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社会学 >> 人类学 提交时间: 2024-11-19 合作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在被斯科特重新界定后包含了中国西南和东南亚大陆山地的“赞米亚”地区,不仅人群之间界限模糊、不断混杂,稻作也表现与常见的集约型水田农业明显不同的一面。本文通过水稻、陆稻和块根类作物的比较,对本区域农业生产逻辑的内在理路进行重新梳理,发现以往认为分属两种生产体系的稻作农业和山地游耕农业存在某种一致性:缺少田间管理,不提倡用增加劳动投入的方式追求高产,都看重从周围环境中获取多样性的食物。不仅是从事游耕的居民在逃离统治,赞米亚地区经营稻作的农民也有与低地政权关系疏远的一面。斯科特对于边陲地区农业社会的复杂性与多样性的理解还有不足,本研究可以对其将稻作和块根种植分别视为“服从农业”和“逃跑农业”的基础论断构成某种程度上的挑战。
分类: 社会学 >> 人类学 提交时间: 2024-11-19 合作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本文讨论“日常语言视角实在论”这一人类学本体论的进路。对这一进路的介绍从近年来有关中国社会学本土化的争论开始。本文提出金岳霖的常识实在论与日常语言视角实在论人类学有内在契合,并对金岳霖的核心概念“势”与地势本体视角的关联进行论述。本文还对潘光旦的“位育论”与日常语言视角实在论的关联进行讨论。
分类: 社会学 >> 人类学 提交时间: 2024-11-18 合作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本文将“社区研究”置于燕京社会学的学术生态体系中进行考察,辨析1935年前后燕京社会学人杨开道、吴文藻等人对“社区”概念的总体性意涵理解之差异,由此揭示出:燕京社会学对如何理解中国社会有其内在发展理路,体现在由20世纪初美国农村社会学中的基督教社会进化论下的社区分类学,向基于功能派人类学的比较社会学的转型。在这一过程中,社会实体论被扬弃,走向了祛历史化的、基于地方性的社区比较研究。这一方法论基调尚未在费孝通主持的云南三村研究中得到自觉的反思,却在几乎同一时期的赵承信的平郊村调查中被检讨,赵氏通过实验性地引入芝加哥学派的私人生活史研究法,将历史视角重新带回燕京社会学的社区研究视野中。
分类: 社会学 >> 人类学 提交时间: 2024-11-12 合作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照养人的性别社会化态度在儿童性别社会化进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但对儿童早期发展的影响尚待研究。基于2019年云南省某县农村1024个5~25月龄儿童及其家庭的一手调查数据,分析照养人的性别社会化态度对0~3岁儿童认知、语言、运动和社会情感能力发展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样本儿童的认知、语言、运动和社会情感能力发展至少有一种滞后的比例为86%;(2)照养人的性别社会化态度因儿童的性别而异,对女孩表现出更加传统的性别社会化态度;(3)照养人的性别社会化态度越传统,儿童社会情感发展滞后的可能性越大;(4)照养人的性别社会化态度主要通过改变养育环境(如家庭养育环境、养育行为、管教方式)影响儿童早期发展。
分类: 社会学 >> 人类学 提交时间: 2024-11-12 合作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锦屏杉木传统种植和管理系统作为全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是清水江流域居民经过长达数百年经验积累与探索而形成的人工营林方式,其在国家、市场及林农等主体的长期互动中形成完善的种养知识和技术体系、市场分工体系,并深度融入区域社会文化。本文从历史人类学视角,探索特定时空背景下人工营林如何影响地方的社会秩序、区域的市场运行和群体行为,以及如何在乡村被在地化的认可、理解和改造,最终型构为地方性知识与文化。
分类: 社会学 >> 人类学 提交时间: 2024-09-13
摘要:近年来,知识分子因为在现代社会各领域下充分发挥其角色作用,得到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关注,然而,无论知识分子的言行在历史关键事件中起到何种作用,都难以避开公众对现代知识分子的价值定位的争论。一方面,可能源于历史上知识分子在不同历史时期扮演过或积极或消极的角色,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公众的社会意识不断发展与碰撞导致对知识分子的认知不断更迭,甚至产生偏狭观念。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作者梳理了不同历史时期下知识分子在东西方语境下的身份认同、知识分子体系的阵地建设与意识樊笼下知识分子的“挣扎”与“救赎”,以期对“知识分子”的历史使命进行更加深入的探究与开拓,且重新挖掘知识分子的时代价值,以期解决新时代背景下各种社会问题,充分实现现代知识分子的价值使命。
