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选择的条件: 美学
  • 身体如何讲述故事——身体修辞的视觉图式及其意义生产

    分类: 哲学 >> 美学 提交时间: 2024-11-27 合作期刊: 《内蒙古社会科学》

    摘要:作为身体美学与视觉修辞的交集形式,身体修辞兼顾视觉文本与实物文本两个视觉修辞序列,身体的形式表征与行动表征构成身体修辞审美实践的两个维度,前者立足身体的样貌及装扮,结合身体形式负载的社会、文化属性展开修辞实践,后者则基于身体动作的故事性意指进行修辞生产。中西艺术史对身体意指的审美呈现及其修辞意蕴为身体修辞的话语生产提供了经验参照,而技术媒介对身体表征的纾解以及消费意识对身体美学的隐性驱动则赋予身体修辞更为普泛的实践空间,也决定了身体修辞在更大程度上属于一个现代命题。

  • 《南方车站的聚会》中审美氛围的审美人类学解读

    分类: 哲学 >> 美学 提交时间: 2024-11-19

    摘要:审美氛围是一种审美交流的机制和媒介,它是一种整体性的情调,产生于特定的审美制度中,在古典文化语境下表现为“韵”,现代文化语境下则表现为“余韵”。“余韵”是“优美化的崇高”,其中优美化在于形式方面,崇高是人类学意义上的价值在个体生命中的回旋和展开。电影艺术的审美氛围在于通过声像与视像的变形表征出人类现实生活的崇高。《南方车站的聚会》通过黑色氛围的营造表征出现实生活中的信任危机,这种信任危机是一种现代性的寓言,与现代人的情感结构存在隐秘而内在的联系。电影提出了“人与人之间是否还能建立信任?”这一当代社会面临的伦理问题,并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感性化的探索与回答,这一感性化的探索指向马克思所说的人类“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用爱交换爱,用信任交换信任”。这种信任能实现对现代社会分裂个体的救赎,使个体获得人类学意义上的完整性。人们在电影的特殊氛围中敢于正视现实生活中的危机,并与未来进行某种内在而深刻的交流与对话,从而实现主体的改变,这是审美氛围的政治潜能之所在。

  • 乡村人居环境建设的美学省思

    分类: 哲学 >> 美学 提交时间: 2024-11-13 合作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与美学休戚相关。从全面脱贫到全面振兴,农民的审美意识和对于美好生活的解读也在不断变化。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在取得一定成果的同时,也存在套用城市发展理念、忽视乡村文化价值、过度商业开发的问题。对此,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应当从美学视角出发,传承农耕文明,崇尚自然生态,正确处理空间营造与农业生产的关系,注重乡村个性化美感体验,最终达成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 美学发现与价值重塑:农业文化遗产的审美转向

    分类: 哲学 >> 美学 提交时间: 2024-10-17 合作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农业文化遗产常被看作是传统农村生产性、生活性与生态性的集合体,其美学价值却一直未受重视。农业文化遗产学初创期并未将审美纳入致思范畴,后经典美学为农业文化遗产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但自身话语存在解释力不足的问题,直到大众化的乡村审美活动兴起并确证了农业文化遗产的大美所在。农业文化遗产具有不同于传统审美对象的美学特性,其独特性的根本来源是功利性和群体性的农民生产实践,这也决定了农业文化遗产无法脱域,须介入式审美以引发审美经验。美学价值的重塑为农业文化遗产活态传承提出了新的内在要求,构建农业文化遗产美学理论与话语体系势在必行。

  • 被忽略的词源二重性与整体论——环境美学、生态美学理论底色再思考

    分类: 哲学 >> 美学 分类: 中国语言文学 >> 文艺学 分类: 艺术学 >> 艺术学理论 提交时间: 2024-10-15

    摘要:当代环境美学、生态美学的学科建构关系一直是悬而未决的话题,部分学者从西语词根意义上将环境解读为物质围绕物而将生态解释为系统关系,这是将词根分析扩大为词源语境解释的谬误,忽视两者均具有对象、关系的二重性。此二重性在劳特利、罗尔斯顿、奈斯的哲学中得以展开,并延伸至环境史、环境艺术、环境社会学、生态经济学等学科,生态对象化、环境关系化现象体现了两个概念向统一原初意涵的复归。面向传统过程中,生态美学与实践美学形成交锋。论战双方以“自然人化”“自然的自然化”展开论争,均认定对方理论是二元化的机械认识论余绪,但双方实则都在使用这样一种自己所批驳的机械路径来解读对方,使得这场对话充满固执与悖谬,忽视了两者兼具的统一视域。而环境美学对待传统更加温和,重视自然性与文化性的统一,虽受物质实体性误读但仍无法掩盖其开放性特征。在统合意义上,环境美学、生态美学、实践美学、气氛美学、身体美学都在言说人在时空世界的现实性审美关系。那种活生生的存在境域以其交互、共在、间性、系统的丰富属性要求我们建构生态环境美学,并向多维视角开放。

