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提交时间
按主题分类
按作者
按机构
您选择的条件: 国际关系
  • 太空权力结构的演变与趋势前瞻

    分类: 政治学 >> 国际关系 提交时间: 2024-11-24 合作期刊: 《中国军事科学》

    摘要: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认为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系统要素之一,从根本上推动着太空国际关系的演变。在国际交往互动中各国太空力量发展成为其新的权力来源之一。各国以太空力量为基础的权力关系互动在凸显少数大国权力优势的同时,进一步加剧了大国安全竞争关系。由于太空力量易于非对称反制,从而逐步形成太空相互掣肘的太空多极权力结构。太空力量以信息沟通等方式渗透到经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逐渐加深各国间的依赖关系,推动其由团簇状向集簇状依赖关系演进。各个层面以太空力量为基础的国家间权力交叉互动,复合建构成胶黏性多极权力结构,推动太空国际关系朝着太空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方向演进。

  • 从利益共同体到命运共同体——后冷战时代中国—东盟关系构建的路径选择

    分类: 政治学 >> 国际关系 提交时间: 2024-11-24 合作期刊: 《中国军事科学》

    摘要:冷战结束以来,加强经济联系是中国—东盟关系深化的核心动力,也是中国—东盟利益共同体的基础。然而,受美国挑起的大国竞争、南海问题以及部分东盟国家内部因素的制约,仅凭经济关系难以构建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因此,有必要在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建立高水平的政治互信与安全保障,重点确保彼此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与政治稳定,将利益共同体升级为命运共同体。

  • 北约欧洲盟国介入西太平洋地区安全事务的基础及限度

    分类: 政治学 >> 国际关系 提交时间: 2024-11-24 合作期刊: 《中国军事科学》

    摘要:本文基于对北约欧洲盟国军事实力、联盟互动和既往行为的观察,对其介入西太平洋地区安全事务的动因、基础与限度进行分析,发现北约欧洲盟国对西太平洋地区介入的直接动力将来自盟友施压,必要条件是美欧共同威胁认知,作用形式是盟友利益交换与欧洲国家“交易型干涉”。北约欧洲盟国对外干涉的政治基础为法理层面对盟约的补充解释,联盟制度层面的全球伙伴关系网络,以及成员国层面的“2+2”对话机制;军事基础为北约常规海军和成员国军事资产。北约欧洲盟国同时面临来自联盟决策机制、地区平衡、地理距离和技术条件的限制,并将由此产生政治施压、经济制裁以及直接或间接的军事参与等选择。

  • 顺势而为:中国对外发展援助新理念——以中老替代发展项目为例

    分类: 政治学 >> 国际关系 提交时间: 2024-11-06 合作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通过对中老两国合作开展的替代发展项目实施过程的考察,探讨其不同于西方传统发展援助模式的差异性与特殊性。该项目以理解地方社会发展逻辑为基础,尊重老挝农民的发展需求,采用风险共担与合作共赢的方式谋求共同发展,将替代发展与政府生态移民政策有机融合,最终赢得老挝各方支持,取得援助成功。本文称之为“顺势而为”的发展援助策略。“顺势而为”集中体现了中国作为新发展援助主体的对外援助特质,其核心理念是与被援国共同构建共担风险、平等合作、协同发展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 “一带一路”遭遇欧美大国的 经济冷战思维挑战及应对研究

    分类: 政治学 >> 国际关系 提交时间: 2024-11-05 合作期刊: 《临沂大学学报》

    摘要:“一带一路”自提出以来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但同时也遭遇了多种挑战,其中欧美大国的经济冷战思维挑战尤为突出。在全球经济萎靡、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中美竞争关系常态化的世界大变局背景下,欧美大国经济冷战思维挑战“一带一路”的行为愈演愈烈。在冷战遗留视角下,欧美大国践行舆论抹黑“一带一路”、多边平台威慑“一带一路”、国内外基建联盟围堵“一带一路”的三重路径,阻滞"一带一路"的深入推进。究其原因,既有欧美大国种族主义与意识形态偏见的思想因素,又有大国实力兴衰对比的现实因素。由此,在短期内,应对欧美大国的舆论裹挟,需要建设以“一带一路”为抓手的中国对外话语体系;从中期来看,要以毛泽东思想“中间地带”理论为指导,做实对欧美游移力量的统战工作;最后,就长远而言,依据打铁还需自身硬原则,加强“一带一路”机制化建设并推进“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 认知视角下的白俄罗斯上合观及其对上合组织的影响