分类: 社会学 >> 人类学 提交时间: 2024-09-06 合作期刊: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摘要:在全球化时代,人类文化即各族群文化的互动演化趋势会怎样?马汉和亨廷顿认为这是“文化的冲突”,并先后给出了自己的系统论证。但他们说的文化冲突其实既不是文化本身的相互冲突,也不是由于文化的不同引发的冲突,而都是利益之争的冲突。除此外是否还会有可以成立的文化冲突论?根据“文化工具论”的评析也不会。因为文化的冲突只会出现在使用文化工具时仅有的两个特殊情境中,不可能成为具有普遍性的趋势。相反,文化的融合才是人类文化互动的趋势。因为文化是满足人需求的工具,工具的种类越多越好,于是,很多具有优越性和独特性的文化工具会从一个族群流入其他族群。也许有人担忧人类文化互动的融合趋势会消除族群文化的个性或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从而使人类文化不能继续在差异中相互促进。通过文化工具论的评析可知,这同样是完全不必要的担忧。
分类: 社会学 >> 人类学 提交时间: 2024-09-03 合作期刊: 《广东青年研究》
摘要:近年来,反映青年社会心态的网络流行词不断地涌现,并逐渐成为一种新的社会现象。高频网络词语的流行,既是当下青年群体面对压力时以语言载体表达的抗拒方式,又是一些青年工作生活状态的间接体现,更反映出亚文化状态下部分青年真实的职场感受。在高速运转的社会机体下,个体并非都处在光鲜的职场C位,适当的调侃或吐槽是一种疏解压力的表现。但“躺平”所表达的放弃奋斗的人生态度,其人生观、价值观与社会主流价值存在着较大的冲突。当“躺平”成为群体行为时,极易成为社会发展的阻碍因素,对此应予以充分重视。从西方国家的矫治经验看,对不良思潮的防范治理受到私权利的制约,公权力介入的难度较大,社会矫治效果并不理想。当下,我国青年群体的“躺平”现象尚处在初始期。在引导青年成长时,应吸取西方矫治失败的经验教训,加大住房保障等政策的帮扶力度,加强对青年群体社会主流价值观的舆论引导。
分类: 心理学 >>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分类: 社会学 >> 人类学 分类: 教育学 >> 成人教育学 提交时间: 2024-08-29 合作期刊: 《广东青年研究》
摘要:20世纪90年代,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工作正式拉开了帷幕。经过长时间的发展,中国青年志愿服务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但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夯实青年志愿服务精神的文化根基,是青年志愿服务精神培育的内在要求,同时对于解决现阶段青年志愿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新时代培育青年志愿服务精神,要充分发挥优秀文化的教化力、感染力和凝聚力,注意强化青年志愿服务活动中政治价值和自身价值的认同。在提升志愿服务水平的同时,有效提升青年志愿服务的知识储备和专业水平,从社会组织和管理角度搭建青年志愿服务实践平台,并强化平台的引导和组织管理。
分类: 心理学 >>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分类: 社会学 >> 人类学 提交时间: 2024-08-29 合作期刊: 《广东青年研究》
摘要:青年发展受到多种社会因素的影响,其中制度是影响青年发展的一个基础性因素。青年发展离不开制度,与制度之间存在着广泛而密切的联系。现实中的青年发展无不发生在一定的制度之中,对制度有着很大程度的依赖性,受到制度的深刻影响。制度提供了青年发展的活动规范,创设了青年发展的支持条件,形成了青年发展的社会联结,从而建构起青年发展的现实空间。制度对于青年发展具有约束、激励、整合和保障的功能,这些功能对青年发展产生着多方面的直接作用,在一定意义上决定了青年发展的方向、方式和效果。制度创新能够激发青年发展的内在活力,提升青年发展的道德价值,促进青年实施新的发展行为,因而成为政府、社会和学校支持和帮助青年实现更好发展的现实路径。
分类: 心理学 >>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分类: 社会学 >> 人类学 提交时间: 2024-08-29 合作期刊: 《广东青年研究》
