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提交时间
按主题分类
按作者
按机构
您选择的条件: 中国哲学
  • 对本原为一猜想及论证

    分类: 哲学 >> 中国哲学 提交时间: 2024-09-27

    摘要:本文力图提供一种世界是什么的可能观点。本文认为,本原一,意指此刻的所有,而此刻指的是时间上的一种停滞。但是时间无法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停滞,因此只能假定有一种停滞,而停滞那刻,世界的所有称为本原一。但是如果时间停滞,人也应该停滞,也就变得无法思考,因此时间停滞只能是一种假定状态,而世界显然是变化不已的。因此世界是本原一的变化不止。而人、物也必然属于变化的一部分,同样人的意识,思维不管形式是什么样的,必然处在变化当中。

  • 《周易》卦爻辞所见“诚信”思想诠解———兼论《周易》的性质

    分类: 哲学 >> 中国哲学 提交时间: 2024-09-27 合作期刊: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摘要:诚信作为古今通义,是传统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体现。 《周易》卦爻辞中蕴含着丰富深刻的“诚信”思想,是《周易》的基本精神和核心价值之一,表达集中于“孚”“躬”“贞”“允”四字。 结合各类新出文献考释与“孚”“躬”“贞”“允”四字相关的卦爻辞,探析此四字本义,分析前学对卦爻辞的误释。 “孚”释为“信”,大多可理解为“诚信”;释作“符合”“相应”时,表示历法与天象、天时相合;释作“信服”时,指心悦诚服;释作“仁爱”时,则表示因仁爱而让人信服。 “躬”释作“信”,二字音韵、字形密切,释作“诚信”之义,卦爻辞文意更加通顺。“贞”当训为“正、定、静”,且有“贞固”之义,强调不变化、固定,符合对君子固守“诚信”之德的要求。 “允”本作“果然”“确实”之义,商周之际出现了“诚信”的用法。 如此释读,既能坐实《周易》本经是哲理之书,也能印证孔子解《易》思想与方法的正确,孔子重信当源于《周易》。

  • 道德知识何以可能——以朱熹、王阳明“格物致知”说为基础

    分类: 哲学 >> 中国哲学 提交时间: 2024-09-24 合作期刊: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 张载“感”论的多重内涵

    分类: 哲学 >> 中国哲学 提交时间: 2024-09-24

    摘要:“感”指事物之间因相互关联和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反应,也常被作为“感应”“感通”等词的简称,但这只是“感”的一般含义。在张载那里,“感”不只有“感应”“感通”的意思,还有更丰富的内容。从内涵讲,张载的“感”有“合”“咸”“一”“交”“动”“轧”等义,它们从多个角度勾画了“感”的作用形式;从主体看,“感”有“天之感”“道之感”“气之感”等多种主体,不同主体之“感”的品质,决定了其“感应”效果,有的“感”畅通无碍,有的则非常有限。如此之多的内涵和类型,使得张载的“感”论既细致又深刻,而以往的研究却未能充分揭示这些方面。

  • 内修与外用——略论《六韬》的政治思想

    分类: 哲学 >> 中国哲学 提交时间: 2024-09-19

    摘要:《六韬》大致成文于战国晚期,作者很有可能是稷下学宫中的兵家学者,在《六韬》中,兵家学者们为我们勾画了一个兵家政治思想的大致轮廓,在战国时期各国寻求富国强兵之道的大背景下,提出一系列内外兼修的政治思想,在内在修养上要求君主理清君臣关系,懂得任用和选拔贤才的手段,在外在政治上,要求君主明白如何爱民以及把握时机的重要性的同时,提倡君主要懂得国家的三大经济命脉以及法治的重要性。对《六韬》的政治思想的研究,不仅有利于丰富我们对于兵家思想的认识,也有助于我们推进先秦思想史、政治史的深入研究。

  • 尘封的黄老经典—— 《六韬》及《六韬逸文》的两个系统的思想考察及其意义

    分类: 哲学 >> 中国哲学 提交时间: 2024-09-19

    摘要:《六韬》是一部自宋代以来流传甚广的古兵书,但自宋代以来一直被认为为伪书,自清代开始,有学者便开始整理散落在唐宋笔记当中的不见于今本《六韬》的部分,1972年银雀山汉简和1973年定州八角廊汉简出土以来,又有一批不见于传世本《六韬》的版本重见天日,传世本《六韬》和以上的逸文《六韬》逐渐形成了两个系统,这两个系统间体现着不同的思想脉络,而在这二者间的不同思想脉络当中,隐藏着一部庞大的黄老兵学典籍被改造成为军事学著作的历史过程。这一过程中,《六韬》的黄老兵学思想的特点被掩盖了,逸文系统的出现,使我们能够探寻出《六韬》中蕴含着的富含黄老思想的内容,进而找出其与稷下学宫的联系,从而引导我们对稷下学、齐国兵学乃至先秦古典学产生进一步的认识。

