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哲学 >> 中国哲学 提交时间: 2024-10-28
摘要:“中体西用”的形成与儒学的经世传统密切相关。儒学作为一种经世之学,在不断演变发展中形成了“通经致用”和“明体达用”两种经世传统。近代以来,面对西力东侵裹挟下的西学东渐,儒家士大夫试图恢复两种经世传统的努力以失败告终。在“通经致用”传统不断弱化的情况下,近代知识分子以“中体西用”容纳“明体达用”,最终实现了儒学经世传统的近代转型。
分类: 哲学 >> 马克思主义哲学 提交时间: 2024-10-24 合作期刊: 《哲学研究》
摘要:唯物史观既揭示了文明创造建立在人类物质生产实践的基础之上, 也揭示了文明形态更替的历史规律。 马克思主义的文明形态致力于扬弃西方现代性中文明与进步的悖论, 达成 “两个和解” ———人类与自然的和解以及人类与自身的和解。 以 “两个和解” 为价值指向,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出了一条有别于西方现代化进程的发展道路, 并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创造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实践逻辑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 坚持生产力标准, 尊重文明形态更替的历史规律; 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推进实现共同富裕; 推动人类与自然和解,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推动人类与自身和解, 在文明交流互鉴中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分类: 哲学 >> 马克思主义哲学 提交时间: 2024-10-18
摘要:弗洛姆面对的是在极权主义和超级资本主义普遍压抑中产生的社会性格,或者说社会心理结构。在其中,既定的社会无意识影响着个体意识,伪思想代替了个人的独立思想。此种社会力量作为非人格对人格的统治,剥离了人的积极自由即自我实现的能力。因此,人不仅在现实生活层面,也在心理意识层面降低到了人的类本质以下。人们或被塑造为施虐-受虐的权威主义性格,或产生破坏冲动,或在资本主义文化模式内机械趋同。人们如此逃避自由也使得社会陷入精神失常当中。致力于人道主义的社会主义的自由实现,弗洛姆求之于“成熟的爱”和“创造性劳动”,拓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理论研究,同时在事实上开辟了通往共产主义的精神分析路径。
分类: 哲学 >> 美学 提交时间: 2024-10-17 合作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农业文化遗产常被看作是传统农村生产性、生活性与生态性的集合体,其美学价值却一直未受重视。农业文化遗产学初创期并未将审美纳入致思范畴,后经典美学为农业文化遗产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但自身话语存在解释力不足的问题,直到大众化的乡村审美活动兴起并确证了农业文化遗产的大美所在。农业文化遗产具有不同于传统审美对象的美学特性,其独特性的根本来源是功利性和群体性的农民生产实践,这也决定了农业文化遗产无法脱域,须介入式审美以引发审美经验。美学价值的重塑为农业文化遗产活态传承提出了新的内在要求,构建农业文化遗产美学理论与话语体系势在必行。
分类: 哲学 >> 科学技术哲学 提交时间: 2024-10-15 合作期刊: 《内蒙古社会科学》
摘要:作为利用算法和模型等先进手段创造和生成内容的智能化工具,生成式AI依靠技术创新的引擎驱动、数据资源的深度赋能、智能产业集群的融合、运营决策模式的优化升级,在驱动新质生产力发展过程中展现出强劲动能。然而,尖端技术创新应用复杂、伦理与法律界定模糊、数据信息安全存在潜在风险、经济体制的适应性局限以及高层次人才的供应不足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并制约着生成式AI潜能和优势的发挥。为更好地应对这些困境,必须强化前沿技术和颠覆性技术创新应用的破壁动力、完善适应科技创新的伦理法治体系、构筑释放数据价值的安全防线、优化高端人才的培养策略、推动经济体制适应性改革,从而为加快推进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夯实基础并提供持久的动力。
分类: 哲学 >> 科学技术哲学 提交时间: 2024-10-15 合作期刊: 《内蒙古社会科学》
摘要:认知科学的发展与信息技术的勃兴交互而行,人工智能语言的认知基础以认识论为前提,具体体现为“人”与“类人”对智能世界进行的合法性改造。超人类主义的讨论以及算法的实践本性表明,人类思维存在着能动性。在人工智能语言的认知范畴内,思维和存在的关系贯穿于认识论和存在论的一体化过程。“自我意识”不能成为机器智能“人型逻辑”预设的充要条件,从“人机智能交互”到“人机智能共生”,再一次证明了人工智能语言与“自我意识”本能的互斥性。因此,要充分认识人工智能语言可以生成人类“默会知识”这一悖论逻辑,在智能框架内挖掘“行动中的知识”和“内在于行动中的知识”。要突破人工智能“人型逻辑”的分析范式,重新理解人工智能语言与人类意识的互构关系,遵照学科知识生产革新的分类发展方向,建构价值性关联和工具性应用的学科平台,驱动人工智能在语言知识领域的发展。
分类: 哲学 >> 伦理学 提交时间: 2024-10-15 合作期刊: 《内蒙古社会科学》
摘要:人类是否信任人工智能是现代社会必须直面的一个现实难题,尤其是以ChatGPT 为“奇点”的通用人工智能技术的创新与扩张,给人工智能信任的理论供给与制度安排带来了新挑战.在通用人工智能诱发新的信任危机的背后是技术突变在发挥着决定性作用,因而应在“主体符合性—要素流转性—失信可追责性”信任机制的基本框架下,对通用人工智能技术的突变、技术伦理与信任伦理的冲突及其可能引发的信任要素流转等展开深入分析.通用人工智能信任危机受到学习黑箱性与可解释性的对立、自我学习与道德筛选机制的冲突、主体不明晰与责任可追究的矛盾等深层因素的影响,须从技术路径前置、道德路径中置、监管路径后置三个维度再造通用人工智能信任机制,以实现人类智能与人工智能长期的良好互动与有序共融.
