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选择的条件: 张涛
  • 互联网发展、客户集中度与制造业企业经营业绩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企业管理 提交时间: 2024-09-27 合作期刊: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摘要:探讨互联网发展对制造业企业经营业绩的影响并从企业客户集中度视角探究了影响机制,利用2012-2019年在沪深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制造业企业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互联网发展促进了制造业企业经营业绩的提升,在进行固定效应模型回归、价格调整、变量替换以及工具变量回归等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仍然成立。影响机制分析表明:互联网发展能够通过降低制造业企业客户集中度水平提升企业经营业绩,企业客户集中度是互联网影响企业经营业绩的中介变量。分企业性质样本回归后发现:互联网通过降低企业客户集中度水平进而提升企业经营业绩的影响机制在非国有制造业企业当中显著,在国有制造业企业中并不显著。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构建良好的客户关系、加快数字经济发展以及强化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支持力度等政策建议。对互联网发展影响制造业企业经营业绩的微观作用机制研究进行了有益的扩展和深化。

  • 文化“汇流”:华人艺术家周文中与中华文化对外传播途径研究

    分类: 文化学 >> 文化学 提交时间: 2024-09-12 合作期刊: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努力提高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是目前及未来一段时间我国对外传播工作的重中之重。而要提高国际影响力就要打破世界文化舞台上的“西方中心主义”,为中华文化的对外交流与传播创造有利条件。在这个问题上,著名美籍华人作曲家周文中倡导并践行的东西方文化“汇流”理念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首先,传统与现代的汇流推动东西融合、古今一体,促进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其次,经验与情感的汇流可以增进认知,建立好感,营造顺畅、有利的传播环境。最后,本土与国际的汇流有助于培养重视艺术传统、具备国际视野、贯通中西的艺术接班人。据此,以周文中为代表的华人艺术家借助中西方在“知识上”和“情感上”的共通之处,破除了“西方中心主义”并为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出去"创造了条件。其有益经验为不同文明交流互鉴、共同发展及当代中华文化对外传播提供了借鉴。

  • Web of Science分类合理吗?——基于梯度显著度文本特征提取的分类预测方法研究

    分类: 信息资源管理 >> 情报学 提交时间: 2024-09-09

    摘要:Web of Science是获取学术信息的重要数据库之一,拥有复杂的学科分类体系,该数据库的合理性和准确性对于学术资源的检索、促进学科内部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选取了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多学科类别”的数据集,从极大似然理论出发进行推导,结合大模型梯度显著度的可解释理论,挖掘文本的分布特征并且量化类别特征并衡量类别相似度,由此提出了一种文本提取和分类预测方法。本文使用该方法不仅重新对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单分类标签进行预测,通过提高文本分类标注的准确率而改善了质量,而且实验证明了该方法也可对多分类有效预测,进而对文献分类提供决策依据。研究发现:通过本文所提出的方法对类别特征量化和类别相似度的计算,找出了预测标签经常在某几个特定类别集合中反复出现的原因。该方法不仅可以有效指导文献分类,也可以衡量数据库类别划分的合理性,还能通过分析期刊收录的论文,判断期刊所发表的论文与期刊实际类别相符的程度。

  • 新质生产力赋能生态文明建设: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

    分类: 生态学 >> 生态科学 提交时间: 2024-09-06 合作期刊: 《中国商论》

    摘要:新质生产力作为绿色生产力,区别于以资源消耗为主导的传统生产力。把握新质生产力的生态维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新质生产力符合新时代背景下生态文明发展的要求,以绿色发展为底色,具备高质和高效发展的特征,体现出创新协调的发展理念。新质生产力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强劲的动力。新质生产力系统的组成要素是处于发展变化的,即新质劳动资料的发展变革,新质劳动对象的拓展壮大,新质劳动者的技能提升。为实现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协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本文提出四条实践路径:以体制和机制改革作为建设的抓手;以科技创新作为建设的引擎;以绿色产业作为建设的支撑;以科技人才作为建设的资源。

  • 作为方法的“礼图”及其创新发展

    分类: 哲学 >> 中国哲学 提交时间: 2024-06-06 合作期刊: 《文史哲》

    摘要:礼图是礼书所载礼节、礼器、礼制乃至礼义的图像表达,因其具有形象化的特点,遂成为研读礼经的重要参考,在经学传统中占据独特地位。相较于三礼典籍的古奥难读,礼图发挥了提升表现力、补充文意、丰富意涵的功能。礼图是经学文献的一种类型,也是一种研究方法,与礼学注重实践的学术品格适相吻合。千百年来,印刷媒介制约着礼图发展。直至20世纪,电影技术的普及催生出《仪礼》复原影片,才为礼图的创新发展带来转机,礼图从二维平面静态图像解脱出来,复原为三维空间的连续礼仪活动。数字技术的加持,彻底改变了礼图制作的底层逻辑,并致力于营造沉浸式视听景观,强化了对古礼的体验,可谓是彰显礼学实践特征的最新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