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中国语言文学 >> 中国现当代文学 提交时间: 2024-09-18 合作期刊: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陈敬容小说佚文《被遗忘的桥》《打破了一只花瓶》《挣扎》的发现,对理解该诗人于特殊人生阶段的文学活动,及其生平与创作姿态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这三篇小说佚文发表于 1946年的《文讯》月刊中,小说内容与其情感经历有直接的关联,属自传体小说。首先,这三篇小说文本较之诗歌作品,能够更加直接地构成诗人情感生活与创作生涯的不二佐证。其次,这三篇小说中有两篇署名“蓝冰”,根据小说文本与同时期诗歌的照应可以发现,这一笔名并不像从前人们所认为的仅是诗人发表译诗的署名,而代表着对其个人情感生活的反思与怀缅,这对理解其整体创作面貌具有重要价值。最后,这三篇小说与诗人以“蓝冰”署名的其他文学活动形成呼应,并集中展现出作家独有的写作姿态,即融于生命的回应式创作与面向未来的确证式创作。
分类: 中国语言文学 >> 中国现当代文学 提交时间: 2024-09-09 合作期刊: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摘要:胡适兼具新史学家与新文学家的身份,他的新诗批评彰显了“以史入文”和“以文入史”的辩证法。一方面,他取径“新史学”的核心观念与方法,将“进化”史观、科学实证等融进《谈新诗》一文,使其呈现历史和科学的双重维度,依循着一条“以史入文”的批评理路。另一方面,他以《谈新诗》一文参与新诗史的建构又折射出其以新诗批评进入历史的文学诉求,体现了“以文入史”的批评意图。在文史互动视域下钩沉“新史学”与《谈新诗》的互动渊源与路径,为窥见“新史学”在胡适文学观念中的位置与功能、辨析“新史学”与“新文学”之间的隐秘联系,提供了一个具体而微的佐证。
分类: 中国语言文学 >> 中国现当代文学 提交时间: 2024-09-06 合作期刊: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摘要:对称艺术的创造性转化与应用,是现代政治抒情诗在诗体探索与建构方面的显著特点。从理论角度而言,注重宣传鼓动性、坚持大众化以及倾向于朗诵的传播接受方式,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现代政治抒情诗与对称间的亲密关联。而在具体的诗体实践中,“辞赋式对称”和“楼梯式对称”的创造性使用,则为现代政治抒情诗或创制或改造出了“新辞赋体”和具有民族化特点的“楼梯体”。从对称视角重新检视现代政治抒情诗的诗体探索路径,不仅有助于我们修正对现代政治抒情诗的刻板印象,重估其在诗体探索方面的成绩,其中的经验教训也能为中国新诗体的建构提供重要的启示。
分类: 中国语言文学 >> 中国现当代文学 提交时间: 2024-09-06 合作期刊: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摘要: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巨变推动着国人的情绪样貌也发生了深刻的转变,“情与爱”突破传统礼教的束缚上升为中国社会生活和文化生活的重要参数,尤其对女性解放产生了空前的影响,借助文学女性笔下的“花之喻”便可豹窥中国近现代女性的情感嬗变。以秋瑾、徐自华、吕碧城、张默君等为代表的第一代知识女性偏爱梅花,她们的咏梅诗既继承了传统文人借花比德的精神传统,也展露出近代知识女性各具风采的情感特征。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承载着现代爱情意蕴的玫瑰取代传统梅花成为新文学女性热烈情感和自由追求的载体。但是,源自西方的爱情玫瑰舶来本土之后却发生了有趣的形变,由“夜莺玫瑰”转变成“杜鹃玫瑰”并在玫瑰的颜色上有了红白之分,由此透露出新文学女性情感嬗变中传统与现代的交汇状态。
分类: 中国语言文学 >> 中国现当代文学 提交时间: 2024-09-05 合作期刊: 《肇庆学院学报》
