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教育学 >> 高等教育学 提交时间: 2024-09-27 合作期刊: 《创新与创业教育》
摘要:劳动教育与生态美育具有高度密切的关系。“劳动”“自然”“美”三者之间的理论关联,以及践行生态劳动的现实要求,都昭示着培养个体的生态审美意识是劳动教育的应有之义。从生态美育角度重新审视劳动教育,发现劳动教育过程中的劳动伦理教育、劳动精神教育、劳动技能教育在观念、情感、行为层面共同作用于塑造真正的生态审美主体。基于此,围绕观念转变、内容整合、实践优化等方面探索以劳动教育发展生态美育的实现路径。
分类: 教育学 >> 高等教育学 提交时间: 2024-09-27 合作期刊: 《创新与创业教育》
摘要:随着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正朝着智能化、个性化的方向蓬勃发展。学科知识图谱作为一种庞大的语义网络工具,可将知识点与知识点以及知识点与教学资源之间的联系建立起来,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创新创业学科知识图谱能够实现对学科知识的抽取和表达,形成知识的动态循环,重构创新创业课程基础知识关系,构建完整的学科知识体系,从而实现智能化的“教”和个性化的“学”。可通过以下路径构建创新创业学科知识图谱:首先,构建创新创业学科的多模态静态教学资源数据库;然后,形成多模态动态教学过程数据库以记录和分析教学过程中的动态信息;最后,构建创新创业学科知识图谱以促进教学资源的有效整合和知识的动态更新。
分类: 教育学 >> 高等教育学 提交时间: 2024-09-27 合作期刊: 《创新与创业教育》
摘要:在厘清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内涵和研究、建设现状的基础上,从学理依据、理论基础、理论框架、路径保障四个层面分析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构建的基本逻辑,从宏观环境、中观组织、微观教学三个层面对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进行架构设计,提出校地共同育人及创建“开放共享”的支撑机制、“三创融合”的协同平台和“四级递进”的系统育人策略,通过在组织架构上形成“学校—政府—社会”协同机制、在育人理念上推进“主体—区域—家国”价值进阶、在培养过程中深化“开放—融合—共生”育人模式三个路径构建基于城校共生的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
分类: 教育学 >> 高等教育学 提交时间: 2024-09-27 合作期刊: 《创新与创业教育》
摘要:使用问卷调查方法考察了大学生人格、创业风险感知、创业社会资本与创业意愿的关系。实证研究发现,大学生父母职业、学历对大学生创业风险感知、创业外部社会资本及创业意愿有重要影响;大学生家庭所在地和家庭收入对大学生创业外部社会资本、创业风险感知以及创业意愿有交互影响;外向性人格、创业外部社会资本对大学生创业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外向性人格分别通过创业风险感知、创业外部社会资本间接影响大学生创业意愿。在此基础上,对大学生创业实践提出建议,即高校对于外向性大学生应该提供更加个性化的创业服务和培训,应更多关注来自县城、乡镇、乡村的低收入、低学历家庭大学生,增强其对创业活动的了解。
分类: 教育学 >> 高等教育学 提交时间: 2024-09-27 合作期刊: 《创新与创业教育》
摘要:为全面系统地把握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现状,采用文献计量分析法对中国知网(CNKI)1999—2023 年收录的1 166 篇有关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的北大核心和CSSCI 数据库文献,从发文数量、作者分布、研究机构、期刊来源、基金分布、关键词与研究主题等方面进行深度剖析。研究发现:当前相关研究已进入成熟阶段,成果数量逐年增多;逐步出现核心作者,但未完全形成核心作者群;研究机构以师范类、综合类高校等为主阵地,区域研究力量分布不均;文献刊载期刊分布有向部分核心期刊集中的趋势;国家级和省部级基金项目是研究成果的主要资助来源,构建多元化基金资助体系尤为重要;当前研究主题多元,但仍有广阔视域和拓展空间。未来的研究需要在以下五个方面深化拓展:一是加大政策指引;二是深化研究主题;三是拓宽研究视野;四是注重多维融合;五是突出中国特色,从而提高该领域的研究层次和成果质量。
分类: 教育学 >> 高等教育学 提交时间: 2024-09-26 合作期刊: 《商展经济》
摘要:产教融合战略提出应用型本科高校学生的培养既要有扎实的理论学习,又要有丰富的实践经历,教学应基于企业现实工作标准,着眼于增强会展专业教学的岗位指向性。在此背景下,本文旨在重构会展专业“文化创意与策划”课程教学内容,在夯实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将企业真实文创项目融入课程教学中,通过知识学习—项目发布—项目策划—企业路演—导师评价—成果完善—成果展示的项目式教学全流程探索,助力于提升高校会展专业的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和职业素养,为高校会展专业实践教学的实施提供参考。
分类: 中共党史党建学 >> 中共党史党建学 分类: 教育学 >> 高等教育学 提交时间: 2024-09-26
摘要: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作出战略部署,2024年全国教育大会进一步部署了建成教育强国的战略任务和重大举措。高校组工干部要深入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坚持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六大原则”,弘扬教育家精神,筑牢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高地,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推进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深化基层党组织建设制度改革,推进依法办学、依法治校,正确处理好“五个重大关系”。
