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I:10.12451/202408.00855V1
提交时间: 2024-08-05
摘要:金融业态的产生和发展是特定商品货币条件下金融创新的结果。清代中后期,不同的传统金融业态因资本规模、市场定位、经营方式等存在差异,提供的工商业放款利率也高低不一。其中,主要发放小额、零散贷款的典当、印局利率偏高;主要为从事长途商贸的优质客户提供放款的账局利率较低;而起初并非以借贷为主业的票号和钱庄大量使用汇兑或拆借款项作为资金来源,放款利率也较低。但总体上,中国传统金融机构的放款利率高于近代西欧,未能达成“利率革命”要求。这与清代财政—金融结合不足以及公共信用建设滞后有很大关系。
状态:已在期刊出版
DOI:10.12451/202408.00856V1
提交时间: 2024-08-05
摘要:关于哥老会组织名目出现的具体年代,史学界存在争论。根据民间文献和档案记录,可以确认道光时期便有了“哥老会”的说法。到同治初年,“哥老会”的名称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官方文献中。“开山水堂”等词汇所透露的历史信息,显示了无论在内部结构上,还是在信仰、仪式乃至语言上,哥老会已经形成了一系列的规章和行为准则,也呈现了这个组织的发展轨迹。目前能够看到的关于哥老会早期历史的记录,基本上都是由那些仇视哥老会的人——无论是地方精英还是官员——所记录下来的,因此就难免带有偏见。今天在使用这些资料的时候,必须放到当时的语境中,去进行具体分析。
状态:已在期刊出版
DOI:10.12451/202408.00857V1
提交时间: 2024-08-05
摘要:本文遵循“地貌—航线—港口—船速—海难—打捞”的论证逻辑,采用地图测距的方法,经计算认为与《纂集天南四至路图》有关的四幅地图皆有记实性质,所绘之“黄沙滩”皆为越南近岸的浅滩及礁石地带,亦即19世纪30年代以前西文地图标注的“Pracel牛角”北部海域。通过对于船速的计算,本文确定17—19世纪航海史上的风阻与海难主要发生在这一区域。“Pracel牛角”之西为内行航线,其东为外行航线,包括占婆岛与李山岛在内的“Pracel牛角”北部既是海难事故的多发地带,也是18世纪“黄沙队”打捞沉船的主要场所。越南方面提出的证据,没有一条可以证明越南船只以及“黄沙队”到达过西沙群岛。
状态:已在期刊出版
DOI:10.12451/202408.00858V1
提交时间: 2024-08-05
摘要:在东交民巷划定使馆界,保护使馆和外交人员安全是《辛丑条约》的重要内容。由于使馆具体情况不同和未来预期、战略目标、国家利益上的分歧,列强在划定使馆界东、西边界时发生了较大争议。其中英、美两国态度较为“温和”,客观上给中方提供了挽回利权的机会。中外谈判期间,中方代表不得不同意列强有关使馆界的绝大部分要求,但也据理力争,保住了原被划入界内的宗人府、吏部、户部和礼部,争取到了东长安街的通行和管辖权。但《辛丑条约》以《使馆界线说帖》为附件,未收入中外确认使馆界四至及其他细节的往来照会,实际上有损中方的谈判成果。
状态:已在期刊出版
DOI:10.12451/202408.00859V1
提交时间: 2024-08-05
摘要:清朝统一天山南北之后,根据回疆具体情况和清朝典章制度,使伯克制度更具制度化和可操作性,故而形成了等级森严的改良版伯克制度。然而伯克势力在回疆拥有悠久的历史,且在回疆绿洲城郭农业、民事等领域拥有较大的权力,致各路伯克常为扩大其权势而明争暗斗。其中发生于乾隆五十一年的“鄂斯满受诬告案”则恰好集中体现了这一点。本文根据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收藏的满、汉、察合台文档案文书,梳理该案的来龙去脉,并分析案件背后伯克之间的利益瓜葛和钩心斗角,以及清政府在处理此案中发挥的作用,进一步考察伯克制度在回疆社会的地位和与清政府之间的互动关系。