    分类: 政治学 >> 国际关系 提交时间: 2024-10-28 合作期刊: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伴随国际大变局的持续深入以及上海合作组织的不断发展和壮大,基于对当今世界和地区局势的认知以及自身内外政策的调整,白俄罗斯对上海合作组织的认知与定位发生了积极的变化。在白俄罗斯方面看来,上海合作组织已成为世界多极秩序构建的主要支撑之一,是白俄罗斯谋求欧亚地缘政治空间平等建构者地位的重要抓手。白俄罗斯方面希望借助上海合作组织的资源推动本国正在进行的政治改革、经济转型、外交东向调整等议程,实现国家在百年未有大变局中的生存与发展。为此,白俄罗斯支持构建“集体东方”,谋求推动“一体化机制间合作”和“差速一体化”,以凸显自身的地缘价值,并更快地在上海合作组织,乃至整个新世界格局中重新确立自己的位置。但与此同时,白俄罗斯加入上海合作组织将是机遇与风险并存,在带来地域突破和更多地区间合作机会的同时,也将潜在地扩大组织内部的分歧增加协商一致的难度。对此,应在推动上海合作组织各领域合作的过程中突出组织的特色,增强组织内部的互谅互信,打造具有吸引力的多边机制及合作模式,推动上海合作组织由地区性组织向全球性组织乎稳转型。

  • 北约“亚洲战略”:变迁机理与三重困境

    分类: 政治学 >> 国际关系 提交时间: 2024-10-23 合作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摘要:自2010年北约里斯本峰会发布“新战略概念”,到2022年马德里峰会推出新“战略概念”,再到2023年纽尔维斯峰会批准了自冷战结束以来最全面的防御计划,北约的重要战略文件均涉及了对区域战略的论述,包括对“亚洲战略”的规划。目前,北约在亚太扩大影响的动向不断加强,北约“亚洲战略”日趋成形,即协同美国,参与亚洲局部战争和制造争端、加强与亚太国家的伙伴关系和对话机制,以扩大北约活动范围、拓展北约建设内容、谋求更大的联盟和凝集力。北约“亚洲战略”的变迁及其与美国联盟体系的关系表明,北约“亚洲战略”变迁的动力既有北约组织的自主选择,也有美国主导国的战略诱导,当然也离不开欧洲成员国、亚太伙伴国的诉求影响,是多种力量相互博弈和拉扯的合力使然。与此同时,北约“亚洲战略”也存在三重“战略困境”,具体包括“组织驱动困境”“乌克兰化困境”“预言自我实现困境”。为此,中国应处理好亚太地区的安全问题,处理好与北约及其成员国、伙伴国的竞争与合作关系,加强与欧美俄的对话机制,反对北约继续扩张,反对在亚太地区构建封闭的结盟体系,破解北约“亚洲战略”存在,践行全球安全倡议。

  • 全球治理转型与青年组织国际影响力

    分类: 政治学 >> 国际关系 提交时间: 2024-10-11 合作期刊: 《广东青年研究》

    摘要:随着青年在全球治理中的活跃度日益提高,国际影响力越来越成为青年组织建设的重要战略选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但人类发展进步的大方向不会改变,世界历史曲折前进的大逻辑不会改变,国际社会命运与共的大趋势不会改变。统筹两个大局、树立国际视野是全球治理时代提出的重大课题,也是新时代加强青年组织建设的重要遵循。在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下,青年组织应凝聚各国青年力量,从中国和世界的联系互动中探讨人类面临的共同课题,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方案和智慧。只有坚持胸怀天下、守正创新,高举多边主义旗帜,遵循国际青年领域的发展规律以及国际影响力的生成逻辑,培养全球责任意识,加强国际社会团结,抓住青年共同关切,提供国际公共产品,找到各国青年发展的最大公约数,才能稳步提升引领力、塑造力和感召力,在高质量服务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以及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动实践中展现新时代的使命与担当。

