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选择的条件: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 生产端和生活端视角下地区高质量发展的碳减排机制研究

    分类: 理论经济学 >>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提交时间: 2024-09-23 合作期刊: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我国的传统经济增长模式都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为特点,快速发展的经济主要依赖资源的投入,掠夺性地开发自然资源导致了对自然环境大量的污染。为了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从“三高”型经济增长模式转变为高质量发展模式是我国的必由之路。本文基于 2000-2020年中国 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个维度构建高质量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进行测算,并研究其在生产端和生活端视角下的碳减排机制。结果表明:(1)通过熵权法测算,高质量发展水平评价体系五个维度中创新发展的权重最高,占比47%,根据帕累托定律,政府应该重点关注创新发展水平,通过提高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和经费投入,提升高质量发展水平:(2)在生产端,高质量发展通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来减少碳排放;在生活端,高质量发展通过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和居民环保意识来减少碳排放;(3)不同地区高质量发展的碳减排效果不同,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碳减排效果并不显著,政府需要持续深化坚持西部大开发战略,平衡地区差异,更好地向高质量发展和“双碳”目标迈进。

  • 我国碳交易市场的弱式有效性检验及趋势分析

    分类: 理论经济学 >>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提交时间: 2024-09-23 合作期刊: 《中国商论》

    摘要:文章基于各碳交易市场日均交易价格数据,采用RS分析法和ADF检验法对中国八个试点省市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和全国碳市场进行研究,以检验市场是否达到弱式有效水平,并追踪有效性特征随时间的演变。结果表明:各试点碳交易市场以及全国碳市场均未达到弱式有效水平,总体仍处于发展阶段。随着政策的完善、市场参与者的增加和技术的进步,预期市场效率将得到提升。本文为研究碳金融市场的演进提供了理论基础,还为全国统一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建设提供了政策效果的评估和反馈,以消除内部阻碍碳排放权流动的约束,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 人口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空间分布与动态演进

    分类: 理论经济学 >>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提交时间: 2024-09-14 合作期刊: 《统计与决策》

    摘要:为更好地对人口高质量发展水平开展定量分析,文章从4个维度选取13个指标,对我国30个省份2011—2021年的人口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在此基础上,采用空间相关性分析、核密度估计以及Markov链对我国人口高质量发展水平的空间分布特征与动态演进趋势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全国层面,我国人口高质量发展水平呈上升趋势,空间集聚特征明显。(2)区域层面,地区发展不均衡现象突出,东部地区的人口高质量发展水平始终高于全国水平,地区整体水平提升速度快、差距小;中部地区稳步提升,极化现象明显缓和;西部地区水平较低,区域差距扩大。(3)不同发展水平均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但也存在变化的可能性;同时,邻近省份人口高质量发展水平的变化也会影响本省人口高质量发展水平的跃迁。

  • 双碳”目标下环境信息公开的“双重红利”效应研究——来自长江经济带的例证

    分类: 理论经济学 >>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提交时间: 2024-09-03 合作期刊: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环境信息公开是我国现代化环境治理体系改革的重点领域,也是政府监管、企业自律、社会监督等制度建设的重要立足点,对我国“多元共治”环境治理体系产生了深刻影响。从公众参与、污染治理、技术创新和制度环境等视角系统阐释了环境信息公开的“双重红利”,并基于长江经济带相关数据进行验证,主要结论如下:(1)长江经济带环境信息公开具有显著的双重红利效应,这种效应在不同地区存在异质性,并存在一定的空间效应;(2)长江经济带环境信息公开对碳排放存在抑制效应,同时碳排放约束政策对环境信息公开具有调节效应;(3)环境信息公开有助于实现长江经济带经济与环境两大系统之间有序的协调统一;(4)长江经济带环境信息公开能够通过技术创新、公众参与、环境治理和制度环境等中介机制实现双重红利效应。这些结论为长江经济带环境治理体系建设、经济高质量发展等提供了经验证据。

