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中国语言文学 >> 中国古代文学 提交时间: 2024-09-25
摘要:苏轼去世后有大量尺牍、题跋、杂记、诗词等处于散存状态。又值崇宁以来禁毁元祐学术,苏轼文字首当其冲,苏氏后人也遭打压,不具搜集条件;公开以苏轼出子自居且深得徽宗宠信的梁师成承担了此任。其相关收藏为苏轼故交之后蒋璨所熟悉,当在靖康乱起前转移或抄存至南方。加之自家的长期积累,蒋氏关于苏轼的资料非常丰富,并于1140年代中后期在苏轼之孙苏籍等人协助下编成《东坡外集》。该书诗词文兼备,篇目宏富,且尽量分类编年,是《东坡七集》的最重要补编,苏轼全集因而得以真正形成。两人对苏轼散存文字的及时抢救、保存、编辑意义重大,对后来苏学的长期繁荣准备了基础,应得到承认和重视。
分类: 中国语言文学 >> 中国古代文学 分类: 中国语言文学 >> 中国古典文献学 提交时间: 2024-09-24
摘要:苏轼尺牍仅《重编东坡先生外集》所收810首逐一编年,其余诸本篇目多同此本,但其前169首却顺序颠倒。它们中的154首由随机抽取自《外集》的169首尺牍分合而成,伴有文字增删等现象;7首拆分自《外集》单列的书体类;还有7首和2个片段来自他处。现存诸本中,这一现象始见于明仁宗的洪熙本,是其底本《大全集》的编者为掩盖其出处等目的而有意为之。目前可知金元以来至少有两种苏轼尺牍选本受此影响,但更严重的后果出现在该《大全集》成为洪熙本的底本之后,因为洪熙本是此后几乎所有全集性质苏集的主要来源。其中分集本的《续集》都是被乱序的版本;合编本的尺牍也因之而有遗漏、错讹等问题。而《外集》除尺牍外还有其他优势,因此,以《外集》加《和陶诗》代替现行分集本中的《续集》构成新的《东坡七集》,实为更好选择。
分类: 中国语言文学 >> 中国古代文学 提交时间: 2024-09-24 合作期刊: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分类: 中国语言文学 >> 中国古代文学 提交时间: 2024-09-18 合作期刊: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浙派诗群是清代诗史上颇具文化质地的诗人群体,人格取向以在野为其重要特征。作为清中期浙派的重要成员,符曾具有独特的认识价值,符曾一生以卑官之身参与浙派活动,正是基于共同的人格取向:由于人格取向的接近,其诗歌创作好尚和风格也体现了典型的浙派面貌:同时,由于人格取向的接近和诗歌创作好尚的“意气相投”符曾与大部分浙派诗人都有深入交往,并且建立了深厚的交谊,尤其与浙派诗人群体的三大活动平台的主持者的交谊,具有贯通浙派三大活动平台的独特意义,因此更加值得关注。符曾这种以与浙派主流共同的人格取向、具有特色的诗歌创作和广泛的交游为基础的浙派文化活动,对于考察浙派诗群的创作和活动机制,具有普遍性认识意义和价值。
分类: 中国语言文学 >> 中国古代文学 提交时间: 2024-09-15 合作期刊: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西青散记》记载的双卿其人其作真伪长期处于争议状态,近年来实有其人的观点逐渐成为主 流。 通过对《西青散记》文本本身及其他外部资料的进一步爬梳,可以看到记载双卿的史料并不可靠,作 者史震林写作《西青散记》时并未抱持“实录精神”,双卿其人出于虚构既符合逻辑和体例也有历史先例可 据。 史震林塑造这一虚构形象并加以掩饰的“造假”动机有“家国同构”背景下的“男子作闺音”兴寄传 统,以及特定历史背景下掩藏兴寄之意寻求安全的需要。
分类: 中国语言文学 >> 中国古代文学 提交时间: 2024-09-15 合作期刊: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魏晋南北朝时对古诗的认识经历了一个较长过程,当时对何为“古诗”有不同认识,对古诗的时 代和作者,也有不同意见。 本文以翔实的材料,对古诗称呼的出现、汉末保存和流布的区域、古诗拟写,以 及古诗作者不同认识等问题,一一梳理,详为讨论。 有关建安诗人诗歌中引用和化用古诗、古诗是经汉乐 府机关搜集,所以汉末乱后能够保存并流布于洛阳的看法,都是本文的新观点。
