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哲学 >> 美学 提交时间: 2024-09-13 合作期刊: 《心理技术与应用》
摘要:面孔吸引力影响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是当下的研究热点之一。随着计算机科学的发展,通过计算机模型预测面孔吸引力成为可能,许多面孔吸引力数据库也应运而生。面孔吸引力数据库所提取的特征可归纳为形式美学、进化美学和数据驱动三大类,预测建模方法则可分为符号主义和联结主义。通过面孔特征和建模方法两个角度总结面孔吸引力数据库,根据数据库的发展特点和现状,从时间角度分析数据库的变化及其原因。未来应致力于建立特征全面、标准化的多模态数据库;从学科交叉的视角,探索面孔美的本质。
摘要:在世界美学的发展潮流中,马克思主义美学立足“人之解放”的现代性旨趣,始终以“在场”的姿态占据着重要位置,并在不同的国度、社会、地区、时期等历史语境和现实变革中,呈现出差异化、立体化和动态化等鲜明的现代性特征。扩而论之,马克思主义美学现代性体现如下形态:其一,经典马克思主义美学的起源语境、基本宗旨、研究范式依次体现出“异化批判”“人的立体解放”“美与劳动”等现代性批判实质;其二,“东欧新马”“西马”对经典美学命题“艺术自律”持鲜明的差异性态度,包括艺术终结论批判、大众文化批判、技术与艺术关系辨析等内容,体现出美学元命题话语中的多元化现代性意蕴;其三,以“艺术本体论美学”“存在主义美学”“解放美学”为中心,体现出对经典马克思主义美学“人之立体解放”命题的深化和发展,是现代性批判的深化;其四,以“人民美学”为代表,其充分言说艺术与政治、人民、社会等内在关联,既是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现代性的核心表征,还体现出与西方美学和现代性的异质性特征,是对传统“文化政治”美学主题的拓展,具有鲜明的现代性创化意义。
分类: 哲学 >> 美学 提交时间: 2024-09-03 合作期刊: 《当代美术家》
摘要:“社区美育”作为社会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社会特定场域中对社群开展感性教育、审美教育的途径之一。社区美育以视觉和感官等方式,充分利用该地区的学校、社会、机构等资源协同开展,为社区更多居民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提高居民审美认知,增进与外界的沟通与交流,提高居民社区认同。2021年四川美术学院与重庆大学城虎溪街道社区联合开展的“中国社区美育行动计划”便是对社会美育最后一公里的思考和探索。活动期间,居民们自主接受社区美育,通过多重视觉和感官刺激,使居民沁润其中,融入美育教育之中,这是当代社会美育发展的趋势,也是美育实践的一次初探。
分类: 哲学 >> 美学 提交时间: 2024-09-02 合作期刊: 《当代美术家》
摘要:本文立足于中国社会美育的发展与问题,以当今社会美育中美育效应之于常人群体审美救赎的现实路径为对象,对美育人文学科进行中外学理思想的研究和现实探索维度上的反思。从始于学校美育的培根铸魂到终于社会美育的审美救赎,应充分考虑到个体人的期待视野、审美接受与社会关联。因此本文借用传播学、社会学、哲学、美学等与之关联的理论交叉点,分别从内卷与迭变、日常的生活、美育的底色、结语与展望等四个层面进行比对研究。同时为致敬徐渭,文中兼贯穿以相应分析阐述之。
分类: 哲学 >> 美学 提交时间: 2024-08-29 合作期刊: 《当代美术家》
