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公共管理学 >> 土地资源管理 提交时间: 2024-12-02 合作期刊: 《行政管理改革》
摘要:当前,我国住房发展已进入存量时代,城镇住房面临安全隐患凸显、维修养护任务繁重、过去拆除重建方式难以持续等新形势。然而,现有各类维修和更新、改造资金未覆盖住房发展全生命周期,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的使用、续筹和管理上存在多重困境,产权人履行出资责任的意愿不足,政府补助资金渠道少,亟需突破制度困境。要充分利用我国大规模维修养护和重置更新需求到来前的窗口期,结合国际经验和我国住房发展实际,坚持全生命周期管理、权利义务对等、“取之于房、用之于房”和可持续更新的原则,在不新增业主负担的情况下建立住房维护更新资金制度,明确个人账户、公共账户的资金筹措和使用规则,完善住房保险和住房体检配套制度,为住房维修养护和重置更新提供资金和制度保障。
分类: 公共管理学 >> 土地资源管理 提交时间: 2024-11-20 合作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通过构建一个基于社会共识视角审视制度变迁的理论框架,为推进土地增值收益分配制度深化改革和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制度变迁与社会共识存在相互作用、动态演进关系,通过交易成本的负向效应,社会共识在制度变迁的“收益—成本”动态平衡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制度变迁引致的制度环境变化通过“个体认知—群体共识—社会共识”过程反作用于社会共识。另外,«土地管理法»修订(修正)历程表明,我国土地增值收益分配制度改革社会共识经历了“匮乏—显化—强化”三个演化阶段,新发展阶段下,深化改革共识持续发酵。基于此,土地增值收益分配制度改革应从事前、事中、事后环节逐步突破改革社会共识中存在的困局,凝聚全社会的价值共识,巩固制度改革思想基础;推动行动共识,破除制度改革利益藩篱;逐步形成一般化的制度共识,强化制度改革监督保障,为深化改革提供有利的共识基础。
分类: 公共管理学 >> 土地资源管理 提交时间: 2024-11-08 合作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为揭示农户意愿影响机制,基于计划行为理论框架,利用江苏省扬州市271份农户调研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测量观测变量对潜变量的直接效应、间接效应和总效应。结果表明:农民对非物质利益的偏好逐渐突显,体现在集中居住后农民养老保险的改善、医疗卫生条件的提高以及良好的居住环境对其具有更大的吸引力;相较于亲戚朋友和邻居的示范性引导,村干部的指令性规范对农户意愿影响更加显著;农民对集中居住后生活习惯的改变和生活成本的增加产生忧虑是降低其整理意愿的重要因素;观测变量仅对所属潜变量产生直接效应,但其作用力通过潜变量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对其他潜变量产生间接效应;农户意愿影响机制遵循“观测变量→潜变量→意愿”的路径,观测变量的影响力通过中介潜变量作用于农户意愿。提出应完善农村社会保障政策,建立失地农民再就业保障机制,合理发挥政府主观规范的积极作用等有助于提高农户整理意愿的政策启示。
分类: 公共管理学 >> 土地资源管理 提交时间: 2024-10-18 合作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有关宅基地退出影响因素的研究由于区域选择、模型方法、测量方式或具体研究内容的不同,研究结论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为厘清宅基地退出影响因素及其效应,推动宅基地有序退出,在纳入18篇实证文献、137个效应值、78934个独立样本进行 Meta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农户宅基地退出的影响因素及影响因素强度随时间的变化,以及农户宅基地退出的影响因素是否存在异质性及异质性来源。结果表明:农户受教育程度、家庭年收入、非农收入占比、宅基地确权、所在地距县城距离及是否在城镇购房对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均有显著正向影响;年龄、家庭年收入、宅基地面积及是否在城镇购买住房在影响农户宅基地退出方面存在明显的异质性。宅基地退出影响因素随时间变化作用强度也在变化,且不同区域影响宅基地退出意愿的因素作用程度不同,应当根据地区差异对农村宅基地退出有针对性地进行政策引导。
分类: 公共管理学 >> 土地资源管理 提交时间: 2024-10-12 合作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当下的土地制度改革从长远看必须贯彻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国家意志。从城乡融合发展的视域来看,虽然“三权分置”制度设计的目的是为了盘活土地经营权,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但这样的制度设计使土地权属关系和利益分配关系更加复杂化,也不能有效地推进城乡之间要素自由流动。从历史正义和社会公平角度来看,农村土地的根本性质在于保障农民的居住权和生存权,那么在中央政府主导下的“两权置换”的改革方案或许是更佳的选择,即可以使农民用土地承包经营权益置换社会保障权,用农村宅基地所属权益置换城市里的住宅权。这样不仅能够建立起有序的土地退出机制,解除农民进城的后顾之忧,而且能够支持未来实现地租收益全民共享,真正促成城乡一体化发展。