  • 规模化、微单元并举增强我国应对极端气候的能源保供弹性

    分类: 生态学 >> 生态科学 分类: 理论经济学 >>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提交时间: 2024-07-27

    摘要:从夏季的“全球沸烫”到冬季的“极度严寒”,从洪涝灾害到干旱枯竭,都凸显了低碳转型、极端气候灾害的紧迫性。不论是极端高温还是极端严寒,均需要峰值电力的需求来应对,对能源保供及调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23年12月联合国气候会议就全球盘点达成的《阿联酋共识》,旗帜鲜明地规定“转轨别离化石燃料”,2050年相对于2019年的排放,二氧化碳减排幅度高达99%,意味着化石燃料的基本退出。作为低碳转型核心要素的可再生能源发展迅猛,正在逐渐成为电力生产和终端消费的主导。在各种储能技术已经能够有效化解天气本身对可再生能源电力供给的稳定性所造成的冲击的情况下,也需要在国家一盘棋的格局下,加强多元化发展和合理空间布局,鼓励零碳微单元建设,以规模化、微单元、多元化多措并举来优化提速能源空间利用效率,形成多元互补和协同发展的格局,以增强能源保供弹性,一方面满足极端天气期间的用能需求,另一方面也加快能源系统的零碳转型。

  • 我国人口与经济发展的匹配性研究

    分类: 理论经济学 >>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提交时间: 2024-07-05

    摘要:优化人口与生产要素组合实现更有效匹配,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尤为重要。本文通过挖掘分析历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和相关经济数据,研究了新中国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人口与经济分布格局、经济增长、 产业和城乡结构、 区域发展、 贸易类型、 高质量发展的匹配关系。 基于人口的规模、 结构、 特点和发展趋势, 适时调整政策推动人力资源与生产要素的有效匹配, 是获取人口红利推动经济增长的关键。 我国人口总体上快速进入负增长阶段, 呈现劳动力供给持续减少, 人口老龄化阶段性加深, 农村人口结构失衡加剧等特点。 人口形势的新变化, 对经济增长、 城镇化格局和公共支出风险都提出了严峻挑战。 本研究展现了改革开放以来人力资源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匹配关系, 揭示了在人口发展新形势下实现中国式现代化,需要适时调整优化经济、 社会和人口政策等方面的思路。

  • “双碳”目标下政府减污降碳协同治理结构及生成路径研究——以北京市为例

    分类: 理论经济学 >>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提交时间: 2024-06-04 合作期刊: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十四五”时期,我国“双碳”目标已步入减污降碳协同治理的全新阶段。在此过程中,政府所发挥的协同统筹作用尤为关键。本文选取北京市2020—2023年减污降碳政务数据,一方面通过社会网络分析研究纵向行政主体和横向行政机关所形成关系网络的结构特征;另一方面构建政策执行“协同主体—协同过程—协同环境”分析框架,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探索政府实现减污降碳协同治理效果的生成路径。结果表明:(1)纵向行政主体协同结构主要特征呈现“自上而下”宏观指导与“自下而上”政策协同,其中,区人民政府发挥主要枢纽作用;(2)横向行政机关少数部门形成核心合作关系,市生态环境局与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挥着减污降碳协同治理的中心作用;(3)政府减污降碳协同治理的主要生成路径共有三条,分别为“达标赛”考核型、“直通赛”竞逐型与高质量发展型,其中,高注意力分配是所有路径的共通条件。

  • “党政同责”、官员流动与城市环境监管——来自变更与任期的多维证据

    分类: 理论经济学 >>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提交时间: 2024-05-07 合作期刊: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中国地方官员的交流制度深刻影响主政行为。利用2011—2018年262个地级城市数据,区分市委书记、市长角色,通过变更、任期刻画流动,考虑多种交流形式和异质性策略,深度评估了官员流动的环境监管效应,为从政府行为视角理解官员流动的非预期影响提供了多维证据。研究发现,城市党政主要官员之一变更不利于环境监管水平的提升,党政主要官员同时变更或任期增加将提升环境监管力度;城市环境监管效应呈现市委书记为主导、市长协同的格局,2015年“党政同责”制度使该特征更加清晰,长任期情形下党政官员分工与互动能够促进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环境监管效应因交流形式、专业背景、是否升迁、有无环保部门任职经历而具有异质性。市委书记流动通过企业数量、产业结构、固定资产投资、外商投资等渠道影响城市环境监管力度。政策启示是应重视党政主要官员之一频繁流动对城市环境监管带来的非预期影响,强化党委对城市环境监管的引领,形成党政协同高效的绿色发展激励格局。