摘要:本文探析和研究我国美术教育家姜丹书美育思想的嬗变,通过研究姜丹书的教育经历及其相关学术文献,分析出其美育思想演变的四个阶段,总结归纳出从私塾的诗书礼乐到学堂的图画手工再到美术艺专的教学实践中,其美育思想也完成了从传统到现代、从美观到实用,再从实用到育人的演变,最终形成中西调和、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教育主张。在此过程中,姜丹书在教学实践、书籍撰写等方面深入的研究,填补了我国近代艺术教育理论的空白,形成了独特完善的手工劳作教育思想,注重工艺美术教育,为我国20世纪近现代艺术设计教育的建立奠定了思想和理论的基础。
分类: 哲学 >> 美学 提交时间: 2024-08-29 合作期刊: 《当代美术家》
摘要:基于文艺主题性创作的大众美育是以现代媒介形式为依托,由主创群体引导开展或大众自发开展的主题性美育范式。本文以大众美育语境下的主题性创作为切入点,聚焦主题性创作应当遵守的基本原则以及当下大众美育形式的创新与拓展两个层面的问题,尝试为基于主题性创作的大众美育工作带来借鉴和思考,以优秀主题性创作的作品结合线上线下多样的美育传播形式,综合化创新输送积极价值导向,从而为时代画像,铸造灵魂。
分类: 哲学 >> 美学 提交时间: 2024-08-28 合作期刊: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阿诺德•伯林特美学思想对杜威哲学的继承与发展,可以从以下三个维度进行把握:首先,伯林特继承了杜威学科反思的精神,将其“改造哲学”的事业延续到了美学中,不仅深入地批判了以“无功利”为特征的传统美学,而且以身体的综合感知重构审美经验,建构了以身体为中心的审美经验理论,从而赋予审美经验身体化与整体性的特质。其次,伯林特坚持了杜威实用主义以“经验”概念统合主客分裂的思想理路,积极吸收了杜威“经验”概念中的两个突出特征——“能动性”与“情境化”,使之成为丰富其环境审美经验论内涵,增强其合理性的重要特质。最后,伯林特将杜威的“连续性”思想深刻地融贯到自己的审美思考中,连续性这种开放的思维方式促使其思考审美参与理论的连续性内核,并在此基础上试图建构一种兼容并包的普遍性美学。
分类: 艺术学 >> 艺术学理论 分类: 哲学 >> 美学 分类: 中国语言文学 >> 文艺学 提交时间: 2024-08-14
摘要:“定义”艺术既是一个艺术史命题,更是一个美学难题。为更好地定义艺术,应从更为普遍的意义上对艺术与审美二者进行理论“区隔”,这主要体现在二者的“非必要性”关系、“意义”的呈现与构建、“意图”的先与后、“外延”的大与小、“认知”的有与无等区分中。艺术与审美的离合关系是对存在意义的彰显,它们均是真理的敞开方式和存在的自我展现,是寻求意义并使意义赋形、具化的生命活动,定义艺术不仅仅是对艺术本质的追问,也是对人类文明、审美观念和社会变迁的审视,更是对存在之谜的思。当代“艺术泛化”现象具有必然性,它表征出艺术的多元化表达和跨界实践,具有多重现实意义的同时,又从现实层面要求不断重新“定义”艺术,且为其定义提出如下可能性原则:重回“技”与“物质”性、建基于自我指涉的知觉“形式”、考察作为“行动”与“事件”的艺术。
摘要:结合“意”的构成、意义及作为美学范畴的演进看,“意”以其自身的完满性统摄了传统美学的丰富内容,充分显现了中国美学的个性特征。从中国美学范畴产生的源流看,“美”不过是“意”作为审美“源”感受所呈现的心灵面相之一。美学从西方传入中国以来,人们用“美”字去对接西方美学思想所造成的问题:既不能充分呈现西方美学的性格特征,又对中国美学的本来面目有所遮蔽。而“意”作为美学范畴却能将中国美学的逻辑理路、方法、内容、特征全面地呈现出来。从心灵发动的本原看,中国式美学的体系是意本体围绕自身展开的自我规定和自我建构,有本源体系和流衍体系两个部分。本源体系是意本体对自己的来源所做的形而上建构,表现为“体”的价值。流衍体系是意本体通过自身不同功能作用生成的中国美学话语的实践体系,表现为“用”的价值,这个体系的框架是:“意(本体论)—意(创作论)—意(美感论)—意(接受论)”,即“意”从本体论、方法论、美感论、接受论四个方面承担了建构中国式美学体系的功用,将美学体系的中国模式呈现出来。这个逻辑架构,体现了中国传统审美活动的运行逻辑和变化规律。当然,通过“意”探索中国美学自身的逻辑体系,并不是要取消已经成为约定俗成的、作为美学学科表述的“美”字,也不是要取消中国传统美学中作为表达审美愉悦及审美追求的“美”范畴,而是要通过“意”更本真地呈现中国美学的面貌、性格和味道。
