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艺术学 >> 电影学 提交时间: 2024-11-21
摘要:刘伟强导演的电影《中国医生》通过诸多细节还原了疫情对于民众造成的恐慌以及医护工作者与病毒艰难抗击的过程,真实场景建构的视觉影像具有极强的冲击力,更为打动人心的则是面对灾难医护人员与普通民众所建构的休戚与共命运共同体意识。这部影片以现实主义精神重新彰显了文艺作品所具有的审美冲击力,对于中国社会与民众的影响在电影中得到直观呈现,它不仅是对灾难的历史记录,而且是对中国民众万众一心拼搏意志的书写,对于电影如何呈现灾难提供了诸多启示。
分类: 艺术学 >> 电影学 提交时间: 2024-10-31 合作期刊: 《海南开放大学学报》
摘要:在洪尚秀导演的电影创作中,作为主体内意识的时间与电影的内外现实、艺术真实、诗意体验相交融,并通过时间-影像中潜在影像与现实影像不断的对称、循环、结晶而成功构建出独特的时间晶体。其中,时间的本质涌现,新的生命真实也得以显现。在以影像内部的时间寻找非时序时间即纯粹时间与本真性生命存在的过程中,时间-影像不断使宇宙时空成为绵延的微观海洋,亦成为主体深层生命体验下的真实场域。在反中心、非线性、去权力的影像世界中,个体打开无限、自由、创造性的全部潜能,从而在世界中显现自身,最终达到存在的澄明。
分类: 新闻传播学 >> 传播学 分类: 艺术学 >> 电影学 提交时间: 2024-10-25
摘要:在电影史上的很长一段时间,女性作为镜头下被赏玩的客体镶嵌在以男性为中心的电影叙事边缘。她们或以无私奉献的母性扮演着近乎“神”的角色,或以男性凝视下的性感身体成为近乎“妖”的色情符号。随着女性主义的兴起,电影媒介开始体现出女性多元化、主体化的表达诉求。作为表达的主体,女性电影从业者在为电影界带来女性声音的同时,也面临着她们的职业与人生困境:女演员遭遇中年危机、行业潜规则,女性导演、编剧、制片人以及幕后工作人员被充满偏见的雇佣机制拒绝于电影工业之外。与此同时,女性观众的消费主体地位日益提升,但其真正需求未能得到电影制作方的充分重视,女性观众自身的女性主义意识也有待进一步觉醒。
分类: 艺术学 >> 电影学 提交时间: 2024-10-10 合作期刊: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当代哲学观摆脱了二元对立理性传统的束缚,对于反思人类中心主义、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在此背景下产生的新物质主义与生态后现代主义相结合,形成物质生态批评的话语体系,对物质的活力、动能及其与人类之间的交互关系进行阐发。以物质生态批评视角考察自然类纪录片,能够发掘其中蕴含的生态价值及现实意义。自然类纪录片创作者运用现代影像技术呈现直观可感的物质活力以及隐秘世界里物质的动能,采用生态思维展现充满物质变化和互动的自然生态系统,并且以凝视和身体融入自然的方式讲述自然事物的故事,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创新性地构建叙事内容,也有助于体现存在论意义上人与自然的共生、交融关系。
分类: 艺术学 >> 电影学 提交时间: 2024-10-10 合作期刊: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人工智能迭代升级,对电影剧本的叙事生成影响深远。人机协同正从伪原创阶段、辅助创作阶段进入到命题阶段和全自动阶段。如果说前两个阶段人工智能着重于根据剧本内容对电影项目的成功率进行预测。或对电影剧本内容进行辅助性创作:那么后两个阶段则电影剧本创作将可能面临“人的逻辑”被弱化,“算法逻辑”被加强的新态势。在这个意义上,电影工业美学“接着讲”的意义,则表现为在人工智能时代反思与重构感性与理性、人文主义与技术主义的关系,坚守人的主体性,建构属于人的审美世界
