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信息资源管理 >> 图书馆学 分类: 历史学 >> 世界史 分类: 教育学 >> 教育史 提交时间: 2024-10-03
摘要:作为美国建国初期最为关注文化教育的政治家,托马斯·杰斐逊(Thomas Jefferson,1743-1826)在文化教育上颇有建树。这与杰斐逊高度重视阅读有着重要关系,他终其一生不辞辛劳地搜集书籍,对法律、历史、文学、哲学等学科进行了广泛的阅读;他不仅精心地教导晚辈读书学习,还大力倡导公共图书馆建设,推进知识的普及。杰斐逊对阅读的重视和倡导,促进了学识的增长、道德的修养、精神的丰富和文化教育事业的进步。这一范例对我们重审阅读的价值、开展阅读推广和图书事业具有重要启示。
分类: 历史学 >> 世界史 提交时间: 2024-09-19
摘要:20世纪70年代发生在纽约州尼亚拉加瀑布城的拉夫运河事件是美国史上一场影响深远的化学污染泄露事件,其处理进程一直延续到21世纪初。一般而言,在环境危机事件中,政府于法于理均应采取积极的信息公开机制以贯彻其职能。然而,面对沉重的媒体和民众的舆论压力,美国政府采取了特定的信息发布策略以进行舆论引导从而减少行政阻力、获得更高的支持率。事实证明,以这种“部分的真相”建构而成的认知误区,对民众心理、社会舆论、决策执行等产生了巨大影响,其效果不仅使美国政府有效解决了危机前期的环境危机和社会问题,也提前完成了对拉夫运河地区的修复与安置工作。本文将从信息公开机制的视角下重新审视拉夫运河事件,一窥美国政府政治虚伪与欺骗的真实一面,并综合该事件中民众-媒体端及政府端运作的被动和无力的原因,从监督机制、制度运作、权利优化、信息阐释、环境教育以及行政与司法间的关系调整五个方面提出相应的应对之策。
分类: 历史学 >> 世界史 提交时间: 2024-09-14 合作期刊: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在德川暮府后期内忧外患的背景下,本多利明基于独特的“自然治道”思想,构建出“海优陆劣”“西方优于东方”的海洋文化意识、拓展海洋贸易的海洋经济意识、“北取、东拓、西进、南入”的海洋扩张意识。其海洋意识既有进步性和战略性,也充满了片面性、保守性、侵略性;既影响了幕府对“虾夷”地的管理以及日本开放的贸易思想的形成,也是日本“脱亚入欧”以及对外扩张的思想来源之一,必须辩证地加以对待
分类: 历史学 >> 世界史 提交时间: 2024-09-14 合作期刊: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19 世纪中后期到 20 世纪初期,是日本全方位向西方学习,走上近代化道路的关键时期。幕末以来,以本多利明为代表的思想家主张发展海洋事业,实现“海外雄飞”。明治维新之后,日本政府确立了“海运立国”的方针。在实践中走出一条优先发展海运业、进而带动其他产业发展的“海运兴国”之路。为大力发展海运业,明治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动海运会社的成立、主导大型会社的重组、投入大量资金对海运会社和特定航路进行补助、制定各项鼓励海运发展的法律法规等。海运业保障了日本近代纺织业的腾飞,也大大促进了造船业、制铁业的快速进步,还带动了保险、金融、海员教育等其他产业的发展。海运成为明治日本“兴业”的保证、“富国”的手段、“强兵”的要因。但值得注意的是,这条“海运兴国”之路也伴随着日本的对外扩张,具有侵略性。
分类: 历史学 >> 世界史 提交时间: 2024-09-06 合作期刊: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摘要:公元前1世纪的希腊历史学家西西里的狄奥多罗斯在《历史丛书》1.17-20中讲述了一个关于埃及国王奥西里斯远征全世界传播文明的神话。这则“文明交流互鉴”神话中的人物有埃及的,也有希腊的,故事发生地点涉及欧亚非三大洲多地。对该神话多角度的分析表明,它应该是托勒密一世时期希腊化埃及官方创造的,它构成了托勒密王朝认同政治的一项内容。
分类: 历史学 >> 世界史 提交时间: 2024-08-30 合作期刊: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分类: 历史学 >> 世界史 分类: 历史学 >> 世界史 提交时间: 2024-08-27 合作期刊: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526年,东哥特王国的开创者塞奥多里克去世,王位由外孙阿塔拉里克继承。因阿塔拉里克年幼,其母阿玛拉松塔摄政。阿玛拉松塔有意在王国中促进罗马元素与日耳曼元素的融合,这一目标同哥特人日益强化的族群意识产生了难以调和的矛盾,其施政引起哥特贵族势力的反对。阿塔拉里克去世后,阿玛拉松塔失去权力并丧命。古代晚期地中海世界缺乏保证女性独立执政的社会环境、法律基础和权力机制,女性权力具有显著的依附性,这是阿玛拉松塔摄政政权垮台的关键原因。阿玛拉松塔政权的垮台则成为该时期地中海世界政局发生显著变化的重要契机。