状态:已在期刊出版
DOI:10.12451/202408.00860V1
提交时间: 2024-08-05
摘要:对景德镇御窑财务运行制度进行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清代官营手工工场运行方式及其对清代瓷业发展的影响。本文根据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藏的清宫瓷器档案,说明景德镇御窑的财务资金来源、财务支出分配、奏销程序及原则等问题,并对清代景德镇御窑的实际生产情况和财务收支及比例关系等进行了定量阐释,还从成本管理和技术进步的视角评估了景德镇御窑的财务运行体系,认为景德镇御窑财务运行制度呈现出强烈的成本管理意识,御窑的“官搭民烧”促进了御窑生产技术向民窑的扩散,但是其高强度的成本控制在保证生产技术稳定的同时却很难出现技术突破。
状态:已在期刊出版
DOI:10.12451/202408.00862V1
提交时间: 2024-08-05
摘要:广储司六库总汇内府库藏,攸关钱粮。雍正六年奏准,嗣后每五年由内务府奏简司官,清查六库。乾隆年间,循例清查制度不断巩固、完善和革新。糟旧物品逐渐形成五年变价之例。乾隆十六年奏准,应变价库物交崇文门变价,后期则倾向于由内务府自行招纳商人估价、竞价,限期或现银领变,所得银两交广储司银库,成为内务府相对固定的经费来源之一。循例清查制度具有稳定性和持续性,自雍正六年奏准,一直延续到宣统三年。财政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内容,循例清查制度的建立和发展,既完善了内务府的财政管理和监察制度,也是皇帝整顿皇室财政和实现国家治理的重要措施。
状态:已在期刊出版
DOI:10.12451/202406.00530V1
提交时间: 2024-06-21
摘要:清前中期,明季遗民和官方史家关于明末殉节诸臣“异梦”的历史书写,是典型的历史话语权的局部争夺。前者致力于赋予明末殉节诸臣象征才智超群、忠义两全、际遇不凡的“异梦”,且所记之梦象具有明显的“应时性”,反映出他们保留信史的旨趣,表彰忠烈的初衷,追念故国的情怀以及自明心迹的用意,充斥着浓重的遗民色彩。后者为了迎合清朝统治者反复强调的“自古得天下之正莫如我朝”的正统论,更倾向于否定明末殉节诸臣“异梦”的合理性,逐渐乃至完全取缔其“异梦”所有权,来为清廷发鼎新革故之嚆矢,是一种应时论调。
状态:已在期刊出版
DOI:10.12451/202406.00531V1
提交时间: 2024-06-21
摘要:本文介绍满人将其满语人名翻译为汉姓汉文名,直接用汉字取冠汉姓汉文名,而同于汉人名子的情况,并选择其中有重要参考价值如有官职、世爵世职者250多人附文说明,继而叙述取用其他汉文名,如以汉文数字作排行取名,取有各种寓意的汉文名,以似满语音而无词义的同音汉文取名而使其含汉文嘉义,以及满人女子取名、称呼的各种汉化现象。结合满人取名用汉字之崇尚文雅性,寄寓美好理想,取字、号作名子等等,阐述满族取名的多方面汉化,所取名子复杂纷繁多样化的称谓文化特色,进一步分析其产生原因,论述满人取冠汉姓汉文名的必然变化趋势与其原因。
状态:已在期刊出版
DOI:10.12451/202406.00532V1
提交时间: 2024-06-21
摘要:1787—1796年间,西班牙巴斯克航海家曼努埃尔·德·阿戈特出任西班牙皇家菲律宾公司首位驻广州商馆主任,并留下了八本《广州商馆日记》手稿。这套日记不仅有助于研究者全面了解西班牙商人在广州的各个方面,其中记录的欧美各国公司历年进出口贸易数据,也反映了当时广州贸易的整体概况。更为关键的是,这些资料披露的一些独家信息,如广州十三行行商的破产与增减,粤海关监督发布的行商赤泰承充“澳行”的文告以及陈祖官与“洪任辉事件”等情报,对于了解清中期中西贸易的实际状况具有十分重要的文献价值和史料意义。
状态:已在期刊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