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哲学 >> 科学技术哲学 提交时间: 2024-09-24 合作期刊: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分类: 哲学 >> 科学技术哲学 提交时间: 2024-09-12 合作期刊: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回顾信息概念的研究和探索历程,信息最著名的概念经历了从最初的熵和负熵的理论到之后的差异说、形式说和状态说,从类反映说到意义和符号,再到计算信息和量子信息的学说,等等。虽然在这些理论中可以不同程度地看到客观信息的影子,但是只有中国信息哲学中的“间接存在”概念将客观信息世界予以了最清晰的揭示。早在40多年前,中国信息哲学就指出:“信息是标志间接存在的哲学范畴,它是物质(直接存在)存在方式和状态的自身显示。”后来,中国信息哲学又根据自己提出的信息形态分类理论,把“认识和实践主体对信息的主观把握和创造”也明确地纳入到关于信息本盾的扩展性规定之中。近年来,中国信息哲学的最新发展把存在、非存在,演化和时间,物质、信息和意识等纳入了信息哲学研究的统一框架,进而增加了对信息本质探讨的“物质世界与非存在世界的指向者"的新维度。由于在存在论层面揭示了信息的本质,中国信息哲学提出的间接存在论学说对人类哲学作出了全方位的独创贡献。
分类: 哲学 >> 科学技术哲学 提交时间: 2024-09-03 合作期刊: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发展构成了数字资本主义发展的高级节点和最新样态。随着以 ChatGPT和Sora等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升级选代与日常化应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日趋成为推动人类公共性扩张和变革的关键要素。数字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本质上带有“反公共性”的逻辑,数字生产资料作为数字劳动的产物被数字平台所有者私人占有,其发展与公共性产生了严重抵牾,私人所有”的数字平台所炮制的“公共使用”的美丽骗局更是进一步蚕食了公共性。生成式人工智能发展前景下人类公共性的消解突出表现为公共性主体渐趋“自我中心化”公共性信息渐趋“同质茧房化”公共性领域渐趋“碎片分裂化”。基于此,揭露数字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反公共性逻辑,重构数字生产关系,发展平台社会主义,呼唤数字技术公共性本质的价值回归,引导数字技术公共性放应的发挥,不失为重建人类公共性的现实通道。
分类: 哲学 >> 科学技术哲学 提交时间: 2024-09-02 合作期刊: 《东南学术》
摘要:人工非智能是指那些隐藏在人工智能背后的人类劳动,因其鲜为人知而被称为“幽灵劳动”。它主要承担客体信息传递与智能行为实现的角色,构成了现阶段人工智能生成进程中的关键环节。它的运行以众包劳动与外包劳动为主要模式。人工非智能的出现是源于“人工智能二进制协议”与人类智能之间不兼容的矛盾。因此,人工非智能其实是当前人工智能技术发展中一个短暂的“混合态”,其本质是资本有机构成提高之后,由于新的生产资料尚未成熟,资本为保证剩余价值攫取而吸纳的剩余劳动。而人工非智能之所以“幽灵化”,是宏观上资本的“脱实向虚”和数字主权的缺场、中观上职业承认机制的结构失衡、微观上堆栈层级的用户界面遮蔽三个层面共同作用的结果。
分类: 哲学 >> 马克思主义哲学 分类: 哲学 >> 科学技术哲学 提交时间: 2024-08-27 合作期刊: 《理论探讨》