分类: 公共管理学 >> 土地资源管理 提交时间: 2024-10-12 合作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日益凸显的土地细碎化问题对我国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提出了严峻挑战。按照“市场-行政-自组织”三元分析框架对土地细碎化治理机制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可能出路。研究发现:市场机制由于无法有效解决交易成本过高问题,在实践中治理土地细碎化的效果并不明显;行政机制在土地细碎化治理中的效果也不尽理想,虽然弥补了市场机制中的一些缺陷,但是同时也带来了不少新的问题;自组织机制既能降低交易成本又能整合细碎产权,治理土地细碎化的效果较好,但在实践中的实施空间却受到限制。鉴于此,我国土地细碎化治理的可行出路是将三种机制充分融合的“三位一体”机制。
分类: 公共管理学 >> 土地资源管理 提交时间: 2024-10-11 合作期刊: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基于余江调研数据,运用 Mlogit 模型分析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对于农户所有权认知转变的影响作用,为强化宅基地所有权认知提供理论参考。研究结果表明,农户越是觉得宅基地审批建房难,就越不容易转变认知。农户越是感觉到村集体对违规宅基地处罚力度大,就更容易实现宅基地个人所有向集体所有转变。同时,是否是党员、家庭常住人口比、家庭年收入、村庄人口流动性、村庄是否为单一姓氏等个体与村庄特征同样对农户宅基地所有权认知具有显著影响。通过调节效应分析,农户是否在城镇购房、家庭宅基地面积的个体特征会对上述作用机制产生强化作用。基于上述分析认为,宅基地改革试点确实对农户宅基地所有权认知转变发挥了显著作用,但是要完全实现对所有权认知重塑仍需要一个长期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充分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消除村民对未来权益的担心,增强改革结果的公平性,采取差异化工作方案,这样才能使村民更加信任集体组织的权威性,更加容易实现产权认知转变。
分类: 公共管理学 >> 土地资源管理 提交时间: 2024-10-11 合作期刊: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伴随我国城镇化工业化进程加快,农村宅基地不可避免的大量闲置、低效利用,“农村空心化”现象日益严峻。为盘活利用农村闲置宅基地,提高农村土地资源利用效率,我国积极推进宅基地改革,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就在宅基地改革中探索出“保权退出”的新模式。首先从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分析保障宅基地资格权的困境,再结合对凤阳县 Y 镇FY 村和 G 镇 GH 社区的实地调研,对两个不同地域村庄探索的闲置宅基地退出新模式进行总结和剖析,分析保权退出各利益相关主体的得失,从而得出优化农村宅基地“保权退出”模式的路径思路,为开展农村闲置宅基地有效退出工作提供政策建议:(1) 完善宅基地资格权保障制度,建立资格权确权颁证制度,探索多元路径保障农户资格权内涵的居住权;(2) 要提高农户对宅基地相关政策的认知水平,推动闲置宅基地的有效退出;(3) 构建地方政府、村集体、农民各利益主体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找到各方都满意的宅基地退出利益分配方案。
分类: 公共管理学 >> 土地资源管理 提交时间: 2024-10-11 合作期刊: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基于福建省 460 份农户调研数据,通过可持续生计框架,运用无序多分类 Logit模型对农户的闲置宅基地的处置意愿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总体上,农户对闲置宅基地的处置存在多种意愿,但当前处置意愿仍然较低;从具体的生计资本指标影响分析看,宅基地宗数、户均劳动力水平和宅基地政策认知情况等因素对农户宅基地的处置意愿均产生显著正向影响;农户的出租意愿受到是否有城镇住房因素的影响,农户宅基地转让意愿受到家庭现有耕地面积的影响,农户宅基地置换意愿还受到宅基地建筑面积与留村的直系亲属数量、家庭年均收入的影响,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则受到家庭现有耕地面积、是否担任村干部及家庭保障情况等因子的影响。据此提出:尊重农户多元意愿,采取差异性盘活政策;持续推进宅改政策宣传,促进农户转变私权意识;普及农村职业教育,完善农户社保机制。
分类: 公共管理学 >> 土地资源管理 提交时间: 2024-10-11 合作期刊: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宅基地资格权是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设置的新型权利,是当前理论研究和改革试点实践关注的重要内容之一。然而,当前有关宅基地资格权的理论观点尚未达成共识,改革试点地区的具体实践操作多样。基于新一轮宅基地制度改革 104 个试点县 (市、区) 和 3 个地级市的改革实践,全面梳理宅基地资格权实现情况,归纳总结其实现困境与争议。研究结果表明,试点地区有关宅基地资格权的认定标准不一致,资格权实现面临困境。要破解宅基地资格权的实践困境与争议,应从明确宅基地资格权主体认定标准、规范宅基地资格权权能内容、完善宅基地资格权确权颁证机制、构建宅基地资格权多元化实现路径、健全宅基地资格权退出机制等方面入手。