分类: 历史学 >> 世界史 提交时间: 2024-08-18
摘要:日本於一戰起開始關注東南亞華僑問題,而研究路徑則與其對華分析方法直接相關,且 更加複雜。總體而言,日方在考察華僑的經濟、社團、移民及族群等問題時,始終將依照鄉緣與方言 劃分族群作為研究的基本前提與方法。雖在1920年代末嘗試從代際關係角度劃分東南亞華僑族 群,但該法未被用於考察其他華僑問題。 “七七事變”爆發後,東南亞華僑族群的性情特徵受到日方 關注,而在日本“南進”政策影響下,相關研究亦帶有濃厚的“國策研究”性質。由此觀之,近代日本 的東南亞華僑研究在考察方法及認知深度兩方面都經歷了複雜的變化過程。
分类: 历史学 >> 中国近现代史 分类: 历史学 >> 世界史 提交时间: 2024-07-03
摘要:辛亥革命之际,日本海军第二、第三、第十舰队游弋在中国各地,并通过驻中国各地领事馆海军武官、特派海军将校、海军间谍等在中国各地布设强大的情报网络,及时收集清政府、革命党等相关情报,并根据中国的局势变化适时制定实施相应方针。整体来看,从武昌起义爆发至清政府覆灭,日本海军对中国革命的态度经历了从“中立”到干涉、再到放任的三个阶段,但无论其以“中立”之名,行利权保护之实,抑或是以放任之名,觊觎借机扩大在中国的特殊权益,海军执著于对中国利权的追逐却始终如一。
分类: 历史学 >> 世界史 提交时间: 2024-05-31 合作期刊: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朝鲜汉籍中的吴三桂形象大致发生三次变化,主要分为献关降清前后、反清起兵时期以及兵败之后,分别记录在朝鲜正史、野史、士大夫的个人文集与燕行录等。这 些 汉 籍 中对吴三桂的认识大体上经历了从惋惜、尊崇到唾弃,其原因在于获取有关信息不够正确、及时。通过对吴三桂形象嬗变的分析,有助于进一步探讨朝鲜的政治立场与真实情 感之间的碰撞如何被书写到文本中,剖析与政治利益相关的历史人物形象同政治权力的关系,了解朝鲜王朝各种政治势力对中国的想象。
分类: 历史学 >> 世界史 提交时间: 2024-05-31 合作期刊: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19世纪末日本的那珂通世最先以“上世/中世/近世”的西洋式历史分期法来撰写中国通史,接着内藤湖南提出“宋代近世说”并进行论述,后来宫崎市定予以继承和发展,且将“近世”与西洋史上的文艺复兴时期相对应、相比较,遂形成了以中国为中心的东方史亦即所谓“东洋史”模式。在这个过程中,“上古/中古/近古”与“上世/中世/近世”之间、“近世”与“近代”之间的联系与区别逐渐明晰,“近世”的内涵逐渐得到确定和确认。“近世”既是“中世”后的时代,也是“前近代”的时代,是一个崭新的变革时代。这样的“近世”不仅是东方史的分期术语,也成为一个独特的社会历史性质的判断用词。“近世”论以及“上世/中世/近世”分期法,打破了以往以改朝换代为线索的史撰模式,将东洋史纳入了世界史体系,又颠覆了西方人关于东方历史只有改朝换代周而复始的历史这一刻板的印象,具有很强的史学理论价值,不仅对日本东洋学、东洋史学产生了深远影响,而且对中国20世纪后一百多年的历史学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分类: 社会学 >> 社会学 分类: 民族学 >> 民族学 分类: 历史学 >> 世界史 提交时间: 2024-04-29
摘要:歧视是文明进程中阶级分化的衍生物。在当今日本的部分地区,仍然存在着对“部落民”(即过去贱民后代)的歧视现象。贱民绝大多数是江户时代出现在日本贫农和地方城市贫民中的没落者,主要有“秽多”和“非人”两种。明治维新尤其是二战后,随着日本社会的发展和人权意识的提高,部落民在法律制度上的身份虽与其他普通人无异,但其社会身份却不能被其他日本人所接纳。部落民歧视是令人难以忍受的侮辱,伤害了人类精神的根源。日本部落民歧视形成的原因有多元解释。宗教视域下,日本部落民歧视主要是受佛教不净思想、神道污秽思想影响,而从社会学角度而言,部落民则是由等级制度划分的产物。从宗教对日本人的行为方式影响出发,分析日本社会部落民歧视问题形成的文化原因,对于了解日本社会结构具有参考作用。
分类: 政治学 >> 政治学理论 分类: 哲学 >> 外国哲学 分类: 历史学 >> 世界史 提交时间: 2024-04-10 合作期刊: 《中国政治学》
摘要:波考克的 《马基雅维利时刻》第三章是该书最为核心的理论章节,在这里,波考克试图披着亚里士多德的政治理论外衣来证明他自己的 “公民共和主义”政治观。通过析读波考克的论述,本文揭示出,波考克的思想史研究绝非要如实复原或 “记录”过去的思想,而是要致力于打造具有现实意义的激进民主政治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