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提交时间
按主题分类
按作者
按机构
您选择的条件: 2024
  • 浅谈《朱子读书法》的教学方法提炼及现实借鉴

    分类: 教育学 >> 教育史 提交时间: 2024-11-01 合作期刊: 《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

    摘要:辅广作为朱熹的首徒,辑录了朱子众多教诲,将朱憙读书、治学和指导学生读书学习的方法辑为《朱子读书法》并指出治学态度上要虚心涵泳,以正确的动机促进长期学习:系统教学则由点及面,明确规划,解决治学弊病:教学过程中采取循序渐进、切已体察等策略。基于《朱子读书法》教学方法的启示,在当代教学中应重视非智力因素培养、科学规划教学任务以及提高学生道德修养,以促进现代素质教育的发展,为创新教学方法、推动教学改革提供动力。

  • 基于智慧课堂构建高效物理教学的实践探索

    分类: 教育学 >> 基础教育 提交时间: 2024-11-01

    摘要:高中物理实验教学通常以教师讲授为主,且操作过程通常浪费大量的课堂时间,数据处理及结论分析通常很难在一节课内完成。本案例借助智慧课堂极大的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一方面真正做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构建,注重实验设计和探究过程;另一方面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不仅完成了实验探究过程,并且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理论总结,让学生满载获得感。

  • 知识转型与组织变革:高等教育变迁逻辑

    分类: 教育学 >> 高等教育学 提交时间: 2024-11-01 合作期刊: 《财经理论研究》

    摘要:高等教育组织是社会变革发展的助推器。在每一次社会转型发展的初期,因社会环境知识需求与高等教育组织之间产生激烈的矛盾,致使高等教育组织内容与结构产生变化,即高等教育变迁。本研究通过梳理、分析不同历史时期行动者知识形态与高等教育组织同社会环境知识需求之间互动关系的变化,发现高深知识的“知识型”特质与组织变革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内在严密逻辑。即一方面,高深知识的“知识型”特质决定其高等教育组织形态的演化趋势;另一方面,高等教育的组织形态影响着其高深知识的生产路径、内容。

  • 人工智能时代教育的挑战与应对

    分类: 教育学 >> 比较教育学 提交时间: 2024-11-01

    摘要:[摘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历来关注教育的发展,在人工智能迅猛发展的十年时间里,先后提出系列政策指导文件,指出人工智能时代我们应坚持尊重、保护和促进人权和基本自由以及人的尊严,环境和生态系统蓬勃发展,确保多样性和包容性,生活在和平、公正与互联的社会中的价值观,人工智能应用于教育应坚持人文主义,包容、公平,性别平等,教育数据和算法合乎道德、透明和可审计。人工智能应用与教育领域涉及三个关键议题:利用人工智能促进教育,教育领域合乎道德、包容且公平的使用人工智能,教育帮助人类做好与人工智能一起生活和工作的准备。最新发布的框架特别强调了教师的人工智能素养,重新定义教师的角色和能力;学生的人工智能素养,成为有责任感和创造力的公民。启发我国在制定人工智能政策时,关注人工智能时代共同价值观的塑造,坚守教育领域人工智能原则的基本立场,拓展人工智能与教育应用场景建设,培养面像数字化的未来的教师和学生,更好的应对人工智能时代的挑战。

  • 类器官智能作为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经济法治保障

    分类: 法学 >> 经济法学 提交时间: 2024-10-31

    摘要:本研究旨在说明在当代网络化、数据化、智能化,“三化”的时代背景下,科技发展贯穿各个领域,法学领域所触及不到的其它领域,于当下而言俨然没有显著的界限之分,正如本研究所指的类器官智能,纵观智能科技乃至于“三化”的发展,其无疑对于当代的经济与法律都造成了不小的影响。本研究以类器官智能为例,分析了现有法律研究、制度设计与智能技术的发展仍然具有一定的隔阂,本研究指出,在当前的科技发展下,传统法律的包容度仍然与其有所差距,惯性地加之以限缩、否定,惟经济法治之驱动,即提高包容,予以肯定下,作为新质生产力的类器官智能亦或是其它智能技术才能稳定发展与开创,新质生产力的提出才具有实质的效用。