摘要:ChatGPT 的横空出世重启了人工智能与人机关系走向这一经典议题。我们不能仅通过观察,分析和预测技术智能化发展过程就先验地推演人类工作模式的未来图景。严格意义上讲,这既是一个技术命题,也是一个制度问题,必须遵循历史唯物主义原则,充分考量其背后的经济动因。任何关涉“替代论”的未经审慎的批判必然会蔽审思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与人类工作图景,社会分工模式、人机协作关系等多维“视角"背后的真相。在对人类工作未来图景的“预思”中必须把握技术哲学视域外的经济哲学视域并洞悉技术逻辑背后的资本逻辑,如此才能真正还原出智能技术下人的解放逻辑所根植的社会分工历史语境,进而彻底“反思”未来应遵循的劳动伦理准则,最终依凭关于人机关系的哲学审视“虑思"哲学发展的“自我否定”和"他者否定”危机。必须将对人工智能及其发展的诸种猜论置于历史的,现实的、具体的构境中进行反思和批判,任何关涉人工智能超历史、超人类、超现实的争鸣或证明都必须接受时代和实践的终极检审。
分类: 哲学 >> 科学技术哲学 提交时间: 2024-08-27 合作期刊: 《理论探讨》
摘要:人类“公有制”面临历史终结论的形而上学,自由的有限性,运动的失控等多重责难。当代新兴增强技术产生了“超人类”,即人作为物种与新兴增强技术相互融合和共同发展。人类增强是对马克思“现实世界"和“人的世界"概念的再释义,特别是人类增强为人类打开了全新的指向“公有"的未来时态。在新兴增强技术下,以碳基-硅基互联为基础的新的共同体形成了新的“集体生产力”,这是人类趋向“公有”的原动力。在人类增强“强集体力"命题下,人的发展将以更为丰富的场景和指向性超越传统生产关系。新兴增强技术对于“公有"的最大贡献在于从根本上解决个人的能力差异,消灭了公平的“不公平前提”,为“公有"清除了“私有的初始条件”,极大地丰富了“公有”的公平本质。
分类: 哲学 >> 科学技术哲学 提交时间: 2024-07-28 合作期刊: 《阅江学刊》
摘要:元宇宙本身是一个源自西方的概念,就思想而言它具有形而上学的传统余韵,即形而上学是其古典形态,而之后则是乌托邦形态,虽然目前元宇宙并未实现,但是已经步入元宇宙的情境。因此元宇宙不能仅从技术维度透视,其本身也是一种社会关系的产物,其虚假性就在于形式上撇除了客观的社会关系,即资本关系,承诺了一种虚构的象征性理想现实,但是元宇宙始终是具体社会关系下的元宇宙。而人类文明新形态具有真实性,始终是致力于共产主义社会关系的现实性推进,是一种实践性的真实界域,可以说其既是对理想的元宇宙形态的技术性层面的推进,也是对共产主义社会关系的现实化过程。元宇宙所包含的理想社会层面的建构始终要基于现实社会的发展,确切地说是要立足于人类文明新形态,否则也只是资本价值新的增殖域。
分类: 哲学 >> 科学技术哲学 分类: 哲学 >> 外国哲学 提交时间: 2024-07-26
摘要:梅洛-龐蒂的身體現象學理論本身已然蘊含著豐富的技術思想,這一技術思想包含著從技術性的起源到技術物的進化的全過程。筆者在揭櫫梅洛-龐蒂技術思想的基礎上,結合西蒙東對技術性的起源和技術物的進化問題的追問,提出技術進化的兩次「分離」模式。第一次分離是作為個別的現象身體從作為普遍事物意義的肉身當中的分離,這次分離的結果是身體作為「技術個體」的出現;第二次分離是技術物和技術系統從身體體現狀態中的分離,身體反而成為技術物和技術系統的組成部分,這次分離的結果是「技術組合」的出現。隨著上述兩次分離,身體與技術之間的關係也發生著相應反轉。
分类: 体育学 >> 体育人文社会学 分类: 哲学 >> 科学技术哲学 提交时间: 2024-07-26
摘要:视频助理裁判(VAR)技术的运用所引发的争议可以看成是康德式空间二重性难题的实践延伸。一方面,足球运动的空间性作为“物理空间”意味着裁判员只能通过特定的视角来吹罚比赛,错判、漏判成为不可避免的,这就影响了比赛的公平性。另一方面,足球运动的空间性作为“几何空间”意味着裁判员得以通过VAR技术从特定物理空间中摆脱出来,以上帝视角审视比赛,虽然在某种程度上维护了判罚的准确性,但却破坏了比赛的流畅性和观赏性。梅洛-庞蒂身体现象学意义上的“现象空间”作为第三条进路不仅有利于破解传统空间的二重性难题,而且也有助于重新思考足球比赛的公平性问题并甄定VAR技术的应用限度。
分类: 哲学 >> 科学技术哲学 提交时间: 2024-07-26 合作期刊: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摘要:从道德因素出发探究人类合作问题的理论可分为两类:第一类侧重解释道德在合作进化中出现的必然性,但其“道德”无法推广至群体层面;第二类侧重解释道德规范对人类合作的意义,但其“道德”没有构成人类合作的必要条件,从道德进化视角解释人类合作还存在较大问题。从选择行为出发界定非人类和人类的合作,为研究合作与道德提供一种连续性范畴,通过分析合作与道德所需的认知能力来论证二者之间的内在关系,运用伙伴选择模型描述合作进化与道德起源的市场化驱动机制。由此得到人类合作中出现道德、道德维持和促进人类合作的必然性解释逻辑,进一步论证道德对于人类合作的必要性,解决了原有两类理论在解释逻辑上存在的分歧。
