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专栏论文

专栏名称:“人类文明新形态研究”专栏

专栏简介:

    专栏依托教育部主管的《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重要学术阵地和北京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优势学科,深入阐释、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重要论述,从学术的角度讲政治,服务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多篇文章被《光明日报》“论点摘编”“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转载。期刊获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首批资助、中国出版政府奖期刊奖、全国“百强报刊”、教育部“名刊工程”首批入选期刊等荣誉。
  • 期刊名称: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刊号:
    1002-0209
    11-1514/C
  • 语种: 中文
  • 创刊时间:1956年
  •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北京师范大学
  • 理解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生态向度

    关键词: 生态文明;人类文明新形态生产方式;共同体;美好生活

    DOI:10.12451/202411.00912

    李娟;

    提交时间: 2024-10-24

    摘要: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和进步的新形态。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在三个方面彰显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全新图式”:提升自然要素的生产能力,重塑低碳循环的生产体系,创造技术正义的生产条件,重构了一种超越资本逻辑的可持续生产方式;推动人与自然的交往复归“生命共同体”、个体交往走向“真正的共同体”、世界交往走向人类命运共同体,建构了超越利己主义的和谐社会关系;把人从物的依赖性中解放出来,提升人们满足真实需要的获得感、享受健康生活的幸福感以及充实闲暇时间的意义感,塑造了超越消费主义的美好生活。

    点击量 214 下载量 40 评论 0
  • 论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关系——从民族性与时代性相统一的视角看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民族性;时代性

    DOI:10.12451/202409.00332

    邹广文;王璇;

    提交时间: 2024-09-05

    摘要:    在人类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文化的民族性与时代性的关系既是文化哲学研究的突出问题,也是中华民族走向世界所面临的时代课题,更是理解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内涵及其关系的重要视角。一方面,作为中华民族“旧邦新命”的中国式现代化蕴含世界历史大势:“现代化”一词具有时间性,指向的是“旧”向“新”的转化。对于中华民族而言,“旧”与“新”的关系是现代化过程中的重要命题。对于中国共产党而言,中国式现代化是守正创新的伟大成果,是“旧邦”与“新命”的有机结合。另一方面,凸显文化主体性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彰显民族发展趋势:从历史视角看,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产生于现代化的“挑战—应战”之中;从现实视角看,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彰显了中华民族的主体性;从未来视角看,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在中国式现代化实践基础上形成的崭新文明。总而言之,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一种双向赋予的关系: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了中华文明以现代性的力量,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建构赋予了中国式现代化以鲜明的民族文化印记,二者共同开创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点击量 698 下载量 161 评论 0
  • 论中华民族从自觉发展阶段迈向伟大复兴的新时代

    关键词: 中华民族;自在—自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党的十八大;伟大复兴

    DOI:10.12451/202409.01595

    瞿林东;

    提交时间: 2024-09-05

    摘要:    1840年的鸦片战争及其后帝国主义的不断入侵和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了反抗帝国主义的侵略、压迫、剥削,中华民族奋起反抗斗争, 在血与火的考验中,从古代的自在民族逐步转变为近现代的自觉民族。这一转变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取得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起点。自20世纪50年代起,中国进行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社会发生了深刻变化。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中华民族进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期,取得了空前的成就。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中国各族人民进入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时代,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迈向伟大复兴的光辉前景。

    点击量 503 下载量 105 评论 0
  • 全球化变局下的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建设

    关键词: 全球化变局;第三波全球化;经济全球化;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经济社会

    DOI:10.12451/202405.00644

    邹诗鹏;

    提交时间: 2024-05-20

    摘要:第一、二波全球化是由西方主导的全球化。第三波全球化,则是当代中国通过改革开放以及经济全球化进而参与并推动全球经济体系建构的全球化。全球化变局下,奈格里式集资本、技术与网络三位一体的“帝国”观日渐式微。主权民族国家的复兴,尤其是美国的帝国化趋势,加剧了国际社会的紧张。面对全球化变局,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把握并赓续现代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建设的传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社会基础,推进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认同建设。

