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CSSCI 北大核心 AMI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Wuhan University Journal (Philosophy & Social Science)]

基本信息

出版信息

  • 创刊时间:1930年
  •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武汉大学
  • 编辑出版: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报编辑部
  • 学科分类: 综合  

期刊简介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是由教育部主管、武汉大学主办的人文社会科学类综合性学术期刊,由1930年创刊的《国立武汉大学文哲季刊》《国立武汉大学社会科学季刊》发展而来,是我国出版最早的学报之一。现今的《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为双月刊(逢单月6日出版),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   本刊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权威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第一批资助期刊之一和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先后获 “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 “全国百强报刊”“国家社科基金资助优秀期刊”“全国高校社科名刊”“全国高校权威社科期刊”“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等荣誉称号,获“湖北省出版政府奖”“湖北十大名刊成就奖”等多种奖励。201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获中国期刊协会颁发的“致敬创刊七十年”荣誉证书。   本刊遵循“追踪前沿、聚焦热点、倡导原创、注重综合”的办刊理念,大力吸纳国内外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精品力作,以高端的学术水准和广泛的影响力成为中国高校人文社科综合性学术期刊的闪亮品牌。根据中国知网和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联合发布的《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人文社会科学?2020版)》,本刊的学术期刊影响力指数、复合影响因子、综合影响因子三项指标在全国“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类637家期刊中排名第二,在全国高校文科学报中排名第一。另据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发布的2019年《世界学术期刊学术影响力指数(WAJCI)年报》,本刊为进入WAJCI-Q1(前25%)区的中国“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类6家期刊之一,学科内WAJCI世界排名为40/180。在2021年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转载指数排名中,本刊位列全国高校主办学报第一、全国综合性期刊第六。

  •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的实施与司法应对

    关键词: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 城乡融合发展; 乡村振兴; 行政协议; 司法审查; 《土地管 理法》;

    DOI:10.12451/202411.01490

    提交时间: 2024-11-18

    摘要:落实和实施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对于构建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意义重大。现行法虽然为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提供了许多实体、程序规则,但存在规范不衔接乃至规范冲突等问题,为此,须从司法裁判视角确定各类相关规则的规范功能和规范要求。具言之,在司法审查过程中,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应采用“集体土地所有权依法登记且入市地块符合现行有效的国土空间规划”标准进行认定,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的决策应遵循“全体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员三分之二以上参加并同意”规则,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合同应认定为民事合同,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监管协议的法律性质应认定为行政协议。围绕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合同和监管协议产生的纠纷应当分别通过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程序加以解决。

    状态:已在期刊出版

    点击量 29 下载量 8 评论 0
  • 当代中国司法公平正义的理论表达和实现机制

    关键词: 司法公平正义; 制度合力; “两个结合”; “两个转化”; 审判能力现代化; 法律监 督; 德性正义; 移情裁判模式;

    DOI:10.12451/202411.01489

    提交时间: 2024-11-18

    摘要:司法公平正义是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大体来看,它经历了从实质正义到形式正义、再到最终确立让人民群众在每个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发展演变历程。这个过程,是一个不断接受公平正义的中国语境诘问,并不断进行纠偏、试错和总结经验教训的过程,因而这个过程也是坚守公平正义、先立后破,立足实践不断从“薄”到“厚”蜕变的过程,更是推动“ 两个结合“”两创”互融共进、重塑中国语境的过程。要实现这种从每个案件中感受到的公平正义,离不开完善的司法基本制度、司法改革的动态调试、以移情感受力与领悟能力为核心的审判能力现代化、指导性案例的指导,以及法律监督对个案正义的推动。只有这些制度联动耦合起来,形成该当的制度合力,期待中的司法公平正义才能真正得到实现。新时期中国司法公平正义的重要篇章正在被重新书写,情感叙事应当是公正司法以及中国法律话语该当的组成部分。

    状态:已在期刊出版

    点击量 36 下载量 7 评论 0
  • 中国新诗大众化传播接受诗学论

    关键词: 变动的大众; 文本大众化; 读者依据论; 现代性价值; 诗学反思;

