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提交时间
按主题分类
按作者
按机构
您选择的条件: 中国哲学
  • 《论语》器喻三义的政治哲学新解及启示

    分类: 哲学 >> 中国哲学 提交时间: 2024-12-03

    摘要:《论语》曾围绕着“器”的隐喻对为政者的自我修养问题展开过一场别开生面的探讨。具体由“先利其器”“器人以才”“管仲器小”“瑚琏大器”,以及“君子不器”五项命题共同构成。以此为专题,可以划分出既有区别又逐级递进的三重人格修养境界:第一,在为政才能层次,君子对自己要“先利其器”,表现为不仅要“善闻其政”而且要“知人善任”,面对所用之人则要“器之以才”,而非“求全责备”;第二,在政德修养层次,为政者不仅要避免“管仲器小”所体现的才高德鄙,更要追求“瑚琏大器”所比喻的德才兼备;第三,在超越德才关系的更高一层,为政者还要努力在纷繁错杂的现实世界与政治事务之中,坚守“大道不器”的“大同”理想,进而以“无为而治”的方式践行王道之治。

  • “感”等于“感应”吗?——论张载之“感”的四个内涵

    分类: 哲学 >> 中国哲学 提交时间: 2024-11-26

    摘要:在中国哲学语境中,“感”一般指事物之间因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反应,同时,它也常被作为“感应”“感通”等词的简称。但张载的“感”有其独立的内涵,不完全等同于“感应”“感通”等复合词的含义,以往的研究大多未能充分注意到这一点,因而未能揭示张载之“感”的本意。郑宗义所归纳的张载之“感”的“六义”,是比较典型的做法,但也未能详细区分“感”自身及其结果之间的区别。本文认为,张载之“感”有“合”“一”“交”“动”等四种内涵,它们是“感”的作用过程的不同方面,而且这几个内涵之间还有一定的逻辑关系,它们共同揭示了张载“感”论的丰富与深刻。

  • 中国化社会情感学习的思辨:和合文化与文化和合

    分类: 教育学 >> 教育学原理 分类: 文化学 >> 文化学 分类: 心理学 >>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分类: 哲学 >> 中国哲学 提交时间: 2024-11-17

    摘要:社会情感学习已成全球教育改革大势,而中国在推广实施这一理念时面临着本土化的挑战。我国社会情感教育政策制定者和项目实施者亟待对中国化社会情感学习的本质有更深入的理解。社会情感学习作为教育观转向的具象,其哲学根源实质上契合中国文化的和合思想。从张立文先生的和合学视角出发,有助于进一步澄清中国化社会情感学习是什么、不是什么。在尚和合的理念下,在和合学的观照下,中国化社会情感学习的内涵需从知行和合、情理和合、彼我和合三个层面去理解,需与思想政治道德教育、情绪管理技能培养相区别,需虑及为己之学、中庸人才观、建设性独处、关系型集体主义等角度以避免偏误,需藉由存在孤独和思想洄游的概念反思其意义,从而为其融入中国教育话语体系提供理据。

  • 朱子道体补诠——以本体、形体、体用与实体为中心

    分类: 哲学 >> 中国哲学 提交时间: 2024-11-15 合作期刊: 《齐鲁学刊》

    摘要:朱子在阐述其“道体”思想时,除理气关系外,还着力分辨几则概念。一是本体与形体,前者常涉及“本然之体”和“骨子之体”,后者则强调“道无形体”和“与道为体”。二是本体与发用,首先体即形上之理,用为理之运用;其次体用相生,包括体用相即不离,形上形下各有体用,阴阳动静互为体用,某物派生某物则前者为体,此派生能力为用等;再次体用相分,严格区分二者,认为体用为二,方可言其一源,理象为二,方可言显微无间,绝不能混为一谈。三是专门提出“实体”这一概念,用以强调形上本体——理的真实不妄与优先性。但是这样的天理实体化违背了先秦孔门实体一元论的本质,固化了程朱自身理气、道器、体用二元论的倾向,并建构起一个理(体)、气(物)、象(用)三合一的象世界,造成了天理优先与良知主体之两橛。这些理论困难均预示着后儒对朱子学的突破。

  • 儒学的身体转向及其文明史意义——重思晚明儒学中的泰州学派

    分类: 哲学 >> 中国哲学 提交时间: 2024-11-15 合作期刊: 《齐鲁学刊》

    摘要:以儒学身体观为线索,从文明史和儒学史的交互视野,可以看到儒学在晚明时代发生了一次“身体转向”,即从以心为本转到以身为本,这种转向不只是内容上的修补,更是结构上的变革。由此可见以王心斋为核心的泰州学派在儒学史上的独特意义,及其在现代性叙事中的文明史意义。从“心本”到“身本”的结构转换,与西方文化中从意识到身体的转换有类似之处,但二者也有差别。从以身为本的一体感应论逻辑中,可以发现关于现代性的另一种叙事,即关于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儒学方案。