分类: 哲学 >> 美学 提交时间: 2024-07-10 合作期刊: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在全球化语境下,作为中国美学之独特形态的意境美学,与西方晚近兴起的气氛美学之间存在颇多可比照阐发、交流互鉴之处。在主客关系上,意境美学与气氛美学都打破了传统美学主客二分的思维方式,分别以“心-物”模式和“身-物”模式致力于审美主体与对象之间的间性关系的建构;不过意境美学融入与运用了综合的审美心理机能,侧重审美活动中精神性体验,将气氛美学中建立在感知学之上的“自然之物”进行了抬升和跨越,故作为意境美学基本单位的意象可以视为气氛之物的形而上之维。正是由于以上关联之处,一方面通感联觉是两种美学重要的审美生理-心理基础之一,另一方面作为审美范畴的“意境”和“气氛”都处于不断生成的状态之中,因而审美主体获得的美感体验都是历时性的情感体验,是一种“绵延”的美感。同时,意境美学和气氛美学都是在空间中进行审美,共同关注意境与气氛所营造的“虚实空间”不仅如此,在情景创设、情调营造等方面,意境美学与气氛美学又可落实为一种共通的审美创造方案。基于以上事实,在意境美学与气氛美学之间进行广泛而深入的对话,既可为中西美学在交流互鉴中实现创新融合提供案例,还可在一定程度上激活中国古典美学的当代价值。
分类: 哲学 >> 美学 提交时间: 2024-07-10 合作期刊: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美学在多国传播过程中存在复杂的变异问题,其中审美文学化是一个显著现象。从哲学上看,范畴包含属相和种相。美是属相,其中作为种相的崇高和优美构成美的一组范畴,而悲剧、喜剧和美不存在种属关系。美学上的崇高和优美是作用于人类视觉的图像对象,而悲剧和喜剧与视觉无关。在从古希腊到 18 世纪中叶美学学科建立之初,其间悲剧和喜剧并非美学或审美范畴,此后经由德国和苏联学者将崇高和优美延伸到文学领域讨论,悲剧和喜剧作为崇高和优美在文学中的对应概念才被确立为美学范畴。在此过程中,不仅崇高和优美发生变异,不固定在视觉领域内被讨论,悲剧和喜剧也发生变异,成为一组构成美范畴的种相。这种在欧洲变异了的美学接纳了较多非视觉对象或要素,使美感和视听两种感觉有关的基本点被动摇,产生许多相互缠绕、复杂难解的问题。美学进入中国后,将悲剧和喜剧不加质疑地认为是一对美学或审美范畴。如画作为一个自然审美概念,研讨范围局限在英格兰有关湖区和苏格兰山地的旅行写作内,因其具有明确的所指对象和形式特征,故很难变异。由于没有对应的戏剧体裁,如画几乎被中国学界遗忘。美学在中国变异为一门与文学理论接近的学科,与哲学、自然审美渐行渐远。
分类: 哲学 >> 马克思主义哲学 分类: 哲学 >> 美学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提交时间: 2024-06-29
摘要:20世纪20年代初的青年卢卡奇是一个“人本主义者”,似乎早已是学界定论,可同时,学界却对“何为人本主义”界定不清。人本主义是与历史唯物主义相对的范畴,具有理论出发点、手段、目的三大理论构件。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中,青年卢卡奇与人本主义的关系具有二律背反性:一方面,其关于无产阶级的论述无意识地具备人本主义特点;另一方面,其又自觉地对人本主义哲学和美学进行了批判,故不能简单称其为“人本主义者”。解读青年卢卡奇与人本主义之关系,需要遵循“解”、“诠”、“阐”并重的阐释学原则,其中尤其要注重阐发卢卡奇批判人本主义的一面。在对费尔巴哈和席勒、谢林的批判中,卢卡奇抨击了人本主义在理论出发点和手段上的错误,但他没能在目的观上区分人本主义审美理想与马克思主义审美理想。
