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历史学 >> 博物馆学 提交时间: 2024-08-20 合作期刊: 《敦煌研究》
摘要:回忆李正宇征聘来敦煌文物研究所(后为敦煌研究院)从事敦煌遗书研究工作经历,从通读敦煌遗书开始接触并熟悉研究对象,写记大量笔记,积蓄资料,充实空乏,从不知到有知,从外行变内行;研究路径,则由点到面,由低到高,从特殊带到普遍,循序而进。
分类: 历史学 >> 中国历史文献学 提交时间: 2024-08-20 合作期刊: 《敦煌研究》
摘要:敦煌藏经洞出土文献经过一百多年的整理和研究,大多数已经有了标准的录文本。目前,中国古代文献已经进入数字化阶段,但敦煌的数据库基本上都是图片,而不能检索文字。文章从图片、编目、电子文本、检索四个方面,探讨敦煌文献真正数字化的途径。
分类: 历史学 >> 博物馆学 提交时间: 2024-08-20 合作期刊: 《敦煌研究》
摘要:回顾《敦煌研究》创刊以来40 年的发展历程,作者与《敦煌研究》牵手相伴40 年中的编辑工作的艰辛,并追忆了工作、旅途中的逸事。今日之《敦煌研究》已经是树立在社会科学期刊界的一面旗帜,更是敦煌学学术高地上的一面旗帜,引领着敦煌学向广度、深度研究发展的一面旗帜。
分类: 历史学 >> 博物馆学 提交时间: 2024-08-20 合作期刊: 《敦煌研究》
摘要:21 世纪初,在游客数量快速增长、气候变化、城市发展造成污染加剧的情况下,莫高窟保护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敦煌基金会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出现的。2010 年,在樊院长的要求下,倪密·盖茨和李培德一起在美国特拉华州正式成立非营利组织敦煌基金会。自成立以来,敦煌基金会就与敦煌研究院不断发展的需求密切相关,以支持敦煌研究院建立游客中心、举办针对中国保护学者的培训项目、举办相关展览等多种方式助力敦煌文化艺术的研究与弘扬。
分类: 历史学 >> 中国专门史 提交时间: 2024-08-20 合作期刊: 《敦煌研究》
摘要:19—20 世纪之交,中亚是英俄两国角逐的舞台。为了获得新市场和原材料来源地的控制权,沙俄开始对中亚进行了一系列的探险考察。在此背景下,谢尔盖·奥登堡(S.F.(Oldenburg,1863—1934)先后主导了前往中国新疆和敦煌的两次探险。1914—1915 年,奥登堡率领探险队前往敦煌对莫高窟进行了详细的考古调查,并通过各种方式收集了大量古代文献与文物。奥登堡敦煌探险收集品后来分藏于埃尔米塔什博物馆、俄罗斯科学院档案馆圣彼得堡分馆和俄罗斯科学院东方文献研究所,自那以来关于该收集品已有大量研究成果问世。
分类: 历史学 >> 中国专门史 提交时间: 2024-07-16 合作期刊: 《敦煌研究》
摘要:保宁是法国首位发现敦煌莫高窟和汉代长城烽燧的法国探险家,他于1899—1900 年从北京出发,经内蒙古、山西、宁夏到达甘肃,后从敦煌出发,沿阿尔金山进入新疆罗布泊。本文利用法国学术期刊刊登的保宁探险相关报道及保宁的考察报告,梳理保宁途经的城市、抵离时间、所获文物,探析保宁在甘肃、新疆的活动细节。
分类: 考古学 >> 考古学 提交时间: 2024-05-24 合作期刊: 《敦煌研究》
摘要:俄罗斯国立艾尔米塔什博物馆藏敦煌遗画Дх224、Дх15、Дх223 弥勒经变,是敦煌石窟藏经洞发现的两件弥勒经变绢画中的其中一件,此经变画仅剩若干残片。通过将此件绢画同敦煌壁画中的弥勒经变、大英博物馆藏敦煌遗画Stein painting 11 弥勒经变进行比较研究,发现此件绢画不仅有弥勒下生经变,还有上生经变,结合经文内容,对其表现的内容、艺术风格和年代进行详细论述。
分类: 历史学 >> 中国历史文献学 提交时间: 2024-08-20 合作期刊: 《敦煌研究》
摘要:敦煌经部文献的校勘整理,除了应具有进行传世文献校勘所必须具备的目录学、版本学、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以及古代典章文化方面的基本功以外,还需关注敦煌写卷的书写体例、唐五代西北方音、敦煌文献的避讳、写本旁注字、文字演变史以及清人的研究成果,如果在这几方面认识不足,就会出现校录及结论考订方面的错误。