    点击量 1033 下载量 257 评论 0
  • “大一统”学说的构建与中华民族形成进程中的观念认同

    关键词: 《春秋》;“大一统”;董仲舒;民族交融

    DOI:10.12451/202405.00725

    晁福林;

    提交时间: 2024-05-20

    摘要:国家统一、民族交流与融汇是历代人们赞颂的社会局面。这种局面与“大一统”理念有密切关系。汉儒所提出的“大一统”学说适应时代的需求,泽后世于久远。“大一统”之说源起于《春秋公羊传》,是汉代公羊学家的释经之语。其本义只是指出《春秋》所言“春王正月”,即王所颁行的历法的春季之正月。董仲舒将传统的“天命观”予以新的诠释。“大一统”被董仲舒说成是“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的根本大法。认为“大一统”是天地间最习常的规律,是古往今来皆通用的矩矱。这个学说的构建对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政治稳固发展都有巨大的积极意义。

    点击量 1907 下载量 262 评论 0
  • 中国式现代化对“西方中心主义”的破解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现代性;西方中心主义;破解

    DOI:10.12451/202405.00616

    刘同舫;

    提交时间: 2024-05-20

    摘要:实现现代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显著标识和各个国家的发展需要。各国现代化实践道路的多样性源于现代性的本质规定,这一本质规定内蕴普遍性和特殊性的有机统一,既具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也包含自身的民族特色。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率先开辟了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并在世界范围内推行现代化发展的单一模式,以资本现代化的文明面向来掩盖其剥削实质,衍生出“西方中心主义”的文明视域。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历史进程中开辟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道路,在坚持社会主义文明定向的基础上,拒斥了西方一元现代性叙事的强制逻辑,向世界展现出多元现代性的文明图景。

    点击量 939 下载量 239 评论 0
  • 中国文化在近代的更生之变及其历史意义

    关键词: 中国近代文化;创新性;连续性

    DOI:10.12451/202405.00570

    张昭军;

    提交时间: 2024-05-20

    摘要:从文明史的角度看,中国近代文化变动,深刻体现了中华文明创新性与连续性的辩证统一关系。中国在近代陷入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和文化危机,中国文化在与西方的冲突中融汇并吸收西方文明的先进成果,不断突破固有文化的局限,产生了近代新文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同民族文化相结合,创造性地走出了一条新民主主义之路,进而实现了民族独立、制度更新和中国文化新生。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和新民主主义为代表的新文化,仍然是中国的文化。中国近代文化变动,不是中国文化的断裂,而是中国文化的更生。中国文化在近代的更生之变,对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点击量 1049 下载量 246 评论 0
  • 中华文明包容性的历史取向

    关键词: 包容性;尚和合;和而不同

    DOI:10.12451/202406.00178

    杨共乐;

    提交时间: 2024-05-20

    摘要:建立在中华文明连续性基础上的包容性,具有聚多元、凝共识、固根本、助绵延之作用。“尚和合”是中华文明包容性的核心内涵;“和而不同”的共生秩序则为中华文明包容性之历史取向。中华文明的包容性来自于中华各民族的实践,也来自于对中华各民族实践成果的总结。中华文明的包容性受制于文明的主体,但又促使文明的主体与时俱进,并由此创造出适应时代发展的更高的文明。

    点击量 916 下载量 251 评论 0
  • 统一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论中华民族具有突出的统一性

    关键词: 中华民族;统一性;思想传统;政治诉求;历史主流;历史认同

    DOI:10.12451/202406.00179

    瞿林东;

    提交时间: 2024-05-20

    摘要:中华民族具有突出的统一性,是由历史发展的多重原因促成的。统一性的史前基础和初始文明,以及有利于统一的地理环境是客观条件。从主观条件看,统一,是中华民族悠久的思想传统,是中华民族坚定的政治诉求,是中华民族各族间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主流,以及历史文化认同的传统作为中华民族统一的推动力,使中华民族的统一性成为历史与逻辑相一致的结论。

    点击量 920 下载量 242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