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社会学 >> 人口学 提交时间: 2024-11-28 合作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对中国社会形成了巨大冲击。文章利用宏微观数据,系统梳理了人口老龄化对中国经济社会与文化、社区治理和家庭福祉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着持续近40年的人口红利逐渐消失,中国宏观经济增长、社会保障体系、文化形态和公共政策都发生了诸多改变;社区服务供给和社区治理的复杂性也日渐提高;家庭养老资源日益萎缩,护理员面临总量短缺和结构失衡,照护活动给照料者的身心健康带来负向溢出效应。尽管人口老龄化给社会带来了诸多改变,但应乐观、科学辨证地审视这一现象。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应从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完善为老服务体制机制、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等方面入手,真正让老年人共享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果。
分类: 社会学 >> 人口学 提交时间: 2024-11-26 合作期刊: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摘要:“获得感”已成为当前衡量改革发展成果共享程度和评价民众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城市社区居民的获得感是城市社区居民在客观现实满足了自身需求后产生的一种正向积极的感受或评价。结合需求理论构建了测量城市社区居民获得感的指标体系,并利用CLDS2014的数据分析了可能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2014年我国城市社区居民获得感一般,有待提升。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居民的获得感有了显著提升;来自社区维度的获得感低于来自个体层面的获得感;社区身份、公平感、社会预期、社会信任等对城市社区居民的获得感有显著影响。为此,需要调节收入差距,稳定和扩大就业,提升居民个体获得感;培育社区意识,促进社区建设,提升居民社区层面获得感;营造公平氛围,促进社区信任,提升居民获得感。
分类: 社会学 >> 人口学 提交时间: 2024-11-22 合作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不同生命周期的农村留守女性都在默默地承受着巨大的社会代价与压力。国家的经济社会重构和传统父权制的双重压制,剥夺了她们与男性平等的流动机会,还使其在家庭中承担了远远超越于传统性别规范所要求的多重角色。家庭生命周期中接替出现的再生产刚性需要,使她们一生都难以逃离不断被留守的命运:从孤独成长的留守女童,到孤独持家的留守妇女,再到孤独养老的留守老人。在其漫长而又短暂的生命史中,她们所遭遇的是一个孤独的留守人生。
分类: 社会学 >> 人口学 提交时间: 2024-11-22 合作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当前留守儿童研究的一个主要发展趋势是关注该群体内部的多元性,并在此基础上将关怀与支持的重点向弱势留守儿童倾斜。本研究建构“困境留守儿童”概念来界定留守儿童中的最弱势群体,分析其具体类型、生存现状与困境形成原因。研究发现,困境留守儿童不仅身处严峻的生存危机,还面临复杂的心理困境与情感关怀的严重缺失。要切实改善困境留守儿童的生存现状,需要多方主体协同合作,形成综合性支持体系。为此,政府主体应扩大其正式社会保障资源的供给能力,增强政策执行过程中对儿童主体性的认知;各类非政府组织应充分发挥其专业优势,在为困境留守儿童提供心理疏导与情感陪伴等多元支持方面继续发力。
分类: 社会学 >> 人口学 提交时间: 2024-11-22 合作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通过对农村女性婚外恋个案研究,我们发现,农村女性的婚外恋是一种寄居在家庭外壳下的情欲模式,且这种情欲模式已经呈现出物质化与享乐主义的特征。在熟人社会中,她们通过婚姻家庭获得乡村社会的认可与满足其合法女性的象征资本;同时借助婚姻的外衣,她们又在婚外恋中追求着优雅、体面的享乐恋情。处于这样的夹缝位置,一方面是女性自身的文化资本、经济资本与生活环境造就了女性的牢笼处境;另一方面,对精英男性的经济依附以及优于底层男性的婚姻市场优势,构成了女性情欲实践的结构性基础。在象征资本、经济资本与熟人社会的复杂建构中,农村女性情欲模式的行动策略,呈现出农村女性的半自主的性别主体性。
分类: 社会学 >> 人口学 提交时间: 2024-11-21 合作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我国有着漫长的边境线,许多毗邻国的边境居民同我国境内边民有着同族同源的血脉,两地通婚以及亲友探访十分普遍。随着国家法律制度的日益完善和执行力的增强,边防制度和婚姻户籍制度设立起的两条硬边界在边民生活在中日渐凸显。对于以婚姻缘由而迁移到中国云南境内的缅甸媳妇来说,这两条边界为日常往返两地和取得迁入地户籍身份设置了门槛;对于这样的区隔,她们通过“越界”和“隐身”的实践,游走在制度和实践的缝隙之中,巧妙地避让制度带给他们的不便,实践着一套闪躲但不逃离的生命政治。
分类: 社会学 >> 人口学 提交时间: 2024-11-21 合作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相对于由劳动力流动所引发的自发性土地流转,由“资本下乡”引致的大规模土地流转以不同方式重塑了留守妇女的生计活动和劳动性别分工。资本和父权制共同影响着留守妇女生计变迁的过程,并将其劳动的经济价值边缘化。虽然总体上留守妇女难以逃脱资本与父权制对其生计活动的限制,性别关系也无法避免生活资料商品化的挤压,但是留守妇女会使用“家庭本位”策略积极改善家庭性别关系。她们会在劳动力市场上不断寻求获取经济收入的机会,增加在家庭中的话语权,也会积极构建自己无酬劳动的意义与价值。而提升人们对无酬劳动的价值认同与社会认同,避免留守妇女劳动价值的被边缘化和隐形化,是改善留守妇女家庭地位与性别关系的重要路径。
