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应用经济学 >> 区域经济学 提交时间: 2024-12-04 合作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摘要:本文利用我国省级面板数据建立回归模型,从创新能力和创新质量两个视角考察知识产权保护的效果,并分析了知识产权保护与传统创新投入要素结合后,对于我国区域创新能力和创新质量的影响,以及知识产权保护与创新影响要素之间的协同关系。研究表明,我国当前知识产权保护政策与要素协同能促进区域创新能力的提高,但是对于区域创新质量的促进效果不显著。
分类: 农林经济管理 >> 农业经济管理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区域经济学 提交时间: 2024-11-29
摘要:在中共云南省委、省政府的直接领导下,云南省切实贯彻党中央关于乡村振兴的重要部署决策,从各民族群众反映强烈的实际问题出发,因地制宜地选择并创建多批不同类型的示范村,打造出一大批“立得住、叫得响、可复制”的乡村振兴示范样板,积累的十分宝贵经验,也存在一些在全国都存在着的急需深入研究的问题。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区域经济学 提交时间: 2024-11-29 合作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摘要:在全球经济格局深刻调整的背景下,“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为东北亚地区经济发展格局重塑带来新的契机。依托中欧班列推进沈阳国际陆港建设,有利于引领沈阳市从内陆腹地走向开放前沿。本文从梳理沈阳陆港建设的内外部优势和面临的新机遇入手,从区域和国家战略视角审视沈阳建设东北亚国际枢纽陆港的战略意义,进而以构筑东北亚国际物流大通道、推进沈阳内陆枢纽经济崛起、创新沈阳陆港建设运营模式和推进“港—产—城”融合发展等为重点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区域经济学 提交时间: 2024-11-28 合作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摘要:城市化已成为21世纪全球经济的焦点之一,城市群模式引领着城市发展的新趋势。基于2003—2019年中国城市群层面的数据,采用面板固定效应模型,探讨城市群多中心空间结构对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效应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城市群的多中心空间结构抑制了经济增长质量的提升,而城市群的功能多中心空间结构对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不显著,同时,城市群形态多中心空间结构与经济增长质量之间存在显著的倒U型关系;城市群的产业分工水平显著缓解了城市群形态多中心结构对经济增长质量的负向影响,并促进了城市群功能多中心空间结构对经济增长质量的正向影响;东部地区的城市群形态多中心和功能多中心空间结构抑制了经济增长质量,而在中西部地区,功能多中心空间结构提升了经济增长质量。研究结论为理解城市群的经济动态提供了实证依据,未来应更加注重优化多中心空间结构,合理配置产业分工,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区域经济学 提交时间: 2024-11-28 合作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摘要: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要进一步优化高等教育布局,为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提供有力支撑。从发达国家发展历史来看,世界一流大学已成为吸引全球顶尖人才和国家科技创新竞争的决定力量。相比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我国创新中心城市数量明显低于对应经济规模应有的水平,在数量与质量上均存在较大差距。我国一流大学对创新中心城市建设的支撑能力不足是其重要原因,具体表现为世界一流大学数量偏少、大学布局与创新中心城市空间偏离、大学对企业的创新溢出效应不足以及人才培养重心过低等问题,从而阻碍了我国创新高地的建设。因此,必须加快建设以世界一流大学群体为支撑的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尽快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赢得中美战略竞争的主动权。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区域经济学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金融学 提交时间: 2024-11-28 合作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摘要:近年来,中国城市经济发展面临外部不确定性冲击和内部发展多重压力,推动增强城市经济韧性是统筹城市经济安全与发展的重要部分。本文从地方性商业银行发展这一金融要素视角探讨如何增强城市经济韧性。在理论分析地方性商业银行发展影响城市经济韧性机制的基础上,本文基于中国地方性商业银行的网点分布与城市经济的匹配数据,实证检验了地方性商业银行发展对城市经济韧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地方性商业银行网点分布密集的城市具有较强的经济韧性,这种积极影响在城市经济遭受冲击后的抵御时期和经济恢复时期均存在。机制分析表明,政府持股和软信息优势下的地方性商业银行逆周期信贷行为是提升城市经济抵御不利冲击和恢复能力的主要机制。与此同时,地方性商业银行对城市创新能力提升的支持有利于增强城市遭遇不利冲击后的经济恢复能力。本文研究表明,推动地方性商业银行发展是各城市应对内外部不确定性冲击、增强城市经济韧性的有效举措。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区域经济学 提交时间: 2024-11-27 合作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摘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作为我国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所受到的关注与日俱增。本文对粤港澳大湾区、东京湾区及旧金山湾区就经济辐射效应、区域协同效应及配套设施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对粤港澳湾区发展现状进行梳理总结,并根据研究结论对粤港澳大湾区未来发展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旅游管理 分类: 地理学 >> 人文地理学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贸易经济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产业经济学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区域经济学 提交时间: 2024-11-23
摘要:随着经济持续发展,旅游业成为现代经济的重要产业部门,然而许多地区在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却面临重重困境、甚至陷入项目烂尾的局面。本文在以往研究基础上,通过对诸多旅游现象的观察和分析,深入探讨旅游消费动机和约束,进而为优化地区旅游发展路径,推动地区经济发展提供政策建议。其中,旅游消费动机大致可以分为好奇驱动、放松心情、知识获取、内在激励、社会交往、健康追求、自我实现、生理需求等方面,其具有多元性、锐减性、层次性、方向性、变化性、异质性等方面的特点。旅游消费约束大致可以分为时间、信息、收入和成本等方面,其具有附加性、季节性、异质性和灵活性等方面的特点。为此,不同地区的旅游业发展应当坚持适度原则,并不断破除旅游消费约束,匹配旅游消费动机,优化旅游消费策略。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区域经济学 提交时间: 2024-11-18 合作期刊: 《中国商论》
