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理论经济学 >> 政治经济学 提交时间: 2024-11-01 合作期刊: 《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
摘要: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扎,实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实质性进展的必由之路。从发展样态来看,新质生产力赋能发展富裕;从发展过程来看,新质生产力赋能渐进富裕;从发展结果来看,新质生产力赋能全面富裕。新质生产力赋能共同富裕不仅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凸显了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还彰显了分配正义的价值理念。新质生产力赋能共同富裕需要不断优化人才创新培养体系,夯实共同富裕的主体力量;以文化创新引领科技创新,凝聚共同富裕的精神动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拓展共同富裕的战略支撑:促进实体经济发展,巩固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
分类: 理论经济学 >> 政治经济学 提交时间: 2024-10-31 合作期刊: 《中国商论》
摘要:本文旨在探讨数字经济时代下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与创新路径。首先文章阐述了数字经济的定义与发展现状,指出数字经济已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变革的重要力量。其次,文章分析了数字经济时代的特征与挑战,包括核心技术的发展趋势以及数字经济对传统经济模式的冲击,探讨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分析了传统经济体制的局限性,并提出了改革的方向与目标。再次,本文详细阐述了数字经济时代下的创新路径,包括技术创新与应用、制度创新、商业模式创新以及人才与教育创新。通过国内外数字经济体制改革成功案例的比较与经验借鉴,文章提炼了成功的要素,并分析了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最后,文章提出了面对数字经济时代挑战的对策建议,包括加强国际合作、实施包容性增长策略以及强化数据治理等。
分类: 理论经济学 >> 政治经济学 提交时间: 2024-10-31 合作期刊: 《中国商论》
摘要:构建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对推进中国式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具有重要指导作用。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的概念体系、思想体系、理论体系、知识体系是构建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的历史任务。构建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为指导,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滋养,以西方现代化思想为借鉴,以中国现代化实践经验为基础;要坚持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实践创新、坚持问题导向、坚持学习世界现代化先进经验、坚持强化中国特色。
分类: 理论经济学 >> 政治经济学 提交时间: 2024-10-31 合作期刊: 《中国商论》
摘要:文章回溯了中国商业的百年发展轨迹,展现其由封闭保守至开放先进之巨变,历数重商思潮、官僚资本膨胀、革命时期商业勃兴、“公私合营”实践、改革开放红利释放及新世纪全球舞台新定位等转折点,深刻揭示中国共产党在商业演进中的核心领导地位。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实事求是、以人民为中心等原则,引领中国商业实现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型。在新时代背景下,中国共产党掌舵领航,不断推动中国商业改革,通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创新驱动和提升治理能力,引领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分类: 理论经济学 >> 政治经济学 提交时间: 2024-10-30 合作期刊: 《海南开放大学学报》
摘要: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与题中之义,是为人民谋幸福的重要契机。全媒体的媒介优势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数字技术支持,成为助推共同富裕的新动能。全媒体有助提高劳动生产效率、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增进人民民生福祉,同时也面临可能加大数字鸿沟、加剧劳动异化和弱化主流话语的现实困境。只有坚持问题导向,坚持党的领导把稳方向大局;多方协调联动实现合力;弥合数字鸿沟确保共享发展;落实分配制度优化要素配置;加强媒介传播搭建宣传平台;强化媒体监管、重视舆情治理的实践进路,才能真正发挥全媒体助推共同富裕的时代功能。
