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考古学 >> 考古学 提交时间: 2024-09-24 合作期刊: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分类: 文化学 >> 文化学 分类: 考古学 >> 考古学 分类: 历史学 >> 中国专门史 提交时间: 2024-08-30
摘要:通过对两件出土头饰——隋炀帝萧皇后及唐河东县君裴氏“冠饰”的考察,有关隋唐时期女子礼服头饰形制方面的诸多问题取得了新的认识。不过,现有研究对礼服头饰的定名却仍有待商榷。鉴于此,文章通过梳理文献和文物,对相关问题进行了重新考证。指出唐人当依前代制度将后妃命妇礼服头饰归属“首饰”而不名之曰“冠”;同时,“首饰”又是皇后、皇太子妃礼服首饰的专称,内外命妇首饰则仅称“花钗”;礼服首饰中的花枝形饰物则应称“花”“花钿”或“花钗”而非“花树”;并对“花钿”与“钿”的解读进行了补正。文章同时还简要分析了礼服首饰流变背后的相关礼制问题。
分类: 考古学 >> 考古学 提交时间: 2024-08-29
摘要:“梭形S纹”是东周时期分布较广的一种纹饰,被引入巴蜀符号系统后,由纹饰转变为符号,成为巴蜀符号系统中的重要内容。通过对“梭形S纹”演变逻辑的追溯,确认其应为龙纹的简形。尝试以龙的意涵对其与手心纹、栅栏纹等多种符号的组合意义进行试析。
分类: 考古学 >> 考古学 提交时间: 2024-08-29 合作期刊: 《故宫博物院院刊》
摘要:本文以故宫博物院近年在与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合作过程中所取得的大量木构件用材树种鉴定数据为基础,对故宫木结构建筑用材树种加以概述,并介绍了楠木、硬木松、落叶松等几种主要用材在明清宫殿建筑中的使用情况。此外,还以紫禁城中一些建造年代相对明确的个体为标本,分析了建筑的用材模式,尝试归纳故宫古建筑由明至清的用材变化规律,从而将用材特点作为建筑年代认知的一个补充视角,以期更好地解读故宫古建筑所蕴含的历史信息和重要价值。
分类: 考古学 >> 考古学 提交时间: 2024-08-29 合作期刊: 《故宫博物院院刊》
摘要:四川明代木结构建筑有两个主要技术来源,即元代以来的地方传统和明初进入四川的官式做法。但在四川现存的明代官式建筑中,有一些显著特征既不同于北京的官式做法,也不见于当地的元代建筑。比如昂的形制,采用昂面起脊和五边形昂嘴,不同于华北地区的琴面昂和弧形昂嘴,这表明四川明代官式建筑继承的是明初南方的做法。这些建筑特征反映了明代四川与江南的政治、文化联系,特别是明初定都南京与营建蜀王府的影响。安岳道林寺大殿是这一时期的代表性案例,它不仅是四川现存最早的明代官式建筑,而且建于永乐迁都北京以前,很可能反映了明初南京官式建筑的特征。
分类: 考古学 >> 考古学 提交时间: 2024-08-29 合作期刊: 《故宫博物院院刊》
摘要:本文运用建筑考古形制类型学研究方法,对北京地区辽代至明代多层砖石塔进行了建筑形制分期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北京地区砖石塔建造过程中的“模仿”、重修问题以及年代存疑的个案进行深入探讨。
分类: 考古学 >> 考古学 提交时间: 2024-08-29 合作期刊: 《故宫博物院院刊》
摘要:山西省大同市善化寺三圣殿是重要的金代早期木构遗存,也是研究宋辽金时期北方地区木构建筑营造技艺和匠作谱系的重要实例,其单杪双下昂六铺作斗栱尤为稀珍。作者重读1934年测图,注重观察、测量实物,在分析大木尺度的路径中,下昂造斗栱似是而非的归平设计得以浮现。本次成果为后续进一步展开匠作示踪研究积累了重要数据。