  • 卢卡奇的自然美论及其影响旨归

    分类: 哲学 >> 美学 分类: 外国语言文学 >> 外国文论 分类: 中国语言文学 >> 文艺学 提交时间: 2024-10-12

    摘要:对卢卡奇而言,“自然美”既是美之不确定性的具体表征,又构成了“审美反映”的特性和合法性基础,同时他还以美与善的复杂纠葛来显现“自然美”的复杂性。卢卡奇反对“自然美”“艺术美”中的等级制观念,一方面,无论是“自然美”还是“艺术美”,二者所形成的“审美反映”其所反映的是同一“现实”对象,二者非等级关系;另一方面,在审美反映中,“艺术美”与“自然美”均体现为“劳动”的对象化过程,“劳动”无法划分等级。卢卡奇“自然美”论的实质是“人的回归”,他认为在“自然”转变成“自然美”的体验活动中,人能够实现从“整体的人”到“人的整体”的超越,同时主张应将“自然美”置于人与自然和生产劳动的“关系”中来解答,以此,“自然美”构成人之体验的本体存在论范畴。卢卡奇的“自然美”论以深刻揭示并批判资本主义普遍物化现象和深层异化结构为理论旨归,他既批判以“艺术美”来衡量美本身所体现的资本主义商品拜物教实质,又批判以返回“物”的原始形态来肯定“自然美”等主张。总之,虽然卢卡奇的“自然美”论存有不可避免的理论局限,但其蕴含着鲜明的“人学”色彩和异化批判旨归,可以与当代“自然美”热形成呼应或观照,能够成为恢复“人”之本真完整性和立体解放的重要契机。

  • 基于意本体的考察:论中国美学与艺术之关系

    分类: 哲学 >> 美学 提交时间: 2024-10-10

    摘要:中国美学的本体是意本体,而非所谓的美本体。从审美范畴产生的源流看,“美”不过是“意”作为审美“源”感受所呈现的心灵面相之一。单从“美”的维度思考美学与艺术的关系,既不能呈现中国美学发生的逻辑理路,也遮蔽了艺术的丰富性。故而,意本体是解决中国美学与艺术问题的关捩:其一,艺术作为“物”,与意本体的关系为:艺术是“意”千姿百态的面相,“意”是艺术千变万化的情状。其二,从意本体的维度看,美学的实质就是意本体自己规定自己,自己为自身设定审美边界。其三,意本体自身含摄艺术:先秦时期,在天道思想的主导下,艺术生成的路径主要为“道—气—艺”的认识模式;秦汉以来,圣人的作用被不断强化,艺术生成的路径演变为“道—气—意(圣人)—艺”的认识模式;到了唐宋,随着个人主体性的增强,艺术的生成路径又逐渐向“道—气—意(个人)—艺”的模式发展;明清时期,“道—气”这一环节被“意”所含摄,艺术生成路径就演变为“意—艺”的一般模式。从中国美学的本体看,艺术就是意本体呈现世界的一种特殊形式,美学含摄艺术于自身之中,美学与艺术关系就是“意—艺”的模式。这种模式同样含摄现代美学的种种主张,这些主张都为心之所发,都是“意”(人)的一种自我建构。

  • “中”华“礼乐”自然文化之《“中”:国人信仰图腾与智慧结晶》

    分类: 哲学 >> 中国哲学 分类: 文化学 >> 文化学 分类: 社会学 >> 社会学 分类: 综合学科 >> 综合学科 分类: 哲学 >> 科学技术哲学 分类: 哲学 >> 美学 分类: 哲学 >> 伦理学 分类: 哲学 >> 逻辑学 提交时间: 2024-10-09

    摘要: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也是延续时间最长且未曾中断的文明。最早起源于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后来又吸收了丰富多彩的其他文明而成就今天的中华文明。中国的称呼有很多,如华夏、中华、诸华、诸夏、中夏、中土、中原、神州、中州、九州、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等等。其中“中”出现的频次最高。“中”到底蕴藏着什么魅力,让几千年生存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宅兹中国”,并以“中国人”自诩呢?甲骨文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中国最早的成体系文字,是今人使用简体中文的源头。本文立足甲骨文“中”的文线结构,试图追本溯源,寻根觅珠,发掘其道简理正、放之自然皆准的高效动态平衡本真源意,将泽被古今的先人信仰图腾与智慧结晶合浦还珠,以事天人合一的中庸盛世!

