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艺术学 >> 美术与书法 提交时间: 2024-09-24
摘要:有关户县农民画海外展出的原因、经过、媒体报道、学者研究、美术馆的收藏和反馈等问题,在海外研究中有一些具有价值、较为成熟的英文文本分析,本文希冀通过梳理相关的研究文献,剖析户县农民画在海外研究中如何作为一种另类的“现代艺术”具备了现代意识,以此回答户县农民画为代表的民间艺术的当代作用和意义、民间艺术的海外观察、民间文化的历史渊源等问题,并进一步探讨国内学者对于“民间艺术与现代意识”问题的讨论,从而思考建构视觉艺术的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的新的可能性。
分类: 艺术学 >> 美术与书法 提交时间: 2024-09-08
摘要:金碧山水画作为唐代典型的一种绘画样式和风格流派,在盛唐时期发展到高峰。所谓“盛极则亦衰之始”,金碧山水画也没有打破历史的规律,在唐代达到高峰之后,也便迅速衰落下去。直至五代开始又出现了金碧山水画的复兴、转承和多种形式的流变,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五代“北派山水”和历代“青绿山水”。
分类: 艺术学 >> 美术与书法 提交时间: 2024-09-07
摘要:“一带一路”提出后,国内诸多艺术家通过实地考察与写生进行相关主题性美术创作探索实践。世界遗产作为“一 带一路”重要的美术主题之一,以象征和平、交流与共享的艺术呈现方式重新缔结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创作者们回溯传统、守正创新,以美学和史学理念的互通与统一为前提,以新题材催生新的美学形式为手段,以实现从“历史真实” 到“艺术真实”的转化为理想,用历史观照当下,进一步完成中国美术的现代性建构。同时,在当代中国美术国际化的视域下,国内艺术家就民族与世界、传统与当下的辩证关系思考民族艺术图式的继承与当代转化,为人类艺术的当代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中国经验。
分类: 艺术学 >> 美术与书法 提交时间: 2024-09-05 合作期刊: 《肇庆学院学报》
摘要:以20世纪的中国画改造为背景,结合近年来学界整理的关于黎雄才西北写生和创作《武汉防汛图卷》的文献资料,以黎雄才先生在20世纪40年代创作的“西北写生卷”和50年代创作的《武汉防汛图卷》为研究对象,从技法、构图、人物三个角度论证“西北写生卷”到《武汉防汛图卷》是一个写生到创作的探索过程,也是一个把传统符号与现实生活相结合的实践过程。这一实践开启了山水画新的创作源泉,使山水画艺术民众化,具有了新的社会功用,代表时代的新功能。
分类: 艺术学 >> 美术与书法 提交时间: 2024-09-05 合作期刊: 《当代美术家》
摘要:在“思政+艺术”的理念下,高等美术院校可以充分利用美术主题创作展览来推进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在创作展览实践中,思想精深、立意深远是前提,艺术精湛、贴近大众是根本,制作精良、形式新颖是保证。
分类: 艺术学 >> 美术与书法 提交时间: 2024-09-05 合作期刊: 《当代美术家》
摘要:本文聚焦三位毕业于英国皇家艺术学院(Royal College of Art)、且领军英国新雕塑运动(New British sculpture)的雕塑家:托尼·克拉格、理查德·温特沃斯、理查德·迪肯。三位雕塑大师的作品脉络可以说是20世纪下半叶与21世纪初英国雕塑发展的缩影。而通过对三位雕塑家的作品心路与视野的分析,以生长的雕塑、捏造的雕塑、发现的雕塑三个主题展开论述,从而发现他们的经典作品对世界范围内的当代雕塑的发展与变迁所提供的独特见解与经验。