  • 美味乡情寓教于食一一小学高年级综合实践活动与传统文化融合的探索

    分类: 教育学 >> 基础教育 提交时间: 2024-10-31

    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家乡题材的教学应基于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突出教学活动设计的整体性、发展性、情境性、实践性和反思性,从而促进儿童自觉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家乡认同感。美食可为综合实践活动提供更为“诱人”的教学素材,饮食文化也是中华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将体味传统美食融入课程,寓教于食,大大增强了教学的趣味性和实践性,效果令人期待。针对小学高年级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情教育和家乡风俗的相关教学内容,语文课程中民风民俗主题单元等教材内容,我们设计了一次跨学科综合实践活动——“走进御食园,体验京味传统美食”之旅,旨在通过参观御食园,了解传统美食的制作工艺,历史文化,参与劳动,体会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沉浸式学习北京传统美食文化的同时,融入了跨学科教学内容,包含道德与法治、语文、数学、劳动、科学等,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具身性。

  • 轻微犯罪记录封存制度构建论

    分类: 法学 >> 刑法学 提交时间: 2024-10-31

    摘要:构建轻微犯罪记录封存制度是因应轻微犯罪治理时代需求,推进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的重要举措。轻微犯罪记录封存制度旨在通过阻却犯罪记录的获得,进而阻却其被“使用”后可能引发的来自规范层面和非规范层面的双重不利后果。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虽为我国构建这一制度提供了现实基础与本土经验,但其本质上属于不彻底的封存模式。鉴于犯罪记录兼具公共与个人的双重信息属性,我国轻微犯罪记录封存制度构建的基本模式应采取“从相对封存到彻底封存”的二阶段模式。对于相对封存模式,主要基于罪犯对其犯罪记录享有的个人信息权益,通过限制犯罪记录的查询权限与公开途径,旨在“淡化前科”,并弱化犯罪记录的非规范性评价,从而降低罪犯复归社会的阻力。对于彻底封存模式,旨在帮助轻微犯罪者彻底地恢复其正常的法律地位,同时阻断犯罪记录的非规范性评价,以此助益其实现完全的再社会化。

  • 基于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评价学生创造力——以高中生物学学科为例

    分类: 教育学 >> 基础教育 提交时间: 2024-10-31 合作期刊: 《创新人才教育》

    摘要:在全球发展日新月异的背景下,国家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日渐突出。基础教育应该成为促进学生创造力发展的重要环节。教学评价对教学有明显的引导作用,而依据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高中生在学科学习中有多层次的创造力表现。从高中生物教学实践来看,综合运用如纸笔测试、概念图等多种方式评价学生的创造力,对于认识、理解学生创造力并促进创造力培养有积极现实意义。

  • SOLO 分类理论下指向深度学习的劳动教育评价体系建构

    分类: 教育学 >> 基础教育 提交时间: 2024-10-31 合作期刊: 《创新人才教育》

    摘要:劳动教育课程评价方式的多样性、评价手段的科学性、评价结构的客观性以及评价主体的多元性,是新时代劳动教育高质量发展不可缺少的条件之一。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基于SOLO 分类理论,针对中学劳动教育课程中学生的深度学习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将评价体系设计为问卷调研形式,面向566 名高一学生开展调查研究。结果发现,学生的研究能力对合作与交流能力及认知水平没有显著影响,但批判性思维与认知能力存在负相关性,问题解决能力与认知能力正相关性最大。研究揭示了指向深度学习的劳动教育课程需要多关注学生的认知能力进阶与发展,如关注学生的认知特点与层次、创造性思维引导与激发、知识迁移与应用等。

  • “法治北京”背景下初高中法治教育衔接路径研究

    分类: 教育学 >> 基础教育 提交时间: 2024-10-31 合作期刊: 《创新人才教育》

    摘要:在“法治北京”的背景之下,促进初高中法治教育的有效衔接,事关社会主义合格公民的培养、青少年法治教育的需求,是北京以首善标准引领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之举。对接当前法治教育资源本土化程度不高、教师队伍衔接递进意识不强、法治教育资源协同性不足等困境,初高中法治教育衔接应推动法治资源运用与北京实际相结合,并在教师联动机制构建中强化教研员的引领与教研组长的组织管理,在法治资源库搭建中深化公检法部门的共建与一线教师的参建,探寻多层次、深聚焦、立体化的初高中法治教育衔接新路径。