分类: 艺术学 >> 电影学 提交时间: 2024-10-10 合作期刊: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人工智能时代电影导演面临生存挑战,需要导演在被动接受中主动适应。电影工业美学导演维度的研究也需要在人工智能时代“接着讲”。秉承“人机一体”的创作观,并以此观念构思作品,应该是人工智能时代的导演观。探索一种人工智能“算法内生存”的创作路径,应该是人工智能时代导演的创作方向:一方面,导演在遵循作者情感的同时,必须尊重人工智能的数据理性,进而在感性、情感与理性、数据之间折衷、平衡:另一方面,导演在积极发挥创造性想象的基础上,必须合理利用人工智能高效完成人类指示的底层机制,进而在借助数据算法、人工智能实现想象的同时,不断扩展想象。
分类: 艺术学 >> 电影学 提交时间: 2024-10-10 合作期刊: 《商展经济》
摘要:电影作为体验商品,消费者在观看前对影片的质量难以判断,发展广泛的社交网络渠道可以使人们便捷地获取各类电影信息。对于处在新媒体时代的电影产业而言,网络口碑信息的高速流通及传播影响力对电影票房的影响日益显著。中国电影产业市场发展进程中,网络评价口碑效应如何对影片票房成绩产生影响是值得关注的重要问题。
分类: 艺术学 >> 电影学 提交时间: 2024-09-21
摘要:电影《无依之地》讲述了一个在金融危机中失去了一切的老女人寻找生命意义进而获得自我救赎的故事。影片将特色锁定于记录风格的场景设计、艺术化的剪辑叙事、富有寓意的视觉冲击,调动出浅淡隽永,却又深入人心的情感,展现了对生命严肃反思的直觉。文章结合柏格森、列斐伏尔、海德格尔、德勒兹以及宋明理学的相关理论深入分析了《无依之地》中展现的直觉革命,即通过直觉逃离空间胁迫,回归时间本体,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展现生命游牧的情怀。
分类: 艺术学 >> 电影学 分类: 艺术学 >> 广播电视艺术学 分类: 新闻传播学 >> 传播学 提交时间: 2024-09-10
摘要: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以红色文化为题材的影视作品一直活跃于荧幕之上。近几年,红色影视逐渐进入大众的视野,许多具有代表性又广受好评的作品层出不穷。影视作品中地域形象的构建与塑造既离不开影视创作者们的深入探讨,又离不开本地区政府机关与社会群体的关注,具有既立足宏观、放眼全国,又聚焦微观、深入地方的重要意义。其中,湖南省在中国红色文化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在诸多红色影视作品中频繁出场,成为红色文化塑造的典型形象。因此,研究以湖南影像为对象,以认知传播学为方法,能够从注意、知觉、记忆三个阶段层层深入,探究作为视觉影像的地域景观进入人的大脑刺激、进行经验加工,并引发情感共鸣的认知过程,为研究影视作品接受者的认知心理提供了可循之法。研究发现:创作者应当丰富曝光、提高评价、引发共情,进而树立起具有辨识性、美誉度、深刻性的湖南红色形象。
分类: 新闻传播学 >> 传播学 分类: 文化学 >> 文化学 分类: 艺术学 >> 电影学 分类: 艺术学 >> 电影学 提交时间: 2024-09-06
摘要:在当今世界变局下,价值(观)传播应超越单纯的“形象塑造”成为对外文化交流的主轴。讲好“中国故事”在此之中起到关键作用。贾樟柯的纪录片《一直游到海水变蓝》(2021)是这一新常态的典型案例。它借助村民和作家的讲述,呈现和叙述中国(乡土)在1949年后的演变,由此展现导演心目中的中国当代史的变迁历程。通过分析其叙事策略我们可以发现,它安排的人物访谈某种程度上展现了传统社会主义时代党的模范干部发动群众改造乡村的时代经验,与改革开放时代社会的变迁。但它对于这种社会主义另类现代性的追求表现不足,对于两个时代的过渡语焉不详,对于带来中国崛起的时代变革也无力理解和呈现。这些局限性源于编导在文化认同上的暧昧,而其根源在于其精英史观及其潜在的西化=现代化的观念,而这也造成了影片“公共意识”的缺乏。这提醒我们当下所谓“微观史学”与“口述史”等叙述模式中隐含的后现代史观的偏颇,也启示我们坚持价值立场,坚定文化自信,在融通共同情感下传播核心价值,将“文化折扣”有效转化为“文化增值”。
分类: 艺术学 >> 电影学 提交时间: 2024-08-29 合作期刊: 《当代美术家》