分类: 哲学 >> 科学技术哲学 提交时间: 2024-07-26 合作期刊: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摘要:从人文反思的视角看,量化知识是技术治理的重要工具。由于技术治理在当代社会流行,量化知识随之蓬勃发展。量化知识与社会之间呈现相互建构的复杂关系,尤其体现在量化知识的生产受到权力影响,同时量化知识的运用支撑权力运作。在经济量化、行政量化、教育量化、医学量化、科学量化和大数据时代的量化等具体领域中,量化知识与权力均关系密切。在中国语境下审度量化知识,应当转向科技谦逊主义的基本立场,辩证看待量化知识与权力的相互作用关系,警惕量化治理可能带来的社会风险,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量化知识观,以服务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根本宗旨。
分类: 哲学 >> 科学技术哲学 提交时间: 2024-07-25 合作期刊: 《文化软实力》
摘要:生成式人工智能以其技术的底层性和通用性重塑意识形态实践的要素和结构,其专业化和小规模化后将成为广泛销售并使用的智能代理,将造就意识形态生产、传播、教育和动员新形态。由于专业权威弱化、算法复现数据性质谱系以及私有化的产权和应用造成了权威性与民主性、政治性与技术性、公共性与私有性矛盾,智能代理将在实践主体、模型构建和社会应用方面引起多重影响国家安全的意识形态风险。为治理风险,应立足未来提出预前策略,抛开为技术引发问题打补丁的思路。必须确立党管智能代理原则,强化主流意识形态权威性;构建可内嵌意识形态知识图谱,提升意识形态数据规范性;导入意识形态管理智能代理,实现社会应用全程风险处置。
分类: 哲学 >> 科学技术哲学 提交时间: 2024-06-27 合作期刊: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人类创造是人们通过构建关系之网以确证自身在世界之中的位置,塑造意义世界的基础,此种构建需要某种“超越”的外部之物作为支撑。目前,大语言模型已经在智能生成方面表现出巨大的创造潜力,甚至在部分原创性任务中可以取代人类创造,这或将对人类的意义世界造成潜在性威胁。究其症结在于,大语言模型的底层生成逻辑是建立在相关主义基础之上的,而这种基础预设在激进化演绎的同时不可避免地暴露出其深层局限。一方面,大语言模型以“相关主义循环”的方式将自身封闭于字面主义的符号表征与现有的固定范式之内,使得“超越”之维不再可能; 另一方面,大语言模型的智能生成功能对于现实架构的渗透性影响又转而超越了相关主义的可理解范畴。从长远角度来看,这种深层矛盾必将冲击一直以来人类从单一主体视域出发建构而成的意义世界。人类何以突破相关主义的内在生成逻辑,维护自身意义世界,这是智能技术时代人类必须直面的问题。立足“物导向哲学”,实现对大语言模型生成逻辑的“超越”,其意义在于这种“超越”的双重性,既能更包容地将大语言模型类智能机器及其功能纳入“物”的可阐释范畴,又能以去中心化的方式突破相关主义束缚,借助“联合实在”的美学活动,通向超越性的外部,为人类创造添注活力,为人类意义世界提供支撑,以此开辟出“超越”大语言模型的意义生成之路。
分类: 哲学 >> 科学技术哲学 提交时间: 2024-06-27 合作期刊: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数据是伴随人类劳动方式的改变而发生更替的。数据存在的形式分为物质形式、能量形式与信息形式,这三种形式分别与劳动方式对应。在古代,劳动方式以客观存在物为劳动对象,进而探索到物质形式中的数据性存在; 在近代,劳动方式以能量作为劳动对象,进而探索到能量形式中的数据性存在; 在当代,劳动方式以信息作为劳动对象,从而把握信息存在中的数据性。数据在移动互联网广泛应用的当下转化为大数据,极大地推进了生产方式的变革。