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教育学 >> 基础教育 分类: 教育学 >> 教育技术学 提交时间: 2024-11-29
摘要:本文探讨了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在县域中学教师培训中的应用路径,旨在提高教师培训的质量和效果。文章首先指出了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性,以及县域中学教师培训面临的挑战,如资源不足、培训方式单一等。接着,综述了智慧教育平台在中小学教研教学中的应用情况,包括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并分析了县域中学在运用智慧教育平台时存在的问题,如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不足、网络教研模式僵化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国家智慧教育平台赋能县域中学教师培训的实践路径,包括优质资源赋能全员培训、数字图谱构建培训评价、资源挖掘重构培训等策略。最后,文章强调了运用国家智慧平台推动县域高中学校混合式教师培训的重要性,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分类: 教育学 >> 教育技术学 提交时间: 2024-11-21 合作期刊: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摘要:ChatGPT横空出世后,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作为与发展成为全球范围内热议的话题。从技术创新与传统教法结合的角度详细论证人工智能引入教育领域后的优势与风险:一方面从合理运用LLM架构与AIGC技术的角度切入,分析人工智能与课堂教育数字化转型以及构建教育新模式的结合路径;另一方面在基于人工智能介入教育领域发展的背景下,重新审视传统教育中教师、学生、学校三者的关系,探讨教师减负增效与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等问题,为教育主体合理运用技术方法提供路径。通过明确人工智能的工具地位,进一步界定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范围,更好地平衡教育教学与技术发展之间的关系,从开创方法与规范使用两个方面回答教育领域革新与发展的重要课题。
分类: 教育学 >> 教育技术学 提交时间: 2024-10-22
摘要:人工智能将教育领域传统的“师生二元关系”转变为“教师—人工智能—学生的三元动态关系”。这种转变要求重新审视教师角色及其在人工智能时代所需的能力。然而,目前极少数国家定义了这些能力或制定了培训教师人工智能能力的国家规划,导致许多教育者缺乏指导。在此背景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了《教师人工智能能力框架》,定义了教师在人工智能时代必须掌握的知识、技能和价值观。该框架采用二维矩阵的方法,构建了涵盖5个能力层面,横跨获得、深化和创造3个能力等级的15种人工智能能力模块,并为教师提供了建立人工智能知识、应用伦理原则和支持其专业成长的框架应用策略。作为全球教师人工智能能力框架构建的参考工具,分析该框架有助于指导我国研制面向教育强国需求、契合教育家精神的本土化教师人工智能能力框架,为我国教师培训和评估项目提供参考。
分类: 教育学 >> 教育技术学 提交时间: 2024-10-21 合作期刊: 《创新人才教育》
摘要:推动STEM教育是世界各国为培养科技创新人才、提升21世纪国家竞争力而实施的重要教育战略。对美国、英国、德国、澳大利亚等教育发达国家近五年STEM教育相关政策、研究报告等文献分析可知,STEM教育呈现如下趋势和特点。一是强化STEM教育战略地位。二是加大STEM教育投入,包括增大战略投资力度、加强师资财政支持和定向发放STEM奖学金。三是加强STEM师资队伍建设。四是加快STEM教育资源建设。五是推动STEM教育参与群体多样化。六是加深STEM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这启示我们,为提升STEM教育质量,要强化顶层设计,健全STEM教育协同生态,提高师资队伍质量,并开放多元学习通道。
分类: 教育学 >> 教育技术学 提交时间: 2024-10-19
摘要:尽管教师在人工智能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已有研究对教师在教学中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的知识知之甚少,且尚未从教师角度研究高校教师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伦理评估知识。解释高校教师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知识、教学知识与其伦理评估知识间关系的实证证据有限。生成式人工智能教育时代有必要构建整合伦理知识的教师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教学内容知识(GenAI-TPACK)框架。