  • 绿色丝绸之路何以助力全球南方脱碳进程

    分类: 理论经济学 >> 世界经济 分类: 理论经济学 >>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提交时间: 2024-04-26 合作期刊: 《阅江学刊》

    摘要:绿色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底色,绿色丝绸之路建设顺应全球生态环保合作的大潮流,显示出强大的韧性和活力。 全球南方在参与共建绿色丝绸之路的过程中获得了绿色转型所急需的资金、技术和能力建设援助。 绿色丝绸之路助力全球南方脱碳进程的主要着力点是绿色基础设施、绿色贸易与投资、绿色能源合作和绿色低碳工业园区,并借助“六廊六路多国多港”形成辐射效应。绿色丝绸之路建设充分释放了中国在绿色转型方面的领先优势,将中国的绿色技术、资金、设备与沿线国家的绿色市场相结合,推动中国同全球南方在绿色价值链方面的深层次合作,并逐渐形成以中国为中心的区域绿色价值链网络。 绿色丝绸之路建设刺激发达国家增加对发展中国家绿色低碳产业的竞争性投入,客观上使得全球南方获得更多绿色发展资源并加速脱碳进程。 绿色丝绸之路建设具有辐射效应、构建效应和带动效应,推动全球绿色发展资源向发展中国家的绿色部门加速汇集,具有国际公共产品属性。 

  • 可再生能源的产消一元化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推进

    分类: 理论经济学 >> 世界经济 分类: 理论经济学 >>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提交时间: 2024-04-26 合作期刊: 《阅江学刊》

    摘要:可持续发展是全球面临的重要议题,可再生能源对全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可再生能源资源还有很大的未利用空间”与“消费端的用能需求得不到及时满足”的悖论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可持续发展进程。产消一元化范式的基础是以可再生能源利用为导向的新质生产力,核心是生产工具的技术突破,重点是生产对象的转变,必将根本改变生产关系。 在《变革我们的世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人类、地球、繁荣、和平、伙伴关系的“5P”目标维度中,可再生能源产消一元化范式的发展有利于增强能源供给、减轻能源贫困,降低高碳比例、助力气候治理,催生缝隙创新、解除高碳锁定,弱化能源战争逻辑、保障长期和平,培育共同利益驱动国际合作,从而推动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 

  • 城市发展的可持续转型:趋势、挑战与关键路径

    分类: 理论经济学 >>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提交时间: 2024-04-26 合作期刊: 《阅江学刊》

    摘要:城市是实现可持续转型的核心单元,可持续的城市化进程与城市转型模式能够在促进全球可持续发展方面带来协同多赢的效果,是实现《变革我们的世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和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重要加速器。 当前,城市发展态势表现为城市规模分化、城乡联系加强、城市动力转轨等。 城市可持续转型面临各种挑战,如规划与政策体系不完善、城市人口老龄化、风险防御能力不足、技术发展带来数字鸿沟等。实现城市可持续转型,关键路径包括开展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的城市规划、鼓励多元主体参与城市治理、构建包容性的能力建设与教育体系、应用数字技术为可持续转型赋能、探索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等等。在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指引下,中国城市未来的发展应以包容性、韧性与零碳导向为核心特征,在全球应对气候挑战、迎接数字技术快速发展和面对人口老龄化的大背景下,响应国内的新型城镇化建设要求,通过扁平式的资源配置方式实现城乡均衡、可持续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