分类: 中国语言文学 >> 中国古代文学 提交时间: 2024-09-15 合作期刊: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汉武帝热衷于歌诗创作,其代表作《秋风辞》采用楚辞体、楚乐、“兮”字句,旋律性很强。 相和歌 体,表现了一代雄主踌躇满志、多愁善感的形象,奠定了汉乐府向死而生、雄浑悲壮的审美取向。 汉武帝 命李延年为协律都尉,重兴汉乐府,大大扩充了汉乐府的职能。 汉乐府大量采集俗乐和胡乐,完善了宗庙 歌《安世房中歌》十七章,制作了《郊祀歌》十九章、《横吹曲》二十八章。 汉乐府实现了从周、秦雅乐到汉 乐的转变,对后代清商乐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分类: 中国语言文学 >> 中国古代文学 提交时间: 2024-09-15 合作期刊: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在怀古诗中,自然景观或古迹所唤起的过去被认为是一种奢侈而短暂的形象,而自然被表现为 荒凉的,却是抹去历史的恒久力量。 自然力量对人类历史的磨灭成为怀古诗的核心主题。 这样的元历史 视野可以追溯到老子、庄子的自然观,而与孔子的自然观有着情感指向上的微妙差异。 怀古诗聚焦于自 然力量对人类历史的征服,故而历史意象和自然意象的二分法形成了原初的寓言结构。 从李白的怀古诗 中,我们可以看到道家自然观的基本构成,这样的观念在刘禹锡、杜牧等重要的怀古诗人的作品中也有显 著呈现。 在一定程度上,怀古诗学触及了历史的废墟样态,呼应了本雅明对历史闪回的敏锐捕捉。 但基 于道家传统的怀古诗学并不指向救赎,因为自然所代表的道已经替代了未来的乌托邦。
分类: 中国语言文学 >> 中国古代文学 提交时间: 2024-09-13
摘要:湖湘派是晚清拟古诗潮的重要代表。其中又区分出汉魏六朝派、中晚唐派,则是从时间维度上来思考诗歌传统发展的内在轨迹。但这种命名容易忽视诗人学习取径的多样性,违背文学史的客观实际。就创作来看,前人的拟作或所谓的复古主张,主要依据诗歌的形式因素,比如掌握格调、声律等等,而山川作为一种客观地理条件,亦可纳入此范畴,以开拓拟古的一条途径。此外,晚清时严重的边疆危机,迫使朝廷重新审视国家疆域。而湖湘一带多山川,地理形势复杂,他们中的部分吸纳西方知识,将舆地考据带入创作之中,促成诗歌产生新的变化。因此,山川景观不仅是诗学建构的地理因素,同时也是诗人藉此学诗的媒介对象。受地理景观与时代经世思潮的交互影响,文人以诗歌陈述山川,勾勒地图,体现出空间认知的更新,有助于激发民族忧患意识。
分类: 中国语言文学 >> 中国古代文学 提交时间: 2024-09-13
摘要:二十世纪初年,《消闲报》以专栏广征翰墨,文人踊跃参与,逞才斗艺,形成声势浩大的“纸上唱和”活动。陈栩以课题《筝楼泣别图》《筝楼聚影图》征诗,发挥重要引领作用,造成《消闲报》的全盛时期。文苑刊露的“无名氏”大量唱和之作,风格绮艳哀婉,体现出极强的地域性特色。陈栩的创作、诗论即是其中典型代表。他别创新疑雨体,风行一时;推崇性灵说,显示了袁枚在清末民初东南诗坛巨大的影响力。通过《消闲报》的征题、和韵,这为陈栩奠定了广阔的人脉基础。在1906年,他顺势创办《著作林》,以选本、别集和诗话的形式存人存诗;同时组织文社,评点课作,网罗南、北骚坛健将,从而成为东南文坛的领袖人物。总体来看,这批文人群体,喜以文字为戏,理论建树不大,但曾存在于历史之中,而随着报刊文献的挖掘,表明他们是近代诗歌史上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分类: 中国语言文学 >> 中国古代文学 提交时间: 2024-09-13
摘要:作为海上摩登建筑的典型代表,大世界是全民游艺性质的公共交际场合,制造了现代意义上自由、平等关系。这种建筑的产生,传达出“工作+娱乐”的现代都市生活节奏,让时间上的体验被延展。“夜游”成为人们的新生活观。大世界建成之初,即发行有一种日刊《大世界》。它聚集了一批旧派文人。通过征诗、唱和、论说,旧文人追求一种“日常现代性”,将大世界打造为文士风雅、教化之地。大量新奇的东西,也给旧文人群体的诗文创作带来诸多变化。从这个意义上讲,大世界是新、旧参杂的。这也说明近代都市之中,仍然活跃着很多半新半旧的文人。这些人一部分是来自其异域他乡,暂时寄迹海上,成为都市中的“游寓者”。通过游戏场作为中介,他们感知、体验着现代性。关注他们的创作、都市生活,有助于重新审视都市性进程。