摘要:郭沫若肇庆纪游诗是七星岩鼎湖景区人文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组诗对景区自然山水进行了生动的描绘,赋予其深刻的文化意蕴,建构了灵动的艺术时空,呈现出多重文化内涵和解读空间。对组诗的发现阅读和深度研究,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理解郭沫若一生,了解其古体诗创作风格与内容的演变;更有助于促进肇庆本土文化和旅游的融合,深挖诗文人文内涵和文旅价值,创设形式多样的文旅项目,探寻文旅消费新增长点,实现景区自然与人文、生态与经济的多重价值,塑造肇庆富于个性和特色的文旅形象。
分类: 中国语言文学 >> 中国现当代文学 提交时间: 2024-09-04 合作期刊: 《临沂大学学报》
摘要:皮肤病是西方现代派经常利用的创作资源,新时期小说作家将其吸收进文本创作中。在文学视域上,新时期小说文学通过“造物性”书写,利用皮肤病的病理机制深化了写实力度,摆脱了对崇高思维的局限。在哲学视域上,作家在皮肤病书写中构造了“自欺欺人”的患者形象,揭示出“癞头僧”般的心境,才能解决病患的认知危机。在伦理视域上,作家巧用皮肤病以进行道德审判。部分作家还利用皮肤病书写,控告世间对皮肤病患者的歧视与诬陷,其作品呈现出深刻的人文主义精神。
分类: 中国语言文学 >> 中国现当代文学 提交时间: 2024-09-04 合作期刊: 《临沂大学学报》
摘要:论语派杂志的共通性是在自我定位和他者刺激之下才得以完整形成的,也是一次文学、政治与都市文化中商业出版的共谋。在《论语》《人间世》和《宇宙风》,论语派反复对小品文进行言说,又因为左翼文学团体与官方的在场,论语派杂志才从一个以自说自话为目的和有着经济考量的刊物,转变成了以性灵幽默文学观为根基并指向功利主义文学工具论的阵地。得益于20世纪30年代上海商业出版的繁荣,论语派杂志利用一系列的编辑、发行策略形成庞大的认同群体,维持其共通体的运行。独立的经济能力使论语派杂志得以自主运营,然而,消费文化也使其产生了媚俗倾向。
分类: 中国语言文学 >> 中国现当代文学 提交时间: 2024-09-03 合作期刊: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鲁迅的公务经历是不容忽视的一段职业生涯“公务鲁迅”是研究鲁迅文学与思想转型的一个重要视角。鲁迅的公务职业选择蕴含着新型民族国家的建构理想。鲁迅在教育部的工作内容,积极实践了蔡元培的现代国民理念和教育构想。鲁迅的公务生活也对他的创作产生了显性和隐性的影响。在文学观念上,鲁迅在中国传统小说基础上引入西方维度,确立了中国小说的发展方向,为之后写出全新现代体式的小说做出了观念和思想上的准备。公务生活也对鲁迅文学活动产生了隐性的积极影响。鲁迅在其文学写作中有大量集中的公务生活的体现,有的是直面公务,有的是影绰背景,有的是夸张变形。在城市化进程和民族国家建构过程中“公务鲁迅”面对的是“革命第二天”的问题。民国时期文官制度是新旧制度的结合体,由城市培养起来的新型知识分子必然面对理想与现实的割裂,公务经验也促进了作为文学家的鲁迅的思想转型。
分类: 中国语言文学 >> 中国现当代文学 提交时间: 2024-09-03 合作期刊: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鲁迅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小说《孤独者》,显示出现代知识分子面对传统礼俗时的复杂心摘态。鲁迅将魏连殳对于祖母葬礼的“照旧”与“不哭”统一于批判庸众的启蒙逻辑之下。而在批判庸众之外,魏连殳的选择中包含着更为幽微的情感指向。鲁迅以魏连殳之“大殓不哭”,体现出现代情感主体对于传统礼俗情感异化机制的反思,这一反思路径的形成,与鲁迅在父亲临终时的礼俗创伤体验有关。魏连殳之“照旧”,从情感角度而言,乃是出于对祖母葬礼情感纯粹性的维护。而现实中鲁迅之“照旧”,则更有对母亲礼俗情感需求的尊重。鲁迅现实选择与文学书写间的关联和差异,正体现出转型期知识分子启蒙理性和个人情感间的冲突与张力。
分类: 中国语言文学 >> 中国现当代文学 提交时间: 2024-09-02