摘要:自由贸易试验区是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下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的“试验田”,其所蕴含的制度创新必将对所在省份经济高质量发展产生影响。据此本文从贸易开放、投资自由、金融创新和制度创新四个方面分析了自贸试验区对区域产业升级的影响机制,并利用2004—2022年31个省(直辖市)的面板数据,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分析自贸试验区的设立对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自贸试验区对区域产业升级具有积极影响。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区域经济学 提交时间: 2024-11-18 合作期刊: 《中国商论》
摘要:县域经济作为乡村振兴与城乡融合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是实现全面小康社会与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基石。立足新结构经济学理论框架,本文系统探讨了推动县域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策略路径。本文以清远市为例,通过深入剖析清远县域经济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并结合新结构经济学原理,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以面对世界长周期大变局和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挑战为契机,加快形成引领县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的新质生产力,并为此提供有益的理论参考与经验借鉴。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区域经济学 提交时间: 2024-11-18 合作期刊: 《商展经济》
摘要:展览业网络关注度能够反映各城市展览业的市场影响力,并映射出所在区域内部市场供需的匹配关系和区域间市场辐射的合理性。在理论分析展览业网络关注度的基础上,本文对长三角部分典型城市的展览业网络关注度时空分异特征进行研究,并基于百度指数获取各城市2019年和2023年展览关键词的日均关注量,借助ArcGIS软件,采用季节集中度指数和地理集中度指数等方法测量关注度的时空特征。研究发现:从时间维度来看,展览产业体量相对较大的一线城市和省会城市的产业影响力受季节影响相对较小,各地展览业辐射力时序变化趋于平稳;从空间维度来看,产业空间体系形成了以上海、南京、杭州三大网络中心为极核城市,二、三线城市为边缘城市的“核心-边缘”结构。基于此,本文根据时空特征提出相关建议,以供参考。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区域经济学 提交时间: 2024-11-18 合作期刊: 《商展经济》
摘要:新时代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是人居环境提升的重要支撑。本文基于人居环境的内在逻辑构建了经济高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分析辽河流域2010—2020年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采用时空特定效应的空间面板数据测算其时间演进特征与空间集聚特征,在此基础上构建辽河流域经济空间发展格局并划定分区,通过地理探测器模型对辽河流域的经济高质量发展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基于驱动因子探测的规划引导措施与政策策略引导,以期优化带动辽河流域的经济高质量发展。
分类: 理论经济学 >> 政治经济学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区域经济学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国民经济学 提交时间: 2024-11-15 合作期刊: 《长白学刊》
摘要: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基础,基于我国城乡医保制度改革的视角,使用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数据构造多期双重差分模型,评估医保统筹制度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影响的政策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医保统筹政策相对于“新农合”与“城居保”制度显著缩小了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政策针对农村的低学历、中低收入以及中老年群体产生更明显的效果。机制分析进一步证明统筹医保制度可以通过降低农村居民医疗支出负担、提升其健康水平等渠道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因此,推进医疗保险统筹改革,在制度设计上应该更有针对性地向农村居民群体倾斜,提升受益公平性,为迈向共同富裕提供制度性保障。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区域经济学 提交时间: 2024-11-14 合作期刊: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省会城市首位度与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密切相关,通过提高省会城市的辐射力,可以实现全省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以2008一2021年中国26个省市的面板数据为样本,通过建立双向固定效应模型与空间面板杜宾模型,探究了省会城市首位度对区域经济产生的增长效应与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省会城市首位度与区域经济发展存在显著非线性关联。在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这种关系呈现倒U型特征;而在东北地区,则表现为线性关系。机制检验表明:省会城市首位度可以通过推动产业结构升级,进而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此外,空间检验揭示了省会城市首位度对邻近地区区域经济发展具有显著的空间依赖性和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基于此,建议结合各省实际情况,增强省会城市首位度,并积极进行产业结构升级,以促进本省及邻近省份的协同发展,实现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区域经济学 提交时间: 2024-11-14 合作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摘要:中国正处于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与践行人民城市理念的关键时期,信息消费作为重要的新兴消费领域,对满足多样化、高品质的消费需求,提升城市活力、人居品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以国家信息消费试点政策为准自然实验,选取相关统计数据与开源大数据,运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了信息消费赋能城市活力的影响效应。 