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哲学 >> 马克思主义哲学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分类: 哲学 >> 伦理学 提交时间: 2024-11-11
摘要:马克思生命伦理思想以劳动为核心,关注个体生命的价值实现、人与社会的内在互动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技术革命引发的生物技术和人工智能伦理风险,生态危机中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以及资本逻辑对个体生命价值的侵蚀,都给马克思生命伦理思想带来了新的挑战。为使马克思生命伦理思想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需求,需要通过跨学科融合,将马克思生命伦理思想与现代生态伦理、科技伦理相结合,构建“生命共同体”理念,拓展生命伦理的多维理解。此外,需要积极推动社会资源的公平分配、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弘扬绿色消费的文化理念,促使生命伦理从理论指导向实践转化,为构建一个新的生命世界贡献理论启示与实践方案。
分类: 哲学 >> 伦理学 分类: 哲学 >> 科学技术哲学 提交时间: 2024-11-10
摘要:人类增强技术在不断崛起与演进的过程中一方面助推着人类多项能力的提升,另一方面催生着人类个体工具化和自我物化的人性异化风险。在增强到异化的人性命运视场下,人类增强技术在自由、平等与公正等层面产生了深刻的伦理困境。通过平衡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以实现技术理性的重构,构建“以人为本”的技术伦理框架以实现人性关怀的复归,推进技术治理与公正分配以实现社会协同机制的完善,可以助力消解人类增强技术引发的伦理困境,抵达技术进步与人性价值的和谐之境。
分类: 哲学 >> 伦理学 分类: 历史学 >> 中国古代史 提交时间: 2024-11-06 合作期刊: 《管子学刊》
摘要:构建河流伦理话语,既可深化人们对人类与河流之间关系的认知,又会改变人类与河流的相处模式。 构建中国河流伦理话语,不仅要关注现实河流开发与治理中存在的问题,也要从古代河流开发与治理尤其是黄河开发与治理的措施中汲取经验教训,让河流伦理不再停留于抽象的表述,而是化为具体的案例,并且在历史经验的指引下,坚定河流伦理所追求的目标———人与河流和谐相处。 黄河流域尤其是黄河中下游地区,是中国先民探索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模式的主要试验场,并在黄河开发与治理的过程中探索出了人类文明的可持续发展模式,这对整个中国甚至是世界其他地区产生了深远影响。 因此深度挖掘黄河治理与黄河文明中的实践智慧,结合河流开发与治理之于黄河文明的重要意义,探讨中国河流伦理话语体系的构建路径与基本内容,可为世界河流伦理的话语构建贡献中国力量。
分类: 中国语言文学 >> 汉语言文字学 分类: 哲学 >> 中国哲学 分类: 综合学科 >> 综合学科 分类: 文化学 >> 文化学 分类: 社会学 >> 社会学 分类: 哲学 >> 伦理学 提交时间: 2024-11-04
摘要:古语云:道法自然"。马克思指出:自然科学是一切知识的基础。甲骨文是自然孕育的祖先为表达自己理解的自然世界(含人类社会)而创造的抽象线条,其文线结构必象自然之表形;同时,自然表形之存在,必有其自然之道理;自然而然,甲骨文线结构其表必象自然之道形,其里必冥然契合于自然之道理:由形尚象,载道入理,文以明之。自然之形象和道理以文明之,即谓:文以载道,文以明道,文明自然。道者,文之根本。阐释甲骨文只能建立在正确理解自然世界规律的基础上,知其道、循其理才能从根本上识其文:既知其然也知其源。唯此,释读的甲骨文源意必是对自然及其规律的本真反映,对物性和人性的深刻揭示,也定会对社会发展起文化引领作用。如是,传承先人的集体智慧,迭代提升融合自然的文明程度可期。本文试图拂尘觅真,粗浅阐释“壴(zhù)、礼、乐、幸”等甲骨文线结构蕴含的源意,唤醒中华民族沉睡记忆,感受福泽古今的甲骨文形之表象、意之传神、理之自然,了解道简理正的“壴礼致乐”文化内涵,感悟先人契合自然平衡之道、符合人性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指引我们走上“幸”福大道。
