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选择的条件: 外国文论
  • 哥特生态

    分类: 外国语言文学 >> 外国文论 提交时间: 2024-05-08 合作期刊: 《外国文学》

    摘要:哥特生态,作为哥特与生态相结合的批评理论,是一种试图重塑自然形象的思想体系。它植根于荒野,发轫于非人类转向,对浪漫化、绿色化的自然进行重新编码,凸显其神秘、暴力、恐怖的一面。它借鉴和吸收了物质生态批评、后殖民生态批评和生态女权主义的理论成果,形成了非人类哥特生态、种族哥特生态、女性哥特生态三个理论样态。它以“生态恐惧症”为内核的自然观不仅为我们重新认识人与自然的本质,以及人类与非人类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考方式,还为分析与绿色生态批评格格不入的哥特文学或文学中的哥特元素提供了新的批评方法和理论依据。

  • 愉悦

    分类: 外国语言文学 >> 外国文论 提交时间: 2024-05-08 合作期刊: 《外国文学》

    摘要:曾几何时,愉悦话题变成了雷区,其背后有政治、经济等社会历史原因,也有某些“前卫”理论兴风作浪的原因。有鉴于此,我们有必要重新认识愉悦的三个命题:一、何为愉悦;二、为何愉悦;三、愉悦何为,这些命题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对其间的复杂性和相关性不可不察。愉悦究竟为何物?就西方文论而言,最富魅力的相关学说来自康德,他的论述为后来华兹华斯等人倡导愉悦的重要性和深广功用铺平了道路。从华兹华斯到克默德,我们可以看到一条思想脉络,即强调愉悦关乎人类尊严,关乎生命的奥秘。从亚里士多德到马尔库塞、詹明信和伊格尔顿,我们看到了一个传统,即不断拓宽并深化愉悦功用的努力。

  • 非洲都市主义

    分类: 外国语言文学 >> 外国文论 提交时间: 2024-05-08 合作期刊: 《外国文学》

    摘要:非洲都市主义已经成为当前非洲文学和文化研究中一个非常有争议的关键词,它在公共话语中的首次阐述可以追溯到塞拉西的文章《再见巴巴尔》。这一关于新非洲散居者自我认同和非洲身份新定位的概念,随后通过姆本贝、吉康迪和艾泽等学者的阐述进入了文学和哲学界,继而遭到许多批评家不同程度的抨击,重点集中在其商品化、精英主义和对政治缺乏关注这三个特征上。与非洲都市主义同时兴起的非洲都市主义作家和非洲都市主义文学则进一步扩展了这一概念,并借此重新表述了在世界新动态下的非洲身份问题。本文回溯了非洲州都市主义的起源及其定义和发展轨迹,并以非洲都市主义作家和非洲都市主义文学为例,来说明非洲都市主义对非洲身份表述的重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