  • 21世纪中国对蒙古国的救灾援助及其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蕴

    分类: 政治学 >> 国际关系 提交时间: 2024-09-30

    摘要:蒙古国是一个灾害多发频发的国家,21世纪以来中国主要通过提供救灾物资、派遣援外救援队的方式帮助蒙古国应对多种自然灾害、流行病和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并在一定程度上与蒙古国开展救灾减灾防灾领域的合作。 中国对蒙古国的救灾援助,支持了蒙古国的救灾减灾防灾事业,产生了以“援助”带动“合作”的效应,提升了中国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是携手打造风险共担、经济互融、政治互信的“中蒙命运共同体”的真实写照,书写了新时代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动例证。

  • 网络空间中的大国竞争:中美战略博弈的竞争维度与利益交集

    分类: 政治学 >> 国际关系 提交时间: 2024-09-24 合作期刊: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大国竞争作为国际政治 与国际关系研究中的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在网络与信息化时代中呈现出崭新的内容与形式。梳理在网络空间中大国竞争的现实与理论,建构出网络空间大国竞争的分析框架,并结合具体案例,进一步从治理规范、技术标准以及地缘政治维度呈现出中美两国在网络空间中的竞争实例。与此同时,指出中美两国在网络空间中存在的利益交集,并提出通过维护网络空间战略稳定,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方式强化互信与合作,提供了一种可以参考的战略路径:通过维护网络空间战略稳定,确保双方战略克制,深化双方在网络空间各领域互信与合作,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 加拿大华人身份认同与歧视困境中的多元文化适应

    分类: 社会学 >> 社会学 分类: 中国语言文学 >> 国际中文教育 分类: 文化学 >> 文化学 分类: 民族学 >> 民族学 分类: 教育学 >> 课程与教学论 分类: 心理学 >>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分类: 政治学 >> 国际关系 分类: 公共管理学 >> 行政管理 提交时间: 2024-09-19

    摘要:在全球化与多元文化共存的背景下,加拿大华人社群面临着复杂的文化认同和歧视挑战。文化认同不仅是华人群体自我定义的核心要素,也是他们在融入主流社会过程中抵御歧视的重要支撑。研究发现,强烈的文化认同感虽然可以帮助个体抵抗外界的排斥与歧视,但同时也可能加剧与主流社会的紧张关系。在这一动态过程中,华人社区通过文化传承、创新和社会适应,积极寻求身份认同与社会融合的平衡。与此同时,尽管多元文化政策在制度上提供了支持,但政策执行中的局限性和社会偏见仍对华人群体的社会地位产生了负面影响。通过分析文化认同、歧视感知、社区应对策略以及政策互动,揭示出华人群体在多元文化环境中追求平等与文化自信的关键路径。

  • 新一轮“超级选举周期”拉美政党发展的新变化及影响

    分类: 政治学 >> 政治学理论 分类: 政治学 >> 国际关系 分类: 政治学 >> 国际政治 提交时间: 2024-09-19 合作期刊: 《当代世界》

    摘要:政党是拉美国家政治运行的主体力量、政治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及政治制度的重要支撑。经过近两百年的发展,拉美政党制度和政党运行方式得到进一步规范,政党发展在保持较好延续性连贯性的同时,呈现出发展中国家政党政治的鲜明特性。在2021—2024年“超级选举周期”,拉美政党政治发展不断出现新变化,突出体现为传统政党衰败和新型政党崛起相互交织、政党发展分散化和联盟化相互促进、左右争斗政治效应加速外溢、朝野争斗更趋激烈和复杂等特点及趋势。拉美政党发展的新变化有着深厚的经济社会和政治根源,并对该地区国家执政党的公信力、合法性、治理能力及地区国家团结合作等产生深远影响。