摘要:艺术家黑特·史德耶尔以一场名为“自由落体”的“思想实验”隐喻“后电影”时代影像与主体的失重坠落,并认为以“贫乏影像”的形式在新媒体空间里“复活”的散文电影在这场“自由落体”运动中重构了电影的本体。这一思想实验将困扰史德耶尔自身艺术创作与整个散文电影未来走向的难题放置眼前,试图拥抱或反抗“自由落体”的行动分别对应于她尝试以“网络媒介空间”或“博物馆空间”作为散文电影归宿的两种策略,然而,她的这两种探索均陷入了自反性困局。通过分析史德耶尔对于“定义”散文电影和“安置”散文电影的暧昧态度和矛盾主张,可以重新引导人们回到对电影之本身以及主体之本身的拷问。
分类: 艺术学 >> 电影学 分类: 新闻传播学 >> 传播学 提交时间: 2024-08-08
摘要:近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使用新媒介、新技术“讲好中国故事”,增强软实力、提升话语权。与此同时,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网络电影(简称“VR电影”)成为一种新兴媒介形态。VR技术以其沉浸感、交互性等特征,具有不同于二维平面媒介的叙事功能和移情力量。其有助于深化“中国故事”的内涵,并扩展其叙事外延。VR电影讲好中国故事主要包括事件叙事和空间叙事两种类型,前者以传统意义的“故事”讲述为主,后者以跨媒介意义的数字空间为主要叙事载体。巧妙运用两种叙事类型,有助于“中国故事”的新时代呈现,以及提升VR媒介进行国家叙事的能力。
分类: 艺术学 >> 广播电视艺术学 分类: 艺术学 >> 电影学 提交时间: 2024-08-06
摘要:“声音焦点”旨在采用“焦点”概念作为声音创作的核心参照,解决声音制作中艺术和技术如何相结合的问题。声音焦点能够在声音的优化过程中“以点破面”,实现明确的艺术表达。本文从影视声音创作的角度出发,阐释声音焦点在电影制作过程的展现手段,并达到提升整体声音效果的目标。
分类: 艺术学 >> 电影学 提交时间: 2024-07-22
摘要:后电影时代,电影终结论成为最引人关注的理论议题之一,其实质涉及电影身份的摇摆及其在数字媒介环境下的再识别难题。从胶片危机引发的索引性争论,到选择动画作为电影文化序列的中心,与电影相关的媒介研究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电影身份的理论困境。上世纪90年代以来在学界逐渐回暖的电影现象学研究能对此问题提供破局的启发。在电影现象学的“人-电影”结构中,电影从属于一种更大的基于具身视觉的动态影像文化。借此思路,在后电影生态的乱象中重新识别电影身份的关键在于辨析这一结构的动态平衡是否被打破。其中,不再以具身视觉为核心的新媒体影像不能再被归属于电影,而作为“旧媒介”的电影也正在持续地孵化新的动态影像艺术。
分类: 艺术学 >> 电影学 提交时间: 2024-07-18
摘要:自Chat-GPT爆火之后,AI似乎席卷了文学、艺术创作的各个方面,成为一把“利刃”。在平台、媒体公司和个体的不断尝试中,AI已然介入影像创作,并取得了相应的关注。借助于用户生成内容的逻辑,通过影像短片的实操经验,结合业已成型的相关案例,提出AI关键词生成创作的技术逻辑,指出人机协同是AI生成影像的发展方向。通过对比实验论证,在相同时间长度内,AI生成画面的欠丰富性。指出AI的介入创作可以有合理的艺术价值,但由于技术局限性,仍存在诸多问题。在越发完善的发展中,AI需要被设定出相应的技术、艺术和道德规范。
分类: 艺术学 >> 电影学 提交时间: 2024-07-12
摘要:中国医疗题材电影历经百年发展,在内容、形式和表达上都产生巨大变化,其内容的丰富性与形式的创新性不断攀升。文中通过对1921年至今的中国医疗题材电影的分析,揭示其在内容与形式上的独特特点及地域性发展路径的同异。指出这些影视作品不仅反映了医疗领域的社会变迁与文化多样性的交融,还探讨了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新型媒介技术对医疗电影传播与叙事方式的革新影响。强调了中国医疗电影在医学叙事中面临的挑战,包括医学叙事感染力和专业性的问题,提出了对未来创作的思考。
分类: 艺术学 >> 电影学 提交时间: 2024-07-12
