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历史学 >> 中国史学理论及史学史 提交时间: 2024-09-14 合作期刊: 《廉政文化研究》
摘要:谏诤是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和决策制度中的重要环节,言官系统在面对不适宜的中央决策时,往往会采用谏诤输入的模式,以整纲肃纪、匡扶社稷和维护正统。谏诤输入的背后体现出中华民族独特的政治逻辑和文化底蕴。在政治系统理论、官僚自主理论和历史制度主义理论的基础上,以“变量偏离-自主行动-制度结构”为分析框架,对明朝万历年间“国本之争”中言官谏诤过程进行微观史料的分析研究,发现中国古代的言官谏诤行为是一个反复而渐进的政治过程,围绕政治系统的决策议题,言官系统、宰辅系统和皇帝系统之间展开了复杂的策略互动。其中“何时输入”取决于干扰刺激造成的“儒家礼法”和“君主正道”等基本变量之于临界范围的偏离程度,“如何输入”体现为“上疏”与“论救”的组织自主、“定义内容”“制造热度”“选择信息”的议题自主、将压力传导给特定政治主体的压力自主,“为何输入”则源于以“祖制”为核心的传统政策、御史及给事中等科道制度以及儒学塑造的谏诤文化观念而形成的制度结构。探讨古代监察系统在履行监督职能促进完善决策方面的运作逻辑,对当今纪检监察机关“促进完善发展”职能的行使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与启示作用。
分类: 历史学 >> 中国史学理论及史学史 提交时间: 2024-09-13
摘要:通过对“思潮”的来源进行实证考察,就目前所见材料而言,发现“思潮”一词最早出现于在留学群体所办的刊物。而考察“思潮”英译来源,并涉及汉语世界使用情况,可以发现,“思潮”在中外文化交互语境中,成了一个具有多层历史语义的术语。目前看,思潮有四个历史语义层,一是指 “倾向”或者“趋势”,侧重“潮”,而且侧重“新潮”之义;二是侧重“思”、“思想”;三是指向精神、心灵以及意识等层面;第四,由于其“潮流”的意义拓展,其中蕴含着“运动”意义十分明显。但是,可以看到,在“思潮”的意义形成过程中,一种“微型隐喻”叙述一直围绕着其运动,而从广阔的语境中,对其语义及其形式的宏观把握,也是非常必要的,而这其实是一种类似“家族类似式链接”的语义现象,同时,需要指出的是,思潮术语的最终形成,与汉字本身的语义及部分通用语义有着密切关联,而从本研究可见,历史认知术语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分类: 历史学 >> 中国史学理论及史学史 提交时间: 2024-09-11 合作期刊: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分类: 历史学 >> 中国史学理论及史学史 提交时间: 2024-09-05 合作期刊: 《肇庆学院学报》
摘要:刘逢禄是清代公羊学承前启后的重要角色,亦属常州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其后凌曙和陈立继承以汉学治经方法诠释公羊学,进而将公羊家的经世理想与礼仪制度相结合。凌曙将公羊义例引入礼制,开启常州学派以公羊学入礼学之先声,陈立承袭凌曙公羊礼学,由汉学治经的典范下另辟蹊径,依据公羊学说建构礼学体系,会通礼制使公羊礼学的思想日益成熟,并影响晚清学者王闿运、廖平、苏舆等公羊礼学家之发展。本文将探讨近五十年来,关于清代公羊礼学之研究发展现况,内容包含专著、学位论文与期刊论文,达到客观的探讨清代公羊礼学之研究成果。
分类: 历史学 >> 中国史学理论及史学史 提交时间: 2024-09-05 合作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 1840年的鸦片战争及其后帝国主义的不断入侵和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了反抗帝国主义的侵略、压迫、剥削,中华民族奋起反抗斗争, 在血与火的考验中,从古代的自在民族逐步转变为近现代的自觉民族。这一转变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取得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起点。自20世纪50年代起,中国进行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社会发生了深刻变化。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中华民族进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期,取得了空前的成就。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中国各族人民进入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时代,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迈向伟大复兴的光辉前景。
分类: 历史学 >> 中国史学理论及史学史 提交时间: 2024-09-03 合作期刊: 《船山学刊》
摘要:中国思想史作为一套现代意义的学科体系,初步奠基于二十世纪之初。中国思想史学科经过百年的建设和发展,一方面中国传统学术转型为现代知识体系,并被纳入现代学科体制与教育体制,一方面确立了科学与民主以及马克思主义的现代思想标准,从而推动了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化转型。但是,百年以来的中国与世界均发生了重大变化,当代中国学者重新撰写中国思想史,必然会面临一系列新问题的挑战。中华民族对自身文明作再反思,必须具有新的时代高度和历史深度。