分类: 哲学 >> 伦理学 提交时间: 2024-10-29 合作期刊: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志愿服务要获得健康发展,不仅需要从行政、法律维度予以引导和支持,更需要从伦理维度予以引导和支持。从伦理维度来看,引导和支持志愿服务健康发展,至少应当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理清志愿服务伦理关系。一般来说,志愿服务伦理关系主要包括志愿服务组织与志愿者个体、志愿服务组织与志愿服务对象、志愿者个体与志愿服务对象的伦理关系。二是确立志愿服务伦理法则。志愿服务应遵循的伦理法则主要有意志自主、公益至上、无私奉献、仁爱尊重、诚信无妄和知恩图报。三是构建志愿服务伦理评价机制。构建志愿服务伦理评价机制应注意客观性、系统性、发展性和范导性。
分类: 哲学 >> 伦理学 提交时间: 2024-10-15 合作期刊: 《内蒙古社会科学》
摘要:人类是否信任人工智能是现代社会必须直面的一个现实难题,尤其是以ChatGPT 为“奇点”的通用人工智能技术的创新与扩张,给人工智能信任的理论供给与制度安排带来了新挑战.在通用人工智能诱发新的信任危机的背后是技术突变在发挥着决定性作用,因而应在“主体符合性—要素流转性—失信可追责性”信任机制的基本框架下,对通用人工智能技术的突变、技术伦理与信任伦理的冲突及其可能引发的信任要素流转等展开深入分析.通用人工智能信任危机受到学习黑箱性与可解释性的对立、自我学习与道德筛选机制的冲突、主体不明晰与责任可追究的矛盾等深层因素的影响,须从技术路径前置、道德路径中置、监管路径后置三个维度再造通用人工智能信任机制,以实现人类智能与人工智能长期的良好互动与有序共融.
分类: 哲学 >> 伦理学 提交时间: 2024-10-13 合作期刊: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摘要:在讨论亚里士多德如何理解友爱与自爱的关系时,学者们有一个基本的共识和一个激烈的争论。共识是,亚里士多德主张自爱是友爱的基础,我们对友爱的理解来自我们对自己的爱;争论是,如果卑劣者的灵魂内部也要经历冲突,那么卑劣者与不自制者是否还有区别?如果我们仔细比较亚里士多德在《欧德谟伦理学》和《尼各马可伦理学》里的相关讨论,会发现他并非真的认为友爱来自自爱,相反,自爱是通过类比我们与他人的友爱得到理解的。卑劣者灵魂中的冲突是“历时性的”,而非像不自制者那样是“共时性的”,从而我们可以将卑劣者与不自制者进行类比的同时,保持二者的区分。
分类: 哲学 >> 伦理学 提交时间: 2024-10-13 合作期刊: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摘要:感受在舍勒的现象学和他的质料价值伦理学中具有一种基础性的理论地位,情感具有感受的层次,或感受之于情感有一种奠基关系,感受的分层对应着舍勒质料伦理学的价值梯度级序。舍勒对感受的分析本身具有独立、独创的现象学价值,在感受的基础上他已经给出了一个迄今相当完整的情感—价值学说,与心灵哲学和当代心理学主流对感受的看法形成反差,倒是与东方思想(如佛教)有某种亲缘性。总的来看,他的感受—情感学说是认识论、存在论和价值论的统一体,理论和应用潜能巨大。
