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基本信息

  • 刊号:
    1000-2456
    42-1040/C
  • 语种: 中文
  • 刊期: 双月刊

出版信息

  • 创刊时间:1955年
  • 主管:教育部
  • 主办:华中师范大学
  • 编辑出版:华中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
  • 学科分类: 综合  
  • 二十年来中国农村研究热点及前沿趋势(2004-2023)——以《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重点专栏为基础的文献计量分析

    关键词: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 “中国农村研究”专栏; 中国农村研究; 乡村振兴 Journal of 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column of “Rural China Studies”; rural China studies ; rural revitalization;

    DOI:10.19992/j.cnki.1000-2456.2024.05.005

    提交时间: 2024-10-08

    摘要: 2023年12月,《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中国农村研究”专栏入选中宣部首批哲学社会科学期刊重点专栏。通过对2004-2023年“中国农村研究”专栏所载文章的年度发文情况、作者和来源机构等进行分析,发现该栏目持续关注“三农”问题,近二十年来陆续推出了一批优秀的学术成果,作者的来源机构地区和梯队层次分布广泛,其中高校是该领域科研成果产出的主力军,作者队伍中既有知名专家,亦不乏青年学者,包罗海内外优秀学者,国际化程度高。借助Citespace进一步分析专栏载文的高频关键词,并与《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和《中国农村观察》两种期刊对比发现,“中国农村研究”专栏一直紧跟国家战略方针、关注时代前沿的核心议题,主要聚焦乡村治理、村民自治和农村改革等重要议题,体现了中国农村研究领域的前沿趋势。同时,该栏目依托本校优势学科资源,形成了以“田野政治学”为代表的特色成果。

    状态:已在期刊出版

    点击量 111 下载量 33 评论 0
  • “推动高质量的中国农村研究”三人谈

    DOI:10.19992/j.cnki.1000-2456.2024.05.004

    提交时间: 2024-10-08

    摘要:【编者按】60年前,法国社会学家孟德拉斯在《农民的终结》一书宣告“农民是即将消亡的群体”。当下,人类整体已进入现代社会,特别是传统中国正在迅速由乡土中国转变为城镇中国。面对人类和中国的大转变,作为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为对象的中国农村研究,其状况如何,趋势怎样,成为学界面临,并思考的重要问题。本组笔谈对中国农村研究的现状进行了历史性反思,对未来的发展做出了积极探索,目的是面临新的形势,努力提升中国农村研究的质量,推动中国农村研究产出无愧于大变革时代的成果。

    状态:已在期刊出版

    点击量 127 下载量 37 评论 0
  • 多元理性:家户制传统下的农户一家两制实践

    关键词: 多元理性;   一家两制;   家户制;   小农户;   差序责任;

    DOI:10.12451/202407.00985

    提交时间: 2024-07-24

    摘要:怎样在实践中把握农户在食物生产上的一家两制?本文在家户制传统下提出多元理性框架,和单一理性的农业经济理论假定展开对话。本文认为,农户理性包含多元向度且相互联系:既依循差序责任,区分“自家人”和“外部人”,进行内外有别的食物生产,“让自家人吃自家饭”,带来“个体自保”,也能进行推己及人的价值权衡,在场域约束与道义反思的互构中,将“外部人”视同为“自家人”,从而“让有条件的自家人吃上自家饭”,促进“社会共保”。基于东亚家户制传统的多元理性,与基于西方农业经济理论的单一经济理性假定的对话,有助于更新农民学研究的认识基础,构建基于中国实践的理论,发现能够促进食物体系可持续发展的小农路径。

    状态:已在期刊出版

    点击量 618 下载量 155 评论 0
  • 数字普惠金融对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影响研究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   农业新质生产力;   农业技术创新;   政府干预;

    DOI:10.12451/202408.00762

    提交时间: 2024-07-24

    摘要:中国农业新质生产力水平总体较低,如何依靠内生动力提高农业新质生产力尤为重要,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正在为破解农业新质生产力难题开辟新路径。本研究基于2013—2022年中国30个省(市、区)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数字普惠金融对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影响与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有利于提高农业新质生产力;数字普惠金融对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影响存在八大综合经济区和不同时期的异质性;农业技术创新是数字普惠金融提高农业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路径;政府干预能够影响数字普惠金融对农业新质生产力的正向作用效果,当政府过度干预时,则会降低这种正向作用。为此,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过程中应全面推进数字普惠金融在农业领域的深度融合;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加强数字普惠金融的区域均衡发展;加强农业技术创新,释放数字普惠金融潜力;优化政府干预,构建良好的发展环境。

    状态:已在期刊出版

    点击量 534 下载量 151 评论 0
  • 链接国家与农民:政党建设、行政嵌入与基层选举——基于脱贫攻坚的实证研究

    关键词: 脱贫攻坚; 政党建设; 行政嵌入; 基层选举; 中介效应 ;