  • 美国散居外交的行为体间关系的类型分析

    分类: 政治学 >> 国际关系 提交时间: 2024-09-05 合作期刊: 《肇庆学院学报》

    摘要:通过对散居外交中以美国国务院为代表的外交部门与散居社群间形成的多种组织间关系的比较分析,为散居外交的概念化提供理论基础。本文根据资源依赖程度和性质上的不同,将美国与散居的组织间关系分为斡旋咨询、依从、游说和公私伙伴四种。美国散居外交是将散居社群的意见纳入相关外交政策制定与执行过程中,加强和深化美国与世界各地外交关系的重要方式。

  • 延伸——即时威慑理论:历史案例与当下意义

    分类: 政治学 >> 国际关系 提交时间: 2024-08-27 合作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摘要:延伸——即时威慑是较为独特的一种威慑类型,指在盟友即将遭到对手攻击时,威慑发动方保护盟友免遭攻击之努力。其主要实施手段为密集释放威慑信号,迅速推进前沿部署巩固军力优势,并伴以灵活讨价还价和政治解决的尝试。在当前全球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加剧和美国对华战略打压升级背景下,延伸-即时威慑可能成为美国介入台海危机的主要战略方式。本文从延伸-即时威慑概念机理、历史案例入手,分析美国对华威慑战略的走向及可能效应,以此为全面应对美国对华战略施压、塑造未来地区安全形势提供些许理论参考。

  • 美国印太复合联盟的构建及影响评析

    分类: 政治学 >> 国际关系 提交时间: 2024-08-27 合作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摘要:联盟是美国“印太战略”的关键支柱。随着美国国内和地区形势的变化,拜登政府着眼于构建印太复合联盟。印太复合联盟综合了联盟和同盟的属性,包含联盟构成圈层化、联盟议程多元化、联盟目标制衡化和联盟基础弹性化四个维度。印太复合联盟的产生主要基于分担霸权护持成本、发挥盟友主动性、重塑联盟关系和减少地区国家对“印太战略”的抵触等考量。印太复合联盟以美日韩印澳和欧洲主要盟友为“内核”,东南亚和南亚中小国家为“中间地带”,太平洋岛国为“外围”,综合了安全、经济和地区治理议题,借助议题合作的方式制衡中国,在所谓“民主”价值观下突出意识形态弹性化。美国构建的复合联盟导致印太地区内出现功能相似但成员相异的“平行体系”加剧地区阵营化态势,还使地区公共产品俱乐部化,甚至与地区国家的需求出现错位,并引发治理冗余和治理失衡并存的现象,削弱了地区国家的获益前景。

  • 美国干涉话语体系的新发展——关于美国介入叙利亚冲突之话语实践的分析

    分类: 政治学 >> 国际关系 提交时间: 2024-08-27 合作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摘要:叙利亚冲突的演进与美国的干涉密不可分,实际上美国早就成为此场冲突的重要一方。受主权原则及禁止使用武力原则等的限制,美国不得不为自己本质上完全非法的一系列对叙干涉活动提供规范性依据。但是美国原有的相关干涉话语体系已经不能满足对叙干涉的需要,因此美国对其进行了更新发展。这种发展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亲民主干涉”话语体系的发展、“境外武力打击非国家行为体”话语体系的发展、“人道主义干涉”话语体系的发展。在叙利亚冲突背景下,美国发展上述三类话语体系的路径,分别是重构“合法政府”话语、重构“自卫”话语、构建禁化武新话语。美国对三类干涉话语体系的发展,本质上都是对其霸权逻辑的翻新,其中国际负面影响最大的是“亲民主干涉”话语体系的发展,另外两个方面则在一定程度上服务于“亲民主干涉”活动及其话语体系的发展。