分类: 历史学 >> 中国史学理论及史学史 提交时间: 2024-08-27 合作期刊: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杜预《春秋经传集解序》将“《春秋》始于隐”指向周平王与鲁隐公时间上的相接,范宁《春秋穀梁传集解序》亦承其说,但二者仍存在很大的差异。杜预在强调时间相接的同时,亦将鲁隐公视为让国之贤君,从而将鲁隐公比之周公,对其有再兴东周的期待;但在《穀梁》的脉络下,范宁不能将鲁隐公视为贤君,而只能冀望于孔子的“将来法”。也就是说,在杜预、范宁笔下,周公、孔子产生了不同的位阶,“圣人制作”的主体也就随之改变,从而形成了“再造中兴”与“俟诸将来”两种不同的期待。究其实,则是西晋初“绍开中兴”与东晋末“礼崩乐坏”的历史现实在杜预、范宁文本中的投射,从而产生了二者对《春秋》与“圣人”的不同解读与诠释。但二者对《春秋》的解读并不仅仅是“知人论世”,更是要“知事用世”,期待《春秋》由经典文本进入历史世界,从而使现世走向《春秋》所昭示的“王道世界”。
分类: 历史学 >> 中国史学理论及史学史 提交时间: 2024-08-27 合作期刊: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周代没有完整记载法治思想的史书,周代的法治思想,散见于西周的《尚书》《周礼》及东周诸子的学说中。西周鉴于夏桀、殷纣实施暴政而亡的教训,推行仁政。仁政以德治为主,也兼顾法治。法治成为周代仁政的两翼之一,表现为以仁立法,以仁司法,明德慎罚,德主刑辅。到了东周,虽然诸侯争霸、礼崩乐坏,但西周的仁政传统仍占主导地位,仁政不仅被儒家学说加以发展,也被道家学说加以补充、杂家学说加以兼取。即便法家、名家公开反对仁政德治,主张严刑峻法,也是打着仁义的旗号。在仁政之下兼行法治,或打着仁义的旗号强调严刑峻法,构成了周代法治思想的整体景观。
分类: 历史学 >> 中国史学理论及史学史 提交时间: 2024-08-27 合作期刊: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三大改造”是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革命,它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深刻的社会变革,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国式现代化奠定了坚实根基。但“三大改造”的历史必然性与合理性却不时遭到质疑。基于“四史”视域,从中国共产党的使命、新中国工业化发展战略、改革开放和中国式现代化的制度与物质基础、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创新等维度,再论“三大改造”的历史必然性和历史意义,以历史事实彰显“三大改造”的历史地位,坚定对“三大改造”的历史自信。
分类: 历史学 >> 中国史学理论及史学史 分类: 历史学 >> 中国古代史 提交时间: 2024-08-23
摘要:方志是中国传统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古人在地方开发实践中的思想与观念。中国古代方志历经地记、图经、方志三个阶段,其中的生态意识呈现出不断进步的趋势。方志形态的发展与生态意识的发展紧密相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方志的发展史也是生态意识的发展史。以“为民”为旨归的天人合一思想是方志中生态意识的重要特征,明清方志中产生了事神为民的观念,这是中国古代方志中生态意识发展的顶峰。
分类: 历史学 >> 中国史学理论及史学史 提交时间: 2024-07-29 合作期刊: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史记》中有言及“使人不倦”“使民不倦”的文字,以为是政治成功的赞语,但参考《史记》其他所谓“不倦”语例,发现“使人不倦”“使民不倦”具有激励社会能动性与创造力的意义。司马迁有关论述,体现了开明史学家对于行政史、社会史关系之观察的重要发现。相关论说为考察中国古代经济发展与文化进步之动力的形成和持续的原由,提供了积极意义的启示。
分类: 历史学 >> 中国史学理论及史学史 提交时间: 2024-07-29 合作期刊: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长期以来,中国历史学教科书都把周代分为西周与东周,东周又分为春秋与战国两个阶段;并认为西 周晚期的腐朽没落才导致春秋战国的出现。事实上,西周晚期不是腐朽没落,而是因为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要求 社会变革的新动态。这一新动态,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大变革的前奏曲。因此,我们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 为指导,坚持“两个结合”,对西周晚期的历史作出重新评价,即应该充分肯定其推动历史发展的积极意义,而不是 简单地以“腐败“”没落”等断语加以否定。
分类: 历史学 >> 中国史学理论及史学史 提交时间: 2024-07-27 合作期刊: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晚清时期,以来华传教士为主体编纂的70余部英汉、汉英双语词典,收录创建了大量科举知识词条, 对科举知识进行了对译互解与知识再构。从词汇语体内容看,主要涉及科举书面语核心术语、科举口语、科举俗语 及谚语知识;从科举教育知识结构来看,则主要包含了科第制度、科举考试内容及方法过程、科举学校教育、科举典 籍及规程、科举习俗知识等内容。在对科举知识核心词汇的译介上,表现出19世纪七八十年代、20世纪初两个阶段 词汇量集中增多的历时性特点。这批双语词典,主要采用普通词条式、创建文化语境融入式、单列模块专题式等三 种形式译介科举知识,从而从日常化知识浅描、制度化知识重描、结构性知识深描的体系结构构建科举知识网络系 统。在具体译介方法上,则主要采用音译、直译、意译等形式。这批双语词典,整体上对外展示了科举核心知识、运作 机制与科考功能,在传播和普及科举知识方面起到了基础性作用,成为认知科举制的窗口,也形塑了中国科举教育 知识意涵与形象。