分类: 社会学 >> 人口学 提交时间: 2024-11-21 合作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在劳动力乡城流动的背景下,作为一种价值观的“孝”并未消失,但子代尽孝的能力却因城乡时空的阻隔、子代家庭自身的再生产困境等原因而受到了削弱。尤其是当子代家庭面临经济压力、债务危机等多重压力时,留守老人往往被置于家庭资源分配的最末端和提供照料的最前端,成为了城市劳动力市场风险和经济发展代价的最终承受者。在家庭代际资源、城乡资源分配失衡的情况下,农村的“孝”道不再要求“孝心”和“孝行”的统一,而是被留守老人和乡村社区赋予了新的内涵。因此,当我们关注孝道衰落的同时,还应该从政治经济学的视角看到农民工家庭“孝而难养”的一面,进而考察留守老人养老问题背后所体现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结构不平等。
分类: 社会学 >> 人口学 提交时间: 2024-11-21 合作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困境留守妇女是乡村振兴战略中需要特别关注的群体。由于城市偏向的发展思路和父权制的复杂影响,疾病困扰、婚姻危机、照料负担等多重困境通常叠加在一起并长期存在。乡村振兴战略对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提出了切实要求,我们应该借此使困境留守妇女也能受益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各项举措,并为之作出贡献。对困境留守妇女的关注也为乡村振兴战略增加了必要的性别维度。
分类: 社会学 >> 人口学 提交时间: 2024-11-21 合作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新生代农民工研究迫切需要与留守研究相结合来理解这一群体的劳动力再生产过程,具有留守经历的农村儿童向新生代农民工的转变过程是理解这一问题的关键起点。本文基于劳动力主要输出地的农村实地研究,提炼出留守儿童在村庄、家庭和学校三个场域中的社会化环境特征,指出留守儿童的留守经历和社会化过程中已然蕴含着“成为农民工”的内在推力与外部强制力。以流动为导向的村庄文化和外出父母为媒介传递的城乡认知激发了留守儿童主观的流动意向,城市取向下农村教育的筛选与排斥促动了留守儿童客观的流动行为。完成这一转变的新生代农民工同时制造出自身家庭的再生产危机,使拆分式的劳动力再生产机制难以继续维系。
分类: 社会学 >> 人口学 提交时间: 2024-11-20 合作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如何改善我国贫困地区留守儿童的发展困境是有效实施精准扶贫、切实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关键环节。受限于学龄前流动儿童的学前教育政策不健全、家长对儿童早期发展与教育的认识不充分等因素,贫困地区学龄前留守儿童发展更为脆弱。本文利用我国西部贫困地区学龄前儿童的两期追踪调查数据,分析父母外出对儿童早期发展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试图回答在贫困地区父母普遍外出务工的现状下,“收入效应”和“分离效应”对儿童早期发展谁更重要这一问题。结果显示:(1)父母外出对贫困地区儿童的早期发展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且父母外出时间越长,儿童的早期发展结果更为不利;(2)父母外出的负向影响主要是通过“分离效应”起作用,而“收入效应”并不显著;(3)贫困地区父母外出时,家庭养育环境明显变差,且没有带来家庭收入的显著提高。这给我们的启示是,要进一步加大贫困地区儿童早期发展投入,着力改善贫困地区儿童早期养育环境。
分类: 社会学 >> 人口学 提交时间: 2024-11-19 合作期刊: 《创新与创业教育》
摘要:释放全社会创新创业创造动能,是增强我国在世界大变局中的影响力、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如何在长寿时代促进创新创业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议题。以日本为例,剖析了日本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创业政策与实践,梳理了日本企业进入、退出的现状,整理了促进创业的战略和政策,从教育培训、创业服务、业务发展和权益保障四个维度总结了日本政府和企业在促进创业活动方面的努力和成果。基于对日本创业情况的整理和对中国国情的认识,提出了三方面的政策建议:正确认识企业进入、退出规律,逐步推进建立自然人破产制度;普及创业知识,发布零基础创业指南;优化政商关系,提高政策扶持的公平性。
分类: 社会学 >> 人口学 提交时间: 2024-11-19 合作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青年女性农民是农村农业发展中活跃的生产力要素,她们如何参与现代农业并重构自身的主体地位,既关系着家庭农业的持续发展,也关系着农村青年女性的切身利益。本文基于河北省冀县黄村的实地研究指出,在农业转型过程中,青年女性农民从事农业的过程展现出不同于以往农业女性化讨论的独特特征,农业生产经营的社会化使青年女性农民在农业生产中的社会空间大大扩展,拥有了在父权制之外获取新资源的可能性。青年女性农民从事农业的过程仍然面临生产性和社会性的困境。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过程中,对青年女性农民的农业生产困境予以应对,有助于进一步激发她们的内在活力与能动性。
分类: 社会学 >> 人口学 提交时间: 2024-11-19 合作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新冠疫情对中国的基层治理提出了考验。这其中,与流动人口相关的治理显得尤为困难。本研究通过对广州Y街道疫情应对过程的分析,考察其流动人口治理与危机应对机制。研究发现,有效的危机应对与基层流动人口的长期治理技术密切相关。“组织性嵌入”是基层流动人口治理的重要经验,也是疫情期间危机应对的有效机制。所谓组织性嵌入,是指人口流入地的基层政府,维持和发展流动人口原有组织网络,并将其吸纳到当地的基层治理体系中。通过组织性嵌入,流动人口治理构建了较为稳健的渠道,管理和服务效率较高。这样的治理机制,在疫情期间成功地提升了基层危机应对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