  • 论《老子》思想中的廉政内涵

    分类: 哲学 >> 中国哲学 分类: 中共党史党建学 >> 中共党史党建学 提交时间: 2024-11-12

    摘要: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有一些优秀的思想资源,对政治治理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老子》一书与政治生活有高度的相关性,为培养执政者的政治素养提供了良方。老子为政思想中“以百姓心为心”、“少私寡欲”和对“俭”的崇尚,对廉政建设很有参考价值。吸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坚持“古为今用”,能够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为反腐倡廉方面提供有益的启示。

  • 张载“感”论的六种内涵和类型

    分类: 哲学 >> 中国哲学 提交时间: 2024-11-11

    摘要:在中国哲学语境中,“感”一般指事物之间因相互关联和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反应,同时,它也常被作为“感应”“感通”等词的简称。但在张载那里,“感”有其独立的内涵,不完全等同于“感应”“感通”等复合词,这些内涵,即“合”“咸”“一”“交”“动”“轧”,它们是张载从不同角度对“感”的描述。同时,张载还讨论了不同主体之“感”的不同效果,有的“感”畅通无碍,有的则非常有限,从而区分了“天之感”“气之感”“心之感”“圣人之感”等不同类型。如此之多的内涵和类型,体现了张载“感”论的细致与深刻。

  • 墨家与尧舜禅让古史关系辨正

    分类: 哲学 >> 中国哲学 提交时间: 2024-11-06 合作期刊: 《管子学刊》

    摘要:顾颉刚 20 世纪 30 年代提出“禅让传说起于墨家”的观点,引起学界对墨家与尧舜禅让古史关系的争论。从《墨子》文本看,凡是关于尧舜禅让的论述,都是用来佐证打破身份血统限制、从百姓中选用贤人的尚贤主张。 将尚贤与尚同思想结合起来,可以逻辑地推出权力应该禅让的结论,但尚同思想表达的实质乃是实现意见统一、上下通情和政令畅通,并非专门对权力禅让的论述。 就墨家与尧舜禅让古史关系而言,墨家大量征引作为历史资源的尧舜禅让事迹,只是将其作为一个尚贤的典范,其意义在于佐证尚贤主张的权威性。

  • 荀子法哲学认知论基础及其价值

    分类: 哲学 >> 中国哲学 分类: 法学 >> 法律史 提交时间: 2024-11-06 合作期刊: 《管子学刊》

    摘要:知性是荀子礼法思想的基石。 荀子扬弃孟子“尽心、知性、知天”的心性论主张,将性解构为情性与知性两层,进而提出了人作为知性主体,万物作为认知客体的认知模式,基于此提出独具一格的法治思想。 圣王将知性发挥极致以制定法则,常人则通过知性理解礼法的客观实在性和有效性以理解并遵守规范。 这是沃格林所谓由紧凑型宇宙论到生存论分化中的理智性神显论证,荀子及其圣王通过开发知性来回应神性显现。 为捍卫已然分化了的生存实在,设定以知止成善作为认知目标和限度,保持礼法在固守与开放之间的均衡,主张既要固守礼法刑名,也要适时造作法制新名,在司法实践活动中充分发挥知性以适用法律。 荀子提出的认识论对其礼法思想塑造有重要意义,是型构中国传统法治的重要节点。

  • 论孟子“推扩”现象的心理运作机制

    分类: 哲学 >> 中国哲学 提交时间: 2024-11-06 合作期刊: 《管子学刊》

    摘要:“推恩”一词首见《孟子·梁惠王上》“以羊易牛”章。 字面上,“推恩”是指对“恩”的“推扩”,因此为了澄清“推恩”的含义,有必要首先对“推扩”做出解释。 概括地说,作为一种心理现象,“推扩”是指人们在相似的情境中产生相似的情感反应。 这个过程即孟子所说的“举斯心加诸彼”。 “举……加诸……”的形式表明,“推扩”是一种人们主动发起的行为。 为了理解这种主动性,有必要区分出情感的当下呈现与主动呈现。 一个完整的“推扩”过程是一个情感以其当下呈现为起点而主动呈现的过程。 为了实现“推扩”,人们需要实现情境的转化,亦即需要与自己曾经经历过的触动事件建立某种联系。 情境转化的前提,在于人们以自身本有之四心为对象的“内省之思”。