    DOI:10.12451/202406.00310

    提交时间: 2024-06-11

    摘要:脱贫攻坚是以政党建设推动乡村治理的战略举措,其中政党、政府、乡村社会三元互动,进而对基层选举产生深刻影响。根据政党-政府-乡村社会三元互动分析框架,资源输入、行政嵌入与政党建设是脱贫攻坚影响基层选举的三个作用机制。基于2018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利用连续型双重差分设计进行效应评估发现,脱贫攻坚总体上提高基层选举投票率,发挥驱动村庄民主治理的政治效应。机制性分析显示,脱贫攻坚经由资源输入机制和行政嵌入机制一定程度上降低基层选举投票率,而经由政党建设机制显著提高投票率,且政党建设的中介效应大于前二者。总之,脱贫攻坚中政党建设发挥着链接国家与农民的桥梁作用,有效驱动基层民主治理。

    状态:已在期刊出版

    点击量 936 下载量 270 评论 0
  • 婚姻挤出:县域体制内年轻女性婚配困难问题解析

    关键词: 县域社会; 婚姻市场; 婚姻挤压; 未婚女姓 ;

    DOI:10.12451/202406.00577

    提交时间: 2024-06-11

    摘要:随着县域体制内大龄未婚女性数量的增多,县域体制内年轻女性的婚姻问题受到了广泛的社会关注。调查发现,与农村大龄未婚男性婚配困难成因不同,县域体制内大龄未婚女性不是因为遭遇婚姻市场上女多男少的性别“挤压”而出现婚配困难问题,而是在狭窄的县域社会空间内和“男高女低”婚配规则支配下,由于她们的学历高、社会地位高、工作能力强、事业有成就,县域婚姻市场内能跟她们条件相匹配的适婚男性数量少,从而导致她们中有些人会被“挤出”社会正常婚姻轨道。县域婚姻市场中的“挤出”性结构包括性别挤出、体制挤出和空间挤出三个方面,挤出的是县域体制内大龄年轻女性,而非体制内男性或体制外女性。在县域婚姻“挤出”性结构短时间内无法改变的前提下,体制内年轻女性要实现结婚意愿,就需要在年龄较轻、职务职级较低时确定婚恋对象,或者勇于破除“男高女低”婚配规则而在体制外寻找婚配对象,否则就需要走出县域参与广阔的全国婚姻市场竞争。

    状态:已在期刊出版

    点击量 776 下载量 195 评论 0
  • 环境司法服务乡村生态振兴的逻辑展开

    关键词: 环境司法; 检察机关; 乡村环境治理; 乡村生态振兴;

    DOI:10.12451/202405.00225

    提交时间: 2024-04-26

    摘要:环境司法服务乡村生态振兴构成一个显性议题。《宪法》新发展理念以及生态环境国家目标任务对司法权履行乡村环境治理职责提供了规范依据。中国党政体制形塑之下的环境司法具有特殊回应机能,在实现环境正义的同时能够产生治理叠加效应。体制变革之后的国家检察机关能够有效承接立法权、有机整合行政权和有序对接审判权,在制约行政权方面凸显出不同于法院审判权的特殊意涵,实现了“行政主治”与“司法督促”的良性互动。检察机关通过发挥政府履职的承接者和监督者、条块联动协调者、多元参与组织者、治理机制稳定器等功能,消解政府主导乡村环境治理机制的牴牾、缺位、僵化,赋予环境司法服务乡村生态振兴新的内涵。同时,环境司法服务乡村生态振兴也存在着过度扩张、忽略过程监督、政治俘获和过度竞赛等风险,需要采取措施予以应对。
     

    状态:已在期刊出版

    点击量 784 下载量 222 评论 0
  • 生态整体主义与生命共同体繁荣

    关键词: 生态整体主义; 人类中心主义; 生命共同体; 生态文明;

    DOI:10.12451/202405.00193

    提交时间: 2024-04-26

    摘要:近代以来,人类中心主义与物质主义形成合流,这是造成严重生态环境危机的深刻根源,也是生态整体主义形成的历史背景。生态整体主义在本质上是指倡导人类彻底摈弃自身地位至高无上的价值论独断,秉持人与自然平等互利、和谐共生的一种生态社会意识形态。生态整体主义的精义在于“人与自然是个生命共同体”。生态整体主义所笃信的是,生存于地球之上的每一生命体都有平等生存发展的权利,人类应以中国哲学中“侍天地”的生态责任精神,促进和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生与互利共荣。就当下我国而言,生态整体主义在中国的实践,就是以“四个统一原则”,即以人为本与以自然为本的统一,与人为善和与物共适的统一,生活幸福与生态美好的统一,社会正义与生态正义的统一,对生态整体主义进行完善和创新,以促进生命共同体繁荣,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新形态。

    状态:已在期刊出版

    点击量 777 下载量 226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