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活动详情

与大时代同频共振 与青年学人共成长——访《探索与争鸣》主编叶祝弟

发布时间:2024-09-30

      “人大转载 人文”公众号编者按:【主编问答】栏目旨在邀请国内有较高专业影响力和学术声誉的期刊主编为作者、读者及期刊同行就大家都关心的问题答疑解惑。本期特约嘉宾:《探索与争鸣》主编叶祝弟。

       嘉宾介绍:叶祝弟,《探索与争鸣》主编、编审、上海文化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当代城市文化/文学思潮、知识生产与学术评价等。

       问:叶主编您好,《探索与争鸣》是国内目前备受瞩目、被期刊同行和学者评价非常高的一本学术期刊,贵刊的定位、办刊原则及方针是什么?

       答:谢谢王老师!首先感谢您带来学界的评价,感谢社会各界特别是学术界以及包括人大复印资料在内的学术文摘的大力支持!但是说实话,跟高质量学术期刊的办刊要求相比,跟众多优秀的期刊同行的努力相比,我们的这点成绩实在是微不足道,我们只是在各界的关心、宽容和厚爱下,做了一些立足本心、力所能及的事情,还有很多努力的空间。

      《探索与争鸣》杂志创刊于1985年,作为一本沐浴着改革开放春风成长起来的综合类学术期刊,编辑部同仁一直坚持“思想温暖学术,学术关怀现实”的办刊定位,关注改革实践中的痛点难点问题,强化“问题性、跨学科、专题化”的差异化、特色化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发展办刊方针。在追踪时代前沿问题时,将时代问题转化为学术问题,将热点问题转化为学术问题,通过主动设置议题、主动策划选题,持续推动学术争鸣,为时代难题的解决提供学界智慧。目前,刊物已经构筑了集“期刊”“智库”“论坛”“新媒体”“青年”“丛书”于一体的现代学术媒体多元发展的新格局。

       问:《探索与争鸣》在众多学术期刊中特别关注青年学者的成长,开辟专栏、制作专辑刊发青年学者的著作和论文,您能谈谈贵刊这么做的初衷、感受以及经验吗?

       答:《探索与争鸣》自诞生之初就与青年学人紧密相连。在刊物近40年的发展历程中,历届编辑部同仁薪火相继,始终将“与大时代同频共振、与青年学人共成长”作为自己的办刊使命。很多现在已经成长为名家的大学者,其学术生涯的起步阶段都曾在《探索与争鸣》发表过重要文章,甚至是他们的第一篇作品,与编辑部结下了深厚的情谊。“与大时代同频共振、与青年学人共成长”是《探索与争鸣》编辑部的优良传统,我们作为年轻一辈唯有继承发扬。2013年,《探索与争鸣》入选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期刊。经过反复讨论,编辑部全体同仁决定从当年的资助经费中拿出10万元支持青年学人。这一提议得到了上海社联党组的大力支持。在上海社联党组的领导和支持下,2013年底,《探索与争鸣》编辑部面向全国青年学人推出了一揽子优秀青年学人支持计划。十一年来,系列优秀青年学人支持计划对于更好服务青年学者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被学术界誉为“青年学人孵化器”。

       嘤其鸣矣,求其友声。我们举办这个活动的初衷其实很朴素,就是要培养一支与《探索与争鸣》同向而行、志同道合的作者队伍。我们的出发点是希望通过搭建由学术期刊和青年学者组成的学术共同体,使具有优秀学术潜质的青年学人拥有更高更广阔的舞台,得以施展自己的学术才华和学术抱负。

