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教育学 >> 基础教育 分类: 心理学 >> 应用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4-11-25
摘要:随着社会节奏加快、社会竞争越来与激烈,心理问题成为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负面因素,作为人数庞大的高中生群体,其面临压力的现状值得重视。一方面家庭教育的缺失或不完善,另一方面学校管理存在的不当,都会引发或加重学生的不良情绪和心理问题。心理健康问题存在隐蔽性、偶发性等特点,导致心理健康问题不易被发现且可能出现严重的危急情况。本文通过整理相关文献对高中校园危机中最易发生的心理危机做出概念界定和多维分析,而后结合危机管理的PFDHRSP+C模式给出具体的解决措施,以期对相关事件的预防和处理提供有益参考。
分类: 心理学 >> 应用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4-11-21 合作期刊: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摘要:近期,ChatGPT受到了大众越来越多的关注。站在心理学领域,从算法决策角度剖析个体对ChatGPT的矛盾态度,即厌恶与欣赏并存。从自身性能、任务类型和个体因素3个方面探讨个体对ChatGPT产生矛盾态度的原因;从灵活应对与非灵活应对矛盾心理的两个角度提出克服矛盾心理态度的策略;基于当前人工智能的发展提出个体对人工智能应该持有的态度和行动:无论是算法厌恶还是算法欣赏,与算法共生是人工智能时代个体必须接受的现实,人类需要保持自身的优势。
分类: 心理学 >> 应用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4-11-05 合作期刊: 《心理技术与应用》
摘要:由于智能手机在日常生活中普遍使用,低头行为较为常见并给人际互动带来潜在的负性影响,因此有必要探讨低头行为的缓解策略在印象评价上的效果及机制。将191名被试随机分配到三种不同的模拟互动条件下(对方出现低头行为但提前告知/对方出现低头行为但未提前告知/对方无手机使用),随后对面子威胁、感知关系贬值和印象评价等变量进行测量。结果表明:(1)与无手机使用条件下相比,低头行为会给低头者的印象评价带来消极影响;(2)低头行为发生后,与未告知条件相比,被试对提前告知的低头者有更积极的印象评价;(3)面子威胁和感知关系贬值在提前告知和印象评价的关系中起完全中介作用。因此,提前告知策略可以有效缓解低头行为的负面印象评价,为现实互动中如何合理地使用手机提供了理论与实践指导。
分类: 心理学 >> 应用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4-11-05 合作期刊: 《心理技术与应用》
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代理平台逐渐使用AI作为建议者为消费者提供建议。然而,与人类建议者一样,AI在服务过程中也可能发生服务错误。在消费、投资和医疗情景中,采用2 × 3的被试间设计探讨建议来源和归因类型对消费者经历错误建议后对代理平台惩罚欲的影响。结果发现,建议来源对代理平台惩罚欲没有显著影响;归因类型显著影响惩罚欲,具体表现为平台意图归因增加了惩罚欲;平台意图归因对代理平台的惩罚欲的影响通过愤怒起作用。
分类: 心理学 >> 应用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4-11-05 合作期刊: 《心理技术与应用》
摘要:“招娣/弟”命名是独具中国文化特色的现象,体现了家庭和社会对男性后代的偏好。任孝鹏等(2024)的研究以家谱和祠堂分布为宗族文化影响力的代理变量,发现这些因素能预测不同省份“招娣/弟”命名的分布。在此基础上,本研究进一步将孔庙分布作为儒家文化影响的代理指标,探讨了其对“招娣/弟”命名地区差异的作用。结果表明,孔庙分布同样能显著预测该命名现象的区域偏好。通过主成分分析,还发现儒家文化与宗族文化的代理指标虽有交集但并不完全重合。本研究深化了对中国文化因素影响力的理解。
分类: 心理学 >> 应用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4-09-13 合作期刊: 《心理技术与应用》
摘要:如何平衡短期利益与长期需求是决策领域的重要研究问题。采用问卷调查和行为实验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四项研究探讨了感知经济流动性对跨期决策的影响,以及稀缺感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1)感知经济流动性对个体在跨期决策中的远期偏好有显著的预测作用;(2)稀缺感在感知经济流动性与跨期决策之间起调节作用。研究结果有利于深化理解感知经济流动性对个体心理与行为的影响,不仅为跨期决策的实证研究提供了新视角,而且对个体如何做出合理的经济规划具有重要的启示。
分类: 心理学 >> 应用心理学 分类: 教育学 >> 高等教育学 提交时间: 2024-09-11