  • 忠君与忠礼——“逢丑父”形象所引出的对《春秋》“忠”概念之思考

    分类: 哲学 >> 中国哲学 提交时间: 2024-09-19

    摘要:在《春秋》成公二年所记载的齐晋鞍之战中,有一位叫做“逢丑父”的齐国大夫,在齐顷公危难之际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保护了齐顷公的安全,可是在《春秋左传》和《春秋公羊传》中却给了逢丑父生与死两个结局,后面的注解也对于逢丑父这一形象背后存在的意义进行了不同的探讨。在《公羊传》中的逢丑父因为用欺骗敌国的方式帮助了齐顷公逃避了战败的责任,既是对道德的不尊重,也是极大的失礼,于是在《公羊传》的叙事中,逢丑父的结局就是被晋国处斩,同时也因为他失德的一面而获得了“不忠”的评价。而在《左传》中的逢丑父,虽然也运用了欺骗的手段保护了齐顷公的生命,也使齐顷公摆脱了战败的责任,不能够被称为“忠”,但是他出于个人的道德,先人后己保护了齐顷公,所以获得了正面的评价。在逢丑父的一生一死之间,体现出了《春秋》对于“忠”这一道德准则的规定,也即对于王道秩序——“礼”的忠诚。

  • 《左传》所见民本思想析论

    分类: 哲学 >> 中国哲学 提交时间: 2024-09-17 合作期刊: 《国学学刊》

    摘要:春秋时期,民在礼乐秩序中的作用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整民成为礼的目的与归宿。虽然君子与小人依然分属不同等级,但此区别不是隔绝而只是分工不同,都具有同等的重要性。这种对民的重视不仅仅基于功利性的考虑,还是一种新人性论的体现。当时的士大夫们出于对民意与政事之间关系的深刻认识,提出信与礼是为民生利的正道,因而是“政之大节”。国家政事的落脚点在于“利以平民”,且生利需以行义为前提。君主有德,能为民众谋利,自然会得到拥护,成为“民之望”;民心安定,则社稷有主而鬼神得祀,进而赐福于君。在位者养民、厚民、富民不是一味地无限度地满足民众的欲望,而必须有所节制。《左传》中的民本思想通过历代儒者、士人的阐释,至今仍然具有借鉴意义。

  • 《尚书》民本思想的现代诠释

    分类: 哲学 >> 中国哲学 提交时间: 2024-09-17 合作期刊: 《国学学刊》

    摘要:《尚书》是传统政治哲学的经典,本文以哲学的诠释为主,旨在揭示《尚书》民本思想的意蕴,阐发其现代价值。《尚书》是中国民本思想的发源地,后经孔子、孟子的继承与发展,民本思想达到完备形态,成为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的主流和特色。本文借用现代政治哲学中正当性与证成性这一对范畴,对传统民本思想加以分析。以德配天属于政治正当性的范畴,是政道;为政以德属于政治证成性的范畴,是治道。

  • 中国化社会情感学习的思辨:和合文化与文化和合

    分类: 教育学 >> 教育学原理 分类: 文化学 >> 文化学 分类: 心理学 >>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分类: 哲学 >> 中国哲学 提交时间: 2024-09-16

    摘要:社会情感学习已成国际教育改革众望所归、大势所趋,我国社会情感学习理论构建和项目落地仍存在较大困境,政策制定者和项目实施者亟待对中国化社会情感学习的本质有更深入的理解。社会情感学习作为教育观转向的具象,其哲学根源符合中国一贯以来的和合精神。引入和合学视角,有助于进一步澄清中国化社会情感学习是什么、不是什么。在尚和合的思想传统下,在和合学的指导纲领下,中国化社会情感学习的内涵需从知行和合、情理和合、彼我和合三个层面去理解,需与思想政治道德教育、情绪管理技能培养相区别,需虑及为己之学、中庸人才观、建设性独处、关系型集体主义等角度以避免偏误,需藉由存在孤独和思想洄游的概念反思其外延与意义。

