的来源,启发了后来的生产费用价值论,又被称为“斯密教条”。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1861—1863 年手稿)》中详细地批判了亚当·斯密劳动价值论的自相矛盾之处,并在科学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解决了斯密的矛盾,同时批判了收入形式价值论的矛盾和循环论证,并在剩余价值理论的基础上揭示了收入的真正来源。马克思对亚当·斯密价值理论的批判和超越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科学性奠定了基础。
分类: 政治学 >> 国际政治 提交时间: 2024-05-16 合作期刊: 《世界政治研究》
摘要:【编者按】长期以来,国际关系学和比较政治学都忽视政治思潮的重要性。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下,对政治思潮的深入研究不仅便于我们理解国内外政治的同频共振,还便于我们理解世界政治的深层结构。政治思潮给我们的学术研究提出了诸多尚待回答的重要研究问题。为此,我们约请相关学术领域的8位学者,就如下四个基本问题进行讨论:(1)百年变局下的世界政治思潮; (2) 传统政治思潮与世界政治变迁;(3)现代政治思潮与世界政治变迁; (4) 新兴政治思潮与世界政治变迁。我们期待通过这组稿件激发学界对政治思潮与世界政治变迁关联性的深入思考。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提交时间: 2024-04-30 合作期刊: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
摘要: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概念随着其批判理论特别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发展而逐渐深入和丰富,总体经历了颠倒逻辑、生产逻辑和资本逻辑三个阶段。如果说“颠倒逻辑”以宗教为对象揭示了意识形态的现实颠倒和自身异化,那么“生产逻辑”则回答了“颠倒的世界意识”如何从“颠倒的世界”本身的历史中生长起来。因此,当马克思转换到通过分析“资本逻辑”来批判拜物教时,他实际上是在借助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支配体系所作的“人体解剖”,考察意识形态的颠倒机制、生产过程和运行规律,指明“个人现在受抽象统治”以及破除这种统治的解放信念和现实条件,从而将其意识形态概念提升到世界历史高度
分类: 中共党史党建学 >> 中共党史党建学 提交时间: 2024-04-27 合作期刊: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
摘要:中央苏区时期,随着苏维埃政权的建立和发展,机关党的建设逐步展开,并在实践探索中形成了一系列宝贵的历史经验,具体表现为:坚持思想政治工作的“生命线”地位,构建完善的机关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明确党支部的功能性地位,优化机关党的组织体系;保障规章制度的基础性地位,推动机关党的政治生活健康发展;发挥优良作风的重要地位,加强和改进机关党的作风;筑牢党报党刊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活跃机关党的思想文化阵地。梳理和总结中央苏区时期机关党建的探索历程及基本经验,对于准确把握机关党建工作的规律和特点、全面提高新时代机关党建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启示
分类: 哲学 >> 马克思主义哲学 提交时间: 2024-04-24 合作期刊: 《学术研究》
摘要:“存在就是被感知”这一命题具有二重性。从积极的、肯定性的意义来说,它标志贝克莱破解以洛克为代表的早期经验论哲学知识论之矛盾的开端;从消极的、否定性的意义来说,它产生了“自我中心困境”的新问题,无益于问题的彻底解决。出于摆脱困境的实用考虑,贝克莱转而求助于先验、神秘的上帝,将其视作观念的终极来源,由此背离经验论哲学的基本走向,向中世纪神学独断论复归。通过确立“人是物质世界演化的产物”“观念是人脑的产物”“观念的内容来源于物质世界”三个核心命题,传统唯物主义将观念的来源归之于经验的、可感的物质世界,初步超越了贝克莱哲学。但由于在物质与观念作用机制问题上存在含糊性,传统唯物主义对观念来源问题无法给出令人完全信服的答案。在继承、发展传统唯物论的基础上,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被传统唯物论忽视的“实践”概念进行了彻底的唯物主义改造,将之作为沟通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的桥梁与中介,揭示了人的观念在实践中产生、发展并接受实践检验的认识论规律,从而在哲学史上第一次全面破解了观念来源之谜。
分类: 哲学 >> 马克思主义哲学 提交时间: 2024-04-23 合作期刊: 《哲学研究》
摘要:从德性与理性的关系来看,人类文明形态大体可以分为“德性文明”和“理性文明”两种类型。当代中国日生日成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作为人类文明新形态,在根本特质上属于德性文明;从历史文化根脉来看,是数千年来生生不息的中华传统德性文明“旧邦新命”的新生面;从精神动力来看,来自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通。人类文明新形态与中华传统德性文明在根本特质上古今一贯,在文化根脉和人文精神上源流相续,在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命运上一脉相承。然而,人类文明新形态并非简单“复活”或“复归”中华传统德性文明,而是造就“新的文化生命体”意义上的“文明更新”。人类文明新形态具有道义和真理双重意义上的人类新启蒙和新觉醒的力量,典范性地昭示着人类从理性文明向德性文明转型跃升的新方向。