  • “颜值”的量化和操控:面孔吸引力数据库的美学思想及算法逻辑

    分类: 哲学 >> 美学 提交时间: 2024-09-13 合作期刊: 《心理技术与应用》

    摘要:面孔吸引力影响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是当下的研究热点之一。随着计算机科学的发展,通过计算机模型预测面孔吸引力成为可能,许多面孔吸引力数据库也应运而生。面孔吸引力数据库所提取的特征可归纳为形式美学、进化美学和数据驱动三大类,预测建模方法则可分为符号主义和联结主义。通过面孔特征和建模方法两个角度总结面孔吸引力数据库,根据数据库的发展特点和现状,从时间角度分析数据库的变化及其原因。未来应致力于建立特征全面、标准化的多模态数据库;从学科交叉的视角,探索面孔美的本质。

  • 马克思主义美学现代性形态刍论

    分类: 哲学 >> 美学 提交时间: 2024-09-06

    摘要:在世界美学的发展潮流中,马克思主义美学立足“人之解放”的现代性旨趣,始终以“在场”的姿态占据着重要位置,并在不同的国度、社会、地区、时期等历史语境和现实变革中,呈现出差异化、立体化和动态化等鲜明的现代性特征。扩而论之,马克思主义美学现代性体现如下形态:其一,经典马克思主义美学的起源语境、基本宗旨、研究范式依次体现出“异化批判”“人的立体解放”“美与劳动”等现代性批判实质;其二,“东欧新马”“西马”对经典美学命题“艺术自律”持鲜明的差异性态度,包括艺术终结论批判、大众文化批判、技术与艺术关系辨析等内容,体现出美学元命题话语中的多元化现代性意蕴;其三,以“艺术本体论美学”“存在主义美学”“解放美学”为中心,体现出对经典马克思主义美学“人之立体解放”命题的深化和发展,是现代性批判的深化;其四,以“人民美学”为代表,其充分言说艺术与政治、人民、社会等内在关联,既是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现代性的核心表征,还体现出与西方美学和现代性的异质性特征,是对传统“文化政治”美学主题的拓展,具有鲜明的现代性创化意义。

  • 社区美育实践探索——以第三届中国社区行动计划虎溪熙街社区为例

    分类: 哲学 >> 美学 提交时间: 2024-09-03 合作期刊: 《当代美术家》

    摘要:“社区美育”作为社会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社会特定场域中对社群开展感性教育、审美教育的途径之一。社区美育以视觉和感官等方式,充分利用该地区的学校、社会、机构等资源协同开展,为社区更多居民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提高居民审美认知,增进与外界的沟通与交流,提高居民社区认同。2021年四川美术学院与重庆大学城虎溪街道社区联合开展的“中国社区美育行动计划”便是对社会美育最后一公里的思考和探索。活动期间,居民们自主接受社区美育,通过多重视觉和感官刺激,使居民沁润其中,融入美育教育之中,这是当代社会美育发展的趋势,也是美育实践的一次初探。

  • 美育在审美救赎上的现实追问与进阶更新

    分类: 哲学 >> 美学 提交时间: 2024-09-02 合作期刊: 《当代美术家》

    摘要:本文立足于中国社会美育的发展与问题,以当今社会美育中美育效应之于常人群体审美救赎的现实路径为对象,对美育人文学科进行中外学理思想的研究和现实探索维度上的反思。从始于学校美育的培根铸魂到终于社会美育的审美救赎,应充分考虑到个体人的期待视野、审美接受与社会关联。因此本文借用传播学、社会学、哲学、美学等与之关联的理论交叉点,分别从内卷与迭变、日常的生活、美育的底色、结语与展望等四个层面进行比对研究。同时为致敬徐渭,文中兼贯穿以相应分析阐述之。

  • 中国第一位撰写《美术史》的艺术理论家:姜丹书美育思想探微 ——中国近现代设计教育先行者研究系列

    分类: 哲学 >> 美学 提交时间: 2024-08-29 合作期刊: 《当代美术家》

    摘要:本文探析和研究我国美术教育家姜丹书美育思想的嬗变,通过研究姜丹书的教育经历及其相关学术文献,分析出其美育思想演变的四个阶段,总结归纳出从私塾的诗书礼乐到学堂的图画手工再到美术艺专的教学实践中,其美育思想也完成了从传统到现代、从美观到实用,再从实用到育人的演变,最终形成中西调和、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教育主张。在此过程中,姜丹书在教学实践、书籍撰写等方面深入的研究,填补了我国近代艺术教育理论的空白,形成了独特完善的手工劳作教育思想,注重工艺美术教育,为我国20世纪近现代艺术设计教育的建立奠定了思想和理论的基础。