分类: 理论经济学 >> 政治经济学 提交时间: 2024-10-30 合作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摘要:数字技术的发展对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异质股东资源的识别、获取、集聚及协同提出了新的挑战。 本文引入耦合协同模型来测度异质股东资源协同度,以 2013—2020 年沪深 A 股参与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国有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探究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异质股东资源协同的影响及其内在作用机理。 研究结果表明,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够积极促进异质股东资源协同,发挥股东资源协同效应,产生良好的协同效果。 进一步研究表明,企业数字化转型主要通过提高公司透明度和内部控制质量影响异质股东资源的整合和协同,该作用在非高新技术国有企业、东部地区国有企业和混合所有制改革程度较高的国有企业中表现得更为明显。 研究结论揭示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异质股东资源协同的作用机制,为推进公司股东资源治理理论创新和制定下一轮国有企业改革实践方案提供了重要启示。
分类: 理论经济学 >> 政治经济学 提交时间: 2024-10-30 合作期刊: 《商展经济》
摘要:本文选取2012—2021年广东省的2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模型等分析方法,从各个视角研究了数字基础设施与乡村收入之间的关联,以及这种关联的传递方式。研究显示,“宽带中国”策略显著增加了农村居民的收入,且这一观点在使用倾向得分匹配法进行稳定性分析之后,依然成立。根据异质性研究,数字基础设施在北粤、西粤和东粤三个地区对居民的收入影响更为突出,但在珠三角地域影响程度相对较小。据此,本文提出相应对策建议,以供参考。
分类: 理论经济学 >> 政治经济学 提交时间: 2024-10-29 合作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摘要:数据流空间是数字经济时代非竞争的数据在各网络节点之间不断复制共享与往复传输所形成的虚拟空间场域。本文基于两部门的内生经济增长模型,将数据视为研发活动的“ 副产品”,分析有数据流动参与的内生经济增长机制;继而使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验证发现中国的数据流空间网络结构呈现“ 核心-外围” 特征,数据流空间中的数据流动联系弥补了现实空间的距离联系的不足。进一步,本文利用2014—2020 年面板数据,构建空间杜宾模型对数据流空间中知识溢出对经济增长的促进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在数字经济时代,虚拟的数据流空间能够成为知识溢出的新载体,研发活动所产生的知识溢出以数据流动的方式体现,促进了经济增长。
分类: 理论经济学 >> 政治经济学 提交时间: 2024-10-29 合作期刊: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基于我国A 股上市企业2010—2023 年面板数据,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探究数字化转型对企业边界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对企业边界具有负向影响,即数字化转型会缩小企业边界;交易费用对数字化转型与企业边界之间的关系具有部分中介作用,动态能力对数字化转型与企业边界之间的关系具有部分遮掩作用;企业家精神可以增强数字化转型对企业边界的负向影响;进一步异质性分析表明,对于中西部地区企业和非高科技产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对企业边界的负向影响更显著。研究结论为数字化转型与企业边界治理的理论研究与管理实践提供了参考。
分类: 理论经济学 >> 政治经济学 提交时间: 2024-10-29 合作期刊: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摘要:选取2011-2022年中国30个省份数据作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数字新质生产力对中国式现代化共同富裕的影响。研究表明,数字新质生产力可显著促进中国式现代化共同富裕,且产业结构升级和创业活跃度在二者关系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异质性检验结果发现,在经济发展高水平、胡焕庸线以东及数字基础设施建设高水平地区,数字新质生产力对中国式现代化共同富裕的赋能作用更显著。据此,提出完善数字新质生产力形成机制、统筹推进产业结构焕新升级、培育壮大创业主体及锻造区域协同发展优势的政策建议,以期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共同富裕。