文章从技术伦理视角,将伦理知识作为高校教师独特的专业知识成分,基于技术教学内容知识(TPACK)框架,利用伦理知识扩展该框架,采用模型构建法和结构方程模型,创新构建了整合伦理知识的教师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教学内容知识(GenAI-TPACK)框架,旨在揭示高校教师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教学内容知识(GenAI-TPACK)框架要素(GenAI-TK、GenAI-TPK、GenAI-TCK和GenAI-TPACK)与其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伦理评估知识(GenAI-TEAK)间的内在关系,及其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进行有效教学的专业知识结构。研究发现:(1)高校教师只有具备更高水平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知识(GenAI-TK)并积极与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互动,才会更好地理解其教学潜能。(2)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知识(GenAI-TK)能够帮助高校教师基于生成式人工智能做出更好的评估决策。(3)仅有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知识(GenAI-TK)不足以使高校教师在教学中有效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有效地将生成式人工智能融入教学需要整合高校教师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知识(GenAI-TK)与其技术教学知识(TPK)和技术内容知识(TCK),这体现在高校教师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教学知识(GenAI-TPK)和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内容知识(GenAI-TCK)中。(4)高校教师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知识(GenAI-TK)与其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伦理评估知识(GenAI-TEAK)相关,但与其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教学内容知识(GenAI-TPACK)无关。高校教师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伦理评估知识(GenAI-TEAK)与其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教学知识(GenAI-TPK)和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内容知识(GenAI-TCK)呈正相关,并有助于提高其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教学内容知识(GenAI-TPACK)。(5)鉴于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的技术和教学优势,文章建议采用整合伦理知识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教学内容知识(GenAI-TPACK)框架。该框架对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师教育培训的高质量推进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分类: 教育学 >> 教育技术学 提交时间: 2024-10-17
摘要:[摘要]整合伦理知识的教师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教学内容知识(GenAI-TPACK)框架是生成式人工智能教育时代新的教师专业知识框架。文章基于该框架,采用探索性和验证性因素分析方法,以中国高校教师为研究对象,研制了中文版教师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教学内容知识(GenAI-TPACK)测评量表。探索性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包含20个题项的中文版教师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教学内容知识(GenAI-TPACK)量表的五个因子,即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知识(GenAI-TK),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内容知识(GenAI-TCK),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教学知识(GenAI-TPK),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伦理评估知识(GenAI-TEAK)和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教学内容知识(GenAI-TPACK),有良好的结构效度和内容效度。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证明,包含20个题项的五因子结构模型能较好地拟合数据。综合研究结果表明,研制的量表有良好的信效度,可为中国高校教师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教学内容知识测评研究提供测量工具支持。