分类: 公共管理学 >> 土地资源管理 提交时间: 2024-10-11 合作期刊: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宅基地自愿有偿退出对宅基地改革至关重要,是有效实现宅基地“三权分置”的充分体现。通过文献分析和归纳论证相结合的方法,根据吉林省九台区、山西省泽州县、贵州省湄潭县有关宅基地自愿有偿退出的实践做法,总结宅基地自愿有偿退出试点经验,试点地区做法实现了“三权分置”改革的意义,为新一批试点地区、非试点地区提供借鉴。试点地区经验涉及三个方面。第一,落实宅基地所有权中,规范宅基地自愿有偿退出程序、合理分配和使用腾退宅基地收益、加强对宅基地退出工作的监管;第二,保障宅基地资格权中,建立保留资格权退出宅基地的机制,合理确定退出宅基地资格权补偿方式;第三,放活宅基地使用权中,促进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流通宅基地,构建土地使用权交易市场。
分类: 公共管理学 >> 土地资源管理 提交时间: 2024-10-11 合作期刊: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通过对“三瓜公社”特色小镇的考察,研究乡村振兴背景下多主体参与闲置宅基地盘活利用的具体路径。在实践中,“三瓜公社”特色小镇围绕推进产业、村庄和村民重塑,拓展宅基地功能,推动多方主体共同参与闲置宅基地盘活利用,并取得较好的效益;激发包括农民、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返乡下乡创业人员、工商企业等多方主体在内的各类主体活力,并引导其通过多种方式共同参与闲置宅基地盘活利用。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应支持培育多方盘活利用主体、积极创新盘活利用机制,探索盘活利用闲置宅基地的有效途径和政策措施,从而为激发乡村发展活力、促进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
分类: 公共管理学 >> 土地资源管理 提交时间: 2024-10-10 合作期刊: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传统村落蕴含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具有独特的旅游价值和较高的旅游吸引力,是各地区旅游目的地建设的重要内容。文章以全国6 819个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采用最邻近指数、地理集中指数、不平衡指数、核密度分析、缓冲区分析和叠加分析等空间分析方法,对传统村落空间分布及其与旅游发展要素的关联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 从空间分布上看,全国传统村落呈现凝聚分布特征,以胡焕庸线为界,大多分布在我国东南和西南地区,形成了黔东南-湘西南-桂东北、浙西-皖南-赣东-闽北2个高密度核心区,晋东南-豫西北-冀西南、滇西北-滇东南2个次密度核心区。② 从与旅游发展要素的关联性上看,大部分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与公路的关联性较强,距离邻近火车站点距离较短,游客到达传统村落的交通条件良好;大部分传统村落受省会城市、地级城市的辐射作用较弱,受县级城市的辐射作用较强;珠三角、川东-渝西地区的传统村落与人均可支配收入之间存在较为明显的空间关联性;珠三角、晋中、浙北地区的传统村落空间分布与人口密度的空间关联性较高;珠三角、皖南-浙西-赣北、晋东南-豫西北-冀西南地区的传统村落与5A级旅游景区之间存在较好的空间关联性。
分类: 公共管理学 >> 土地资源管理 提交时间: 2024-10-10 合作期刊: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基于1949—2020年全国31个省份农作物播种面积数据,采用空间自相关分析及归纳总结等方法,得出我国农业种植结构变化及耕地“非粮化”发展状况,由此将全国耕地“非粮化”划分为1949—2003年波动上升、2004—2016年缓慢下降和2017—2020年小幅上升的3个演化阶段。通过进一步对改革开放以来各省份“非粮化”演进格局进行重点分析,发现“非粮化”率低值地区集聚分布在我国东北三省及内蒙古自治区,且逐渐向华北地区扩展;“非粮化”率高值地区逐渐由东南部地区集聚分布拓展到西南部地区。研究认为:“非粮化”率提升主要原因有种粮高成本与低价格的双重挤压、土地流转的大力推行、农业补贴政策的制度安排、土地资源的禀赋差异等;“非粮化”防控对农业生产经营者经济收益、土地理化性质及生态环境、相关经济作物后续产业链发展产生潜在影响。综上提出科学制定耕地“非粮化”的种植结构调整方案、建立耕地保护主体与受益主体利益协调机制以及分区管控基础上精准监控“非粮化”行为等建议。