  • 立根铸魂:基于主题性创作的大众美育

    分类: 哲学 >> 美学 提交时间: 2024-08-29 合作期刊: 《当代美术家》

    摘要:基于文艺主题性创作的大众美育是以现代媒介形式为依托,由主创群体引导开展或大众自发开展的主题性美育范式。本文以大众美育语境下的主题性创作为切入点,聚焦主题性创作应当遵守的基本原则以及当下大众美育形式的创新与拓展两个层面的问题,尝试为基于主题性创作的大众美育工作带来借鉴和思考,以优秀主题性创作的作品结合线上线下多样的美育传播形式,综合化创新输送积极价值导向,从而为时代画像,铸造灵魂。

  • 伯林特美学思想对杜威实用主义哲学的继承与发展

    分类: 哲学 >> 美学 提交时间: 2024-08-28 合作期刊: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阿诺德•伯林特美学思想对杜威哲学的继承与发展,可以从以下三个维度进行把握:首先,伯林特继承了杜威学科反思的精神,将其“改造哲学”的事业延续到了美学中,不仅深入地批判了以“无功利”为特征的传统美学,而且以身体的综合感知重构审美经验,建构了以身体为中心的审美经验理论,从而赋予审美经验身体化与整体性的特质。其次,伯林特坚持了杜威实用主义以“经验”概念统合主客分裂的思想理路,积极吸收了杜威“经验”概念中的两个突出特征——“能动性”与“情境化”,使之成为丰富其环境审美经验论内涵,增强其合理性的重要特质。最后,伯林特将杜威的“连续性”思想深刻地融贯到自己的审美思考中,连续性这种开放的思维方式促使其思考审美参与理论的连续性内核,并在此基础上试图建构一种兼容并包的普遍性美学。

  • 彭成广:艺术何以成为审美命题及其当代定义的可能

    分类: 艺术学 >> 艺术学理论 分类: 哲学 >> 美学 分类: 中国语言文学 >> 文艺学 提交时间: 2024-08-14

    摘要:“定义”艺术既是一个艺术史命题,更是一个美学难题。为更好地定义艺术,应从更为普遍的意义上对艺术与审美二者进行理论“区隔”,这主要体现在二者的“非必要性”关系、“意义”的呈现与构建、“意图”的先与后、“外延”的大与小、“认知”的有与无等区分中。艺术与审美的离合关系是对存在意义的彰显,它们均是真理的敞开方式和存在的自我展现,是寻求意义并使意义赋形、具化的生命活动,定义艺术不仅仅是对艺术本质的追问,也是对人类文明、审美观念和社会变迁的审视,更是对存在之谜的思。当代“艺术泛化”现象具有必然性,它表征出艺术的多元化表达和跨界实践,具有多重现实意义的同时,又从现实层面要求不断重新“定义”艺术,且为其定义提出如下可能性原则:重回“技”与“物质”性、建基于自我指涉的知觉“形式”、考察作为“行动”与“事件”的艺术。

  • 论“意”与中国式美学体系的建构

    分类: 哲学 >> 美学 提交时间: 2024-07-28

    摘要:结合“意”的构成、意义及作为美学范畴的演进看,“意”以其自身的完满性统摄了传统美学的丰富内容,充分显现了中国美学的个性特征。从中国美学范畴产生的源流看,“美”不过是“意”作为审美“源”感受所呈现的心灵面相之一。美学从西方传入中国以来,人们用“美”字去对接西方美学思想所造成的问题:既不能充分呈现西方美学的性格特征,又对中国美学的本来面目有所遮蔽。而“意”作为美学范畴却能将中国美学的逻辑理路、方法、内容、特征全面地呈现出来。从心灵发动的本原看,中国式美学的体系是意本体围绕自身展开的自我规定和自我建构,有本源体系和流衍体系两个部分。本源体系是意本体对自己的来源所做的形而上建构,表现为“体”的价值。流衍体系是意本体通过自身不同功能作用生成的中国美学话语的实践体系,表现为“用”的价值,这个体系的框架是:“意(本体论)—意(创作论)—意(美感论)—意(接受论)”,即“意”从本体论、方法论、美感论、接受论四个方面承担了建构中国式美学体系的功用,将美学体系的中国模式呈现出来。这个逻辑架构,体现了中国传统审美活动的运行逻辑和变化规律。当然,通过“意”探索中国美学自身的逻辑体系,并不是要取消已经成为约定俗成的、作为美学学科表述的“美”字,也不是要取消中国传统美学中作为表达审美愉悦及审美追求的“美”范畴,而是要通过“意”更本真地呈现中国美学的面貌、性格和味道。