  • 艺术院校党建助推乡村文化振兴的作用机理

    分类: 综合学科 >> 综合学科 提交时间: 2024-10-31

    摘要:乡村文化振兴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精神支柱和文化动力,我国乡村文化正在进入以文化创新引领为特征的新阶段。本文构建了艺术院校党建助推乡村文化振兴的的理论框架,同时以多案例代表不同党建模式验证了理论框架的实践性。研究发现,专业建设是艺术院校党建助推乡村文化振兴的关键要素;育人建设是艺术院校党建助推乡村文化振兴的核心动力;文化建设是艺术院校党建助推乡村文化振兴的平台和载体,促进乡村文化人才队伍优化、乡村文化传承与保护、乡村文化产业的提升。跨案例比较发现,在艺术院校不同党建模式中助推乡村文化振兴的赋能层面、方式、领域及效果存在差异。基于此,各艺术高校亟待立足区域乡村文化特征,因地制宜地构建艺术院校党建与乡村文化深度融合机制,从而全面有效推进乡村文化振兴。

  • 我国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潜在风险与化解策略

    分类: 教育学 >> 高等教育学 提交时间: 2024-10-31 合作期刊: 《海南开放大学学报》

    摘要:数字技术正引发高等教育在理念和范式上的颠覆性变革。教育数字化已成为高校转型发展的主题,对高校利用数字技术推进系统调整、更新和优化,以及高校信息化转型和智能化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数字技术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并由此产生了价值期待,有利大学生的全面自由发展,维护高等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与利用、提升高等教育的品质。但随之产生的潜在风险也不容忽视,可能会异化人发展、引发公平悖论、产生教育的数据涂层化。要化解数字治理在高等教育领域中出现的技术崇拜、教育不公和教育涂层等风险,既需要坚持高等教育人本理念、优化高等教育数字化政策供给,还需要明确高校在数字化转型中的角色定位。

  • 司法实践中债务加入与保证的区分标准研究

    分类: 法学 >> 民商法学 提交时间: 2024-10-31 合作期刊: 《海南开放大学学报》

    摘要:作为一种广泛采取的增信措施,债务加入在《民法典》第五百五十二条首次得到明确规定,但债务加入和保证都具有保障债权人实现债权的担保功能,在实践中很难区分,并且缺乏统一的区分认定标准,导致在实践中存在许多分歧。因此,在区分债务加入和保证时,首先需要明确当事人的意思表示。如果当事人的意思表示不明确,则需要综合考虑是否存在履行顺位、是否存在不承担责任的期待等因素对当事人的意思表示进行解释。如果解释仍不明确,则应按照存疑推定为保证的规则进行处理。

  • 数字赋能文化创意产业的机理、现实及实现路径

    分类: 文化学 >> 文化学 提交时间: 2024-10-31 合作期刊: 《海南开放大学学报》

    摘要:数字技术具有较强的赋能作用,对文化创意产业的转型升级作用越来越明显。数字技术全面赋能文化创意产业生产、流通、消费领域。文化创意产业数字化进程加速,但发展依然存在不平衡的问题。未来,要依托“数字中国”战略,推动文化创意产业数字化转型;发展相关核心技术,提升文化创意产业的技术水平;加强内容创新,优化数字文化创意产品供给;加强数字文化治理,推进文化创意产业健康发展。

  • 平台数据垄断规制中“必要设施原则”的合理适用

    分类: 法学 >> 经济法学 提交时间: 2024-10-31 合作期刊: 《海南开放大学学报》

    摘要:数字经济作为支撑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经济模式,其高速发展使得数据资源成为平台企业重要的竞争要素,并逐渐成为其在市场竞争中赢者通吃的核心竞争力。但数据成为平台企业核心竞争资源的同时也带来了数据垄断的风险。平台企业为了自身竞争优势从而拒绝数据抓取、拒绝数据交易,不仅不利于数据流通,更破坏了竞争秩序、抑制了市场竞争活力。由此,发端于美国的“必要设施原则”能否在平台数据垄断中适用,成为当下平台数字经济领域关注与探讨的焦点。论证数据资源的核心化、平台市场的无界化、寡头垄断的凸显化以及数据的特性说明将“必要设施原则”适用于平台数据垄断规制中的必要性与合理性;数据权属、数据安全、数据成本,以及竞争关系、必要数据、垄断控制、共享可行等四个要件则是有效防止该原则滥用的必要考量因素。