分类: 理论经济学 >> 政治经济学 提交时间: 2024-10-22 合作期刊: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摘要:构建我国省级数字营商环境指数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降维合成,对2012-2022年我国各省数字营商环境指数进行测算,并采用马尔可夫区制转移概率矩阵、泰尔指数、莫兰指数以及核密度估计法,深入分析各省数字营商环境指数的动态演进规律、区域发展差异、空间自相关特征以及时间演进格局。研究结果表明:第一,我国各省数字营商环境指数的发展呈现出显著的空间不平衡性,东部地区明显领先于其他地区;第二,我国各省数字营商环境指数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具体表现为当省份原本位于中低质量或中高质量发展等级时,一年之后向上跃迁一个等级的概率高于向下跌落一个等级的概率;第三,在样本区间内,我国各省数字营商环境指数的发展存在一定差异,不平衡问题较为突出;第四,对于空间地理位置邻近或经济条件相似的省份而言,其数字营商环境指数的发展均展现出明显的正向空间自相关性特征,且在经济条件类似的省份中,这种空间自相关性表现得更为显著;第五,根据核密度估计结果,我国东部、中部地区的数字营商环境指数发展的不平衡性有放大的趋势。未来,我国应进一步推进数字化赋能营商环境建设,深化“放管服”改革,强化法治化建设,加强数字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注重人才结构优化,加大对薄弱地区的政策倾斜力度,以缓解区域间数字营商环境发展的不平衡性。
分类: 理论经济学 >> 政治经济学 提交时间: 2024-10-22 合作期刊: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摘要: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与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相辅相成,为促进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实现乡村治理现代化提供了新指引。新质生产力以技术和要素配置的创新驱动产业振兴、以知识和就业机会的供给驱动人才振兴、以文化传承和传播方式的完善驱动文化振兴、以技术组合和发展理念的改良驱动生态振兴、以治理工具和治理模式的升级驱动组织振兴。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仍存在数字基础薄弱、专业人才缺失、文化参与不足、开发理念博弈、数字技术负担等影响新质生产力驱动效果的关键问题。为此,未来乡村发展可从产业融合化、人才职业化、文化特色化、生态增值化和治理数字化等方面推动转型,为乡村全面振兴目标的实现提供新的实践方向。
分类: 理论经济学 >> 政治经济学 提交时间: 2024-10-22 合作期刊: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摘要: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数字政府是政府治理与数字技术的有机融合,通过构建数字化智治平台,提供数据驱动的智能化公共服务,成为驱动创新和生产力发展转型的重要力量。在数字政府内部,依托“数字经济+数字党建+数字监管”三大应用系统实现多跨协同,共同推动新质生产力三大子场景向前发展。数字经济系统以“产业大脑+未来工厂”为核心模式,赋能产业实现深度转型升级;数字党建系统发挥其特有的政治、组织、文化和资源优势,调度优势力量,以攻坚技术革命性突破为目标;数字监管系统强化财会监督、审计监督和纪检监察,旨在改善营商环境,提升创新要素配置效率。为实现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建议数字政府平台设立新质生产力发展专区,优化系统建设,加强整体智治能力,并深化数据赋能效应;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以培养适应数智时代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分类: 理论经济学 >> 政治经济学 提交时间: 2024-10-22 合作期刊: 《教学与研究》
摘要:新质生产力发展与传统农业转型的逻辑关联是当前亟待回答的重大理论命题。农业新质生产力代表着高素质农业劳动者、高效能农业劳动资料、高价值农业劳动对象及其要素优化组合的质变,质变过程依次通过要素精准识别、要素嵌入聚合、要素差序运作三种要素整合方式实现,本质上与传统农业转型的动态演进过程具有逻辑一致性。为牢牢把握以新质生产力为重要着力点推动传统农业转型的价值意蕴,亟需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加强原始创新技术攻关,完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打造新质人才培育模式。
分类: 理论经济学 >> 政治经济学 提交时间: 2024-10-22 合作期刊: 《教学与研究》
摘要: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是理解中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枢纽,国有企业改革是该枢纽中最为核心的理论构成。从马克思主义企业理论的三个命题出发,传统国有企业的非契约关系即人格化资本缺失与劳动力产权缺位问题成为国有企业效率困境的关键诱因,回归“企业一般”的双层劳动者契约重建工作相应成为中国微观—宏观市场化改革的核心要义。历经三阶段改革探索,改革任务在国有企业效率提升中发生转换:由着力增进营利效能转向提高核心竞争力与增强核心功能,进而对打造兼具“营利—公共”双重职能与“行政—市场”二元机制的特殊性国有企业提出改革深化的现实要求。基于体制型契约与市场型契约的具体特征及异质功能适配性,改革深化要求劳动者契约实现混合式发展。
分类: 理论经济学 >> 政治经济学 提交时间: 2024-10-21 合作期刊: 《学术界》