分类: 历史学 >> 中国史学理论及史学史 提交时间: 2024-07-15 合作期刊: 《河北学刊》
摘要:三线建设是新中国历史上建构战略腹地的重大工程。近年来,在学术界同人的共同努力下,三线建设研究成果不断涌现,俨然成为党史、国史的热点领域。站在中共中央1964年提出三线建设战略决策60周年纪念的当下,检视三线建设的既有研究,存在史料同质化、研究碎片化、差异性不足等问题,制约着三线建设学术研究的进一步深入。要克服这一阻碍,未来应从三个方面突破:一是视角向下、深入基层,建构立体综合的史料体系;二是在继续拓展三线建设内史的同时,加强外史研究,并在二者之间建立逻辑自洽的联接;三是注重三线建设对历史造成的断裂和延续,从长时段的视角思考三线建设的历史定位,并以共时性与历时性相结合的思路,开拓三线建设研究新边疆。
分类: 历史学 >> 中国史学理论及史学史 提交时间: 2024-07-15 合作期刊: 《河北学刊》
摘要:清季历史教科书在叙述中国历史特别是清代本朝史时,大体遵循线性历史叙事下的普遍主义历史观,以适应民族国家时代到来的新挑战,但中国历史发展的独特性,导致书写实践中存在矛盾纠结和进退失据之处。只有从经典的以欧式民族国家话语为准绳的线性历史观中走出来,方能写出符合中国历史实际的史著。这恰恰表明中国历史书写具有另一种可能——走“复线历史”之路,建构起中国式的从天下、王朝国家走向民族国家的历史书写线索和路径。
分类: 历史学 >> 中国史学理论及史学史 提交时间: 2024-07-11 合作期刊: 《河南警察学院学报》
摘要:思想理论的产生有其特定的条件和渊源。习近平大历史观蕴含着丰富的整体性思想,在其来源上受到马克思主义史学、中国传统史学和国外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综合影响。在马克思主义史学领域,习近平大历史观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的世界历史思想等蕴含的整体性思想、毛泽东等中国共产党人的“不能割断历史”的整体性思想以及马克思主义史家的通史方法;在中国传统史学方面,习近平对中国历史文化十分推崇,经常引用其中的经典名句,习近平大历史观充分吸收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连续性特征、中国传统史学中的通变思想和以人为本等整体性思想;在国外历史文化领域,习近平在讲话中回忆到读过许多国外历史文化书籍,这些书籍中的用“大历史”分析问题、世界历史下多彩文明的交流互鉴和赋予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新的时代内涵的整体性思想也成为习近平大历史观思想文化渊源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分类: 历史学 >> 中国史学理论及史学史 提交时间: 2024-07-07
摘要:近半个世纪以来,量化分析方法逐步与清朝政治史研究相结合。本文尝试运用定量统计和定性分析方法,以《清史列传》、《满汉名臣传》等传记文本为依托,同时运用内阁大库档案数据库和人名权威-人物传记资料库等数据库收集相关信息,对于直隶总督群体结构和人事变迁进行探索和思考,探讨其中蕴含的群体性特征。
分类: 历史学 >> 中国史学理论及史学史 分类: 文化学 >> 文化学 提交时间: 2024-06-25 合作期刊: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杜威访华是五四时期具有重要影响力和意义的文化事件。以江苏省教育会为代表的地方教育界,在促进杜威访华和安排其在国内的行程方面,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胡适对杜威的译介侧重于其实验主义哲学,希望借助杜威在北大的课程与演讲,提升北大的学术水准;而作为教育家的杜威,却主要在地方教育界觅得知音。这一分途在新文化运动中极具症候意义。透过杜威的眼光以及杜威访华所关联的诸多人事,我们得以重新思考地方教育界在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分类: 历史学 >> 中国史学理论及史学史 提交时间: 2024-06-11 合作期刊: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清末民国时期,经由日本传入中国的拉克伯里的中国民族文化西来说,在中国学术界广为流传,并对中国学术界的《穆天子传》交通地理和西王母传说的研究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拉克伯里对《穆天子传》周穆王西征和西王母传说的各种新奇解说,直接影响到晚清民国中国学术界的《穆天子传》交通地理和西王母传说的研究走向。国粹派对周穆王西征和西王母传说“真实性”的各种发挥,不断遭到学术界的质疑和批判。中国民族文化西来说,对《穆天子传》交通地理研究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的同时,也给中国的《穆天子传》交通地理研究增添了诸多错讹和混乱。
分类: 历史学 >> 中国史学理论及史学史 提交时间: 2024-05-20 合作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建立在中华文明连续性基础上的包容性,具有聚多元、凝共识、固根本、助绵延之作用。“尚和合”是中华文明包容性的核心内涵;“和而不同”的共生秩序则为中华文明包容性之历史取向。中华文明的包容性来自于中华各民族的实践,也来自于对中华各民族实践成果的总结。中华文明的包容性受制于文明的主体,但又促使文明的主体与时俱进,并由此创造出适应时代发展的更高的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