研究结果显示:(1)信息消费试点政策能够提高试点城市的活力水平。 这一结论在替换被解释变量、克服内生性问题、排除异质性处理效应与控制国家智慧城市试点政策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 (2)信息消费试点政策主要从供需两端推动城市活力提升,需求侧提高消费需求效应,供给侧信息产业集聚、创新促进与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是影响城市活力的重要途径。 (3)信息消费试点政策的城市活力提升效应在行政等级更高、地理区位更具优势、城市规模更大以及经济发展水平更高的城市更为明显。 (4)信息消费试点政策对城市活力的提高具有正向空间溢出效应。 本文的研究结论为加速释放信息消费潜力,促进信息消费扩容提质,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政策依据。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区域经济学 分类: 社会学 >> 社会学 提交时间: 2024-11-11
摘要:缩小居民收入差距是新时代推进共同富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议题。本文基于2010-2020年六期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通过RIF回归方法研究了住房拆迁对县域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住房拆迁显著扩大了县域居民收入差距。机制研究发现,住房拆迁主要通过促进家庭创业和财富积累扩大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的时间、家庭以及区域异质性分析发现,早期拆迁政策对居民收入差距没有影响;高收入家庭、多套房家庭以及高年龄户主家庭更易受拆迁影响;城市地区和经济发达地区的家庭受影响更大。本文为中国居民收入不平等找到了一种新的解释,研究结论可以为缩小收入差距,实施共同富裕战略提供参考借鉴。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区域经济学 提交时间: 2024-11-08
摘要: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对于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文章基于沿黄城市群71个城市2008-2022年地级市平衡面板数据,构建计量回归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探索创新人才集聚对全要素生产率水平的影响及其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创新人才集聚能够有效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水平,且在不同流域地段、不同地理区位以及不同经济水平方面存在差异;其中中游地区、东部地区和二三线城市创新人才集聚对全要素生产率促进效果最明显;在空间效应分析中,创新人才集聚显著促进本地区全要素生产率水平,同时也推动了周边地区全要素生产率水平的增长,进而提高了整个区域的全要素生产率水平。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区域经济学 提交时间: 2024-11-08 合作期刊: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作为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国家重大战略的先手棋和突破口,紧扣“一体化”与“高质量”两个关键,锚定区域战略定位,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持创新驱动、整体协同,取得了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优势与从区域项目协同走向区域一体化制度创新的实践新成效。在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的过程中,示范区三地加快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统筹构建跨域共治新机制、优化塑造生态环境新风貌、联动打造对内开放新平台、完善提升域内服务新层级,在协同进阶的路径上为跨域一体化发展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先行经验,也为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生态文明实践开辟了新境界。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区域经济学 提交时间: 2024-11-08 合作期刊: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采用百度迁徙、百度指数两项大数据和深度学习算法,测算长三角地区城市间的要素流动水平,并结合A股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对该地区的要素流动规模、结构与企业创新的关系进行深入分析。固定效应模型的回归结果表明:(1)长三角地区要素流入规模对企业创新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且流入要素来源地的多样性与企业创新呈现出正向的关系。上述结论经过内生性识别和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2)异质性分析揭示了要素流入结构与企业创新关系的机理:一方面,来自边缘地区的要素流入产生了长尾效应和充分的多样性,导致其相较于来自中心地区的要素流入更能够促进本地企业创新:另一方面,文化差异更大的要素对于丰富创新“基因库”具有更大的互补价值,导致其相较于低文化差异的要素流入更能够促进本地企业创新。鉴于此,提出了推动更大范围的一体化、促进创新要素的共享和维护创新资源的多样性等进一步推动长三角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建议。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区域经济学 提交时间: 2024-11-08 合作期刊: 《应用经济学评论》
摘要:环境税引导全社会自觉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对绿色创新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基于2014—2020年我国285个地级市面板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模型,检验了环境税实施对城市绿色创新水平的影响,使用修正后的引力模型测算了绿色创新空间关联的辐射效应与汲取效应,探讨了环境税对城市间绿色创新空间关联的作用。结果表明,一方面,环境税的实施能显著提升城市的绿色创新水平,且具有地理区位、经济区位和资源依赖程度的异质性,主要影响渠道是产业集聚的协同效应和创新环境改善。另一方面,环境税实施对城市绿色创新空间关联产生显著影响,既促进了城市绿色创新成果的外部溢出效应,也增强了城市对外部绿色创新成果的汲取效应,环境规制强度和人力资本水平在其中起到了正向调节作用。环境税进一步强化了整体发展水平较高的东部地区城市、城市群中心区域城市,以及资源依赖程度较低的城市在绿色创新方面与外部的联系,并显著提升了非城市群城市接受外部绿色创新辐射的程度。本文从创新水平与空间关联角度为环境税的绿色创新效应补充新的研究视角,为绿色化、低碳化背景下各地区制定提升绿色创新能力的策略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