  • 近九十年来稷下学宫研究述评

    分类: 哲学 >> 中国哲学 提交时间: 2024-09-15

    摘要:稷下学宫研究在近九十年来经历了研究边缘化、研究由边缘转向中心、研究范式的形成与发展三个阶段。在1930——1980年研究边缘化阶段,稷下学宫尚未成为稷下学的下位概念,未拥有科学权威的概念界定,在研究方法、研究视角、研究内容等方面尚未丰富底蕴。在1981——1998年研究由边缘转向中心阶段,稷下学宫概念逐步独立明晰,其存在时间、具体地点、机构性质等“人口学资料”成为学者研究的重点,涌现以稷下学宫为研究对象的著作,史料的集中化促成“学宫——人物——思想”研究内容的形成,出现全国性的稷下学研讨会的研究成果新载体。在1999——2023年,稷下学宫研究逐渐形成学术共识、拥有学术团队,集中的学术力量与夯实的研究基础催生稷下学宫研究范式的发展。此时期稷下学宫在新史学的影响下,自主走上研究视角、方法多元化道路,但在研究方法、跨学科研究、物质史料运用等方面问题尚存。

  • 稷下学研究范式转换的哲学逻辑

    分类: 哲学 >> 中国哲学 提交时间: 2024-09-15

    摘要:稷下学范式转换旨在把握稷下学学科研究未来发展趋向、协助学术共同体形成合力、推动稷下学学科变革与进步。哲学逻辑引导已有研究范式的转换,稷下学作为中国先秦优秀传统文化代表,研究范式哲学逻辑需根据新时期特征作出适应性调整,具体表征为对本土哲学思想起到承启作用的本体论;依循蕴含中与西、传统与现代、重构时间单一序列与解构空间多元轨迹进行新时代认识三维度的三重二分式结构的认识论、厚植对立统一规律的方法论。

  • 荀子生平续考 ——从相关文献中找出可靠史料

    分类: 哲学 >> 中国哲学 提交时间: 2024-09-11 合作期刊: 《邯郸学院学报》

    摘要:根据现存的不同文献,荀子的活动时间长达百年之久。之所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主要是没有对文献进行辨伪与解读工作,而径直作为研究荀子生平的史料。通过对不同文献的真伪、先后、性质、本事还是旁设、句读与理解的分析,以及在史料采用上坚持“孤证不立”的原则,排除不可靠的文献,从相关文献中找出可靠的史料。根据《荀子》《史记》《孙卿书录》等的记载,可靠的荀子活动时间:上限为齐襄王在位时(前283-前265年)五十岁到齐国,下限为春申君死后(前238年)不久。荀子并没有参与燕国的禅让事件,也没有见到秦国统一六国、李斯正式担任秦国的丞相。当然,战国有两个荀子,或一个是荀子另一个是孙卿子;现存的《荀子》是两个人的作品集的说法就更不可靠了。确定了荀子的大体活动时间,对理解荀子思想与时代背景的关系有重要影响;否定了荀子为两个人,这就要求通过其他方法解释《荀子》思想之间的矛盾之处。

  • 以名表实而成知识——儒家知识论的一种合理研究进路

    分类: 哲学 >> 中国哲学 提交时间: 2024-09-09 合作期刊: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摘要:中西交通以来,正如中国有无哲学,中国有无知识论亦成为一大问题,其中的症结在于如何理解“知识”概念。若我们暂时悬置目前流行的“反向格义”的诸做法,秉持一种“以名表实而成知识”的“正向格义”思路,或许会打开一个新的视野。在名学即中国知识论的理解架构中,对儒家之“名”三重内涵的深入考察直接关涉儒家知识论的诸多议题。首先,名分义涉及儒家知识的来源,名分作为超越的原则包含了一切儒家的真知识和真观念;其次,名分义可以构成一种名分知识,而先秦儒家对名分知识何以可能以及如何推论等问题均已有所思考和回应;最后,以名分知识为内核的道德知识与非道德知识的关系关乎儒家的现代化,而在这方面,对涉及儒家知识获取方式的名言义和名声义的审查有利于厘清其中的问题。总之,通过“名”的观念重新疏通儒家的知识论,不失为一条可行而合理的研究路径。

  • “天人合一”——簡析《黃帝內經》“天人觀”的四重內涵

    分类: 哲学 >> 中国哲学 分类: 综合学科 >> 综合学科 提交时间: 2024-09-05

    摘要:天人關係理論是《黃帝內經》的重要理論基礎,“天人合一”的思考模式是其主要表現。《黃帝內經》“天人合一”涵蓋了本體論、宇宙論、價值論等多方面因素,主要由“天人相應”、“天人同源”、“天人同理”、“天人合德”四部分組成,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以人為本、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價值精神與理想追求。

