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AMI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Shanx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基本信息

出版信息

  • 创刊时间:2002年
  • 主管:山西农业大学
  • 主办:山西农业大学
  • 编辑出版:《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学科分类: 综合  

期刊简介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双月刊)创刊于2002年,是由山西农业大学主办的学术刊物。其办刊宗旨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思想为指导,立足乡村发展实践,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和美丽乡村建设,多方位、多层次、多领域、多学科反映乡村发展研究领域学术成果,为乡村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持。主要栏目:农业经济、基层治理、乡村社会等。

  • 互联网背景下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困境及法制对策

    关键词: 互联网; 农民专业合作社; 电商; 信息化;

    DOI:10.12451/202410.00835

    提交时间: 2024-10-12

    摘要:农民专业合作社与互联网结合是现代农业生产的新模式。互联网技术有助于提升农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升级换代,有助于创新合作社科学管理和拓宽合作社的销售和融资渠道。但是合作社面临着基础设施不完善、缺乏法律公共服务体系化建设、合作社管理不适应互联网的规范要求、农产品销售维权意识薄弱、互联网融资的法律风险以及人才保障不足等障碍。转变政府职能加大立法扶持,完善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互联网法律公共服务,加强特色农产品品牌的维权意识,杜绝合作社互联网管理中的违法行为,最后完善合作社互联网人才的激励和权益保障。

    状态:已在期刊出版

    点击量 207 下载量 78 评论 0
  • 宅基地市场化改革的逻辑生成与规则选择

    关键词: 宅基地使用权; 卡梅框架; 管制规则; 土地管理;

    DOI:10.12451/202410.00836

    提交时间: 2024-10-12

    摘要:从经济学与法学理论出发,以促进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实现宅基地使用权之财产价值、保障农民财产权行使为目的的宅基地市场化改革是推动城乡共同富裕的重要路径。运用经济学经典分析逻辑体例——卡梅框架 (C-M frame⁃work) 分析发现,在宅基地市场化改革中,“禁易规则”的适用过于保守,同时囿于高交易成本的存在及价值评估方式与能力的限制,“财产规则”与“责任规则”的适用稍显无力,而“管制规则”的适用不仅契合宅基地本身的特征,且可以降低交易费用,保证规则贯彻。在“管制规则”下,需要构建以产权确权为前提,宅基地交易市场平台建设为重点,央地协同监管为关键的制度架构,最终形成前期确认权利、中期土地市场监督、后期执行惩戒的穿透式风险防控管制系统。

    状态:已在期刊出版

    点击量 232 下载量 78 评论 0
  • 多元主体协同参与乡村数字治理的路径探索

    关键词: 乡村数字治理; 多元主体; 协同共治;

    DOI:10.12451/202410.01589

    提交时间: 2024-10-12

    摘要:乡村数字治理既是解决传统乡村治理难题的迫切需求,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的一项重要任务。乡村数字治理本质上是多元主体依托数字技术协同共治的过程。以基层党组织、乡镇政府、村委会、村民、市场主体和社会组织等为代表的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是实现乡村数字治理有效的治本之策。当前,多元主体协同参与乡村数字治理还面临着多元主体数字参与不足、数字治理合力难以形成、数字治理制度尚不完善、数字治理技术存在短板等困境,未来需要着力提高多元主体数字参与能力、凝聚数字治理合力、完善相关数字治理制度建设及强化数字治理技术供给,促进多元主体协同参与乡村数字治理,从而提升乡村治理绩效,实现中国式乡村治理现代化。

    状态:已在期刊出版

    点击量 279 下载量 57 评论 0
  • 乡村数字赋能的运行机理及影响效应——美国实践及启示

    关键词: 乡村数字建设; 赋能理论; 数据赋能; 数字鸿沟; 乡村振兴;

    DOI:10.12451/202410.01660

    提交时间: 2024-10-12

    摘要:乡村数字赋能是数字技术与乡村建设场景不断交织的过程。通过构建“赋能型治理”的分析框架,重点考察了美国乡村数字赋能的内在机理。研究发现,在赋能主体上,通过建立州一级的协作联盟体系,形成了多元行动者共同参与的赋能网络;在赋能客体上,明确了数字经济、数字生态、数字服务、数字治理等应用场景;在赋能手段上,依托政策赋能、数据赋能、平台赋能等方式,促进乡村数智化转型;在赋能效应上,实现了提升农民数字素养、弥合城乡数字鸿沟、促进乡村数字化转型的根本目标。对此,新时代中国数字乡村战略的有效落地,有必要进一步健全乡村组织机制、明确场景定位、完善赋能手段,从而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增能赋权。

    状态:已在期刊出版

    点击量 168 下载量 63 评论 0
  • 西部地区农村三产深度融合的机理探讨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村三产; 深度融合; 研究框架;

    DOI:10.12451/202410.01165

    提交时间: 2024-10-12

    摘要:乡村振兴视阈下西部地区农村三产深度融合机理的研究框架是以中国西部地区“三农”问题为研究对象,按照“出发点—支撑点—关注点—落脚点”的逻辑顺序,提出促进我国西部地区农村三产深度融合发展的逻辑必然、内生动力、实证判定、模式路径以及对策建议。本研究坚持以重大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以农业、区域、产业、管理经济学为理论依据,借鉴欧美、东亚等成功经验,通过比较分析、因子分析和演化博弈,为西部地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理论基础和行动方案。主要结论使国家战略顶层设计过程中更加注重乡村振兴战略与农村三产深度融合发展的价值取向与逻辑关联,将持续为农村发展、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推动现代农业可持续内生发展。