分类: 中国语言文学 分类: 中国语言文学 >> 中国古代文学 提交时间: 2024-09-13
摘要:诗界革命的发生,深受西学新知的影响。其中关于身体、情感与人格的研究,通过译介传入国内,唤醒了国人的主体意识,进而引发诗歌抒情方式的变化。作为以报刊聚合的文学团体,一系列事件引发的情感共鸣,表明诗歌不仅可以言情,甚至还可以传情。它将个人化的情感表达介入公共领域之中,增强了诗歌“群”的功能。这是诗界革命产生的媒介性力量。此外,新知的获取不仅在于书籍(或报刊)的阅读,身临异域得到的观感经验,亦能转变主体的位置。跨域行旅引发的情感体验并不仅限于怀旧、创伤,还包括对异域物质文明的惊羡、欣赏、崇拜,以至超越了对制度、思想的追求。在此过程中,个体发现自我,同时也意识到自身不可避免地依附于民族共同体。促成旅行的动机也可以被视为寻求“救亡图存”之道的实践。在强烈的民族情感驱使下,文人在全球化语境中进行现代性反思,探索民族未来。这些表明,诗界革命于新名词、新意境、新理想外开辟了“情感革命”的主题。
分类: 中国语言文学 >> 中国古代文学 提交时间: 2024-09-13 合作期刊: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摘要:近两百年以来西方世界翻译和出版了不少中国古代爱情诗。西方编选者以自己的诗学标准对中国诗歌文本进行选择、翻译和阐释,以翻译选本的方式呈现,使其成为世界文学的一部分。中国古代爱情诗翻译选本在西方世界的译介、传播和接受涉及如下问题:输入者的时代环境、编选者的情感差异、接受者的美学取向、中西方的伦理歧异以及不同文化系统的性别认同。分析编选者主体对中国古代爱情诗的阐释依据,剖析具体文学文本与文化现象背后的跨文化传播机理,可以为中国文化的跨文化阐释提供镜鉴。
分类: 中国语言文学 >> 中国古代文学 提交时间: 2024-09-09 合作期刊: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摘要:按照生计与学术之疏密关系,王国维一生大致以丙辰(1916)年初为界,可以分为前后两期:前期以学术为主,生计为次;后期则须综合兼顾学术与生计两端,无法过于轻重其间。王国维家境一般。据王国维自述及其尊人王乃誉之日记可知,其一年收入略副衣食之需而已。田租与房租是支撑其早年家用的基本来源,然收租诚然不易。王国维因许家惺之荐任上海《时务报》书记,月薪微薄,令王国维颇为失落,后兼译东文,始觉生计稍安。此后任教通州与苏州两所师范学堂,又赴任清学部总务司行走,此数职事所取薪也只是应付日常生活而已。辛亥革命后王国维随罗振玉东渡日本,寓居京都四年余,大体以理书、编刊、撰述等为生,生活安定而俭朴,学问则日见其大。先有生存,才有学术,梳理王国维早年家庭经济以及其早期生计情况,对于了解王国维如何权衡学术与生计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分类: 中国语言文学 >> 中国古代文学 提交时间: 2024-09-03 合作期刊: 《船山学刊》
摘要:曾国藩、王闿运、郭嵩焘等三十多位晚清文人日记都有阅读、评议王船山的相关记录,从一个侧面呈现了晚清文人的王船山阅读接受图景,折射出他们的思想变化。金陵版《船山遗书》的出版引起一轮船山作品阅读热潮。戊戌变法前后,由于船山学暗合维新革命思想,又引起新一轮的船山作品阅读热潮。在这两次的船山作品阅读热潮中,晚清文人的阅读旨趣有很大不同。从整个晚清船山阅读史、思想史来看,晚清文人从早期欣赏船山经学转向船山史学,船山作品阅读旨趣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其原因有船山学自身的发展、时代的发展变化等。船山学在晚清的发生,与王船山作品在这一时期被大量阅读、接受密不可分。阅读史即思想接受史,晚清文人大量的阅读挖掘出了船山思想的精神养分,对船山学的发生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分类: 中国语言文学 >> 中国古代文学 提交时间: 2024-08-29 合作期刊: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作为唐宋儒学转型的重要一环,唐宋《诗》学转型之内在理路与真实面貌可由正史引《诗》得以彰显。