分类: 艺术学 >> 美术与书法 提交时间: 2024-09-03 合作期刊: 《当代美术家》
摘要:宣传画是一种强调政治宣传性的招贴艺术,它在推广国家方针政策、歌颂伟人、号召广大群众生产斗争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众所周知,农业建设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处于基础性地位,从开展“土地改革”到实行“农业合作化”,新中国各个时期的农业政策、时代精神、社会憧憬都一定程度的体现在这一时期的宣传画中。本文聚焦新中国从“过渡时期”到“文化大革命”时期(1949—1977 年)与农业建设相关的宣传画图像。并将分为三个阶段来讨论这一时期宣传画图像风格的演变。
分类: 艺术学 >> 美术与书法 提交时间: 2024-09-03 合作期刊: 《当代美术家》
摘要:本文首先对架上绘画受媒体时代影响下的变革进行梳理,分析架上绘画在不同历史阶段呈现的具体特征,通过对当代架上绘画呈现出的多样性、创新性和实践性做探讨举例,从而阐述图像时代对架上绘画的影响以及其在当下多元化的面貌。
分类: 艺术学 >> 美术与书法 提交时间: 2024-09-03 合作期刊: 《当代美术家》
摘要:20 世纪的最后 15 年,四川美院油画创作经历了自“伤痕”“乡土”以来最为重要的美学转向,为新世纪的川美油画创作提供了新的观察视野与表达空间,并在艺术社会学的意义上为中国社会的整体性 改革提供了丰富的视觉文化景观。本文结合“川美: ‘新绘画’的一代”展览的参展艺术家群体,梳理川美油画创作的三次转向及其历史与现实成因。
分类: 艺术学 >> 美术与书法 提交时间: 2024-09-03 合作期刊: 《当代美术家》
摘要:在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过程中,作为链接 20世纪末与 21 世纪初的“新绘画”,是其中不可或缺但又有着独特特征的一环。本文聚焦于“新绘画”三条历史线索展开讨论,试图通过美术学院的探索、全球化语境下的个体转型、 屏幕时代的绘画回应三个方面来剖析“新绘画”的特征,并试图找寻“新绘画”与“’85 美术”的关联关系、“新绘画” 的文化与图像变化以及“新绘画”所面临的挑战。
分类: 艺术学 >> 美术与书法 提交时间: 2024-09-03 合作期刊: 《当代美术家》
摘要:本文从知觉心理学角度出发,探讨卡尔·安德烈的极少主义作品中的结构与审美特点,以发现看似相同作品间的“细微差别”。
分类: 艺术学 >> 美术与书法 提交时间: 2024-09-03 合作期刊: 《当代美术家》
摘要:本文首先对架上绘画受摄影术影响下的变革进行梳理,分析架上绘画在不同历史阶段呈现的具体特征,通过对当代架上绘画呈现出的多样性、创新性和实践性做探讨举例,从而阐述图像时代对架上绘画的影响以及其在当下多元化的面貌。
分类: 艺术学 >> 美术与书法 提交时间: 2024-09-03 合作期刊: 《当代美术家》
摘要:刘艺斯作为四川美术学院成立的重要成员,油画专业的奠基人之一,其作为艺术家和教育家的成长历程对现今的油画艺术创作和学院教育都有极大的示范和教育意义。刘艺斯师从徐悲鸿,一路从私立南国艺术学院到中央大学,再到返回四川故土任教、创作,历经了无数艰难和挑战,并逐渐成长为一位立足学院写实风格而又进一步突破的艺术家,开辟出中国油画家创作在地化的一条独特道路。
分类: 艺术学 >> 美术与书法 提交时间: 2024-09-03 合作期刊: 《当代美术家》
摘要:钟山石窟位于陕西省子长县以西 15公里安定镇附近的钟山山峦,始建于东晋,距今有近千年的历史,曾经是中国西北重要的佛教伽蓝重地。本文通过笔者实地观摩,探讨陕北钟山石窟造像的高度艺术成就,并介绍其在中国古代具象再现领域的造型艺术成就。