分类: 教育学 >> 高等教育学 提交时间: 2024-09-26 合作期刊: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致信全国优秀教师代表,从“理想信念、道德情操、育人智慧、躬耕态度、仁爱之心、弘道追求”六个维度深刻阐释了教育家精神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以教育家精神赋能新时代高校师范教育发展意义重大。通过对理论、实践、历史、现实方面的梳理,厘清教育家精神赋能师范教育的内在逻辑。在此基础上,分别从铸牢初心使命、厚植师德规范、练就能力本领、夯实核心素养、厚植高尚情怀、展现崇高担当六个角度揭示了赋能的价值意蕴。最后,从政治导向、标准导向、目标导向、创新导向、价值导向和时代导向六个层面提出赋能的实践路径,旨在教导师范生弘扬践行教育家精神,努力成为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未来教师。
分类: 教育学 >> 高等教育学 提交时间: 2024-09-24 合作期刊: 《创新与创业教育》
摘要:通过间隔一年、持续两年的调研,利用交叉滞后分析,验证劳动观念对大学生职业成熟度的即时与长时影响。结果显示:大学生的劳动观念随年级增长而增强,职业成熟度随认知发展而提升,劳动观念与职业成熟度具有即时正向关联,劳动观念可以长时预测职业成熟度。为助力积极向上的劳动观念形成高水平的职业成熟度,提出四条教育建议:一是与时代同行,营造崇尚劳动的校园文化;二是与素养共育,设置观念为本的课程体系;三是与生活呼应,创设真实饱满的劳动情境;四是与职业融通,建立多元协同的实施体系。
分类: 教育学 >> 高等教育学 提交时间: 2024-09-24 合作期刊: 《创新与创业教育》
摘要:红旗渠精神孕育形成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开展伟大劳动实践的过程中,是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的重要资源;二者在价值取向上的内在一致性、教育内容上的共融共通性和育人目标上的高度耦合性,决定着红旗渠精神融入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红旗渠精神融入大学生劳动教育具有精神引领、价值导向、榜样示范、创新转化的重要价值,能帮助大学生增进劳动情感,明确劳动方向,改进劳动行为,涵育劳动文化。因此,应从推动红旗渠精神“融”课程、打造一流劳动教育课程体系,“融”实践、开展多样劳动教育实践活动,“融”文化、营造优美劳动教育文化环境三方面着手,不断提升红旗渠精神在大学生劳动教育中的融入度,切实增强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实效性。
分类: 教育学 >> 高等教育学 提交时间: 2024-09-24 合作期刊: 《创新与创业教育》
摘要:培育地学类创新创业人才对创新型国家建设、地质行业的科技进步与地学类专业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提升有重要意义。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空学院以“三全育人”理念为指导,积极探索构建地学类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育体系,遵循育人目标精准化、育人机制协同化、组织实施体系化的原则,从构建地学类专业创新创业全员育人共同体,搭建全过程、链条式的地学类专业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打造全方位地学类创新创业实践平台等方面进行探索实践,以提高地学类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
分类: 教育学 >> 高等教育学 提交时间: 2024-09-24 合作期刊: 《创新与创业教育》
摘要: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对于培养创新型人才至关重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教学方式、教师角色、师生关系、教学体系等面临诸多挑战。欣赏型探究作为一种能力建设理论,强调的是组织和个人在对他人和环境的关系对话中秉持积极的思维方式、处事态度和行动模式,为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基于欣赏型探究的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实践路径主要包括:坚持关系性存在的理念,促进教师角色的转变;坚持对话的逻辑,建构互动式教学共同体;坚持生成的价值,致力于打造突破的“系统”;坚持转变的思想,促进意识的转变。
分类: 教育学 >> 高等教育学 提交时间: 2024-09-24 合作期刊: 《创新与创业教育》
摘要:创业激情是创业研究中备受关注的领域之一,创业意向是预测创业行为的最佳指标,而学界对创业激情与创业意向间关系的方向与强弱的研究尚未形成一致结论,因此,采用Meta 分析法对国内外13 项实证研究、4 882 条样本进行处理,探讨两者间的真实关系及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创业激情与大学生创业意向表现出积极的正相关关系(r=0.46),创业意向测量方式、中介变量和取样地点对二者间的关系均发挥了调节作用。主效应的相关强度受测量工具的影响,未来研究应注重测量工具的选择;创新能力对效应值的影响相较于创业机敏性与创业自我效能来说更为显著;同时,与其他取样地点的大学生相比,美国大学生的创业激情对创业意向的影响更强,但由于各个国家样本数量较少,故比较结果可能存在不稳定性。
分类: 教育学 >> 高等教育学 提交时间: 2024-09-24 合作期刊: 《创新与创业教育》
摘要:数字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和持续应用重构了高校创业生态系统。为了剖析高校数字创业生态系统的创新演化机制,以浙江大学科技园为例,运用扎根理论开展质性分析,总结出高校数字创业生态系统创新演化的本质是固有系统根据环境变化需要持续追求数字化能力并动态获取竞争优势的过程。研究表明:一是系统内的各类创业活动受到固有系统、平台发展战略、数字化基础能力、数字化应用能力、数字化发展能力5 个维度的影响;二是系统的演化过程可以分为基础、共生、赋能、实现4 个阶段,各阶段之间互相影响;三是数字化发展能力是高校创业生态系统数字化改革的最高阶能力,具备明显的自适应和预实践特征。当平台运行战略和数字化基础能力共生融合时,会持续追求数字化应用赋能,来确保系统和模式能及时升级迭代。