摘要:“历史不外是各个世代的依次交替。”青年学的发展,亦有世代更迭的过程,要经由一代又一代人更迭接力,一步一步地走向丰富与完善。代际传承理论的要义,是发展,是年轻一代接替老一代、超过老一代。青年学研究事业,必将沿一代超过一代这个代际传承之律向前发展;然而,年轻一代的超越是有条件的,并非人人都能超越。新时代的年轻一代,要在接替老一代中超过老一代,自当付出下述努力:坚定学术自信,深信青年学对青年一代的成长和培养有强大的理论引导功力,深信青年学科必将在一代又一代的接力奋斗中茁壮成长,防止自我矮化的自馁自弃;善于学习继承,熟知本门学科的由来和发展,对前人已经做出的努力和达到的水平了然于心,能够站到前人的肩膀上,追求超越前人的发展,防止割断历史的原地重复;勇于理论创新,能够在基础理论研究、规律探索、体系构建、实践应用这四大创新点上,有新成就新进步,防止不思进取的盲目自满;做人、做事、做学问相统一,恪守勤奋、务实、严谨、诚信、互尊的治学之道,有良好的学德文风。
分类: 社会学 >> 人类学 提交时间: 2024-07-27
摘要:人类学的人物影像志和人物志,采取胡塞尔现象学观自在者(transcendental ego)视角,从生活世界(life-world)入手,考察人类学者本人在田野与具体人相处的切身经验。做人物影像志和人物志以致良知为学问根本。
分类: 社会学 >> 人类学 提交时间: 2024-07-06
摘要:文章利用多物种民族志、深度访谈等方法,以“抱树”为观察切口,探讨了当代青年与树木之间的相互纠缠及他们的“共同生成”。研究发现:(1)“抱树”是人与树之间的“交染”:一方面,从童年时期的陪伴到青年当下的社交拓展,人与树的纠缠贯彻了当代青年的整个生命历程;另一方面,人能在“抱树”期间获得或拟物或拟人的跨物种生命体验;(2)从线下参与到线上社群营造,“抱树”群体经历了从“玩”到“微政治”的过程,对抱树日常分享的鼓励将“远方的自然”转化为“身边的日常”;(3)“抱树”的0成本特性能够一定程度上规避被消费主义物化的风险,但仍需时刻关注“附近的纠缠”,认识到生命体之间不仅仅在空间上接近,更在生态层面上相互依赖和相互作用。
分类: 社会学 >> 人类学 提交时间: 2024-07-03
摘要:犯罪是社会越轨行为,疾病是身体的异常状态,疾病的社会构建与失范、越轨行为有着密切关系。在关于社会秩序与疾病关系的研究中,现有研究较多关注失范对疾病的影响,而未关注到疾病本身的社会文化意义及对失范的重要影响。疾病是剥离其主体与自我概念的介质,本文从疾病的自我解释、社会隐喻和社会身份化三个方面研究疾病对失范乃至于犯罪的重要影响,这一过程呈现“生命预期不确定——疾病继发性获益——抵抗中获得群体认同”的进路。对疾病与犯罪关系的细致研究不仅可以为社会治理提供新思路,同时也是对社会学、人类学经典“失范”理论的有意义升华。
分类: 地理学 >> 人文地理学 分类: 社会学 >> 人类学 提交时间: 2024-05-28
摘要:摘 要:城市更新过程中,遗产社区面临着“坚守地方性传统”与“追求现代化发展”的二元考量。现代化语境及限定情景制约下,部分遗产社区改造更新时面临地方性解构与重构。以杭州市馒头山社区为研究案例,以田野调查方式获取资料,采用参与式观察、网络文本分析等方法,从空间生产理论与微观史视角出发,剖析遗产空间变迁与地方意义建构的关系,及以城市更新为表征的现代化对民众日常的影响,试图回应近年城市研究的“微观史”转向。研究表明:1)第一空间的改造对地方环境提升和公共服务设施改善具正面效应,对地方情感产生积极引导作用。2)权威群体基于规划改造将遗产社区转化为符合国家政府构想的第二空间,进而转变为具消费、生产及休闲属性的第三空间。3)各行动主体基于异质性感知,受权威群体第二空间构想的影响,在日常实践中重构第三空间,在情感流变中或可面临迷失、分化风险。审视城市更新过程中的遗产社区,需看到其迈向第三空间的非均衡与不稳定,认可活化遗产所激发的“地方进步感”时更应关注“地方分化感”的萌生,否则将桎梏于第二空间的构想幻象中,使“遗产的共享性”成为伪命题。
分类: 社会学 >> 人类学 提交时间: 2024-05-28 合作期刊: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摘要:与饮食相关的生活变动是社会变迁的重要表现形式。20 世纪上半叶,伴随着中国工业化的发展进程,现代化也在饮食领域呈现其特有的景象。工业生产的严格时间要求对进厂工人的饮食习惯产生了重要影响,而既要解决工人吃饭问题又不能影响生产效率,则推动了公共食堂的诞生。这是加速社会带来的问题,无限加速的社会虽然造成了人的异化,但也推动了新的饮食习惯和饮食设施的产生,进而推进了人的现代化。由此观之,当下中国新公共食堂实践,如老人食堂、社区食堂等,也是工业化促成的公共食堂传统在当代的表现形式。因此,文章对工业化进程中饮食习俗进行考察,探索经由日常饮食而重构社会连接的可能性,进而反思加速社会中文化变迁与人的现代化议题,具有重要理论意义。
分类: 社会学 >> 人类学 提交时间: 2024-04-08 合作期刊: 《社会学评论》
摘要:现有文献关注到了美国人类学家大卫·施耐德在欧美人类学界的影响,但并未系统梳理以施耐德为代表的亲属研究在问题意识上的几次关键转变。本文以施氏的亲属研究、理论与批判为主线,揭示出其在问题意识上经历了从“社会”到“文化”再到“地方生物学”的转变。本文也将结合当下人类学前沿理论,简评施耐德如何在几十年前就将亲属研究从认识论层面推动到了本体论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