  • 齐文化、齐法家与儒学因素、法家之“法”(齐法家笔谈之三)

    分类: 哲学 >> 中国哲学 分类: 法学 >> 法律史 提交时间: 2024-11-06 合作期刊: 《管子学刊》

    摘要:与三晋法家相比,齐法家比较开明和温和,原因主要在于齐文化对近邻邹鲁之地儒家文化的接受,这也是作为法家主流的三晋法家在齐地难以施行的主要原因。 但三晋法家在齐地也有一定的影响力,《管子》中法家篇章呈现出来的复杂情况就是证明。 根据三晋法家影响的不同程度,可以把《管子》齐法家篇章分为三种不同类型。 齐法家思想是齐鲁地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先秦法家思想的重要内容。 齐法家深受儒家的影响,这不仅是因为地缘因素,也是因为齐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更容易吸纳儒家思想。 从思想发展的角度来看,齐法家并不排斥儒家。 也许法治的真谛并不是惩罚和畏惧,而是正义和宽容,这是齐法家带给我们的启示。 法家对“法”的论述及实践,推动了中国古代法律的发展,子产铸刑鼎在中国法律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但是法家的法理论有着过度推崇、维护权力及对社会治理的复杂性估计不足的缺陷,造成秦的暴政,使秦帝国不足十六年而亡。 法家的“法治”虽然在某些形式上与现代法治相似,但在本质上却背道而驰。

  • 甲骨文载道明理,“礼乐幸”福泽古今

    分类: 中国语言文学 >> 汉语言文字学 分类: 哲学 >> 中国哲学 分类: 综合学科 >> 综合学科 分类: 文化学 >> 文化学 分类: 社会学 >> 社会学 分类: 哲学 >> 伦理学 提交时间: 2024-11-04

    摘要:古语云:道法自然"。马克思指出:自然科学是一切知识的基础。甲骨文是自然孕育的祖先为表达自己理解的自然世界(含人类社会)而创造的抽象线条,其文线结构必象自然之表形;同时,自然表形之存在,必有其自然之道理;自然而然,甲骨文线结构其表必象自然之道形,其里必冥然契合于自然之道理:由形尚象,载道入理,文以明之。自然之形象和道理以文明之,即谓:文以载道,文以明道,文明自然。道者,文之根本。阐释甲骨文只能建立在正确理解自然世界规律的基础上,知其道、循其理才能从根本上识其文:既知其然也知其源。唯此,释读的甲骨文源意必是对自然及其规律的本真反映,对物性和人性的深刻揭示,也定会对社会发展起文化引领作用。如是,传承先人的集体智慧,迭代提升融合自然的文明程度可期。本文试图拂尘觅真,粗浅阐释“壴(zhù)、礼、乐、幸”等甲骨文线结构蕴含的源意,唤醒中华民族沉睡记忆,感受福泽古今的甲骨文形之表象、意之传神、理之自然,了解道简理正的“壴礼致乐”文化内涵,感悟先人契合自然平衡之道、符合人性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指引我们走上“幸”福大道。

  • 老子道论的经验向度及价值选择

    分类: 哲学 >> 中国哲学 提交时间: 2024-11-01 合作期刊: 《学术研究》

    摘要:经验世界是老子思想的土壤,其道论即由此产生。在《老子》表述中,道和价值是纠缠在一起的。如果将道与价值剥离开来,重新审视二者在老子思想中产生的过程,会发现老子的道生理论,根本上是指向现实经验世界,而价值是老子依其个人经验所做的选择并将之赋予道,以此寻求价值的普遍性。由于老子的道存在创生和价值的双重身份,所以在道和人之间形成了一种理论上的张力。但不管如何,不容否认的是,老子选择的价值具有十分独特的魅力。

  • “中体西用”与儒学经世传统的转型

    分类: 哲学 >> 中国哲学 提交时间: 2024-10-28

    摘要:“中体西用”的形成与儒学的经世传统密切相关。儒学作为一种经世之学,在不断演变发展中形成了“通经致用”和“明体达用”两种经世传统。近代以来,面对西力东侵裹挟下的西学东渐,儒家士大夫试图恢复两种经世传统的努力以失败告终。在“通经致用”传统不断弱化的情况下,近代知识分子以“中体西用”容纳“明体达用”,最终实现了儒学经世传统的近代转型。