故而,深度挖掘与分析大数据与劳动结构的内在关联,关涉到夯实数据化劳动方式的哲学理论根基。大数据与劳动结构关联的本质乃是主体与客体的对立统一,是劳动者与大数据之间的关系问题。劳动者作为这一矛盾关联体的“极点”具有绝对主体的位置,其自身同大数据作为绝对客体的位置相同,都是不可变动的实体。因此,这对矛盾就是主客体的割裂与统一。大数据与劳动结构具有内在关联,并从而生发出主客体的矛盾。这种分析过程有何意义?主客体之间的矛盾又该如何消解?对第一个问题的回答为: 分析过程的意义是通过大数据与劳动结构的关联来证实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合理性基础,为数据化时代作出理论剖析。对第二个问题的回答为: 主客体的矛盾通过人类的实践来弥合,以劳动者自身的知识促成主体与客体的统一,形成“美的灵魂”。
分类: 哲学 >> 科学技术哲学 提交时间: 2024-06-04 合作期刊: 《求索》
摘要:人工智能时代,如何通过构建合理机制推动社会正义的实现是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课题。既有研究中依据价值对齐实现人工智能正义的方式存在主观主义的风险,面临技术控制权的不公平分配、社会财富的不均衡分配及对人的尊严的潜在威胁等挑战。因此,需要回到马克思主义关于正义观念的社会分析路径上去,探讨人工智能正义的社会构成和实践,构建以技术控制权为核心的权力(权利)机制、以利益共享为基础的公平分配机制和以维护人的尊严为目标的社会保护机制,以避免新“异化”和以技术为核心的意识形态霸权,确保技术进步在推动创新和发展的同时,其成果能被公平地分享,进而保护弱势群体、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分类: 哲学 >> 科学技术哲学 提交时间: 2024-05-11
摘要:对意识和智能起源的追问导致认知惯性定律的发现,即在生命早期,个体对外界周期或准周期性刺激由推迟反应坎陷为下一个周期的超前反应,使得生命个体摆脱物理时空的定域性限制。该定律可以扩展为元冲动命题:外界周期性或准周期性刺激,使得生命个体形成对物理时空以及其他抽象空间结构的预期,进而产生建构泛化的、统摄的以及审美的心理空间的冲动。元冲动也是“生生”不息的根本动力。
分类: 哲学 >> 科学技术哲学 提交时间: 2024-05-01
摘要: 当代信息技术的伟大成就,为人类揭示认知的原理提供了充分的便利条件。认知原理的揭示,以信息的本质,以及连带的知识的本质的揭示为前提。认知原理的揭示及其成果,为哲学向智能、智慧进军奠定了基础。 人类的认知行为始终围绕着传统意义上的信息的感测、编码、调制、传输、解调、解码、解读、处理和加工等等环节而进行。这也就形成了人类认知的一般模式。镜头之外没有信息。 到了给认识论引入一套新的话语体系的时候了!需要并且能够以信息概念为统领,以新的视角看待,以新的体系阐释认识主体、认识对象、认识行为、认识工具和认识成果,等等,以行为主体的信息获取、传输和处理为基点,进行认识论的信息转向。 本理论的初步观点发表于“信息科学交叉研究研讨会 2005·北京”的论文集《信息科学交叉研究》(姜璐编,浙江教育出版社,2007年)。后来经过笔者多年的研讨和感悟,于近年已基本形成了一定的体系结构。
分类: 哲学 >> 科学技术哲学 提交时间: 2024-04-23 合作期刊: 《社会科学战线》
摘要:随着近年来人工智能 (AI) 的惊人进步,AI 是否具有意识以及如何构建有意识的 AI 系统越来越受到学界和公众的关注。要回答这类问题,我们仍然需要或者必须从意识理论中去寻找灵感和答案。立足 AI 意识问题的当前背景,我们考察了加扎尼加在 «意识本能: 揭秘脑是如何形成心智的» 中提出的意识学说。透过脑异常这个窗口,加扎尼加得到了意识现象学的两个重要论断: 意识与体验内容不同并且是可以分开的。意识首先是一种感受,为此,他提出了一个关于意识神经机制的模块—层级架构的主张,并用 “开水冒泡” 隐喻来形象地说明他的意识观。根据这一思路,构建有意识的 AI 系统需要我们在底层逻辑上辨明 “意识” 与 “智能” 的差异和关系。否则,我们就会在 AI 系统是否有意识以及 AI 是否会造成对人类的生存性威胁等一系列理论问题上产生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