分类: 公共管理学 >> 土地资源管理 提交时间: 2024-10-10 合作期刊: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2020年8月,新一轮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正式启动,探索宅基地“三权分置”是本轮改革的主要内容。聚焦新一轮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地区——安徽省东至县梅树亭村,对该村推进落实宅基地集体所有权、保障宅基地农户资格权及放活宅基地和农房使用权三方面对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情况进行探究,以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创新为重点,结合相关要求,提出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的深化路径,以期为试点地区推进新一轮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及探索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有效实现形式提供有益参考。
分类: 公共管理学 >> 土地资源管理 提交时间: 2024-10-10 合作期刊: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作为党和政府在实践中探索出来的重要系统工程,农户移民搬迁是一项解决贫困与环境问题的重要公共政策。文章从政策执行视角出发,基于F县H乡的案例考察,通过构建史密斯政策执行模型,分析淮河行蓄洪区移民搬迁工程存在的政策执行困境。研究发现:淮河行蓄洪区移民搬迁政策本身存在模糊与“一刀切”的问题,执行机构在政策执行体系与资源配置上存在失衡现象,目标群体对于政策的认知偏差加剧了移民搬迁执行阻力,内外环境失衡导致政策环境不够理想。提出夯实政策执行基础、优化政策内容,构建部门联动机制、强化群众政策认知等建议,以促进移民搬迁农户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目标。
分类: 公共管理学 >> 土地资源管理 提交时间: 2024-10-10 合作期刊: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文章基于农户多维认知视角对农户认知因素与宅基地退出意愿影响机制进行综合性验证,选取7个省份14个县市区1 396份农户样本,构建农户多维认知影响宅基地退出意愿结构方程模型,分析风险认知的中介效应,探究不同区域的影响差异。研究表明,农户多维认知对其宅基地退出意愿影响显著。政策认知通过风险认知的完全中介效应影响退出意愿;功能认知通过风险认知的遮掩效应影响退出意愿;情感认知通过风险认知的部分中介效应以及直接效应影响退出意愿。据此提出政策优化建议,丰富宅基地退出意愿影响机制研究,以期完善政策制度,优化研究视角。
分类: 公共管理学 >> 土地资源管理 提交时间: 2024-10-10 合作期刊: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来,以马克思产权理论为指导,围绕不同时期的历史任务和改革目标,先后形成了土地产权高度集中的土地农民所有制与土地集体所有制、所有权与承包经营权初步分离的土地承包经营制以及进一步放活经营权的土地“三权分置”制。在不同阶段土地制度的嬗变过程中,交织了党对不同时期社会、政治、民生问题的现实考量与党在改革实践中对于马克思产权理论的创新运用和丰富发展,也蕴含了党带领人民群众解决中国农民土地问题的历史逻辑与实践逻辑。基于马克思产权理论分析我国农地制度的历史变迁,有助于深化对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思考。汲取马克思土地产权理论中的精神力量,探寻中国土地制度改革中的实践规律,为新时代农地“三权分置”制度改革提供经验指导,明确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土地制度改革的发展逻辑。
分类: 公共管理学 >> 土地资源管理 提交时间: 2024-09-04 合作期刊: 《行政管理改革》
摘要:我国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能够为耕地保护实践提供基本的操作依据,但是这一制度在运行中存在以下问题:缺乏对地方政府占补环节的有效监督;耕作主体的权利保障不充分,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对补充耕地的后期管护不足,耕地保护长效机制尚未建立。为了实现耕地数量、质量和生态“三位一体”的平衡,在借鉴生物多样性抵补制度的基础上,有必要探索建立由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监督的全国性补充耕地指标交易平台,加强占补环节的监督,并建立以指标交易收益基金为核心的耕地补充补偿机制。同时完善以管护协议为载体的补充耕地后期管护制度,以保持补充耕地的数量和质量。
分类: 公共管理学 >> 土地资源管理 提交时间: 2024-07-07
摘要:随着住房租赁市场的发展和住房保障制度的完善,从实物配租到货币配租已成为我国新时代公租房制度改革的重要目标,深入探讨货币配租的政策效果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基于福利经济学,提出了货币配租政策影响社会福利的理论机制,并通过语义网络进行“公私转换”优劣比较分析。实证部分采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方法,以全国187个地级市为样本,研究了公共租赁住房货币补贴政策施行前后社会福利的变化。研究发现,该政策的实施使社会福利水平显著提升了1.8%,不同地区的政策效应表现出一定的异质性,西部地区的效应系数较高,这与其基础条件和低收入人群较多有关。本文结论为量化货币配租与社会福利之间的关系提供了证据,对于政策制定者优化住房保障体系、推动住房租赁市场健康发展具有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