分类: 外国语言文学 >> 外国语言 分类: 教育学 >> 教育技术学 分类: 教育学 >> 教育技术学 提交时间: 2024-09-01
摘要:本研究运用系统综述的方法选取了CSSCI和外语核心期刊发表的51篇有关数字化外语学习情绪的文章,并对纳入研究的研究趋势、理论框架、研究方法和研究结果进行了内容分析。研究发现:(1)51项研究所应用的数字技术已从早期的数据化技术演进到当前的智能化技术,但智能化技术的应用最少;(2)情绪主题从早期的焦虑等负面情绪,逐渐转向了对“愉悦”、“兴趣”和“信心”等积极情绪的关注,近年来还出现了“心理弹性”“幸福感”等更多元的主题;(3)51篇文章从多学科视角出发,广泛采用了学习焦虑理论、学习投入理论和控制价值理论等理论框架;(4)研究结果主要围绕“数字技术如何塑造情绪”、“情绪在数字与传统学习环境的差异”、“情绪对学习成效的影响”以及“情绪与人口学特征的关系”等关键变量展开。本研究为外语学习情绪研究提供了不同发展阶段的累积证据,也为数字时代的外语教学实践提供了理论参考。
分类: 教育学 >> 教育技术学 提交时间: 2024-08-29 合作期刊: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摘要:随着ChatGPT的发布,大型语言模型(large language mode1,LLM)已经在全球迅速崭露头角并在各行各业广泛应用。与此同时,以中文语言为基础的大型语言模型研究逐渐展开,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与效果也有待研究。为此,文章以10年高考题目数据集“GAOKAO-Bench”为测试数据,通过统计和分析 11个不同来源(包括大型企业、学术机构和新兴公司)的开源中文大型语言模型在9个不同学科(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政治、地理)中的表现,来评估不同的中文大型语言模型在教育教学自动评估中的效果。随后,文章根据评估结果,从多学科、多维度出发,对模型在各个科目上的推理表现进行分析研究。最后,文章对中文大型语言模型在教育教学自动评估中可能遇到的挑战与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可供优化的思路与方法,以期推动中文大型语言模型在未来教育教学中的发展与播。
分类: 教育学 >> 教育技术学 提交时间: 2024-08-27 合作期刊: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摘要:近两年来,ChatGPT及其与教育的融合引发了热议。研究选取了中国知网(CNKI)中文期刊数据库的311篇“ChatGPT+教育"文献,运用共词分析法,通过高频关键词分析、社会网络分析、聚类分析和多维尺度分析等方法,探析国内“ChatGPT+教育”的发展现状。研究发现,ChatGPT生成原理、人机协同、教育数字化转型和数字素养等是该研究领城的热点。ChatGPT对教育生态的影响、ChatGPT与教育变革论、ChatGPT赋能教育数字化及ChatGPT的教育伦理风险与对策论是当前“ChatGPT+教育"研究的4个主题。研究认为,未来“ChatGPT+教育”研究需加强理论研究,夯实理论基础;质性研究与实证研究并举;加强跨学科研究,拓宽研究视角;构建学术研究共同体。
分类: 教育学 >> 职业技术教育学 分类: 教育学 >> 教育技术学 提交时间: 2024-08-14
摘要:数字素养培养是教育数字化转型下职业教育改革的关键举措,也是建设数字中国的一项基础性、战略性和先导性任务。本研究基于社会认知理论的视角,从环境、个人和行为三个维度构建教育数字化转型下高职学生数字素养培养的影响因素模型,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数据,并利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数据分析和模型验证。研究结果发现,感知教师支持、感知朋辈支持和数字韧性是影响学生数字化学习动机和自我效能感提升的重要变量,数字韧性、数字化学习动机和自我效能感是影响学生数字素养培养的关键要素。研究建议:加强数字韧性培养,提升数字化环境适应性与自我调节能力;注重强化学习动机和自我效能感,促进数字化学习情感价值提升;加强数字素养培养实践,建立系统性数字素养培养模式。
分类: 教育学 >> 教育技术学 提交时间: 2024-07-28 合作期刊: 《阅江学刊》
摘要:以生成式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人工智能教育应用不断涌现,为教育数字化转型带来无限可能。借鉴风险社会理论思考生成式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教育应用悖论将是教育领域长期存在的现象,诱发伦理风险、教育失范风险、“社会-物理-信息”空间交互异化风险、个体人格情感异化风险等。相关风险可划分为直接风险、早期风险、中期风险、长期风险四个阶段,反映创新与传统、效率与质量、技术与道德、公平与不平等、教师与人工智能等矛盾。生成式人工智能教育应用悖论的风险侧治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问题,应结合柔性治理理念构建风险治理综合防控体系,构建生成式人工智能教育应用风险预防体系标准,强化教育全场景数据监管体系建设与数据池监管,构建生成式人工智能教育应用悖论风险侧预警系统,形成多元主体参与治理的协同联动机制,引导利益主体正确看待教育公益与市场行为。