摘要:精神时代,“自我时间”愈发珍重。作为易流逝并不可逆的稀缺资源,时间在中文语境下,常被赋予“宿命色彩”。面对时间流逝:如何变被动为主动?变消极为积极?变失控为可控?这是关切成长与幸福的终极课题。根据元认知监控理论,构建了新概念——时间流逝监控(time lapse monitoring, TLM)。结合访谈结果编制了《时间流逝监控问卷》,对5642 名大学生的问卷测评结果进行了探索性因子分析、验证性因子分析、信度分析与效度分析。数据驱动的结果表明:时间流逝监控包含意义感、主动性、效能感和广泛度四个维度。自编问卷信效度良好,可作为测评时间流逝监控水平或开展纵向追踪研究的标准化工具。此外,时间流逝监控与时间流逝感、时间流逝体验、学习投入、生命意义感呈正相关,与睡眠拖延、一般拖延呈负相关。总之,倡导青年学生监控时间流逝,具有生命历程与教育发展意义。
分类: 心理学 >> 应用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4-09-09 合作期刊: 《商展经济》
摘要:初始信任是信任发展过程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是信任研究领域的热点。虽然学术界已经取得了一些有关初始信任的研究成果,但在国内尚未有研究者对其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和总结。为了丰富初始信任的学术成果,本文对初始信任的概念、特征、维度、影响因素、形成机制、作用与结果及初始信任到持续信任的演化进行了论述,并对未来的研究进行了展望,指出未来可以研究特定情境下(如国际合作)的企业间初始信任形成机制,并进行维度划分,发现特定情境下(如国际合作)不同维度的企业间初始信任(如高/低初始善意信任、高/低初始能力信任等),探索调节不同维度的企业间初始信任与特定情境(如国际合作)之间关系的因素,以供参考。
分类: 心理学 >> 应用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4-08-14 合作期刊: 《心理技术与应用》
摘要:数字化转型是组织当下和未来的发展趋势,数字技术的普及对员工的心理与行为带来了重要影响,而这些影响存在矛盾性及两面性。在心理层面,数字技术提升员工能力,促进积极自我评价,增强平等意识,同时也加剧员工物质主义倾向,带来技术压力,导致工作倦怠和组织承诺降低。在行为表现方面,员工在数字化背景下既展现出工作游戏化、多任务处理和跨界协作的适应性行为,又过度依赖数字技术,产生反复检查习惯、网络闲散等问题行为。未来研究应注意员工数字化经验差异、区分员工行为动机、关注员工主动行为、强调高级认知功能,管理者应当注重培育开放包容的工作氛围以缓解数字化的不良影响。
分类: 心理学 >> 应用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4-08-14 合作期刊: 《心理技术与应用》
摘要:采用问卷和实验方法,并利用模糊数学方法探讨接管前置时间、驾驶信任、情绪唤醒以及性别因素对接管绩效的综合影响。结果发现:3s前置时间的接管绩效最佳,5s次之,8s最差;低驾驶信任度的驾驶员接管绩效优于高信任度的;男性驾驶员的接管绩效优于女性,唤起中性情绪时驾驶员的接管绩效优于积极情绪时,并且交互作用显示,男性唤起积极情绪后接管绩效最差。主要结论是,驾驶员的情绪稳定有利于驾驶员在紧急情况下接管车辆。
分类: 心理学 >> 应用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4-08-14 合作期刊: 《心理技术与应用》
摘要:西方研究发现疼痛者的社会经济地位会影响他人对其疼痛的认知共情,但缺少中国社会背景下的研究,也缺少对其内部机制的探索。本文基于刻板印象内容模型提出能力水平感知的中介作用,分别以普通人和医学专业人员为被试进行实验。研究1中,普通人对低社会经济地位的疼痛者认知共情程度低,且能力感知在其中起中介作用;研究2发现,疼痛者社会经济地位并不会影响中国医学专业人员的认知共情,这可能是由于中国社会背景下医学专业有素质培养和职业要求,与西方情况存在现实差异。
分类: 心理学 >> 应用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4-08-14 合作期刊: 《心理技术与应用》
摘要:为考察社会经济地位与政府信任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库中2012年(T1)至2020年(T5)10790名居民的社会经济地位和政府信任水平进行交叉滞后分析。结果表明:(1)五次测量显示二者均呈显著的正相关;(2)二者的自回归路径系数均显著;(3)二者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结果表明,社会经济地位与政府信任之间互相预测、互为因果。
分类: 心理学 >> 应用心理学 分类: 教育学 >> 职业技术教育学 分类: 心理学 >>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4-07-16
