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信息资源管理 >> 档案学 提交时间: 2024-01-18
摘要:本文基于新公共服务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协同治理理论、多中心治理理论、精准治理理论、数字治理理论,探究档案治理的思想来源和理论基础,为档案治理相关研究的继续和深入,阐明理论逻辑起点和展望应用的创新视野。
分类: 信息资源管理 >> 档案学 提交时间: 2024-01-16
摘要:档案现象与文化,内在表现为双向互动关系。档案现象的本质指向文化,它直接作用于“人类记录、记忆、认同需要的满足”,进而促进“人类自身全面、自由的发展”。其中,记录是档案现象的初始文化表达,记忆是档案现象的自觉文化建构,认同是档案现象的深层文化蕴藏。深刻理解档案现象的文化本质,既有利于打破“唯工具论”认知档案现象的片面性,又有利于纠偏“唯技术论”引导档案研究的局限性。
分类: 信息资源管理 >> 档案学 提交时间: 2024-01-16 合作期刊: 《档案管理》
摘要:档案后保管范式是档案管理范式的战略转变,是对电子文件时代整个档案管理活动规律的重新思考。理论层面,可从有机联系观(从实体到概念)、动态整体观(从固化到流动)、知识建构观(从主动到被动)三个维度对档案后保管范式做进一步阐释,进而加深对其基本内容的理解。与此同时,基于对后保管范式下档案实践的观照,发现其逐渐打破传统保管时代思维方式的羁绊,呈现出四个“转向”:档案管理流程转向前端控制和全程管理、档案鉴定焦点转向内容和技术双重观照、档案著录取向转向文件形成背景的描述、档案职业角色转向监督指导和知识服务。
分类: 信息资源管理 >> 情报学 提交时间: 2024-01-16
摘要:学术成果评价作为科研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期刊评价、机构评价等活动的基础,是学术评价体系的重中之重,也是科研管理的关键环节之一。当前,我国学术成果评价模式存在“同行评议黑箱”“引文动机模糊”“评价数据间接且片面”等弊端,阻碍了学术创新,也与当下建构自主知识体系的战略相悖。而近年来人工智能等技术在数据、算法、算力上的突破性发展,特别是判别式模型和生成式模型在机器翻译、文本分类、文本摘要、情感分析、问答系统等领域日益成熟的应用,为传统学术成果评价模式的革新带来契机,为实现更加科学、多元与智能的学术成果评价提供了充分可能。基于对现有学术成果评价模式不足与人工智能应用契合度的分析,文章提出学术成果评价新模式——自然评价。自然评价模式是人工智能与学术成果评价的深度融合,既是对以往同行评议、文献计量、网络计量、替代计量等传统评价模式的批判性继承与发展,也是一种突破与革新。具体而言,自然评价是基于学术共同体在各种学术活动中自然产生的全量化的学术痕迹大数据,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学术成果知识内容和学术共同体学术痕迹数据的语义理解与自动分析中,从而动态形成评价判断,并服务于知识创新与学术进步的一种评价模式。因其评价过程以自然形成为主、人为干预很少,故而命名为“自然评价”。文章从学理层面探讨了人工智能驱动下自然评价的技术逻辑、价值遵循与未来展望。就技术逻辑而言,自然评价以各类学术活动中的自然产生的痕迹数据为基础,通过算法支撑智能抽取数据中的语义并生成评价判断,通过算力赋能提升评价的精准度和效率。就价值遵循而言,自然评价秉持质量为先、公正为基、全面为要的价值原则,力求突围“数字规训”陷阱、破除“人情主导”桎梏、克服“片面评价”束缚。就未来展望而言,自然评价展现出顺应开放科学时代趋势、优化学术创新生态环境、促进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图景。最后,尽管本文已从学理层面系统探讨了人工智能驱动下自然评价的技术逻辑、价值遵循和未来展望,论述了其在理论上可以呈现出更科学的评价结果,但其中更为具体的人工智能技术实现机制、学术共同体评价激励机制、人机关系协调机制、不同主体评价赋权机制等难点,还有待在未来进一步展开研究。
分类: 信息资源管理 >> 情报学 提交时间: 2024-01-05
摘要:目的/意义 学术资源的合理分配与开放流动在知识创新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方法/过程 文章引 入知识创新系统理论,探讨科研知识创新系统运行框架、运行机制、运行规律,并阐述学术资源垄断阻碍知识创新 的机制。 结果/结论 通过调查分析典型的学术垄断现象发现:当前学术界存在学术期刊版面垄断、学术评价话语 权垄断、学术文献数据库垄断等一系列学术资源垄断问题,抑制了知识创造的积极性、知识传播的开放性和学术 生态的均衡性,阻碍了知识创新。从学术资源反垄断视角,提出知识创新促进策略:探索建设新型学术期刊网络 出版平台,推动由学术共同体主导学术评价,促进学术数据库公益与商业并行运营机制,从而达成知识生产争鸣 化、知识评价全面化、知识传播开放化,促进知识创新。
分类: 信息资源管理 >> 档案学 提交时间: 2024-01-04
摘要:目的/意义 档案数字化建设给档案著作权保护带来了新挑战,系统分析并科学管理著作权风险,有助于合法有序推进档案数字化建设、推动档案工作现代化发展。 方法/过程 基于全流程视角,系统分析档案数字化建设前期(数字化建设准备工作)、中期(数字化复制、存储、开发)、后期(数字化传播、利用)各阶段、各环节中的著作权风险,进一步明确相应风险管理策略。 结果/结论 建议在档案数字化建设前期实施著作权事宜咨询与状态审查以规避风险,中期实施著作权过程管理与长效监督以控制风险,后期实施著作权义务履行与用户规范以防范风险,从而建立起著作权风险全流程管理体系,实现全方位风险管理。
分类: 信息资源管理 >> 情报学 提交时间: 2024-01-03
摘要:目的/意义 利益相关者理论为预印本学术交流体系中各利益主体的博弈提供较为成熟的研究框架,为突围其建设困境、提出针对性策略提供重要的考察视角。 方法/过程 通过文献调研及对ChinaXiv、arXiv、SSRN等9个国内外主流预印本平台的网络调研,梳理预印本学术交流体系中利益相关者构成及核心利益相关者诉求,剖析各利益主体围绕预印本发布前置、开放获取、质控弱化而形成的利益冲突、顾虑和矛盾,并阐释由此产生的预印本学术交流体系建设困境。 结果/结论 基于上述分析,从利益协调、利益维护和利益保障3个层面提出预印本学术交流体系建设策略,即促进预印本与期刊共生发展、完善预印本著作权保护机制、将预印本纳入科研管理体系,从而推动我国预印本学术交流体系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