       具体而言,我们有以下三点考虑。第一,出于刊物生存发展的忧虑。2014年接手刊物后,我实际上比较焦虑,因为当时刊物面临高质量稿源不足的难题。没有高质量论文的支撑,刊物发展就是一句空话。受制于近年来愈演愈烈的学科化风潮的影响,今天的青年学人往往把在学科内获得声望和成就作为重要乃至首要的目标。这当然无可厚非,但久而久之,类似于《探索与争鸣》这样的不以学科见长的综合性期刊,将面临高质量稿件缺少、学术影响力弱化,逐渐被边缘化的境地。第二,出于编辑部的办刊理想和方略考虑。《探索与争鸣》杂志一直把与大时代同频共振作为自己的办刊理想,走的是一条面向重大社会现实而不是某个学科问题,主张跨学科、问题导向、思想引领,勾连现实、学术与思想的新路。今天看来,这条路是大道,但肯定不是一条舒适轻松的道路,需要发现和团结一批学术功底好、有现实关怀、与编辑部志同道合的青年学人队伍,引导他们有意识地从学科的窗口探出头去,把目光投向更广阔的远方,关注并介入火热的时代和现实。第三,切实帮助青年学人。当下“青椒”现象突出是不争的事实,虽然一个刊物的力量有限,但是在关键时刻给青年人以帮助和希望,是学术期刊义不容辞的使命。我们曾经针对部分青年学人进行的问卷调查也显示,论文发表、课题申请仍然是青年学人在职业生涯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尤其是第一篇C刊的发表,更被视为青年人踏入学术殿堂的“敲门砖”。作为上海的一张“学术名片”,上海社联党组要求我们把支持青年学人成长当作期刊的职责与使命。此外,支持青年学人不能停留在一时、一会、一文,发现与挖掘一批青年学人之后,更要对他们进行长期的跟踪、交流、沟通与支持。因此,我们将支持青年学人的工作作为长线工作、日常工作来不断推进和完善。

       目前,我们已经形成了包括全国青年理论创新征文、全国优秀青年学人年会、青年学人专刊、青年学人优秀论文支持计划等在内的“组合拳”。《探索与争鸣》以40周岁以下青年学人群体为主体,推出的全国青年理论创新奖征文活动,至今已成功举办五届,五次征文累计收到来稿5000多篇,评出近130篇获奖论文,举办各类青年活动30多场,超5000多名青年学人受益。据不完全统计,在历届征文获奖者中,目前已经成长为教授、研究员者近20人,副教授、副研究员近40人。其中,4位青年学者成功入选国家级人才计划。在全国青年理论创新奖征文的基础上,编辑部于2022年2月首次推出“技术创新与文明重构”青年专刊,在学界引发强烈反响,这为编辑部继续打造“青年专刊”带来了极大信心。2023年2月,适逢《探索与争鸣》创刊400期,编辑部再次推出“为世界进文明——《探索与争鸣》创刊400期青年学人专刊”。据不完全统计,两本专刊各类二次文摘转载率分别达到50%、70%。2024年2月,我们推出了主题为“数字时代的知识生产”的第三本青年专刊。在每年第2期推出“青年学人专刊”,已经成为编辑部常态化、实效化支持青年学人的又一有力举措。此外,自2020年起,我们全新策划了“全国优秀青年学人年会”,目前已经成功举办三届。年会完全由青年学者自行策划组织,编辑部提供学术、宣传和发表支持。第一届年会分为10场分会,吸引了100多位青年学人参与研讨,近2000位青年学人线上参与观摩;第二届年会共15场分会,先后有近300位青年学人做主题演讲,4000多位青年学人在线参与;第三届年会共14场分会,先后有近400位青年学人做主题演讲,5000多位青年学人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参与。

       通过举办青年学人支持计划系列活动,编辑部同仁也收获颇多。我们不仅第一时间了解了当代青年学人的研究动向和社会心态。在青年人身上,我们看到了很多青年学人能够自觉将象牙塔里的学问与中国实际发展问题相结合,不只是为发表而发表。问题意识已成为新生代学人治学的重要起点。同时,在捕捉新问题、探索新事物方面,青年学人有着显而易见的优势。在历届全国青年理论创新奖征文活动中,信息革命、互联网新媒介、元宇宙、人工智能等有关前沿技术和社会现象的热词频现。通过持续实施优秀青年学人支持计划,刊物与青年学人始终保持学术联系、密切互动,形成了具有凝聚力的青年学术共同体。很多青年学者既成长为所在学校学科的中坚科研力量,也成长为刊物的核心作者。通过青年学人反哺,也使得《探索与争鸣》真正做到立足学术鼎新、与大时代同频共振,刊物的学术水平、学术声誉得以进一步提升。

       支持青年学人和促进刊物发展实际上是相辅相成的,我们是其中的受益者。2014—2024年是《探索与争鸣》创刊以来各项事业发展较快、学术和社会影响力上升较快的时期。人大复印资料转载综合性期刊排名,由2012年的第10位稳步上升,目前基本保持在全国同类期刊前三名;刊物先后入选“世界学术期刊影响力指数Q1区(中国社科)期刊”(2019)、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权威期刊(2022)。此外,根据2013—2019、2020、2021、2022、2023年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发布的《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期刊考核情况通报》,《探索与争鸣》连续五次考核“优秀”。

       问:您对我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的存在问题、发展方向及路径有什么看法?

