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哲学 >> 中国哲学 提交时间: 2024-07-01 合作期刊: 《管子学刊》
摘要: 基于赫斯特豪斯对美德伦理学的界定,荀子伦理学可以被认定为一种美德伦理学。不过,荀子的美德伦理学并非一种理性主义美德伦理学。这是因为荀子的人性论具有复杂的结构,其中除了道德理性至少还应包括自然情欲与道德情感两个要素,因此荀子伦理学不应被视为一种理性主义美德伦理学。荀子的美德观念以其宇宙论作为基础,认为美德是基于“情”和“心为之择”两个基础条件而形成。情感与理性在荀子的美德伦理学中密不可分,基于“天生人成”的宇宙论共同成就美德。此外,荀子伦理学也提供了一种反思美德伦理学的独特视角。近年来,迈克·斯洛特提出了美德伦理学的情感主义与理性主义的二分法,这种二分法在荀子伦理学中是不成立的。
分类: 哲学 >> 伦理学 提交时间: 2024-10-13 合作期刊: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摘要:流行的道德实在论,作为一种元伦理学理论,关心的是近现代西方哲学中占主导地位的后果论和义务论这两种规范伦理学的根本问题:如何确定行动之对错这两种道德性质的客观性。这种以行动为中心的道德实在论不仅无法回应道德反实在论的种种批评,而且没有反映近几十年复兴起来的美德论这种规范伦理学的根本问题:如何确定一个人即行动主体之好坏这两种道德性质的客观性。这样一种以行动主体为中心的道德实在论以人性来规定人的好坏:好人即人性在其身上得到充分体现的人,坏人则是人性在其身上受到损害的人;正确的行动乃是好人所赞赏的行动,而错误的行动是好人所反对的行动。一个人的好坏既是客观的又是规范的,就像一个人是否健康一样。虽然亚里士多德和朱熹都是以人为中心的道德实在论者,但后者以仁义礼智为核心的人性观比前者以理性为核心的人性观能更好地论证好坏这两种性质的伦理规范性、客观性和自然性。因此,朱熹的哲学思想可以为以行动主体为中心的道德实在论作出有效辩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