分类: 哲学 >> 伦理学 提交时间: 2024-10-13 合作期刊: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摘要:流行的道德实在论,作为一种元伦理学理论,关心的是近现代西方哲学中占主导地位的后果论和义务论这两种规范伦理学的根本问题:如何确定行动之对错这两种道德性质的客观性。这种以行动为中心的道德实在论不仅无法回应道德反实在论的种种批评,而且没有反映近几十年复兴起来的美德论这种规范伦理学的根本问题:如何确定一个人即行动主体之好坏这两种道德性质的客观性。这样一种以行动主体为中心的道德实在论以人性来规定人的好坏:好人即人性在其身上得到充分体现的人,坏人则是人性在其身上受到损害的人;正确的行动乃是好人所赞赏的行动,而错误的行动是好人所反对的行动。一个人的好坏既是客观的又是规范的,就像一个人是否健康一样。虽然亚里士多德和朱熹都是以人为中心的道德实在论者,但后者以仁义礼智为核心的人性观比前者以理性为核心的人性观能更好地论证好坏这两种性质的伦理规范性、客观性和自然性。因此,朱熹的哲学思想可以为以行动主体为中心的道德实在论作出有效辩护。
分类: 哲学 >> 伦理学 提交时间: 2024-10-13 合作期刊: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摘要:阶级道德、共同道德与全人类道德是描述人类社会道德现象的三个基本概念。长期以来,对于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理解以阶级道德为主导。然而,马克思主义的道德理论除了认为阶级社会中的道德主要表现为阶级道德,还认为存在着人类社会生活的基本正义准则以及为不同的阶级都认可的共同道德。而共同道德内在蕴含着人类社会生活中存在着全人类性道德的观点,正是在此基础上,现代学者提出了全人类道德的概念。在当今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时代,充分认识阶级道德、共同道德以及全人类道德的含义及其关系,对于理解和推进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全人类共同价值”理念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六大理念从人类的生存发展以及理想追求的最高价值意义上回答了人类的基本价值问题,而人类社会生活的正义准则、共同道德以及全人类道德则回答了全人类共同价值何以成立的根基问题,为其提供了深厚的伦理学基础。
分类: 哲学 >> 伦理学 提交时间: 2024-10-09 合作期刊: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摘要:道德共识是内生性概念,达成道德共识是普遍性道德的题中应有之义。在经典的科层制组织中,因“小齿轮”与“现代独立个体”之间的角色冲突,常常难以形成道德共识。现代组织的交往属性是半熟人社会类型,现代组织中道德共识的理想建构,可以从动力机制、伦理场域、制度保障三个方面展开。从管理伦理层面而言,将要为此展开的工作包括:培育组织认同,建构成员的“共同体感”;塑造公共良心,激活成员的伦理自觉;尊重主体资格,增强组织的制度德性。
分类: 哲学 >> 中国哲学 分类: 文化学 >> 文化学 分类: 社会学 >> 社会学 分类: 综合学科 >> 综合学科 分类: 哲学 >> 科学技术哲学 分类: 哲学 >> 美学 分类: 哲学 >> 伦理学 分类: 哲学 >> 逻辑学 提交时间: 2024-10-09
摘要: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也是延续时间最长且未曾中断的文明。最早起源于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后来又吸收了丰富多彩的其他文明而成就今天的中华文明。中国的称呼有很多,如华夏、中华、诸华、诸夏、中夏、中土、中原、神州、中州、九州、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等等。其中“中”出现的频次最高。“中”到底蕴藏着什么魅力,让几千年生存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宅兹中国”,并以“中国人”自诩呢?甲骨文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中国最早的成体系文字,是今人使用简体中文的源头。本文立足甲骨文“中”的文线结构,试图追本溯源,寻根觅珠,发掘其道简理正、放之自然皆准的高效动态平衡本真源意,将泽被古今的先人信仰图腾与智慧结晶合浦还珠,以事天人合一的中庸盛世!