摘要: 目的:考察中职学生歧视知觉与自杀意念的间接作用路径及边界条件。方法:采用歧视知觉量表、青少年自杀意念量表、手机依赖自评问卷和追求成功动机问卷对6所中职学校总共1117名学生调查。结果:(1)歧视知觉显著正向预测其自杀意念。(2)手机依赖在歧视知觉与自杀意念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效应量为0.30)。(3)追求成功动机在中介路径的后半段“手机依赖→自杀意念”中起调节作用;在高追求成功动机条件下,手机依赖水平显著预测自杀意念,而在低追求成功动机条件下,预测效应则不显著。结论:歧视知觉通过手机依赖作用于自杀意念,追求成功的动机对手机依赖的中介作用有明显的调节作用,即高追求成功动机明显强化了手机依赖对自杀意念的预测作用。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企业管理 分类: 心理学 >> 应用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4-07-12
摘要:在数字化转型大背景下,非工作时间工作连通及其带来的“双刃剑效应”受到广泛关注。本研究基于资源保存理论,以工作反刍中的问题解决沉思、情绪反刍为正向、负向中介变量,心理资本为调节变量构建了非工作时间工作连通影响员工创造力的一个被调节的双刃剑模型。通过对3家企业的多时点问卷调查研究发现:(1)非工作时间工作连通与问题解决沉思、情绪反刍正相关;(2)非工作时间工作连通借助问题解决沉思的中介作用与创造力间接正相关;(3)心理资本可以调节非工作时间工作连通与情绪反刍之间的关系:员工心理资本水平较高时,非工作时间工作连通对情绪反刍的正向效应被削弱。本研究通过三轮次的调研对模型进行了检验,拓展和丰富了非工作时间工作连通后效相关研究并提供了新的解释机制,为数字化转型大背景下优化企业管理机制、员工自我调节等实践提供借鉴,具有较强的实践意义。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企业管理 分类: 心理学 >> 应用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4-07-05
摘要: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潮流之下,电子绩效监控作为一种新兴管理手段愈发广泛地被应用于工作场所中。然而,现有EPM文献对员工创造力这一数字化时代企业的重要竞争力的探究较为缺乏。通过引入自我决定理论的理论框架,本文发现EPM对员工创造力可能产生复杂多维的作用:一方面,EPM会通过提高员工的自主性动机对员工的创造力产生积极的影响,且EPM的发展型目的可能增强EPM与员工创造力之间的间接正相关关系;另一方面,EPM也可能会强化员工的控制性动机,从而负向影响员工的创造力,且EPM的管理型目的可能增强EPM与员工创造力之间的间接负相关关系。通过两次问卷调查,以上理论模型的第一条路径得到验证。本研究完善了对于电子绩效监控影响效应和机制的理论研究,并为组织在应用EPM管理工具时扬长避短提供借鉴。
分类: 心理学 >> 应用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4-07-04
摘要:随着人工智能高速发展,人对其呈现出矛盾态度。青年群体作为人工智能的主要使用者之一,他们的矛盾态度更值得重点关注。本研究旨在探索当下青年人对 AI 的认识与矛盾态度,并检验其影响因素。研究一立足多元智能视角开展访谈,得到青年人眼中 AI 具有的五个智能维度。在此基础上,研究二以合作竞争情境和五种高水平智能为自变量,探究青年人的矛盾态度,同时考察专业维度影响。研究发现情境与智能交互作用显著,青年人对信息化与现实情境水平高的人工智能在两种情境下有不同的矛盾态度。研究三以专业是否匹配与五种高水平智能为自变量,探究青年人的积极与消极态度。研究发现专业匹配组有更高的消极态度和更低的积极态度。研究整体从智能维度出发,以青年人对人工智能的矛盾态度为主线,发现情境、智能及专业对矛盾态度的影响,补充了人对人工智能矛盾态度相关理论,为人工智能能力发展的宏观政策制订提供参考。
分类: 心理学 >> 应用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4-06-26 合作期刊: 《心理技术与应用》
摘要:为检验个体咨询情境下运用正念干预自杀意念的效果和可行性,采用单被试实验A-B-A设计,筛选2名合格被试,借鉴《正念第八天》设计干预措施,对被试的自杀意念和心理痛苦进行连续测量,通过视觉分析和非重叠对占比,结合书面访谈,分析干预措施的效果、安全性和接受度。结果显示被试对干预不存在强烈消极体验,获得了“冷静”情绪、促进接纳和激发领悟等效果,总体上接受干预;被试的自杀意念在趋势上出现了由上升到下降的积极变化,1名被试出现了自杀意念和心理痛苦的分离。表明个体咨询情境下,可借鉴《正念第八天》的结构和内容作为自杀意念的干预措施。
分类: 心理学 >> 应用心理学 分类: 教育学 >> 教育学原理 提交时间: 2024-06-23 合作期刊: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