  • 出入史哲 重思道家——访熊铁基教授

    分类: 哲学 >> 中国哲学 提交时间: 2024-10-25 合作期刊: 《哲学动态》

    摘要:熊铁基教授是中国著名的秦汉史专家和道家道教研究学者。他对秦汉政治制度史、军事史、黄老道家、早期道教起源均有深入研究。熊铁基教授自言,高中时期因参加社会活动,才对历史感兴趣。考入历史系后,他转益多师,先后受教于吴泽、吕振羽、唐长孺、张舜徽等学者。在秦汉制度史方面,熊铁基与安作璋合作,对秦汉中央、地方的官制、选官、考课、爵位、秩俸和各种礼仪制度进行了详细梳理考证。在哲学史与思想史方面,他认为汉代道家对先秦道家在思想倾向、人生观和政治哲学等方面均有所变革和发展,因而提出了秦汉新道家。在此基础上,他对秦汉新道家的特点、思想以及代表人物进行了深入研究。道教史方面,他对道教起源问题作了重新考察,把道教起源时间前推到了战国时期,并对王母道、方仙道等道派的产生和来源作了一些考证梳理。

  • 牟宗三对儒家无神论的判定

    分类: 哲学 >> 中国哲学 提交时间: 2024-10-12 合作期刊: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摘要:20 世纪思想界对于儒家与宗教关系的反思中,牟宗三基于无神论立场,通过对“神为何物”“神在何方”“神归何处”三个问题的回答,表明儒家不同于西方有神论宗教,而是一种成德之教。分别而言,对于“神为何物”儒家并未发展人格神观念,而是以“神”描述道德理性的作用;对于“神在何方”,儒家只借用神性形容道德创造活动的庄严感与敬畏感、无限性与超越性,表现在成圣成贤的功夫与境界上,以及道德理性实现自身于社会秩序的建构与历史文化的生成中:对于“神归何处”,在儒家的道德形上学中,万物存在的价值与道德实践的圆满,无需人格神担保。牟宗三在沟通儒家与现代社会时,高扬人的道德主体性,始终坚持无神论。

  • “中”华“礼乐”自然文化之《“中”:国人信仰图腾与智慧结晶》

    分类: 哲学 >> 中国哲学 分类: 文化学 >> 文化学 分类: 社会学 >> 社会学 分类: 综合学科 >> 综合学科 分类: 哲学 >> 科学技术哲学 分类: 哲学 >> 美学 分类: 哲学 >> 伦理学 分类: 哲学 >> 逻辑学 提交时间: 2024-10-09

    摘要: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也是延续时间最长且未曾中断的文明。最早起源于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后来又吸收了丰富多彩的其他文明而成就今天的中华文明。中国的称呼有很多,如华夏、中华、诸华、诸夏、中夏、中土、中原、神州、中州、九州、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等等。其中“中”出现的频次最高。“中”到底蕴藏着什么魅力,让几千年生存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宅兹中国”,并以“中国人”自诩呢?甲骨文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中国最早的成体系文字,是今人使用简体中文的源头。本文立足甲骨文“中”的文线结构,试图追本溯源,寻根觅珠,发掘其道简理正、放之自然皆准的高效动态平衡本真源意,将泽被古今的先人信仰图腾与智慧结晶合浦还珠,以事天人合一的中庸盛世!

  • 公孙龙子“名实论”新诠

    分类: 哲学 >> 中国哲学 分类: 哲学 >> 逻辑学 提交时间: 2024-10-08

    摘要:公孙龙子的《名实论》是以名为研究对象的,他所谓的“实”就是今天所讲的“事实”,“实际”,他的“正其名”是逻辑学和认识论意义上的,其意思是“以实正实之名”,与孔子讲的“正名”是实学和实践论意义上的,其意思是“以名正实”,是完全不同的。公孙龙子无愧于中国古代纯正的逻辑学家的称号。

  • 《尹文子》中的实学思想

    分类: 哲学 >> 中国哲学 分类: 哲学 >> 逻辑学 提交时间: 2024-10-08

    摘要:尹文子历来主要被视为名家,现代人也是从逻辑学和认识论的角度去解读尹文子的思想的。其实,《尹文子》一书中不仅包含着逻辑学和认识论的内容,而且包含了非常丰富的实学和实践论的内容。

  • 对本原为一猜想及论证

    分类: 哲学 >> 中国哲学 提交时间: 2024-09-27

    摘要:本文力图提供一种世界是什么的可能观点。本文认为,本原一,意指此刻的所有,而此刻指的是时间上的一种停滞。但是时间无法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停滞,因此只能假定有一种停滞,而停滞那刻,世界的所有称为本原一。但是如果时间停滞,人也应该停滞,也就变得无法思考,因此时间停滞只能是一种假定状态,而世界显然是变化不已的。因此世界是本原一的变化不止。而人、物也必然属于变化的一部分,同样人的意识,思维不管形式是什么样的,必然处在变化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