摘要:人道主义观念和思想,在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回归正常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0世纪50、60年代,巴人、钱谷融等曾经为之辩护;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朱光潜、黄药眠等理论家重又讨论人性与人道主义;20世纪80年代前期,周扬、王若水等与胡乔木等,围绕着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发生激烈论争。人道主义经过多次论争,得到作家、批评家认可,重新成为文学批评的重要思想资源,推动了思想解放运动的进行,为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的健康发展创造了理论空间和舆论环境。
分类: 中国语言文学 >> 中国现当代文学 提交时间: 2024-09-02 合作期刊: 《东南学术》
摘要:中国非虚构写作的兴起可以看作当代文学遭遇边缘化困境后的一次自救行动,它试图与报告文学这一现代文类序列中边界含混的纪实写作类型划清界限,但其对知识分子责任的强调与书写真实经验的诉求,实际与20世纪80年代的“报告文学热”依循了相似的现代性逻辑,即建构现代人文学知识视野与言说“真实”的历史关联。作为书写现实的文类,中国非虚构写作并非只是提供一种书写“真实”的新形式,或只是现实主义传统在新的文化政治语境中的同义复现,而有着更广阔的可能。非虚构写作真正的历史潜能在于其出场触发了当代文学乃至文学内部的结构性反思,其背后潜藏着跨越现代人文科学和媒介之边界的社会文化政治变革的多重可能。
分类: 中国语言文学 >> 中国现当代文学 提交时间: 2024-09-02 合作期刊: 《东南学术》
摘要:中国现当代散文理论的“味论”是一个宝藏,它重视趣味、人生味、文学味、地理味,既受到中国古代“味论”的影响,又有自己的探索创新。然而,长期以来,研究者主要是向西方看齐,并从诗歌、小说、戏剧这些受西方影响较大的文体获得理论资源,少有人关注中国现当代散文理论的“味论”。当然,目前中国现当代散文理论的“味论”还比较零散,标识性不强,缺乏古代“味论”的经典性,需要通过辨析和强化“散文味”等,建构新时代中国现当代散文理论的“味论”话语体系。
分类: 中国语言文学 >> 中国现当代文学 提交时间: 2024-09-01
摘要:按字面意思来理解《围城》的叙述导致了学术界长期以来对方鸿渐留学生活的误解。实际上,方鸿渐 以兴趣为中心与导向,不以拿学位为功利目的,是一种为作者钱钟书所称赏、所实践的狐狸型治学方式。要读懂 《围城》,必须学会“远距离参照”,并注意其笔墨特色。买假文凭则表现了方鸿渐的矛盾性。
分类: 中国语言文学 >> 中国现当代文学 提交时间: 2024-08-30 合作期刊: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东北解放区作为新中国文艺政策与文学创作的试验田,其在三年中所形成的文艺报刊文献资料对研究者来说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迄今为止,已整理和出版了为数众多的东北文艺报刊文献集,并同时有大量依据报刊文献资料对东北解放区文艺的研究成果发表,然而,鉴于新的历史时期的研究需求,东北解放区文艺报刊文献资料整理工作仍存在诸多空白与局限,有必要进一步深入挖掘、整理和研究,以期为推进东北文化发展史和文艺创作史的研究提供坚实的档案文献基础。
分类: 中国语言文学 >> 中国现当代文学 提交时间: 2024-08-30 合作期刊: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张莉教授发起的“新女性写作”研究强调以真实,切近的文本形式,记录下我们这个时代的女性镜像,马玉珍的小说创作对河湟城乡女性的生存及精神状况做出了较为深入的关照和思考,创作过程中,作家启用了女性视角和写实笔法,尝试将小说这种文体用“非虚构”的笔法呈现出来,进而探寻河湟城乡女性与男性,女性与自我以及女性与整个社会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在真正介入河湟城乡女性的生活场域时,作家所秉持的言说方式和判断尺度,明显带有亲历性和诚挚性的一面。可以肯定的是,作家将塑造人物和提出问题的笔触探向了河湟地区历史与文化、传统与现代的根系深处,从而以真实、切近的文本形式,呈现出河湟城乡女性的重要镜像,从这个角度而言,将马玉珍的小说写作纳入“新女性写作”研究视野,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必要性,与此同时,作为乡土小说的一种基本类型,马玉珍的小说对河湟地区民风习俗的书写,无疑成为作品中重要的审美元素。