分类: 艺术学 >> 美术与书法 提交时间: 2024-09-03 合作期刊: 《当代美术家》
摘要:2021 年 3 月 18 日,由四川美术学院与法国驻成都总领事馆联合举办的“谢阁兰的中国印迹——中国古代遗址的视觉想象”展览在重庆南岸法国水师兵营旧址开幕。穿越百年,今天的我们重新回望这位曾走遍古代中国半壁山河的法国学者谢阁兰和他所留下的研究纪实文稿与影像,依然能够体会到他当年的视觉经验与感受。本文分别从谢阁兰先生在中国的旅程与考察成果总结以及本次展览整体内容呈现两个方面入手。
分类: 艺术学 >> 美术与书法 提交时间: 2024-09-03 合作期刊: 《当代美术家》
摘要:作者以 2020 年“生态艺术季”的一系列艺术季活动及各个版块的主题展、外围展参展作品为例,总结了作品的以下的特征:艺术介入到社会,生态与美学如何成为好命题;生态材料的应用,思考物的属性语言及生态关系;通过对生活材料的再塑造,展现出了艺术家从不同的维度对于生态美学、生态艺术的理解;开放、多元化的观念表达的艺术现场;媒材的应用表达了可塑可雕的形态语言。
分类: 艺术学 >> 美术与书法 提交时间: 2024-09-03 合作期刊: 《当代美术家》
摘要:“愈园计划”是在疫情与生态危机背景下探讨对自然、社会、身体、文化与教育等进行多重疗愈的川美生态艺术行动与教学项目。它旨在与生态素养培育和生态教育学相结合,培育系统式思维,重塑“关照”意识,从而创造可持续的文化和教育。作为“愈园计划”行动基础的朴门永续理念与原则既是将自然的运作模式应用于居住与环境设计的一整体套设计哲学,又可以启发社会介入式的艺术实践。最后本文以正在进行的三个生态艺术项目为例介绍愈园如何通过教学、工坊和社群参与运用上述原则开展生态艺术行动的。
分类: 艺术学 >> 美术与书法 提交时间: 2024-09-03 合作期刊: 《当代美术家》
摘要:“人人生态·人人公共”是新时代下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和谐共生的公共艺术内涵追求。本文立足于“2020 年重庆生态艺术季组合展暨第三届长江上下公共艺术行动计划”,从“仁生态”“境生态”“物生态”三个主题版块出发,分析在地创作中生态与公共、艺术与生态的多重关系,并深入阐释“第三届长江上下:公共艺术行动计划”的思想、路径与方法,进而探讨公共艺术的嬗变与未来走向。
分类: 艺术学 >> 美术与书法 提交时间: 2024-09-03 合作期刊: 《当代美术家》
摘要:文章梳理了光艺术的历史,以及城市空间生产与美学建构。当代城市空间的演变也代表着当代政治、经济、技术、文化的演进和发展。现代城市的发展将人的活动与审美现象相结合,成为城市审美中必不可少的组成因素。光艺术以艺术创意为核心,以现代科技为手段,在城市的空间形态塑造和文化形象营造上都有很大的潜力可挖。随着未来城市建设向智慧城市的发展,光艺术将成为城市生活艺术化重要手段和方式,也将不断地改变对城市居民的生活习惯和审美偏好,打开人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畅想空间。
分类: 艺术学 >> 美术与书法 提交时间: 2024-09-03 合作期刊: 《当代美术家》
摘要:尽管学界已普遍注意到宋代婴戏图创作规模、传世作品极为可观,并留存下大量史料文献可供研究者考察。然而,梳理两宋之后历代收藏大家的藏品著录,却几乎未见一幅宋代婴戏图。换言之,既然宋代婴戏图存世数量极大,却为何难以进入历代收藏家的视野?对该问题的考察与讨论,或许能够在更大程度上拓展学界对于宋代婴戏图创作形态与史学价值的深入研究。而由图入史,则或可在更大空间内辅证宋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