分类: 考古学 >> 考古学 提交时间: 2024-08-27 合作期刊: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魏晋时期,诸公及位从公的统兵幕府专设从事中郎一职。魏晋公府的从事中郎不再是以皇帝私属家臣身份督军的耳目,而是府君信赖的心腹僚属,与长官维持紧密的附庸关系。其地位介于长史、司马和参军、掾吏之间,作为高级行政助理,有权过问本府咨议、机要、人事、指挥、法宪等事务,并可全权代表府主办事,乃幕府纲纪显职。从事中郎的选任资格与乡品三品固定搭配,阀阅世资以高门士族为主,兼采优秀寒素。其仕宦履历不乏专属乡品二品的清要职位,晋升过程相互衔接司空见惯,反映当时门阀大幕虽已拉开,但对流孔道尚未完全封闭。从事中郎仕途的末段普遍跻身三品官,反证乡品对仕宦前景具有等位的预期功能。中正主观评议的乡品不同于单纯核算世资的门品,这是研究从事中郎及其他职官必须加以细致区分的。
分类: 考古学 >> 考古学 提交时间: 2024-08-20 合作期刊: 《敦煌研究》
摘要:肃北五个庙石窟的西夏壁画在敦煌石窟艺术中颇具特色。以五个庙西夏壁画为纽带,可以更加清楚地看到敦煌石窟西夏壁画艺术发展演变的过程和西夏时期敦煌地区各个石窟群之间相互影响的密切关系,为构建完整的敦煌西夏石窟艺术的谱系填补了重要缺环。
分类: 考古学 >> 考古学 提交时间: 2024-08-20 合作期刊: 《敦煌研究》
摘要:响堂山石窟是与云冈石窟、龙门石窟并称的古代三大皇家石窟造像群之一,最初开凿于北齐时代,后经隋、唐、宋、元、明各代加以增凿。笔者通过对响堂山石窟、邺城、曲阳佛教造像以及响堂山北齐石窟中所使用色彩的调查比较,对响堂山石窟北齐洞窟中所见色彩进行了初步考察研究。
分类: 考古学 >> 考古学 提交时间: 2024-07-29 合作期刊: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摘要:东周时期,原居陕北的部分白狄逐渐东迁,散布于今山西、河北境内。东迁白狄与华夏诸国杂居并处,通过政治联姻、人才流动、朝聘会盟等方式实现政治互融。双方战争频繁,晋、魏、赵诸国运用战争手段,灭亡白狄国家,吞并白狄土地,官方的驻军派官,移民垦殖,俘虏和流亡人员等,实现了政治、文化、土地、人民的彻底融合;借鉴胡狄治军方法,赵国实行胡服骑射。通过互相仿铸货币,推行相同的货币体系,白狄和华夏诸国融汇成为统一的经济贸易圈。通过胡服与华裳并行,葬俗趋同,世风互融、语言文字效仿等方面,两者形成了文化共同体。中山国形成国家观念后,通过吸纳儒家的仁义、天命等道德伦理观念,构建了儒术治国理念。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观念等诸多方面,白狄与华夏交流互鉴,推动了东周时期白狄与华夏互融的历史进程。这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的重要环节。
分类: 考古学 >> 考古学 提交时间: 2024-07-17 合作期刊: 《文物》
摘要:随葬器物清单中记录衣物的习俗在古代中国绵延颇久。自战国已降,及至元明仍有发现。西汉以,遣策记载死者生前使用过的衣物时,多在物品前注一“故”字,可统称为“故衣”。在随葬器物清单发展的过程中,故衣是一条可以追溯的稳定线索。随葬衣物记录的变化,总与故衣的记录方式相关。本文以故衣为切入点,考察战国末年至两晋时期随葬衣物的记录方式,梳理随葬衣物与衣物记录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探究衣物疏内容变化的过程及其原因,阐明随葬衣物及衣物记录的意义。
分类: 考古学 >> 考古学 提交时间: 2024-07-16 合作期刊: 《敦煌研究》
摘要:吐鲁番随葬衣物疏记载的服饰信息情况多样,虽不能完全对应实际的随葬衣物,甚至后来只是作为象征物存在,但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逝者生前的着装情况。其中,褶、袴、褶袴这三个词出现的次数尤多,这三者代表的服装在史籍及出土文书中均有记载,但多有歧义。尤其是“褶袴”的起源多与胡服关联,但“褶”与“袴”在文献里却并不属于胡服。本文旨在辨析这三者的真正面貌,从而管窥丝路上不同文化碰撞、交融所产生的服饰风格的多元性和创新性。
分类: 考古学 >> 考古学 提交时间: 2024-07-16 合作期刊: 《敦煌研究》