  • 中国“治求均平”传统的现代绍续

    分类: 法学 >> 法律史 提交时间: 2024-10-31

    摘要:作为社会财富公正分配的基础,以“计口授田”的方式在人民中均平分配田宅,是实现“治世”的基础,这是中国古代治国的一项基本经验。近代中国革命中,土地问题是一项极为重要的中心议题。孙中山提出“平均地权”和“耕者有其田”主张,但未能真正实施。中国共产党依照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结合中国革命的实践和中国本土文化中根深脉远的“均平”传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根据不同革命阶段的任务需要而持续推进土地改革。历史地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土地改革运动,既是对周、汉、唐时代“均平”土地传统的现代绍续,也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的中国应用,由此更进一步终结了封建土地剥削制度,真正实现了中国传统的“均平”理想和“均平之治”的历史目标,以此获得人民的广泛支持,成为中国革命胜利的重要基础。

  • 生成式人工智能训练数据的风险与治理研究

    分类: 法学 >>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提交时间: 2024-10-31 合作期刊: 《海南开放大学学报》

    摘要: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目前正处于蓬勃发展时期,但其在训练数据收集和处理时,潜在的合规、泄露和偏见等风险时刻威胁着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健康发展、扰乱社会秩序,成为生成式人工智能治理必须解决的问题。我国目前对生成式人工智能训练数据风险治理既有政策支持,又有法律保障。在这些基础上,行政机关可以建立生成式人工智能基础模型信息库,预防训练数据合规风险;也可以开发、使用合成数据,扩大训练数据来源,规避训练数据泄露风险;还可以通过适当细化训练数据审核制度和逐步实施生成式人工智能企业数据信用制度的方式,规范生成式人工智能训练数据使用行为,降低风险发生概率。

  • 生成式人工智能默示算法共谋的反垄断规制路径探索

    分类: 法学 >> 经济法学 提交时间: 2024-10-31 合作期刊: 《海南开放大学学报》

    摘要:生成式人工智能已逐渐成为重塑社会结构和治理形态的新型基础设施,在带来大量技术红利的同时,却也引发一系列法律伦理风险,其中较为常见的就是算法治理风险,尤其是由预测类算法共谋和自主学习类算法共谋两类所构成的默示算法共谋风险。生成式人工智能默示算法共谋的独特运作机理导致传统反垄断规制路径僵化无力,主要表现为行为认定困难和行政规制受阻两种法律困境,这无疑严重破坏了安定有序的市场竞争秩序,更不利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发展革新。《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中明确了利用算法优势实施反竞争行为的法律禁止性,若要真正发挥法律禁止效能,就须对生成式人工智能默示算法共谋的反垄断规制路径予以重塑。以价值理念重塑为前提,探索构建生成式人工智能默示算法共谋的温和性反垄断规制路径,进而推动生成式人工智能的进步与发展。

  • 信任水平、感知成本与农户林地流转契约选择

    分类: 农林经济管理 >> 林业经济管理 提交时间: 2024-10-31 合作期刊: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

    摘要:基于福建省 319户农户调查数据,采用 Tobit、IV-2SLS等计量模型,实证分析信任水平和感知成本对林地流转契约选择的影响,并进一步探究不同流转主体差异、代际差异和感知风险差异在林地流转契约选择方面的异质性。结果表明:1)农户的信任水平和感知成本越高,林地流转时越倾向于选择更长的流转期限和更大的流转面积,转出主体的流转价格越高;信任水平和感知成本的交互项发挥调节作用。2)林地流转契约选择存在代际差异和感知风险差异,在流转期限和流转规模方面,信任水平、感知成本对新生代及感知低风险农户的有效影响更显著;在流转价格方面,信任水平、感知成本对老一代和感知高风险转出农户的影响更显著。据此,建议完善市场机制,激活社会资本,并保持林业政策的稳定性和持久性。

  • 农户社会资本与宅基地退出意愿——基于政府规制的调节效应分析

    分类: 农林经济管理 >> 农业经济管理 提交时间: 2024-10-31 合作期刊: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

    摘要:基于江西省余江区545份农户调研数据,采用二元Logit模型进行实证检验,探究社会资本对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社会资本、社会网络、社会规范、社会参与、社会信任、社会声望等均显著提高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受教育程度、政治面貌、非农收入比例、家庭人口数量均显著影响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异质性分析发现,近郊型村庄和远郊型村庄促进农户的宅基地退出意愿,而边远型村庄显著抑制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平原、山地、丘陵地形均对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产生正向影响,丘陵地形作用最为显著;政府规制中激励型政府规制和约束型政府规制均在社会资本与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过程中发挥正向调节作用。基于此,建议积极培育社会资本,充分利用农户社会网络加大政府规制政策的宣传力度,制定差异化的退出政策,多措并举共同提升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