  • 意境美学与气氛美学的跨文化互释

    分类: 哲学 >> 美学 提交时间: 2024-07-10 合作期刊: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在全球化语境下,作为中国美学之独特形态的意境美学,与西方晚近兴起的气氛美学之间存在颇多可比照阐发、交流互鉴之处。在主客关系上,意境美学与气氛美学都打破了传统美学主客二分的思维方式,分别以“心-物”模式和“身-物”模式致力于审美主体与对象之间的间性关系的建构;不过意境美学融入与运用了综合的审美心理机能,侧重审美活动中精神性体验,将气氛美学中建立在感知学之上的“自然之物”进行了抬升和跨越,故作为意境美学基本单位的意象可以视为气氛之物的形而上之维。正是由于以上关联之处,一方面通感联觉是两种美学重要的审美生理-心理基础之一,另一方面作为审美范畴的“意境”和“气氛”都处于不断生成的状态之中,因而审美主体获得的美感体验都是历时性的情感体验,是一种“绵延”的美感。同时,意境美学和气氛美学都是在空间中进行审美,共同关注意境与气氛所营造的“虚实空间”不仅如此,在情景创设、情调营造等方面,意境美学与气氛美学又可落实为一种共通的审美创造方案。基于以上事实,在意境美学与气氛美学之间进行广泛而深入的对话,既可为中西美学在交流互鉴中实现创新融合提供案例,还可在一定程度上激活中国古典美学的当代价值。

  • 从悲剧和喜剧构成范畴看美学在中国的变异

    分类: 哲学 >> 美学 提交时间: 2024-07-10 合作期刊: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美学在多国传播过程中存在复杂的变异问题,其中审美文学化是一个显著现象。从哲学上看,范畴包含属相和种相。美是属相,其中作为种相的崇高和优美构成美的一组范畴,而悲剧、喜剧和美不存在种属关系。美学上的崇高和优美是作用于人类视觉的图像对象,而悲剧和喜剧与视觉无关。在从古希腊到 18 世纪中叶美学学科建立之初,其间悲剧和喜剧并非美学或审美范畴,此后经由德国和苏联学者将崇高和优美延伸到文学领域讨论,悲剧和喜剧作为崇高和优美在文学中的对应概念才被确立为美学范畴。在此过程中,不仅崇高和优美发生变异,不固定在视觉领域内被讨论,悲剧和喜剧也发生变异,成为一组构成美范畴的种相。这种在欧洲变异了的美学接纳了较多非视觉对象或要素,使美感和视听两种感觉有关的基本点被动摇,产生许多相互缠绕、复杂难解的问题。美学进入中国后,将悲剧和喜剧不加质疑地认为是一对美学或审美范畴。如画作为一个自然审美概念,研讨范围局限在英格兰有关湖区和苏格兰山地的旅行写作内,因其具有明确的所指对象和形式特征,故很难变异。由于没有对应的戏剧体裁,如画几乎被中国学界遗忘。美学在中国变异为一门与文学理论接近的学科,与哲学、自然审美渐行渐远。

  • 青年卢卡奇是人本主义者吗?——基于《历史与阶级意识》文本的再解读

    分类: 哲学 >> 马克思主义哲学 分类: 哲学 >> 美学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提交时间: 2024-06-29

    摘要:20世纪20年代初的青年卢卡奇是一个“人本主义者”,似乎早已是学界定论,可同时,学界却对“何为人本主义”界定不清。人本主义是与历史唯物主义相对的范畴,具有理论出发点、手段、目的三大理论构件。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中,青年卢卡奇与人本主义的关系具有二律背反性:一方面,其关于无产阶级的论述无意识地具备人本主义特点;另一方面,其又自觉地对人本主义哲学和美学进行了批判,故不能简单称其为“人本主义者”。解读青年卢卡奇与人本主义之关系,需要遵循“解”、“诠”、“阐”并重的阐释学原则,其中尤其要注重阐发卢卡奇批判人本主义的一面。在对费尔巴哈和席勒、谢林的批判中,卢卡奇抨击了人本主义在理论出发点和手段上的错误,但他没能在目的观上区分人本主义审美理想与马克思主义审美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