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社会科学战线 [Social Science Front]

基本信息

出版信息

  • 创刊时间:1978年
  • 主管:吉林省社会科学院
  • 主办:吉林省社会科学院
  • 编辑出版:
  • 学科分类: 综合  
  • 智能时代的美学潜能

    关键词: 人工智能; 美学; 意识; 思考;

    DOI:10.12451/202406.00017V1

    提交时间: 2024-05-28

    摘要:人工智能时代来临,人工智能可以思考,但并无意识。人与人工智能的区分是思考人工智能美学潜能的基础。塞尔设计的“中文屋”思想实验并不等同于图灵测试,他所主张的语言包含意识的理论并不适用于人工智能,作为目前人工智能代表的大语言模型具有语言生成能力,并执行思考功能,但无意识涌现。悬搁意识,只着眼语言生成,我们就能理解人工智能时代美学的发展方向。语言哲学所批判的各种内在论美学在人工智能这里获得实质上的证据,内在意识对于美学创造而言是不必要的冗余物,人工智能美学当放弃意识的追寻。人工智能文学和人工智能艺术作品的大量涌现表征了后人类时代的来临,丰富的乌托邦质素催生了新的技术文化,也不断推动人工智能美学系统的发展和完善。

    状态:已在期刊出版

    点击量 655 下载量 219 评论 0
  • 审美共感与符号系统造型: 人工智能自然语言大模型引发美学革命

    关键词: 审美共感; 弱共识; 自然语言大模型; 符号系统造型; 物质系统造型;

    DOI:10.12451/202406.00014V1

    提交时间: 2024-05-28

    摘要:人工智能自然语言大模型展现了计算机在语元组合运动中所生发出的强大符号系统造型智能。人的智能活动是大脑神经元、心元、语元组合运动的交互,并与自然的物元、社会的个人组合运动交互。创造并使用语言文字等符号、进行语元组合运动,体现了人的符号系统造型智能;人按照有用的规律进行概念化符号造型、语元组合,个人智力汇聚为社会智力,以认识自然的物元组合运动规律,并通过物质系统造型改造自然;人按照美的规律进行实例性符号造型、语元组合,个人智力自由组合为社会智力而得到个性自由发展,自然物元的个性、丰富性也得到充分展示。大模型自动生成的文本非概念化、实例性等弱共识特性,也正是审美共感的基本特性,体现了符号造型、语元组合的美的规律,引发一场美学革命。

    状态:已在期刊出版

    点击量 644 下载量 219 评论 0
  • 从人机对话到人机交往 ———人工智能大语言模型的哲学反思

    关键词: GPT; 人机对话; 知识生产; 交往; 语言;

    DOI:10.12451/202406.00031V1

    提交时间: 2024-05-28

    摘要:人机对话是人机交往的技术和思想基础。文章试图从人工智能大语言模型对语言的学习与生产出发,考察人机对话和机器语言的本质及文化内涵。首先,文章回顾了语言模型的发展历程,并从行为机制、生成目的等方面指出机器语言与人类语言的异同。其次,文章进一步从语言的复制和生产的角度,指出在技术与资本的双重驱动下,人机对话实质上是语言的智能工业化生产。文章还试图通过考察人机对话中的重复与反驳来修正图灵测试。此外,人机对话中,我们需要思考机器“他者”与主体的关系问题。从语言批判理论还可以审视机器语言的灵晕和中介作用。最后,文章指出,人机对话体现了知识的加速生产,以及机器语言可能会产生的潜在风险。我们需要从人机对话走向人机交往,从一种超人类中心主义的视角来看待人机关系,这样,我们才能不跌入新的主奴关系中。

    状态:已在期刊出版

    点击量 640 下载量 194 评论 0
  • 在人工智能时代重审对话性与互文性概念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对话性; 互文性; 作者; ChatGPT;

    DOI:10.12451/202405.00727V1

    提交时间: 2024-05-28

    摘要:克里斯蒂娃的互文性概念是在巴赫金对话性理论之上的进一步延伸 , 以文本的相互作用取代了后 者的人文主义的主体观 。但是克氏所构想的全体文本的海洋对于每一个人而言只能是一个想象 , 不可能成为 现实 。 目前刚刚兴起的 ChatGPT 等人工智能大模型则有可能阅读和利用人类海量的文本数据 , 并且进行深度 学习和训练 ,从而真正实现整体文本的相互碰撞 、 引用和变异 。在这样的时代条件下 , 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 互文性概念的生产力 , 以及人工智能对文学写作和作者观念的冲击 。

    状态:已在期刊出版

    点击量 825 下载量 233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