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学刊》创刊于2009年,由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主办。以研究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宗旨,关注研究古代思想与学术、古代文学、古代中国及边疆民族历史与语言、域外汉学等。本刊为学界提供讨论平台,尊重学术自由,提倡学术创新,鼓励言之有物、论之有据的学术研究;遵守学术规范,维护学术尊严,反对空洞不实的学风。设置的主要栏目有中国古典学研究、文学研究、史学研究、哲学研究、考古学研究、西域研究、域外汉学、大家访谈等。
DOI:10.12451/202409.01562
提交时间: 2024-09-17
摘要:本文以西夏、汉文文献为主,结合考古资料何西夏时期壁画,对西夏剑的形制、制作、装备尽可能全面分析,以期对西夏剑形制、制作以及宋人为何推崇“夏人剑”有一个比较准确的认知。
状态:已在期刊出版
DOI:10.12451/202409.01563
提交时间: 2024-09-17
摘要:“康熙历狱”是清初著名案件之一,此案公开争论点,是清廷是否应该采用汤若望带来的西洋历法。今人对于此案的研究往往在如下两种意义加以分析:其一是将西洋历法使用看做对科学接纳的标志,否则视之为排外。其二是强调汤若望的天主教徒身份,从而探讨清朝对于天主教的态度。本文通过满文密本档对案件进行重构,揭示出此案的直接原因,是汤若望利用职权擅自更改职掌范围,引入教徒下属控制历法发布,同时力图将不符天主教义的择吉风水内容排斥于钦天监外,从而招致祸端。另外揭示出清廷并非排外,而是不允许天主教权凌驾于国法的深层史实。
状态:已在期刊出版
DOI:10.12451/202409.01298
提交时间: 2024-09-17
摘要:前人对于唐代荆州诗的研究侧重文学评论,而较少关注其中自然地理的书写。事实上,诗歌中蕴含着丰富的地理信息。由于唐代流传于世的地理文献较少,因此不妨采用唐代诗歌作为一种“史料”,通过对这类文学作品的研究揭开唐代荆州自然地理的另一番面貌。同时,考虑到诗歌创作的个性化因素,还应结合其他文史典籍进行辨析,从而发掘诗歌中讹误或虚构的成分,通过诗史互见、文学地理学等跨学科研究方法,更加立体、全面地剖析、还原唐代荆州的山脉特点。在唐代典籍记载寥寥的情况下,诗歌留下了当时的山川影像,并在文化层面反哺自身、滋养后世,呈现出良性的文史互动。正是由于诗歌具有较高的传播性和留存性,故可以与历史相参照,为后世的地理研究提供参考,从而补充和细化历史记载。同时,诗歌所记录和构建的山川影像经由辨析、还原,也有助于后人想象当时诗人眼中的画面,并感知其心中的情感。
状态:已在期刊出版
DOI:10.12451/202409.01299
提交时间: 2024-09-17
摘要:“远”作为中国古典美学的重要范畴之一,在魏晋南北朝山水人物品赏及艺术表达中增添了“亲”的内涵,由此显现出生动的个体生命精神。自老庄哲学赋予“远”以超越性以来,“远”的道体特征与形而上的生命意义成为根本,个体生命亦融入宇宙生命之中。在魏晋南北朝人物品藻与山水审美的个性自觉影响下,“亲”聚焦了“远”的生命意义,在天人相亲、物我相亲、道器相亲几个方面丰富了“远”的美学内涵,重新指向士人个体。同时,“远”与“亲”进一步融入了山水诗画领域之中,在审美形式、审美对象和体验层次等方面突出了个体生命的表达,强调虚灵与情致的合一。
状态:已在期刊出版
DOI:10.12451/202409.01300
提交时间: 2024-09-17
摘要:蔡邕的文学观念与他的人生经历,以及时代相一致,反映出东汉晚期各种社会因素的变化。蔡邕早期笃嗜儒学学说,执意维护经学与文学观念的正统性,但经历了各种磨难后,文学观念发生变化,形成了发愤著书与抒写真情的文学观念。他的碑志文写作也折射出文学审美观念的渐变。研究蔡邕与汉魏文学观念的嬗变,有助于拓展蔡邕研究的领域,深化汉魏六朝文学演变的研究。
状态:已在期刊出版
关键词: 秦汉史; 史料; 出土文献; 传世文献; 历史研究;