分类: 考古学 >> 考古学 分类: 艺术学 >> 美术与书法 提交时间: 2024-05-30 合作期刊: 《敦煌研究》
摘要:至少从公元6 世纪开始,敦煌壁画中就出现了一些借鉴自其他文化环境的图像特征。学者们已经确认敦煌壁画中的一些神灵举在头顶的理想化风巾, 可能是经由信仰佛教的犍陀罗或贵霜钱币对希腊罗马艺术的借用和中介而来的。然而,敦煌的风神有时会手举一只“风号角”作鼓吹状。鼓吹器具这一特性也出现在希腊艺术中,而且还是中国的风神风伯形象的主要元素。这也是粟特风神维什帕卡的特性之一,但贵霜钱币中的风神如瓦多、韦绍和阿内莫斯却完全没有任何风号角。对敦煌绘画中风神这一有争议的特性进行辨析,并提出中国和粟特艺术中一些可与之对比的有趣参照。
分类: 历史学 >> 博物馆学 提交时间: 2024-08-20 合作期刊: 《敦煌研究》
摘要:敦煌研究院至今已经走过了八十年风雨历程,敦煌研究院在文物保护、研究工作上所取得的成绩,无不表明敦煌研究院的科研人员是文物保护与研究的主体,保护与研究是相需相依、相辅相成的,是将敦煌研究院打造成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典范和敦煌学研究高地的必要条件。
分类: 历史学 >> 博物馆学 提交时间: 2024-08-20 合作期刊: 《敦煌研究》
摘要:敦煌研究院已有八十周年历史,自1944 年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成立,1950 年改名为敦煌文物研究所,1984年扩建为敦煌研究院。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在文物保护、学术研究、文化弘扬以及科学管理方面全面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文物保护领域,不断提高科技保护水平,并率先发展文物数字化技术;在敦煌学研究领域,以敦煌石窟考古、石窟艺术、敦煌文献研究为中心,加强丝绸之路与多元文化、古代民族文化等方面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不断加强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并在世界范围内传播弘扬敦煌文化。
分类: 历史学 >> 中国专门史 提交时间: 2024-07-16 合作期刊: 《敦煌研究》
摘要:甘肃省博物馆庋藏10556 号敦煌藏文写卷系吐蕃时期文书,保留了诸多藏文厘定之前的语法痕迹,内容主要是为吐蕃政权与百姓祈福祝祷,其仪轨与神祇均属原始苯教,应定名为《苯教祝祷仪轨书》。具有苯教信仰背景或支持苯教的吐蕃重臣与官宦,随着吐蕃的征战曾普遍任职于敦煌乃至河西陇右地区,是藏经洞出现苯教文献的深层次原因。对此件写卷首次完整释录与刊布,为深入研究吐蕃苯教历史以及对敦煌等地区的历史影响提供了珍贵的新资料。
分类: 艺术学 >> 美术与书法 提交时间: 2024-07-16 合作期刊: 《敦煌研究》
摘要:敦煌隋代彩塑受到印度笈多艺术风格的影响,及至唐代,彩塑已形成了中国式的表现手法与风格,既保持了雕塑的写实性,又体现出气韵生动的精神。壁画也同样,隋至唐初的人物造型中,常常出现典型的印度风格晕染法,比起北朝壁画更接近印度绘画的特点,表明当时确有一部分画家擅长画外来风格。但随着唐前期艺术的发展,画家们对外来晕染法不断改造,使之与传统的线描进行了完美的结合。从壁画的装饰图案中,我们也可看到对外来艺术的改造,如隋至唐初流行的联珠纹、石榴纹、葡萄纹等纹样在不断地被吸收改造,最后都融入了形态更为丰富的卷草纹中。
分类: 历史学 >> 中国历史地理学 提交时间: 2024-08-20 合作期刊: 《敦煌研究》