  • 国家安全理论与实践中的国家自主性——基于美国经济制裁案例的研究

    分类: 政治学 >> 国际关系 提交时间: 2024-08-27 合作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摘要:一国的国家安全,不论在理论上还是建设实践上,其核心内涵或目标应该是使该国最主要政治决策力量具有决策上的自主性,这种自主性构成了国家自主性的主要内涵。从理论上讲,这种决策自主性,不仅体现在对国内事务上,也体现在对国外事务上,主要指该国的最主要决策力量(不完全等同于现任执政者)所具有的可以作出让本国家或民族得以长期存续和发展而不被内外力量打断的英明决策的能力,其暗含的基础性条件是该国的最主要决策力量在制度上、物质上或合法性上得到了一定的支持或支撑。从实践上讲,对当代遭受外来经济制裁的国家进行案例研究可以发现,同等条件下,被制裁国家的决策自主性能力,往往是影响经济制裁效果,进而影响该国国家安全建设成效的决定因素,这在与发展核武器相关的经济制裁案例中体现得尤为明显。能否在政治制度上得到持续的和更高的支持,并满足最基本的物质条件和获取合法性上民众的普遍支持,将决定一国国家自主性能力的高低,进而决定该国的国家安全成效的多寡。该研究对于广大发展中世界的国家安全建设具有较大和普遍的启示价值。

  • 国际关系演变的技术政治解释——以美国对华技术博弈为分析视角

    分类: 政治学 >> 国际关系 提交时间: 2024-08-27 合作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摘要:传统国际关系研究常常忽视技术在国际关系中的重要影响,仅将技术看作是经济和军事的天然附属。历经数十年的高速发展,技术特别是颠覆性技术深刻嵌入社会政治经济各领域,技术的“杠杆和重塑作用”不断增强,进而重构全球技术竞争模式,引发国际关系的深层次演变。当下,技术竞争呈现出参与门槛高、竞争对抗意识浓、产业链和价值链战略地位空前突出等特点。同时,新技术本身所呈现的颠覆性、快速迭代性和涌现性等特征愈发受到关注。美国对华在新技术领域的“切割和封锁”策略,在瓦解全球技术共享生态的同时,迫使技术竞争的双方主动和被动地进入更激烈的博弈状态,导致全球治理出现新难题,进而给国际关系与国际秩序带来更多不确定性。

  • 大变局之下的世界秩序:范式之变?

    分类: 政治学 >> 国际关系 提交时间: 2024-08-27 合作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摘要:国际社会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学术界对这场变局的根源探讨众说摘 要纷纭竞争和对抗意识所取代,从而导致时代巨变。未来世界主的前景取决于国际社会了大变局的根源在于现代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内权力结构的变迁,使处于该体系的核心力量通过作为其“上层建筑”的现代国际关系体系,部分抛弃自由主义而试图阻止体系内的权力变迁的持续,尤其表现为基于主权原则的开放交流日益被保护主义和大国间的地缘政治竞争和对抗意识所取代,从而导致时代巨变。未来世界秩序的前景取决于国际社会的共同选择。为结束国际社会大变局带来的混乱并重构一个更为公正合理的世界秩序全球南方将承担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通过非激进主义的方式改造现代资本主义经济运行所依赖的新殖民主义,并促进开放性主权原则的发展。

  • 大趋势与小周期作用下的中美关系

    分类: 政治学 >> 国际关系 提交时间: 2024-08-15 合作期刊: 《国际问题研究》

    摘要:当下中美关系的演变既受到大趋势的影响,又受到小周期的作用。从2023下半年开始,中美关系进入一个以加强对话与交流、谋求稳定与缓和为特征的小周期。拜登政府对华政策出现小幅调整,加强接触和交往,在经贸问题上采取较为务实的态度,调整对华政策定位;中国对美政策在坚持斗争的同时,也根据形势变化引导与塑造美国对华政策。旧金山元首会晤对推动两国关系的目标管理与过程管理具有重要意义,确立了构建稳定、健康、可持续中美关系的阶段性目标,并在管控分歧的基础上推动合作重返双边关系议程,有助于界定中美博弈的边界。中美关系的未来走向取决于美国能否务实确定其对华政策的目标,及在经贸与安全领域对华竞争的合理边界。中国处理对美关系,既要立足大趋势,又要用好小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