分类: 教育学 >> 高等教育学 提交时间: 2024-09-23 合作期刊: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大学生教育管理是大学核心职责所在,是高校大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基础高校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在系统科学视域下,运用控制论从信息传输和处理的特性角度研究各类系统中共同的控制规律,将控制论的思想和要素运用在高校学生教育管理中,践行以学生为中心,倡导系统思维,构建和优化高校学生教育管理机制模式,即平稳、准确、高质量地完成学生教育管理,帮助高校育人共同体各相关群体在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理清责任、把握规律、强化担当。
分类: 教育学 >> 高等教育学 提交时间: 2024-09-23 合作期刊: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在分析国际交流合作在服务国家对外开放战略和高校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后,结合当前研究基础,以引领性、系统性、多维性、可操作性为原则,构建了涵盖国际人才培养、国际师资队伍建设、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国际声誉影响提升等四个方面的高校二级学院国际交流合作评价指标体系。实证研究表明,该评价指标体系能够充分科学评价高校二级学院开展的国际交流合作工作,提高了二级学院开展国际交流合作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分类: 教育学 >> 高等教育学 提交时间: 2024-09-20 合作期刊: 《创新与创业教育》
摘要: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日益严峻,国家明确了“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意味着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对能源、环境、经济等交叉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将日益迫切。“双碳”目标的实现对构建多学科交叉融合体系、培养复合型“双碳”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但高校相关领域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产学研合作等方面仍存在一系列问题。针对“双碳”人才需求特点、培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以湖北工业大学能源经济专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教学教改实践为例,对基于OBE 理念的“赛教融合”模式下“双碳”人才培养进行了研究,提出将学科竞赛作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主要抓手,通过线上线下整合、教学模式创新和校企合作深化三种途径不断强化教学与竞赛的有机融合,形成“师生参与—项目转化—竞赛获奖—反馈激励”的 “赛教融合”体系,培养符合“双碳”目标需求的复合型人才。
分类: 教育学 >> 高等教育学 提交时间: 2024-09-20 合作期刊: 《创新与创业教育》
摘要:创业导师参与创业项目和指导创业者这两种行为对于提升大学生的内在创业能力和获取外部资源的能力有重要影响。实证研究发现,创业导师参与创业项目对于提高大学生获取外部资源的能力具有显著相关性,但是对于提升大学生的内在创业能力没有显著性关系;创业导师指导创业者对提升创业者内在创业能力和获取外部资源的能力都具有显著相关性。在此基础上,从创业导师和创业者的角度分别提出对策建议,即创业导师需要谨慎参与创业项目,与大学生建立更多联接,帮助潜在创业者树立信心,而创业者首先需要提高自身内在创业能力。
分类: 教育学 >> 高等教育学 提交时间: 2024-09-20 合作期刊: 《创新与创业教育》
摘要:创新能力是国家经济和科技快速发展的不竭动力,研究生跨学科创新能力培养是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以中国知网学术期刊数据库收录的论文为数据来源,运用CiteSpace 软件对975 篇CSSCI 期刊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阐释了研究生跨学科创新能力的研究动态。研究结果表明:核心研究群体尚未形成,亟须推进跨越式联合研究;研究热点涉及研究生跨学科创新能力的培养模式和培养质量等,研究范围有待拓宽;跨学科创新能力研究重心正发生转移:从学科间的合作转为跨学科的融合、从知识整合转为能力培养、从理论研究转为实践应用。基于研究结果,得到以下启示:未来研究者应加强交流合作,促进知识共享;拓宽研究范围,探寻特色方向;关注研究重心迁移,把握研究新焦点。
分类: 教育学 >> 高等教育学 提交时间: 2024-09-20 合作期刊: 《豫章师范学院学报》
摘要:当前,高校劳动教育正面临教育观念转变、课程与资源配置、教师队伍建设、评价体系完善等一系 列挑战.茶文化与高校劳动教育的融合,包括茶树种植、茶叶采摘、加工制作、鉴赏品茗等,极大地丰富了高校 劳动教育的载体和形式,为学生提供了全面的创造性劳动体验,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劳动技能、审美情趣与文化素养.为此,提出了茶文化与高校劳动教育融合的实施路径,构建融合的课程体系、实践体系、教师体系、激励 体系和评价体系,助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之更加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