摘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资本是以增殖为逻辑、以商品为物质载体、以生产实践为中介的运动着的价值,在客观上发挥着调节社会生产要素在各部门分配和流通的职能,具有“资本的文明面”和资本文明悖论的双重作用。在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创造性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提出“为资本设置‘红绿灯’”,“既不让‘资本大鳄’恣意妄为,又要发挥资本作为生产要素的功能”,“发展耐心资本”。耐心资本作为一种新兴的、更为理性的资本形态,以长期视角、价值共创和稳健持守为核心内涵,强调长期投入、风险管控以及预期稳定的资本回报。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发挥“有效市场+有为政府”的系统合力,发挥资本作为生产要素的积极作用,壮大耐心资本,依法规范和引导资本健康发展。
分类: 理论经济学 >> 政治经济学 提交时间: 2024-10-21 合作期刊: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摘要: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占主导的生产技术以及随之而来的生产组织方式的变革,会系统地改变生产关系,尤其是资本与资本之间的关系,从而使资本集中的方式表现出新的特点和趋势。20世纪末以来,数字技术的发展以及由此产生的平台型组织深刻影响了资本集中的方式。考察数字经济时代资本集中的新特征可以发现,此时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集中方式均发生改变,资本之间的形式隶属让位于实质隶属,垄断资本的力量进一步加强。这导致资本主义生产—实现的对抗性矛盾进一步升级,虽然短期来看这一对抗性矛盾似乎得到修复,但长期中被进一步激化、广化和加深,最终生产过剩会沿着平台组织下的全球生产网络蔓延,使全球经济呈现出停滞的常态化趋势。我国在以数字经济推进高质量发展和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过程中,要正确认识和把握资本的特性和行为规律,引导和规范其健康扩张和发展。
分类: 理论经济学 >> 政治经济学 提交时间: 2024-10-21 合作期刊: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摘要: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是把握未来发展主动权的战略部署。马克思基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分析框架,整体考察经济循环的基本内容和特征,深刻揭示现代经济社会运行的一般本质和普遍规律。中国共产党人结合不同历史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将对马克思经济循环理论的科学认识,践行于探索构建及多次调整经济发展格局的创造性实践之中。新时代以来,习近平立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围绕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作出一系列具有前瞻性、战略性、全局性的重要论述。我们既要创造性运用马克思经济循环理论的方法论,也要深入把握经济发展格局历史展演的脉络逻辑;既要坚持以习近平关于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论述为根本遵循,也要以辩证思维看待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机遇新挑战,系统性探究新征程上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理论创新和实现机制。
分类: 理论经济学 >> 政治经济学 提交时间: 2024-10-18 合作期刊: 《中国商论》
摘要:近年来,数字技术与农村普惠金融的融合发展,进一步降低了普惠金融的成本和门槛,形成了包容性更强的数字普惠金融。本文选取河南省2016—2020年17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研究河南省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农村居民收入的影响,并开展异质性分析。研究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对河南省农村居民收入有良好的正向作用,并且这种正向作用在不同区域之间存在异质性。基于此,本文对河南省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和提升农村居民收入的提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以供参考。
分类: 理论经济学 >> 政治经济学 提交时间: 2024-10-17 合作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资本化农业如何改造小农,是农政研究中最核心的问题。但在这个问题上最重要的两个理论--马克思主义和恰亚诺夫理论--都有不足:前者忽视了商业资本通过纵向一体化及各种商品关系对小农生产的资本化改造,以及在商品关系中发生的剩余价值的剥削,而后者则在微观层面忽视了劳动力商品化对小农家庭经济行为的改造。这两个理论恰好在这两点上分别对对方做了有益的补充。本文在重新批判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和恰亚诺夫理论的基础上,将两条理论路线结合起来形成统一的理论框架,提出农业资本化的“横向集中”和“纵向集中”两条道路,并以当代中国农政变迁的实践来辅以阐述这两条道路所形成的多种资本改造小农农业生产及从小农家庭获取剩余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