摘要:从电影观看的视角,互联网是一种非院线装置,它更新了人们对电影的认知,也带动了更多关于人的主动参与。计算机交互技术不断促成互联网装置下电影产品的更新。这些前提给互联网收藏做出了铺陈。在互联网装置下,人的主动行为和电影之间的关系更为微妙。尽管视频平台并不以收藏为营销目的,但却可以形成电影网络收藏行为的基础平台,完善电影公共收藏的虚拟空间。这也可以改善互联网电影的粗糙呈现,或成为提升互联网电影层次的一个有效维度。
分类: 艺术学 >> 电影学 提交时间: 2024-07-04
摘要:人工智能时代电影导演面临生存挑战,需要导演在被动接受中主动适应ꎮ,电影工业美学导演维度 的研究也需要在人工智能时代“接着讲”。 秉承“人机一体”的创作观,并以此观念构思作品,应该是人工智能时 代的导演观。探索一种人工智能“算法内生存”的创作路径,应该是人工智能时代导演的创作方向:一方面,导 演在遵循作者情感的同时,必须尊重人工智能的数据理性,进而在感性、情感与理性、数据之间折衷、平衡。另一 方面,导演在积极发挥创造性想象的基础上,必须合理利用人工智能高效完成人类指示的底层机制,进而在借助 数据算法、人工智能实现想象的同时,不断扩展想象。
分类: 艺术学 >> 电影学 提交时间: 2024-07-02 合作期刊: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在当代中国电影导演谱系中,谢晋无疑占据着一个极为关键的位置。 长期以来,学界对谢晋电影的研究已取得丰硕的成果,但“文本批评” 与“美学阐释” 的研究框架占据了一定的主导地位,鲜有对谢晋导演社会活动的关注。 研究聚焦谢晋在20 世纪80 年代的一系列社会性活动,考察其与80 年代普通电影观众、业余影评员以及群众影评组织间的交流和互动,发现了谢晋“交互式创作”的内在逻辑。 一方面,聚焦谢晋社会活动家的身份,讨论其与群众影评浪潮的互渗,并在双方的交互进程中,推动了群众影评文化在20 世纪80 年代的文化建构;另一方面,群众影评通过对话、商榷等多元化的方式,积极参与对谢晋电影的评论,而且以“ 历史微声” 的特点,介入到80 年代“谢晋模式”的讨论谱系,建构出区别于电影知识分子的话语场域。 更为关键的是,通过对群众影评的考察,发现“谢晋电影” 的意义生产并非局限于“电影文本”,更多则呈现在银幕之外的社会文化范畴中,并成为透视文艺“人民性”的典型艺术实践。 基于此,经由谢晋与群众影评的情感交互,我们试图开辟一条再次审视“ 谢晋电影” 的民间通道,以期丰富、拓展目前学界对谢晋电影研究的疆界。
分类: 艺术学 >> 电影学 提交时间: 2024-07-02 合作期刊: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从电影理论和电影史的角度出发审视中国电影批评,已经成为重写电影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尽管“鸳鸯蝴蝶派”在电影批评史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但当前研究对象主要聚焦于上海的代表人物周瘦鹃等,而对于北京的代表人物张恨水的研究相对较少。 为了避免电影批评史狭隘地限定在“上海电影批评史” 范畴内,有必要深入研究张恨水的电影批评。 尽管张恨水是一位广为人知的通俗文学作家,目前的研究更多关注于电影叙事模式和剪辑手法对他小说创作的影响,而较少涉及他的电影批评。 通过对他的电影批评的深入分析可以发现,张恨水并非电影的“门外汉”,而是在社会功能、艺术表现、技术制作和市场营销等方面拥有深刻的见解。 张恨水的电影批评是“鸳鸯蝴蝶派”电影批评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思维、视角和意识等方面与上海的“鸳鸯蝴蝶派”存在一定差异。 这种差异正好突显了早期中国电影的多元共生和丰富繁荣,表明中国电影并非单一受益于某一思想的影响;相反,它是在不同观点和审美标准相互平衡和影响的情况下形成的。 对张恨水的电影批评进行深入分析,有助于打破以上海为中心的传统电影史书写框架,重新解读“鸳鸯蝴蝶派”电影批评的文化价值,为理解早期中国电影生态的多元性和丰富性提供新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