在文本层面上,两《唐书》与《宋史》引《诗》对汉代以来的引《诗》规范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打破与理论批判,彰显了经学式微背景下经典权威性的动摇。在取义层面上,两《唐书》引《诗》与新《春秋》学相结合,在日常运用与学术研究两个向度上体现了唐代《诗》学对春秋《诗》学的复归,并与“诗史”观念的产生相联系,显示了唐代《诗》学从注重礼乐教化的外学逐步转向探索儒家精义的内学。在此基础上,宋人进一步从理论上提取“圣人之意”作为统贯群经之本源,并在具体的《诗》学方法层面将春秋用《诗》之法与孔、孟《诗》学相结合,昭示了宋代《诗》学子学化承传与确立的轨迹。
分类: 中国语言文学 >> 中国古代文学 提交时间: 2024-08-29 合作期刊: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在明代复古派的诗学体系中,诗与乐的关系是一个重要的理论命题。复古派一直在试图复归诗乐一体的古老文艺传统,以琴和诗,击节高歌,仿拟琴操,延续歌诗的演唱技巧和诗歌体制。而对于近体诗,他们以唐调为标杆,探究格律的声韵吟咏之美。真诗在民间,则是他们对古诗乐传统的现实调整,一方面强调真情,一方面利用新声,在情与乐的和谐中,实现诗乐一体的现实回归。由此,歌诗、声调和真诗成为明代复古派诗学音乐性追求的三条重要路径。
分类: 中国语言文学 >> 中国古代文学 提交时间: 2024-08-27 合作期刊: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别集序在文体初创时期,就已经确立了传记写作的传统。明末清初的遗民通过诗文来回应国家和自我身份认同等问题。这种回应体现在别集序的书写中,使其中的纪传部分更加注重真实性的表达。然而,由于别集序的主观创作空间较大,真实与想象的成分在遗民的别集序中交织在一起,这无疑影响了通过“知人论世”的传统批评方法所得批评主张的有效性。此外,集序作者往往通过个人经历的想象和性情的投射来塑造遗民的形象。这种塑造可能源于作者真实情感的流露,也可能出于对经典文本的模仿。因此,遗民集序中的人物形象可能与他们的历史行为存在差异,这进一步影响了集序所传达的文学批评要素的接受和传播。
分类: 中国语言文学 >> 中国古代文学 提交时间: 2024-08-27 合作期刊: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明清小说中洞庭湖书写呈现出双重镜像之表现,洞庭湖既是一个承载了爱情和神仙的文化记忆的异境空间,又是一个见证了灾害和动荡的历史事实的现实空间,从而表现出既有一脉相承的一致性和前后关联的逻辑性,也有细微隐秘的差异性和前后转化的变异性。这一特性的形成,既与源远流长的洞庭湖文学和文化传统的影响有关,也与明清时期水灾匪患的现实有关,小说家借此表达忧民情怀,思索生命价值,拓展了洞庭湖文学景观的边界。
分类: 中国语言文学 >> 中国古代文学 提交时间: 2024-08-27 合作期刊: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明代科举试图培养士子经世致用精神,故在首场八股之后,试以制、诰、诏、表、启等公务文体。后场“拟古”命题一般出自史传,要求士子带入古人语气作文。应举者不仅须揣摩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还需要掌握先秦古文的博大典赡,学习六朝骈体的富艳精工,具备拟作各类公务文字的能力。“拟古”以虚构形式,将史传的依据材料进行了还原,是对史传的逆向性解读,故颇受士子喜爱。明末清初时代风云变幻,“拟古”又被赋予了浓厚的时政干预功能和科举改良的进步意义。清代科场形势发生较大变化,后场“拟古”已难以作为人才选拔标准。乾隆时期以试律取代实用性文体,促使“拟古”淡出了主流文章写作的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