分类: 哲学 >> 美学 提交时间: 2024-06-06 合作期刊: 《阅江学刊》
摘要:深刻影响时代的技术,已然关乎人类对世界与自我之认知的深化问题。从Midjourney、Sora到更近的Genie,人工智能技术向我们呈现出人类与世界进行深层次的,甚至在物理底层的重新展开沟通的可能性。在此意义上,AIGC就绝不局限于“AI generated content”这一定义,而是可以被重新定义为“animpossibly great civilization”。据此,我们可以对“人际互动”与“人机互动”做出对勘式反思:在日常生活中,对他人的反应往往是由一系列事件和话语累积所触发的;而在与AI交谈时,人们话语的选择同样决定了AI生成内容的质量和倾向。世界在物理/政治意义上的化成诚然在本体论意义上需要“互动”(interaction),尤其在经由生成式AI所掀起的美学革命中,要点并非定义“美”而是在互相触动中去创造“美”。在人与人、人与非人类的不预设界限的创造性合作中,这个世界才有真正的美的可能性。
分类: 哲学 >> 美学 提交时间: 2024-05-31 合作期刊: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中华美学精神的基本旨趣是坚持与倡导“天人合一”与“知行合一”的理念,构建和谐统一的社会关系,实现审美主体与创造主体的统一。马克思的“重建 个人所有制”理论不仅具有经济学的科学性,而且同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中华美学精神具有内在一致性与高度契合性。“重建个人所有制”理论诠释了经济美的本质特征,体现了经济美发展的“否定之否定”的历史和逻辑的进程,展示了经济美实现的光明前景与实现途径。认真探析与深刻把握马克思“重建个人所有制”理论的审美意蕴,有助于把马克思“重建个人所有制”理论与中华美学精神结合起来,推进马克思“重建个人所有制”理论创新、构建科学性与审美性相统一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理论,推动新时代公有制经济的改革与发展。
分类: 哲学 >> 美学 提交时间: 2024-05-28 合作期刊: 《社会科学战线》
摘要:人工智能时代来临,人工智能可以思考,但并无意识。人与人工智能的区分是思考人工智能美学潜能的基础。塞尔设计的“中文屋”思想实验并不等同于图灵测试,他所主张的语言包含意识的理论并不适用于人工智能,作为目前人工智能代表的大语言模型具有语言生成能力,并执行思考功能,但无意识涌现。悬搁意识,只着眼语言生成,我们就能理解人工智能时代美学的发展方向。语言哲学所批判的各种内在论美学在人工智能这里获得实质上的证据,内在意识对于美学创造而言是不必要的冗余物,人工智能美学当放弃意识的追寻。人工智能文学和人工智能艺术作品的大量涌现表征了后人类时代的来临,丰富的乌托邦质素催生了新的技术文化,也不断推动人工智能美学系统的发展和完善。
分类: 哲学 >> 美学 提交时间: 2024-05-28 合作期刊: 《社会科学战线》
摘要:人工智能自然语言大模型展现了计算机在语元组合运动中所生发出的强大符号系统造型智能。人的智能活动是大脑神经元、心元、语元组合运动的交互,并与自然的物元、社会的个人组合运动交互。创造并使用语言文字等符号、进行语元组合运动,体现了人的符号系统造型智能;人按照有用的规律进行概念化符号造型、语元组合,个人智力汇聚为社会智力,以认识自然的物元组合运动规律,并通过物质系统造型改造自然;人按照美的规律进行实例性符号造型、语元组合,个人智力自由组合为社会智力而得到个性自由发展,自然物元的个性、丰富性也得到充分展示。大模型自动生成的文本非概念化、实例性等弱共识特性,也正是审美共感的基本特性,体现了符号造型、语元组合的美的规律,引发一场美学革命。