DOI:10.12451/202409.01564
提交时间: 2024-09-17
摘要:二十一世纪初,是青年学者根据出土文献重写秦汉史的时代。想要根据出土文献重写秦汉史,除了充分省思出土文献与传世文献的复杂关系,还需要做到三点:书写内容的更新、书写思维的改易、书写结构的变革。陈侃理主编的《重写秦汉史》共九章,《律令法系》《徭役制度》《军事制度》《政区地理》《时间秩序》《信仰世界》诸章的书写内容无疑都有所更新,书写思维也都有所改易,而《文字发展》《文书行政》《里耶秦简》三章还可见到书写结构变革的尝试。此外原有一章程少轩的《数术文献》,由于新的数术简牍即将刊布,暂时不克出版,反映出重写秦汉史成也材料、败也材料的限制。至于作者自己的《地方行政》一章,则缘于种种内外因素,未能及时交稿。此外,出土文献研究不只是碎片化,亦可能具有“普适性”,这无疑是根据出土文献重写秦汉史的关键基础。
状态:已在期刊出版
DOI:10.12451/202409.01565
提交时间: 2024-09-17
摘要:孙吴临湘侯国的“丘”应由自然聚落发展而来,其族居形态或“聚族丘居”,或“多姓均势杂居”。聚族丘居反映了孙吴时期基层宗族滋育的事实。不过,孙吴延续了秦汉以来的经常性做法,即利用乡里编制对丘民进行分割与整合,以期离散地方豪族。不过,随着“里”的地域意义日益虚化,逐渐成为纯粹的户口编制单位,乡里制在离散自然聚落族姓方面的功能可能已经退化,孙吴临湘侯国乡里“多姓均势杂居”实际上只是形式上的族居形态,事实上一些丘是聚族而居。
状态:已在期刊出版
DOI:10.12451/202409.01566
提交时间: 2024-09-17
摘要:汉代的掾具有主官特质,表现为有部分审判权、拥有自己治所等。这使其在属吏中有较高的地位。与史只负责事务性、程序性工作不同,掾作为部门主官,有参与议政的权力。掾可以作为敬称和姓连用,同长吏一样。掾和史同时出现的场域位次分明。从与长吏关系角度,汉代的掾分为门下掾、曹掾、部掾,以及散掾。部掾活动在县下之部,负责专项事务,偏重于政务执行。部掾兼劝农掾时,部掾是主体。散掾是因时、因地制宜,根据需要设置的特别职官。西汉中期以后,地方官府在属吏中分离出掾,郡县长吏将一部分决策权让渡给他。掾的扩张是地方官府对外部社会治理环境变化的一种调适,反映出地方长吏通过构建复杂的行政体系,来加强对地方社会控制。
状态:已在期刊出版
DOI:10.12451/202409.01263
提交时间: 2024-09-17
摘要:春秋时期,民在礼乐秩序中的作用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整民成为礼的目的与归宿。虽然君子与小人依然分属不同等级,但此区别不是隔绝而只是分工不同,都具有同等的重要性。这种对民的重视不仅仅基于功利性的考虑,还是一种新人性论的体现。当时的士大夫们出于对民意与政事之间关系的深刻认识,提出信与礼是为民生利的正道,因而是“政之大节”。国家政事的落脚点在于“利以平民”,且生利需以行义为前提。君主有德,能为民众谋利,自然会得到拥护,成为“民之望”;民心安定,则社稷有主而鬼神得祀,进而赐福于君。在位者养民、厚民、富民不是一味地无限度地满足民众的欲望,而必须有所节制。《左传》中的民本思想通过历代儒者、士人的阐释,至今仍然具有借鉴意义。
状态:已在期刊出版
DOI:10.12451/202409.01264
提交时间: 2024-09-17
摘要:《尚书》是传统政治哲学的经典,本文以哲学的诠释为主,旨在揭示《尚书》民本思想的意蕴,阐发其现代价值。《尚书》是中国民本思想的发源地,后经孔子、孟子的继承与发展,民本思想达到完备形态,成为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的主流和特色。本文借用现代政治哲学中正当性与证成性这一对范畴,对传统民本思想加以分析。以德配天属于政治正当性的范畴,是政道;为政以德属于政治证成性的范畴,是治道。
状态:已在期刊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