分类: 教育学 >> 基础教育 分类: 教育学 >> 教育技术学 提交时间: 2024-07-26
摘要:在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评—研”亟待进行云端一体化探究式创新实践。本文介绍了希沃白板5在素养导向教学、数据驱动评价以及智慧赋能教研中进行云端一体化探究式教学的创新应用。
分类: 教育学 >> 教育技术学 提交时间: 2024-07-18
摘要:针对深度学习的灵活性诉求,本研究尝试构建一种灵活的框架形式——学习架构。为此,本研究从“架构”的词义、建筑学领域与计算机科学领域的含义入手,经过两次探究分析并类比教学结构的定义提出了表征灵活性的学习架构界定。之后本研究论述了三种现有学习架构模型发现,并从深度学习四特征的角度解析发现,它们最多只能关注深度学习某方面特征。基于这些认识,本研究构建了一种能够表征学习任务、学习活动、学习进程、教学决策四方面灵活性的深度学习架构模型,并论述了其理念机制。希望本研究能够加深对学习架构的认知,为深度学习的研究提供新路向。
分类: 教育学 >> 教育技术学 提交时间: 2024-07-17
摘要:数字游戏类实验作为一种数学探究活动,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造才能具有重要意义。由于教育研究者对于数字游戏类实验在学生数学学习方面效用缺乏全面的认识,导致该项活动推广受限。因此,采用元分析方法对国内外26项实验或准实验进行主效应检验和调节效应检验,研究发现:数字游戏类实验相对于传统的数学课堂学习具备中等程度的教育优势(g=0.377 p<0.001),学习内容、游戏氛围和实验周期对学习效果具备调节效应,学习者的文化背景、学段、游戏类型和游戏目的不具备调节效应。基于此,从应用开发、学习内容、游戏氛围和实验周期四个层面提出优化数字游戏类实验设计与实践的建议,以期促进数学教育的数字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
分类: 教育学 >> 教育技术学 提交时间: 2024-07-08
摘要:智能批阅平台服务于作文教学,逐步成为语文教师不可或缺的工具,并改变着作文评改的方式、理念、生态。如何利用好作文智能批阅平台,并根据作文智能评阅在作文教学中的基本定位,精准施策,促进作文教学的深度开展,提高作文教学效率,本文把作文智能批阅平台定位于老师的助手、学生的帮手、家长的扶手、管理的好手,并提出科学的应用策略:以评促写、以评增值、以评互联、以评共进。
分类: 教育学 >> 教育技术学 提交时间: 2024-07-08
摘要:作文能力是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体现,作文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多写多改。传统的作文训练受制于作文批改的不及时、标准不清晰、沟通不通畅、教学评脱节,多写多改很难执行,或者执行效果不好。借助作文智能评价即时、客观、量化的特点,充分发挥智能评测平台布置方便、检查规范、展示进步、陪伴成长的功能,可以实施定期训练、提升体验、多样化练习的训练策略。
分类: 教育学 >> 基础教育 分类: 教育学 >> 教育技术学 提交时间: 2024-07-08
摘要:《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明确了人工智能在教育评价中的重要地位。探索基于人工智能的作文评价是作文教改的应然选择和大势所趋,基于智能批阅平台的作文过程性评价为作文教改提供新的路径和方案。作文过程评价依靠智能批阅获取的大数据和统计模型分析,通过平台的广连接、强互动、智能化,聚焦发展,赋予学生作文成长动能;全面评价,助推学生提高作文能力;多元互动,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抓住关键,实现学困生的“精准帮扶”。
分类: 教育学 >> 教育技术学 提交时间: 2024-07-04 合作期刊: 《北京警察学院学报》
摘要:校园欺凌备受社会关注,社会失范理论能够为校园欺凌行为解构提供创新视角。对照社会失范行为表现,校园欺凌属于典型的个体失范,其根源在于应试教育背景下的“文化目标”与“制度化手段”之间的关系失衡。当学生个体采用正当的“制度化手段”无法达到预设的“文化目标”时,可能会采取“低成本、高回报”的暴力化手段实现目标,校园欺凌便可能发生。当前,校园欺凌个体失范主要表现为积极欺凌者、摇摆欺凌者和兼顾欺凌者三种类型。校园欺凌治本之道在于通过推动教育转型、抵制同侪压力、压缩失范空间、多元协同治理等途径,重塑以规则为核心的校园秩序。
分类: 教育学 >> 基础教育 分类: 教育学 >> 教育技术学 提交时间: 2024-07-02
摘要:作文智能批阅平台已成为作文教学的辅助工具,为作文的深层变革提供了新路径。作文学习共同体有助于形成一个积极的学习生态系统,实现作文教育的共同目标。立足智能批阅平台构筑作文学习共同体,可以从建立联系、达成共识、密切合作、结成联盟四个方面入手,优化作文环境,强化了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完善了对学生习作的反馈机制,为学生与教师搭建了有效交流的平台,激发了学生对写作的学习热情,进而提升了学生的写作水平与自主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