摘要:西汉敦煌郡聚落的形成与移民到来、水渠修筑有着密切关系。通过对大穰里相关文献的综合考察得知,西汉敦煌郡效谷县设置大穰里,该里与悬泉置长期密切合作,大穰里从民房、牲畜、车辆乃至人力等层面对悬泉置工作形成支持,并得以增加收入。大穰里的得名有祈求丰收之意,另外还有可能该里是由南阳郡穰县移民建立,因而得名。此外,敦煌文献记载敦煌东部有大壤渠、大让渠、大让庄,其名称来源可能都是源自西汉大穰里,并且唐宋时期的大壤渠、大让渠可能也是继承自西汉时期。足见西汉敦煌郡所建立的聚落与水渠在唐宋敦煌地区还仍旧发挥着作用,大穰里等村落的得名是西汉移民文化的标志,而这些地名或渠名能够延续至唐宋时期继续使用,亦可彰显出西汉移民实边政策及由此形成的移民文化所产生的深远影响。
分类: 考古学 >> 考古学 提交时间: 2024-05-24 合作期刊: 《敦煌研究》
摘要:长袖舞是我国历史最为悠久的舞蹈种类之一,其特征是不执舞具,“以舞袖为容”。敦煌石窟壁画中的长袖舞图像最早出现于中唐时期,其舞服、舞姿及宗教意涵皆体现出吐蕃文化渊源。中唐至宋代的两百余年间,敦煌壁画中的长袖舞者涵盖了成人、童子、迦陵频伽、共命鸟等,并先后出现了翻领、圆领、袒右肩等舞服服制。长袖舞在敦煌的传承与留居敦煌的吐蕃遗民密切相关,其图像演变依托于各类壁画题材图像模式的发展,集中展现了汉藏文化在宗教思想、民族习俗等方面的深度融合。
分类: 历史学 >> 中国专门史 提交时间: 2024-07-16 合作期刊: 《敦煌研究》
摘要:敦煌研究院有4 万多张石窟影像档案资料,经过多年整理陆续进行数字化扫描后现已经保存于敦煌研究院数据库。从2021 年开始我们对之前尚未整理的8000 余张不同介质的敦煌石窟影像档案进行了整理。这8000 余张石窟影像档案是20 世纪50 年代初至80 年代末李贞伯与其他同事拍摄的, 其内容主要为敦煌石窟艺术及常书鸿先生等莫高窟守护者们在敦煌石窟保护、研究、弘扬等各方面的影像档案记录,是研究敦煌石窟壁画保存状况、自然演变、敦煌研究院发展历程的重要参考资料。
分类: 考古学 >> 考古学 提交时间: 2024-07-16 合作期刊: 《敦煌研究》
摘要:莫高窟第85、100、121、196、203、205、244、397、401、427、444、454 窟,榆林窟第12、16、19、34 窟,在甬道南、北壁或其他位置绘有索勋、曹议金以及李圣天等供养人像。这些供养人像身后绘抱弓箭的侍从。侍从所抱的弓箭应是由皇帝赏赐。供养人像身后绘制抱弓箭的侍从,其实是对供养人功绩的记述和彰显。抱有弓箭的侍从出现在归义军时期敦煌石窟的供养人像中具有纪功的性质。
分类: 考古学 >> 考古学 提交时间: 2024-07-16 合作期刊: 《敦煌研究》
摘要:肃北五个庙石窟的西夏壁画在敦煌石窟艺术中颇具特色,但是这个石窟群的始建年代并不是西夏时期,而是可以追溯到敦煌石窟营建的早期阶段。五个庙石窟现存6 个有壁画的编号洞窟,在这些洞窟内都保留着一些北朝时期的建筑和造像遗迹。这些遗迹与敦煌莫高窟和西千佛洞北朝石窟遗存既存在相似性,又有其独特之处。
分类: 艺术学 >> 设计艺术学 提交时间: 2024-09-02 合作期刊: 《当代美术家》
摘要:本文通过探讨融媒体时代流行文化对传统文化的影响,探究敦煌装饰元素在流行文化中的应用方式,并结合自己的设计实践,从而归纳出,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在设计中把传统和现代有效结合,将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设计中运用得恰到好处,不仅能够形成新的设计美学享受,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分类: 历史学 >> 中国历史文献学 提交时间: 2024-08-20 合作期刊: 《敦煌研究》
摘要:文章透过敦煌文献及西夏文献中“杂字”类蒙书的通盘考察,藉以弥补宋前杂字蒙书文献不足的缺憾。以宏观的视角将之置于中国杂字蒙书发展史进行评估与考察,并从杂字名义的厘清与溯源泝流,及内容、形式、体类的分析,持与宋元明清杂字书相比较,阐述其具“歌括式蒙书传统的继承与发展”“综合识字与庶民用字双轨并行”“分部立目小类书式杂字的萌生”“收录词语的多寡因时地而增删”等特色,总结其在中国杂字发展史的研究意义与价值,藉以凸显敦煌学发展在力求走出敦煌,结合传世文献的同时,延伸至吐鲁番文献、黑水城文献当可发挥互补互证,相辅相成之功;加大敦煌学的纵深与广度,拓展敦煌研究的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