摘要:自高等学校扩招以来,各类社会变迁事件对大学教师的心理发展造成持续 影响,教师心理变迁趋势不明。 为探明大学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基本情况,本研究借鉴 横断历史研究方法,对1999—2018年的研究进行元分析,采用SCL⁃90量表测量大学教师 焦虑、抑郁、躯体化问题、强迫问题、偏执问题和敌对问题。 结果发现:①大学教师的心理 健康问题整体呈上升趋势,焦虑问题的上升幅度达中等效应量(d=0.56),男性、普通高 校和西部地区三类教师的心理健康恶化趋势相对较快。 ②高等学校数量、教师人数、招 生人数、总抚养比和卫生医疗机构数等政治、经济和社会因素对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预 测作用较为明显。 ③未来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呈现平稳波动的发展趋势。 总体而言,大学 教师心理健康问题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水平应“由点及面”:以政策 为导向,在关键时间点抓住重点问题,遏制大学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上升趋势;形成不同 类别线,化整为零,提高大学教师心理健康干预效能;从“政经社技”各方面提高发展质 量,搭建教师心理健康安全网。
分类: 公共管理学 >> 社会保障 分类: 社会学 >> 人口学 分类: 心理学 >> 应用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4-05-16
摘要:随着我国老龄化的不断加剧,失能老人的家庭照护承担巨大负荷,家庭已成为失能老人养老的重要场域,对于其家庭抗逆力的提升须重点关注。从现有研究来看,鲜有对失能老人家庭抗逆力的生成机制进行探索与分析。本研究以组态分析为视角,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fsQCA)对30个失能老人家庭抗逆力的生成路径进行分析,尝试为失能老人家庭抗逆力提升提供干预策略选择。研究表明,失能老人高家庭抗逆力有效生成路径共有5条,主要分为四种类型,分别为家庭组织系统驱动型、家庭信念系统驱动型、家庭关系系统驱动型和家庭组织-信念系统驱动型,而对于所有路径中组织资源都作为条件存在。对于失能老人家庭应该更关注多元情感与照护支持,构建失能老人家庭资源支持网络,以推动失能老人家庭抗逆力的生成,保障失能老人家庭可持续发展。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企业管理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技术经济及管理 分类: 社会学 >> 社会学 分类: 心理学 >> 应用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4-05-13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谁能把握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经济发展机遇,谁就把准了时代脉搏。”在2024年全国两会上,特别指出要深化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研发及应用,启动“人工智能+”行动计划,加快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不仅是我们赢得全球科技竞争主动权的重要战略抓手,也是推动我国科技跨越发展、产业优化升级、生产力整体跃升的重要战略资源。随着人工智能(AI)技术的发展,以AI推动生产力整体跃升、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路径越发明晰。在此背景下,深入探究人工智能对职场的影响,对于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李育辉教授主持的职场研究项目组,关注人工智能发展趋势,围绕其对中国职场的影响,聚焦社会发展、企业变革、个人职业发展与未来趋势四个层面展开了系列研究,并推出了年度白皮书系列之《2024 人工智能与职场研究报告:数智新职场与企业高质量发展》。该报告基于对1591名中国职场人士的调研数据,结合文献深度分析,从社会发展、企业变革、个人职业发展以及未来趋势这四个关键维度,系统性地探讨了职场中人工智能战略的实施情况、应用现状以及对未来AI推动企业发展的积极预期。报告的系统见解,不仅为组织如何有效应用AI技术以提升组织效能给出了策略性建议,而且为员工如何借助AI提高个人工作效率和职业竞争力提供了有实用价值的指引。此外,报告还为政策制定者提供了宝贵的信息资源,有助于国家层面在制定相关政策时,更好地把握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趋势,促进劳动力市场的适应性转型,以及推动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