分类: 哲学 >> 伦理学 提交时间: 2024-09-13 合作期刊: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摘要:阿马蒂亚·森把罗尔斯研究正义问题的方法论称为先验制度主义,并在理论构建和实践维度上对这种方法论进行了批判。森认为,先验制度主义选择的正义原则的非唯一性构成了其理论的不可行性;按照先验制度主义的要求,人们在作出公正判断的过程中根本不考虑任何焦点团体之外的观点,这种具有封闭性的判断有程序上的褊狭性、焦点群体的可塑性和排他性;先验制度主义方法本身并不能对各种使我们的社会变得更加公正的方案进行比较,对于令社会变得更加公正而言,先验制度主义既非必要条件也非充分条件。从森对先验制度主义进行批判的观点及其论证思路中可以看出,罗尔斯对正义原则唯一性的相关回应并不能反驳森的相关质疑;用《万民法》中的理论亦不能成功破解先验制度主义具有的封闭性难题;用先验制度主义的方法对公正社会的设计,与现实社会中与正义问题相关的政策、战略或制度选择迥然不同且相距甚远。森对先验制度主义的批判有助于推进现代正义理论在实践层面的发展,有助于激发人们对全球正义问题以及正义原则多元性与唯一性的再思考。
分类: 哲学 >> 伦理学 提交时间: 2024-09-09 合作期刊: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摘要:一种适用于广博的陌生人社会、对每一个人都平等有效且不受空间或情感距离影响的稳定持久的利他主义,即能够体现道德原则普遍性特质的利他主义,不能奠立在缺乏坚定性、稳定性和可靠度的情感主义的基础之上,也不能表现为行为主体纯粹单方面的无私付出——所谓极端理解的利他主义。在宏大的匿名环境里,善意、仁爱、团结的利他主义倾向往往并不呈现在作为个体的行为主体直接的行为动机上,而是渗透在作为社会框架性条件的有控制系统和制裁机制的制度设计里,体现在能够使善好的道德意图转化为对逐利的战略性举措的行为激励上。这样一种对等性利他主义,能够产生出人际互相的行为期待的可靠性,让道德的规范性依靠制度和激励走入现实并发挥其应有的效力。
分类: 哲学 >> 伦理学 提交时间: 2024-09-03 合作期刊: 《船山学刊》
摘要:在汉语学术语境中,“伦理”与“道德”通常被视作两个“相近相通”甚至可以互换使用的概念,但它们之间的关系并非一直如此。从“西学东渐”进程中的语汇翻译视角看,“伦理”与“道德”的关系呈现出三种形态:一是“道德”隐没于“伦理”;二是“伦理”与“道德”的关系相当于ethics与virtue的关系:三是对“伦理”与“道德”关系的理解,开始融入对中国传统文化中“道”与“理”之关系的探讨。二者关系的演变,不仅反映了西方伦理学在中国的接受进程,也为现代学术概念的使用规范奠定了基础。“伦理”与“道德”的分译,对于理解它们各自的含义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对“伦理”与“道德”关系演变历程的研究,不仅让我们看到了东西方伦理观念的碰撞与交流,也为我们进一步明晰这两个概念的含义提供了历史依据。
分类: 哲学 >> 伦理学 提交时间: 2024-08-27 合作期刊: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自制问题是反思、批判、预演生命个体行为与实践的基础性问题,也是美德伦理学复兴的奠基性问题。人类非理性因素在由外到内的占有与由内而外的表达过程中,天然地存在着僭越的倾向。自制即原始发生于生命个体内部理性对非理性因素的妥善安置,构成了个体成为德性的存在者并在生活实践中选择德性行为的重要前提。随着现代化运动的不断推进,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交往方式的嬗变使得自制问题在现代社会中呈现出了冲突性、复杂性和整体性样貌,这极大地加深了人类行为能否自制所面临的知识论困境与实践论难题。现代化运动既为人类带来了能够快速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经济组织模式,通过激发欲望、扩大需要的方式促进物质文明的高速发展,却也在资本逻辑的嵌入中不断地消解精神公共性,摧毁着人类神圣而崇高的精神家园。在后现代的语境中,自制是人们走向精神富足、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德性,无论人们是否认识、理解、承认、掌握,人的自制能力时时刻刻都给人以精神力量,帮助人类走上最符合其“类生命”的道路,帮助个体成为自由而自觉的目的论者和正当的行动者。