分类: 中国语言文学 >> 中国现当代文学 提交时间: 2024-08-29 合作期刊: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鲁迅从作为晚清政治话语的复仇出发,以希波战争这一经典的“复仇范本”为母题,又在既有材源的基础上有侧重地突出彰显民族复仇色彩的战役节点,使《斯巴达之魂》不仅呼应拒俄运动,更暗含政治革命的意图,反映了近代大小两类民族主义思潮相互纠缠的现象。该文对“斯巴达”题材的选择与浙江的地域文化传统,在近代民族国家建构的探索过程中,与一度被视为近代国家建设典范的“斯巴达”产生精神共鸣有关。鲁迅基于史实对涘烈娜殉身谏夫这段关键情节的建构,与晚清“女国母”“女丈夫”等文学思潮的同频影响有关,从文学层面丰富了复仇的表达。此外,《斯巴达之魂》直到 1935 年才被重新收编入集,暗示着鲁迅对往昔复仇精神的历时追寻。
分类: 中国语言文学 >> 中国现当代文学 提交时间: 2024-08-27 合作期刊: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新时代以来,传统乡村观念面临变革与新生,罗伟章的创作感应时代变化,在山村记忆复写中融入个体精神分析与形而上哲学思辨,提供了新乡土叙事的典型样本。由《声音史》《寂静史》《隐秘史》合成的“尘世三部曲”关注新时代新乡村经验,引入超乡土元素与先锋表达,超越了“乡土文学”二元对立的启蒙主义模式,打破了既往“底层文学”的标签。一方面,作者将书写重心放在乡村日常生活经验,以“植物特性”的虚构联通个体经历、民族传统与人类集体经验,由写实性的村庄叙事拓展到民族寓言式的书写;另一方面,作者在乡村书写中秉持情景交融的情物论与万物有灵的泛神论,坚持生命平等观,建构了生命感丰盈的叙事系统。由此,他在乡村地域想象与民族寓言之间开辟了新的心灵路径。
分类: 中国语言文学 >> 中国现当代文学 提交时间: 2024-08-23 合作期刊: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分类: 中国语言文学 >> 中国现当代文学 提交时间: 2024-07-26 合作期刊: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文化主体性是文学发展中的根本问题,具有民族文化主体内涵,体现出深厚的传统文化精神。在1980 年代至1990年代的小说创作中,民族文化主体性的自觉和传统文化精神的表达是其重要内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 面:其一,在思想解放和社会转型过程中,对于历史与传统道德伦理关系的思考;其二,在走向世界文学的过程中, “寻根文学”对于文化之根脉的寻找与呼唤;其三,在表现民族精神的探索中,民间文化传统对文学创作的影响。
分类: 中国语言文学 >> 中国现当代文学 提交时间: 2024-07-20 合作期刊: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当下,自主学术话语体系建设要求学界在对古今中西的既有成果检视反思的基础上,能够取其精华 并推陈出新。对此,陈平原的小说史学研究提供了可供检视的范例。在鲜明的总体性视野下,相关研究强调动 态历史演进的问题意识,总结和探寻文学发展的规律是出于注重时代与社会语境的“历史化”的方法论原则。在 通晓西方理论和研究状况的同时,坚持“中国立场”即立足本土社会与文化语境下的自主性,而对“趣味”的强调 则是在强调文学本位之外,坚持知识分子介入社会的主观能动性ꎮ,这种学术史的研究既具有深刻的专业根基,又具有知识实践的总体性视野和主体意识,对于当下探索建立自主话语体系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