    DOI:10.12451/202411.01358

    提交时间: 2024-11-15

    摘要:新诗大众化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将新诗变为大众的诗,让大众读者能够读懂。从百年新诗史的大众化事实看,中国新诗大众化传播接受诗学作为一种历史文化诗学,具有三大思想内容:一是新诗大众化的“大众”不是抽象名词,而是随时代语境改变而变动的特定“大众”;二是读者作为传播者和接受者,其阅读反应是新诗文本是否属于大众化文本的评判依据;三是新诗大众化的核心内容是文本大众化。一百年来,新诗大众化因时而动,具有时
    代性与反思性。中国新诗大众化传播接受诗学是在百年新诗建构历史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是客观存在的诗学形态,具有中国现代性特征并向未来敞开。但是,作为一种文化实践性诗学,它在言说逻辑上有时存在着语义传达大众化和诗意表达大众化相混淆的问题。

    状态:已在期刊出版

    点击量 57 下载量 10 评论 0
  • 从马克思的分配正义思想看共同富裕问题

    关键词: 马克思; 分配正义; 共同富裕; 按劳分配; 按需分配;

    DOI:10.12451/202411.01338

    提交时间: 2024-11-14

    摘要:共同富裕的实现需要公正的分配制度作支撑,马克思的分配正义思想对我国践行共同富裕的现代化道路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通过对分配与生产的总体性关系的澄明,马克思将对资本主义分配正义批判的矛头指向了资本主义制度,揭露了分配正义及平等的价值追求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的虚妄性,表明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制度基础。马克思的政治哲学坚持历史性原则,强调分配正义及平等的内涵和实现与生产力的发展密切相关,阐明了按劳分配原则在共产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必然性、合理性和必要性,有益于我们厘清按劳分配与共同富裕的阶段性关系。作为共产主义高级阶段的分配正义,“各尽所能,按需分配”以每个人实现自我的需求为分配原则,超越了“物性”逻辑的分配正义,兼具现实性和理想性,蕴含有结果平等的价值指向,将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与共同富裕统一起来,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把握共同富裕的内涵和实现条件。

    状态:已在期刊出版

    点击量 118 下载量 19 评论 0
  • 当代西方学者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概念的 三种解读方式

    关键词: 生产力; 科技决定论; 自然保护论; 财富创造论;

    DOI:10.12451/202411.01332

    提交时间: 2024-11-14

    摘要:“ 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的基础性概念,对该概念的探究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科技决定论、自然保护论、财富创造论代表了当代西方学者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概念的三种解读方式,深入剖析这三种解读方式有助于我们理解马克思主义生产力概念的深刻内涵。科技决定论重视科学技术的力量,却将科学技术视为生产力中唯一的决定性要素,忽视了劳动者这一主体性要素的重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流于对现存资本主义制度的辩护;自然保护论以生态环保之名谪谴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实际上囿于对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思想的误读;财富创造论将“生产力”仅仅理解为一个创造物质财富的经济范畴,仍旧落入古典政治经济学见物不见人的窠臼。马克思主义生产力概念是唯物史观和唯物辩证法基本原理的体现,有着丰富科学内涵和鲜明价值旨归。

    状态:已在期刊出版

    点击量 87 下载量 17 评论 0
  • 论国外马克思主义的“两次转向”及其当代效应

    关键词: 生成式人工智能; 哲学社会科学理论体系; 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方法;

    DOI:10.12451/202411.01299

    提交时间: 2024-11-13

    摘要:国外马克思主义的“两次转向”是指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转向和晚期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回归。西方马克思主义从反对那种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经济决定论的解释出发,重视实践、辩证法和文化因素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作用,形成了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转向;后马克思主义在后现代思潮的主导下,利用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化转向中存在的缺陷,走向了完全脱离经济基础决定作用、背离历史唯物主义的抽象文化价值批判;晚期马克思主义坚持马克思的生产方式范式和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方法论,对晚期资本主义社会展开了总体批判,既深化了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转向,又实现了国外马克思主义的第二次转向。揭示和把握国外马克思主义的“两次转向”的实质,既有利于深化国外马克思主义发展逻辑和理论性质的认识,又有利于促进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和中国式现代化实践。

    状态:已在期刊出版

    点击量 86 下载量 23 评论 0
  • 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明底蕴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文明视野; 文明理念; 文明实践;