  • 包拯孝道思想浅析

    分类: 哲学 >> 中国哲学 提交时间: 2024-09-05 合作期刊: 《肇庆学院学报》

    摘要:“孝道”是包公文化的重要符号之一。宋朝统治者以儒家“臣孝”伦理为基础,推行以孝治国,形成了注重孝道的社会风气。包拯的孝道思想就是在这种社会环境下形成的,他以此作为个人的立身做人之本,力行孝道,成为孝子的典范。包拯及其家族女性将孝道思想付诸实践并传递给子孙后代,进而形成了包氏家族代代相传的孝道家风。孝道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提高个人道德素养、维护家庭和谐、促进社会稳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孝道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相一致,在建立和谐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复兴方面,具有一定的理论借鉴和现实意义。

  • 《海国图志》中“长技”的多重义蕴及其 深闳的改制理想——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再诠释

    分类: 哲学 >> 中国哲学 提交时间: 2024-09-05 合作期刊: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摘要:“师夷长技以制夷”一语的解释重心不在“坚船利炮”“师夷”或“制夷”,而在义蕴丰厚的“长技”一词。结合对《海国图志》全书的分析,此短语至少有四重义蕴:其一,“师长技”标志着中英长技的相对地位极其不平等;其二,长技的典范是于技术化的英吉利国内处于核心地位的蒸汽机;其三,社会技术化因民主政制而获得更充分发展,而其起步则需要突破宗教的束缚;其四,内蕴机器运动原理的“神天之神”命题,以理论化的形式表达了技术的崇高地位及其对宗教思想的解构。要而言之,此七字短语在魏源的思想里对应两条改制路径:一是效法彼得大帝改革的外缘型社会技术化;二是取法弥利坚国(被魏源理想化的美国)崛起的内生型社会技术化、民主化。因此,此短语并非如学界长期以来所认为的仅指向“坚船利炮”这样的技术表象,而是既包含复杂的思想层次,又蕴涵深闳的改制理想和改革思路。

  • 评胡适和冯友兰对孔子“正名”说的诠释

    分类: 哲学 >> 中国哲学 提交时间: 2024-09-04

    摘要:关于孔子“正名”,胡适诠释为“以名正名”,冯友兰诠释为“以名正实”。但不管是胡先生还是冯先生,都仅仅局限于西方哲学的逻辑学和认识论的立场。从理论上讲,孔子“正名”中所涉及的名实关系根本不属于逻辑学和认识论的领域,而是属于鄙人所谓实学的领域。“正名”方法虽然不能作为自然科学的方法论原则,但却是一切人文学科的普遍的方法论原则。从实践上看,“正名”所涉及的问题也就是现实中的“打假”的问题。

  • 自私非“恶”:小议荀子与韩非子的人性论

    分类: 哲学 >> 中国哲学 提交时间: 2024-09-04 合作期刊: 《临沂大学学报》

    摘要:荀子和韩非子关于人性的观点往往被贴上“性恶论”的标签并受到贬斥。然而荀、韩论人性,不过是指出了人具有好利恶害、自私自利的特性,但这种特性本身并不是一种与道德之“善”相对立的“恶”。先秦哲学家所说的“恶”未必具有今人深受西方形而上学影响而根深蒂固的善恶范畴对立之“恶”的意义。从中国先秦时期的哲学观来看,所谓善恶只是相对的、程度不同的价值,未必是两个绝对对立的范畴实体。好利恶害、自私自利不仅不是“恶”,而且还可以说是“小善”“次善”,是由近及远、由低向高推导出大德大善的基础。确认自私不是“恶”,不仅具有思想启蒙的意义,也可以加深我们对于中国先秦时期伦理道德观念特质的理解。

  • 别开蹊径 乐归于仁——孟子论“乐”的思维倾向

    分类: 哲学 >> 中国哲学 提交时间: 2024-09-04 合作期刊: 《临沂大学学报》

    摘要:孟子虽未对音乐进行系统的理性述说,但他在表达音乐于政化治理方面所发挥的作用时,却异乎常俗,然别开生面,自有一种殊异的体系和效果。孟子论“乐”,关注的焦点是主体的内在观省,至于礼乐师法等外化因素,则非其所重,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对音乐等外化方式的全然排斥。相较于孔子论乐和荀子的《乐论》,孟子更重视实际。他突破音乐传统形式的束缚,提出了“今乐同于古乐”“独乐乐不如人乐乐”的见解,又别开蹊径,提醒齐王“与民偕乐”方为正道。孟子以音乐劝行仁政,以“仁德”为音乐归旨,将音乐导向“仁”,最大化地发掘音乐的道德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