分类: 哲学 >> 美学 提交时间: 2024-05-28 合作期刊: 《社会科学战线》
摘要:人机对话是人机交往的技术和思想基础。文章试图从人工智能大语言模型对语言的学习与生产出发,考察人机对话和机器语言的本质及文化内涵。首先,文章回顾了语言模型的发展历程,并从行为机制、生成目的等方面指出机器语言与人类语言的异同。其次,文章进一步从语言的复制和生产的角度,指出在技术与资本的双重驱动下,人机对话实质上是语言的智能工业化生产。文章还试图通过考察人机对话中的重复与反驳来修正图灵测试。此外,人机对话中,我们需要思考机器“他者”与主体的关系问题。从语言批判理论还可以审视机器语言的灵晕和中介作用。最后,文章指出,人机对话体现了知识的加速生产,以及机器语言可能会产生的潜在风险。我们需要从人机对话走向人机交往,从一种超人类中心主义的视角来看待人机关系,这样,我们才能不跌入新的主奴关系中。
分类: 哲学 >> 美学 提交时间: 2024-05-14 合作期刊: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审美模式是人类审美体验与鉴赏的经验模型和决定要素,不仅呈现人们的审美习惯和思维方式,蕴含审美发生的机理、特点与规律,还连接着审美理论与审美实践,对于审美体验和审美教育的经验指导至关重要。伯林特承续怀特海和席勒的美育思想,将环境审美参与模式应用于教育过程和社会环境的审美描述,不仅阐释了审美过程与成功教育过程的相似性及其应用价值,还为新时代建构可以涵盖各种审美对象的环境美育基础理论提供了“审美模式”的理论基石和“审美场域”的语境立场。这不仅统整了艺术、教育和社会过程审美的理论基础,还为审美教育的经验指导与评价、教育与社会过程的审美阐释以及人与社会的和谐、审美与伦理的统一提供了一个全新视角。
分类: 哲学 >> 美学 提交时间: 2024-05-06 合作期刊: 《哲学动态》
摘要:在当代形态的中国美学研究中,存在着两个传统:一是数千年的古典传统,二是自王国维以降形成的现代传统。两者同等重要,但只有前者具有更强的中国性。这样,如果试图伸张出中国美学之于当代世界的独特贡献,对它历史传统的研究将是决定性的。但是从美学角度看中国历史,有其先天的困难。这是因为,在中国本土性的知识分类体系中,有基于“六经”的《诗》学、《书》学、礼学、乐学、《易》学、《春秋》学,或者基于“四部”分类的经学、史学、子学和集学,但并没有一个自觉的美学学科存在。这样,包括美学在内的现代形态的中国史研究,大抵是以西方现代学科体系为框架对中国历史进行重建的产物,“西方出理论,中国出材料”成为常态。在这种背景下,如果外来的知识前设已成为现代中国人文科学的基础,那么相关的中国美学史研究保有中国性的最佳方式,就必须是弱化它的学科边界,以与中国固有的知识分类方式和解、兼容,从而生成一种宽口径的介入中国历史的视角。据此可以看到,如果中国历史中有一种潜在的“美学”存在,那么它的视域并不仅仅止于现象性的美和艺术,而是涉及人生观、世界观、宇宙观和人的现实实践等诸多方面,甚至中国哲学也不过是一种宽泛意义上的美学。换言之,美在中国历史中的存在是全域性的,由此形成的与其说是一门学科,倒不如说是一种看待世界的方式及相关实践。可以预期的是,这种美学资源的庞大和浩瀚,使中国美学史研究成为一项永难穷尽的事业,同时也为以中国为主体重定美学规则、甚至“弯道超车”提供了全新可能——这是一个从接受西方给予的规则、利用这一规则到进一步以我为主制定、推广新规则的过程。但这也极易导致两种结果:一是美学因描述了中国人的普遍经验而成为一切传统人文学科的基础,这为以美育作为通识教育提供了历史依据;二是因为它的“无远弗届”而失去基本限定,从而与一般文明史或文化史相混同。对此,可能需要为中国美学区分出两种历史:一种是关于美和艺术自身的历史,这是核心;二是从美和艺术出发的历史,这是必要的外向延伸。“中心清晰,边缘模糊”是这门学科在中国历史中展现的基本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