    状态:已在期刊出版

    点击量 251 下载量 80 评论 0
  • 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激励机制创新研究——以安徽省铜陵市村级供销社实践为例

    关键词: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 村级供销社; 激励机制;

    DOI:10.12451/202410.01164

    提交时间: 2024-10-12

    摘要:管理层激励机制不完善、经营管理人才队伍不足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壮大。以安徽省铜陵市开展的村级供销社实践为例,详细分析了管理层激励方式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的影响效果及其演进逻辑。研究发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在实践中探索形成了“基本报酬+履职绩效+创收绩效”的管理层激励机制,实现了村集体、供销合作社和地方政府等各方的激励相融,显著提升了村“两委”收入水平,发展壮大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建议在推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时要高度重视管理层的激励问题,探索建立与经营业绩相挂钩的动态激励机制,并且要以制度创新为突破口解决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管理层动态薪酬模式的合法合规性问题。

    状态:已在期刊出版

    点击量 262 下载量 77 评论 0
  • 共同富裕背景下农村集体经济收入增长的影响因素——来自文献研究与实地调研的证据

    关键词: 共同富裕; 农村集体经济; 荟萃分析; 实地调研;

    DOI:10.12451/202410.01128

    提交时间: 2024-10-11

    摘要: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然选择。厘清我国农村集体经济收入增长的影响因素,探究农村集体经济收入变化的根源,对巩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果、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文献研究和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法对我国农村集体经济收入增长的影响因素进行统计与分析。研究表明,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集体经济总资产、农村劳动力人口数量、村民受教育程度、财政投入等因素对农村集体经济收入增长具有显著且稳健的促进作用,集体经济财务公开、非国有就业比重以及消费品零售总额对其收入增长影响不显著。基于此,研究建议:当前应持续深化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多渠道推动集体经济资产增值,促进农村地区劳动力数量回流,提升村民受教育程度,增加对集体经济发展的财政支持等。

    状态:已在期刊出版

    点击量 200 下载量 79 评论 0
  •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认定探析——基于文献和地方实践的研究视角

    关键词: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 成员资格; 认定标准; 理论与实践;

    DOI:10.12451/202410.01127

    提交时间: 2024-10-11

    摘要: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和第二轮土地延包试点推进的背景下,如何做到群众认可、规范清晰地界定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是现阶段我国农村最为紧迫的问题。为理清目前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认定的现状,从学术文献、地方和司法实践方面对成员资格认定问题进行了归纳综述;总结了学界和政策中逐步规范使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这一概念,但成员资格认定的具体标准未统一,实践途径中的集体决议、地方立法、司法指导和司法裁判也面临做法不一的事实困境;最后指出了未来学术研究的主流和方向,未来国家层面的立法中也应是仅给出核心要素或基本标准,具体标准则因地制宜,为地方实践预留空间。

    状态:已在期刊出版

    点击量 237 下载量 74 评论 0
  • 我国农业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成效、问题与建议

    关键词: 气候变化; 灾害风险; 防灾减灾; 农业发展; 对策建议;

    DOI:10.12451/202410.01118

    提交时间: 2024-10-11

    摘要: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全球气候变化加剧、自然灾害和病虫害多发频发的背景下,建立健全农业防灾减灾体系,对于守好“三农”战略后院、稳住农业基本盘具有重要意义。经过多年的农业防灾减灾建设,我国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防灾抗灾技术、应急管理体系、制度救灾保障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但也应清醒地认识到,我国农业防灾减灾体系建设仍存在民众防灾减灾观念不够强、农田水利设施管护不到位、灾害应急协调不及时、损失补偿水平不够高等问题。加快补齐短板,织牢织密农业防灾减灾网,应着重从四个层面发力:一是要积极引导,筑牢防灾减灾社会基础;二是要强基固本,优化农业设施管理与运行;三是要统筹协调,促进防灾减灾工作提质增效;四是要提高保障,加大补贴力度和科技投入。

    状态:已在期刊出版

    点击量 207 下载量 80 评论 0
  • 推动高标准农田良性发展:关键问题与对策建议

    关键词: 高标准农田; 农业现代化; 粮食安全; 良性发展;

    DOI:10.12451/202410.01116

    提交时间: 2024-10-11

    摘要:建设高标准农田是推进农业现代化、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举措。结合政策实施的阶段性特征,可将高标准农田建设历程划分为初级探索、逐步规范、强力推进与提质增效四个阶段。尽管我国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成效显著,但对标新时代农业现代化高质量发展要求,仍然面临公众参与不足、生态效益不佳、保障力度不强、“重建设、轻管护”等实践困境,亟需深入分析其内在阻力与外在压力,从人才吸纳与应用、农田优化与管护、资金投入与使用等方面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提质增效”,确保粮食“稳产增产高产”。

    状态:已在期刊出版

    点击量 197 下载量 64 评论 0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