摘要:四川省仁寿县方家镇哨楼村石佛湾摩崖造像现存13 龛,造像组合包括三佛、七佛、五十三佛、一弟子二胁侍、一佛二菩萨、一佛二弟子二菩萨等,可辨题材有弥勒、僧伽、三世佛、过去七佛、五十三佛、一佛五十二菩萨等瑞像。根据造像题材及风格,可推断石佛湾摩崖造像开凿于8 世纪晚期至9 世纪上半叶。
分类: 考古学 >> 考古学 提交时间: 2024-07-16 合作期刊: 《敦煌研究》
摘要:敦煌莫高窟隋代第292 窟前室西壁的未知名故事画,根据遗存画面、榜题等内容来看,应为依《贤愚经·须达起精舍品》绘制的“祇园记图”。此图较为完整地表现了《须达起精舍品》所载“须达起精舍”“降魔”和“佛陀说法”三部分内容。是目前可知莫高窟同类题材中时代最早、内容最全、构图形式最复杂的一铺。该壁画的识读,不仅为该题材相关研究补充了重要原始图像素材,而且对全面认识和研究后世降魔变文、劳度差斗圣变等内容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分类: 考古学 >> 考古学 提交时间: 2024-07-16 合作期刊: 《敦煌研究》
摘要:莫高窟第85、100、121、196、203、205、244、397、401、427、444、454 窟,榆林窟第12、16、19、34 窟,在甬道南、北壁或其他位置绘有索勋、曹议金以及李圣天等供养人像。这些供养人像身后绘抱弓箭的侍从。侍从所抱的弓箭应是由皇帝赏赐。供养人像身后绘制抱弓箭的侍从,其实是对供养人功绩的记述和彰显。抱有弓箭的侍从出现在归义军时期敦煌石窟的供养人像中具有纪功的性质。
分类: 考古学 >> 考古学 提交时间: 2024-07-16 合作期刊: 《敦煌研究》
摘要:肃北五个庙石窟的西夏壁画在敦煌石窟艺术中颇具特色,但是这个石窟群的始建年代并不是西夏时期,而是可以追溯到敦煌石窟营建的早期阶段。五个庙石窟现存6 个有壁画的编号洞窟,在这些洞窟内都保留着一些北朝时期的建筑和造像遗迹。这些遗迹与敦煌莫高窟和西千佛洞北朝石窟遗存既存在相似性,又有其独特之处。
分类: 考古学 >> 考古学 提交时间: 2024-07-16 合作期刊: 《敦煌研究》
摘要:本文对敦煌石窟法华经变·提婆达多品表现释迦于过去世与提婆达多因缘的画面、“海涌菩萨赴法华会”的画面和与“龙女成佛”故事相关的画面中此前不为学界所关注的一些细节表现做了重新识读与定名;同时,通过与日本等海外所藏相关佛经插画的比较,认为二者间在画面表现上有相当大的不同。在此基础上,对敦煌提婆达多品画面特色形成的原因进行了探讨,认为主要根源在于中国佛教信众对于提婆达多角色认知的不一致性相关。
分类: 考古学 >> 考古学 提交时间: 2024-07-16 合作期刊: 《敦煌研究》
摘要:本文重点考察敦煌西千佛洞回鹘时期洞窟造像题材,指出西千佛洞与莫高窟出现的一批“行化药师佛像”反映了当时敦煌民众佛教信仰进一步非经典化、世俗化的倾向。考证西千佛洞第9 窟中心柱北向面回鹘时期画并坐三尊佛像是以阿弥陀佛为中心与释迦佛、弥勒佛组合的三佛造像,反映出当时敦煌人们流行着混融的净土信仰,特别是西方净土信仰特别盛行,成为人们信仰的主流,深刻地影响着佛教石窟艺术造像题材的内容和表现形式。
分类: 历史学 >> 中国古代史 分类: 中国语言文学 >> 中国古代文学 分类: 中国语言文学 >> 中国古典文献学 分类: 考古学 >> 考古学 提交时间: 2024-07-13
摘要:“京”的早期含义是指人为营建的高大建筑,它在西周时期衍生出“京”“镐京”“京室”“京宗”“京宫”等,其中的“京”与后世都城意义上的“京”存在着区别;以春秋及后世的地名而言,“京”并没有成为“天子之都”的专有名称:作为地名“京”一直延续至后世,而“京城”“京都”专指首都,形成于两汉时期。“京师”的早期含义是指王朝的大军,它至迟在周厉王时期已完成了语义的抽象化,用于指称“天子之都”所在的区域。迭至春秋时期,“京师”已成为“天子之都”所在区域的专称。其后,“京师”的含义被延续至西汉时期,并进一步衍生出诸多时人常用、后世熟悉的称谓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