    DOI:10.12451/202411.01298

    提交时间: 2024-11-13

    摘要:现代化是一种文明的打开方式。独特的文明视野、文明理念、文明实践赋予中国式现代化特有的发展内涵、价值导向和研究视角,彰显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明底蕴。中国式现代化的文明底蕴是中华文明与现代社会发展理念的有机结合,是人类文明与中国特色现代化实践的有机统一。中国式现代化在对中华文明和西方文明的探索、反思、展望中,建构起民族叙事与现代叙事相统一的历史视野、共同特征与中国特色相统一的世界视野以及理论形态与文化形态相统一的整体视野。中国式现代化立足于对西方现代化价值体系的反思与重构、对西方现代化治理谜题的揭露和破解以及对西方现代化理论陷阱的证伪和批判,提出独具中国特色的文明价值理念、文明治理理念、文明发展理念。中国式现代化是一种有原则高度的文明实践,物质文明的开拓性实践、制度文明的探索性实践、精神文明的创造性实践开显其文明新境界。文明视野、文明理念和文明实践三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中国式现代化的文明底蕴。

    状态:已在期刊出版

    点击量 84 下载量 21 评论 0
  • 新时代人文经济学的历史逻辑与建构路径

    关键词: 新时代人文经济学;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习近平文化思想;

    DOI:10.12451/202411.01519

    提交时间: 2024-11-13

    摘要:人文与经济发展有着深刻的内在关系,文化越来越成为经济发展极为重要的因素。对此,无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还是西方发展经济学都有着深刻论述。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的实践证明,文化很发达的地方,经济照样走在前面,这就要求我们构建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新时代人文经济学。在建构过程中,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和经济思想为指导,突出经济发展的人民立场,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提炼中国经济发展的人文支撑案例,概括中国文化经济建设和人文经济学发展的实践成就,学习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将提高理论影响力和解释力作为构建新时代人文经济学的认识原则和检验标准,探索经济发展与文化建设之间的内在规律。

    状态:已在期刊出版

    点击量 35 下载量 6 评论 0
  • 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明底蕴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文明视野; 文明理念; 文明实践;

    DOI:10.12451/202411.00840

    提交时间: 2024-11-11

    摘要:现代化是一种文明的打开方式。独特的文明视野、文明理念、文明实践赋予中国式现代化特有的发展内涵、价值导向和研究视角,彰显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明底蕴。中国式现代化的文明底蕴是中华文明与现代社会发展理念的有机结合,是人类文明与中国特色现代化实践的有机统一。中国式现代化在对中华文明和西方文明的探索、反思、展望中,建构起民族叙事与现代叙事相统一的历史视野、共同特征与中国特色相统一的世界视野以及理论形态与文化形态相统一的整体视野。中国式现代化立足于对西方现代化价值体系的反思与重构、对西方现代化治理谜题的揭露和破解以及对西方现代化理论陷阱的证伪和批判,提出独具中国特色的文明价值理念、文明治理理念、文明发展理念。中国式现代化是一种有原则高度的文明实践,物质文明的开拓性实践、制度文明的探索性实践、精神文明的创造性实践开显其文明新境界。文明视野、文明理念和文明实践三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中国式现代化的文明底蕴。

    状态:已在期刊出版

    点击量 116 下载量 25 评论 0
  • 新时代人文经济学的历史逻辑与建构路径

    关键词: 新时代人文经济学;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习近平文化思想;

    DOI:10.12451/202411.00839

    提交时间: 2024-11-11

    摘要:人文与经济发展有着深刻的内在关系,文化越来越成为经济发展极为重要的因素。对此,无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还是西方发展经济学都有着深刻论述。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的实践证明,文化很发达的地方,经济照样走在前面,这就要求我们构建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新时代人文经济学。在建构过程中,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和经济思想为指导,突出经济发展的人民立场,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提炼中国经济发展的人文支撑案例,概括中国文化经济建设和人文经济学发展的实践成就,学习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将提高理论影响力和解释力作为构建新时代人文经济学的认识原则和检验标准,探索经济发展与文化建设之间的内在规律。

    状态:已在期刊出版

    点击量 105 下载量 22 评论 0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