分类: 哲学 >> 伦理学 提交时间: 2024-08-27 合作期刊: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构建数字伦理体系,有利于回应数字技术和人工智能“正反”二重性,克服法律规范和传统治理方式的局限性,防范数字网络安全和伦理技术风险,保证数字社会良性运转,应对数字技术对传统伦理体系造成的严峻挑战。在建构数字伦理体系时,应处理好规范和发展等五大关系,保障各相关利益主体的实质参与,建立贯穿全链条的各类制度体系,强化所有相关要素的标准化设计,进行数字技术的全周期伦理考量,遵循数字伦理框架性原则。要以元规则为出发点,以求善、求真、求美为指引,构建抽象化与具体化相结合,适应不同时期、不同主题、不同环境、不同领域的数字伦理规则。
分类: 哲学 >> 伦理学 提交时间: 2024-08-26 合作期刊: 《哲学动态》
摘要:经过多年的发展,应用伦理学在当代中国已成为一门显学。但应用伦理学的学科特点、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目标仍然构成诸多应用伦理学的研究者的困惑。甘绍平研究员在访谈中提出,应用伦理学的主要任务是应对价值冲突,回答伦理悖论展现出的难题。应用伦理学之“应用”并非直接运用经典伦理学理论解决问题,而是在解决道德难题的过程中反思、修正、引进相关的伦理概念,生成、塑造与改进与之相关的伦理规范,从而为制度设计或形成一种普遍的社会行为模式提供依据。就应用伦理学的方法论而言,甘绍平研究员倡导罗尔斯意义上的“反思的平衡”方法论。在应对道德难题时,这种方法论并非从一个伦理理论演绎出一种道德原则,而是以融贯主义的态度综合考量人类道德诉求的各个层面,综合演绎论与决疑论,将伦理理论、道德信念、情感直觉整合进一个合逻辑的背景框架之中,形成一种融贯的系统,基于不同的情况对不同的可能性进行权衡,从而寻求既定条件和行为情境下最好的结果,解决当下亟需解决的伦理问题。由此,应用伦理学的目标并非是形成某种道德真理,而是寻求情境性的道德共识。但这并不意味着应用伦理学会走向道德相对主义,而是依然承认存在为人类所共同接受的普遍道德。
分类: 哲学 >> 伦理学 提交时间: 2024-08-24 合作期刊: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摘要: 黑格尔道德哲学或伦理学研究进入当代中国 , 需要回应时代精神的当代性与 话语体系的中国性。 黑格尔伦理思想在西方经历了“ 完全否定 —现实关注 — 内在证成 ” 的 路径 , 当代中国的黑格尔伦理思想研究缺乏理论与学术的 自 觉 , 中 国黑格尔研究需要一种 道德哲学意义上的启蒙与再出发。 从黑格尔现代性 自 由价值理念以及对其确证的哲学体系 解读中 , 可以发现黑格尔体系的“ 普遍性 ”特质以及“ 开端性 ” 的文化本位主义 , 从而理 解黑格尔体系的理论价值与知识局限 , 进而发现在黑格尔现代性意识中理解中国式现代化 的伦理理解的可能路径。
分类: 哲学 >> 伦理学 提交时间: 2024-08-02 合作期刊: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摘要:18世纪的英国道德情感主义者们在不预设道德判断的情况下提出了各自的赞同理论,而休谟无疑是其中的集大成者。与哈奇森一样,休谟认为道德上的赞同(或谴责)作为一种感觉(或情绪)源于人性中的情感机制。然而,哈奇森“道德感官”的概念却不足以说明道德赞同的形成机制。由此,休谟在《人性论》中通过同情机制这一概念重新描绘了人性中的自然情感机制,并以此为基础论证道德赞同的形成。这一独创性观点的提出对情感主义的发展意义重大,通过对同情机制的阐发,休谟在道德情感主义视域下为道德赞同所依赖的情感机制找到了新的表达形式,从而为此后情感主义道德赞同理论所必须解释的心理机制问题提供了理论范本。然而,当休谟基于人性中的同情机制来解释道德赞同的产生根源时,他认为,无论是自然美德还是人为美德,当我们通过同情对之表达赞许时,赞许的依据都是那种品质的效用倾向,这意味着休谟道德赞同理论中的同情机制始终处在效用的制约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