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提交时间: 2024-04-11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指出:“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这一重要论断,深刻延续了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内在逻辑,构成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大理论创新,为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生机活力提供了根本指引,为推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相结合指明了前行路径。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需要我们还原历史全面深入把握传统文化,超越语境抽象提炼优秀文化资源,复归时代实现创造性转化发展。
分类: 中共党史党建学 >> 中共党史党建学 提交时间: 2024-04-11
摘要:近十年国内中共党史专业博士论文成果丰硕。通过对2013—2022年全国八个中共党史博士点344篇中共党史专业博士论文的选题类型进行分析,发现近年来国内党史学界潜心研究,党史博士论文研究范围宽广、主题丰富、热点鲜明,各学位点充分考虑自身学科专长和优势,培养出各具特色的党史学术人才。在取得优异成绩的同时,党史学科发展也面临着问题意识有待加强、论文标题冗长重复、史学色彩淡化、重大成果和特色成果缺失等现实问题。党史研究要以历史研究为基础,以政治史为中心,强化问题意识,以文论、文据、文采为抓手产出优秀研究成果,更好推动中共党史学科健康发展。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提交时间: 2024-04-11
摘要:历史唯物主义为中国共产党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这是中国共产党历史自信的理论依据;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争赢得了震古烁今的巨大成就,这是中国共产党历史自信的重要基础;中国共产党始终得到人民的支持和拥护,这是中国共产党历史自信的最大底气。新征程上,要推动党史学科与党史研究向纵深发展,坚持唯物史观指导,同错误思潮划清界限,进一步坚定历史自信,把握历史主动。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思想政治教育 提交时间: 2024-04-11
摘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须遵循一定的规律和方法。陈占安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理念在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重要意义、价值理念、对象特征、主要内容、内在支撑、基本原则、方式方法、队伍建设和依托平台等9个方面提供了一套相对完整的体系框架,包括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抓住大学阶段这一黄金时期、讲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用高水平的科研成果支撑高质量的课堂教学、认真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与时俱进改进教学方法、依托马克思主义学院主阵地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等等。这些规律和方法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应当认真学习和借鉴,推进新时代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改革和创新,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提交时间: 2024-04-11
摘要:世界面临百年未有变局之际,多元思想交锋碰撞,多重理念融合共生,世界思想舞台上大有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之势。先进的思想总是与非凡的事业交相辉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在新的时代条件和历史背景下孕育而生的,它不仅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还凭借其深远和广泛的影响力在全球舞台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世界产生了深远而持久的影响。这一思想为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提供了新路径,为世界社会主义发展注入了新动力,为全球治理体系创新贡献了新方案,为人类文明进步发展分享了新理念,彰显了愈加强大的世界影响力。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提交时间: 2024-04-11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海外关于中国共产党的研究呈现出一系列新动向。有学者认为,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具有坚强的领导核心和科学的指导理论,是一个适应21世纪时代要求的先进政党。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取得的成就及其成功之道,是学界关注的热点。学者们从领导力、软实力、灵活性和强大的治理能力等视角解读中共百年的成功密码。海外学者认为,中国共产党面临着能否保持经济稳步增长、坚持铁腕反腐、有效治理疫情、保护生态环境、应对人口老龄化等诸多挑战。不可否认,海外学界仍然存在对中国共产党的误读和曲解,应加强对海外中国共产党研究的学术引领,向世界讲好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