       答:在工作中,我对这个问题有一些思考,但远远称不上成熟。在建设高质量学术期刊的目标下,中国的人文社会科学期刊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当然也存在一些可以改进的空间。一方面,部分期刊过于重视指标导向,对现实问题关怀不够,对青年学人成长的支持机制也不够完善。在现行评价机制下,部分期刊热衷于刊发“名家大作”,而对青年新秀的作品支持度有待提升;热衷于专业领域的精细化研究,对于重大现实话题的把握还不够精准。另一方面,人文社科期刊尤其是综合性学术期刊,发展的同质化现象比较突出。目前看来,大部分综合性人文社科期刊很难在细分的专业领域与专业刊同台竞技,这就决定了其学术声誉的获得,很难来自传统的学科内部。但目前部分综合刊的“综合性”特色不够明显,这导致其竞争力进一步减弱。

       在新文科背景下建设综合性学术期刊,可谓求新求变,各显神通。事实上,这些年来已经有不少学术期刊作出了积极的探索。就我们而言,《探索与争鸣》近年来一直关注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的前沿话题,身体力行地推进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的转型工作,逐步探索出一条以问题意识为中心,针对时代重大命题,主动设置议题和打造标识性概念的办刊路径。同时,我们提倡一种真正的跨学科研究,探索建构针对综合性学术期刊特点的学术评价体系,以重建由不同学术共同体联合而成的“跨学科学术共同体”。

       问:《复印报刊资料(文化研究)》多次转载过贵刊文化学类的文章,贵刊未来有关文化研究方面有什么选题策划吗?

       答:明年是纪念新文化运动110周年。我们曾在纪念新文化运动100周年的时候举办了规模盛大的“现代化与化现代——新文化运动百年价值重估”国际研讨会,并在刊物上开辟了专栏,持续讨论了很长时间,反响非常热烈。而明年恰恰是新文化运动110周年,我们的文化研究栏目组稿,将主要围绕习近平文化思想中“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的重要论述的学理阐释展开。因此,在100年与20年的对视下,以一种历史主义的态度,如何来思考和回答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以及这个文化基座上的新文明,就显得重要而迫切。美国学者丹尼尔·贝尔有一本非常有名的书叫《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以深厚的思想穿透力、条分缕析地剖析了资本主义的结构及其文化生产。那么今天,我们如何来理解社会主义的文化结构,如何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我们又如何来阐释类似于短视频、直播、游戏、网络文学这样的新文化现象及其背后的情感结构和精神状况?学术界如何正视和阐释这些新文化,如何创造出与这种文化现实相对应的新表述和新思想,形成真正有说服力的概念和命题,是一个需要攻克的难题。围绕这个总体设想,《探索与争鸣》文化研究类文章明年的策划组稿计划有几个方向:一是持续关注当下社会心态尤其是青年社会心态,捕捉热点热词,延续“躺平”“佛系”等系列策划的视角,采取跨学科讨论的方式对当下新兴社会心态问题和国人的精神状况及时展开研讨与研判;二是回到常识、回归日常,重新审视那些日常生活中习焉不察的文化范畴,比如“讲理”“说意”“言情”“味道”“事实”“共识”等,通过具有当代意识的讨论重新打开这些范畴的话语褶皱,发现、理解那些日常生活所积淀的、构成现代文明坚实基座的朴素而恒久的道理,并尝试为中国文化话语体系的构建提供新的观察视角;三是及时追踪文化各领域的最新现象,组织专家第一时间展开讨论,包括刀郎、黑神话等新的文化现象,以及网络文化、微时代/新媒介文化、城市文化、新科技文化等文化问题。

                                                                                                                                                                            提问:王金会

                                                                                                                                                                            审定:钱   蓉

                                                                                                                                                                      来源:“人大转载 人文”公众号

下一条:推动学科交叉,我们可以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