分类: 哲学 >> 马克思主义哲学 提交时间: 2024-10-15 合作期刊: 《内蒙古社会科学》
摘要:在马克思的语境中,资本是货币增殖过程的存在,这个增殖过程不会自然发生,而是需要严格、科学的管理介入才能实现.资本管理既是追逐剩余价值的过程,也发挥了社会历史变迁意义上的工具性职能,为社会发展创造物质财富.我们在充分认识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生存发展基础的基本观点的同时,必须认识到资本自身的运动所体现的无序扩张和脱实向虚的行为特性.要明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我国经济实践与理论发展中的指导性地位,深化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引导资本健康发展的科学方法论研究.
分类: 哲学 >> 外国哲学 提交时间: 2024-10-15 合作期刊: 《内蒙古社会科学》
摘要:符号现象学的形成源自皮尔斯的符号思想理论体系。皮尔斯对现象问题的思考不仅奠定了符号学理论的基础,而且也为当今哲学符号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皮尔斯在其现象学手稿中清晰地论证了三种普遍范畴的存在方式与特性,以及三种范畴与人类意识活动之相互关系,这为探究文学艺术中日益凸显的意义与意识问题提供了理论资源。
分类: 哲学 >> 马克思主义哲学 提交时间: 2024-10-15 合作期刊: 《内蒙古社会科学》
摘要:恩格斯辩证法思想是在推动“哲学现实化”、批判思辨唯心主义的“观念拜物教”并对黑格尔“思辨哲学”进行改造的过程中,在人类改造自然、从事社会历史实践活动并指导人类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形成的,恩格斯辩证法思维具有很强的实践特性.恩格斯的辩证法不但扬弃了唯心主义辩证法,实现了辩证法理论范式的革命,还立足于有机整体的大历史观和人类史观,帮助人们认清人类社会运动的发展规律,引领现象学与存在主义哲学对现代科学的反思批判.
分类: 哲学 >> 马克思主义哲学 提交时间: 2024-10-15 合作期刊: 《内蒙古社会科学》
摘要:社会加速度带来的新型异化偏离了亚里士多德对美好生活的指引,也违背了启蒙现代性的初衷,以罗萨为代表的第四代社会批判理论试图回到哈贝马斯,重振启蒙的理想,呼吁人们应当激发自我效能感,达成与世界的共鸣关系。学界的批评和罗萨的回应进一步激发了共鸣理论的内在张力:名词还是动词,情景还是矛盾,情感还是反思。争论的解决需要到马克思的情感理论中去追溯共鸣理论的根基,创新出具有历史唯物主义特质的共鸣理论。共鸣的自我效能以对象化活动本体为载体处于动词化、中介化的过程中,蕴含着情感与批判之间的互塑性张力。
分类: 哲学 >> 马克思主义哲学 提交时间: 2024-10-15 合作期刊: 《内蒙古社会科学》
摘要:谈及资本主义世界中的社会性别建构,人类应合时机地将传统上男女生理机制的决定性关系上升为现代意义上的资本主义制度与文化间的逻辑生发关系,挖掘潜藏其中的理论张力与实践封闭关联。伴随着生产力发展和生产关系变革,资本主义社会封闭女性的方式亦发生改变,从传统公私领域疏离过渡到新型公私领域交叉,封闭方式也从单一分散上升至错综交织,性别潜台词更是深隐其中。父权制与资本主义协同共谋、数字资本物化女性、生育异化等致使女性深陷困囿。人分两性,牵一而动二,资本主义对女性竭力压迫,并非只为满足超额利润和父权荣耀,更是一场分裂无产阶级团结力量和维护其恒久统治的阴谋。
分类: 哲学 >> 美学 分类: 中国语言文学 >> 文艺学 分类: 艺术学 >> 艺术学理论 提交时间: 2024-10-15
摘要:当代环境美学、生态美学的学科建构关系一直是悬而未决的话题,部分学者从西语词根意义上将环境解读为物质围绕物而将生态解释为系统关系,这是将词根分析扩大为词源语境解释的谬误,忽视两者均具有对象、关系的二重性。此二重性在劳特利、罗尔斯顿、奈斯的哲学中得以展开,并延伸至环境史、环境艺术、环境社会学、生态经济学等学科,生态对象化、环境关系化现象体现了两个概念向统一原初意涵的复归。面向传统过程中,生态美学与实践美学形成交锋。论战双方以“自然人化”“自然的自然化”展开论争,均认定对方理论是二元化的机械认识论余绪,但双方实则都在使用这样一种自己所批驳的机械路径来解读对方,使得这场对话充满固执与悖谬,忽视了两者兼具的统一视域。而环境美学对待传统更加温和,重视自然性与文化性的统一,虽受物质实体性误读但仍无法掩盖其开放性特征。在统合意义上,环境美学、生态美学、实践美学、气氛美学、身体美学都在言说人在时空世界的现实性审美关系。那种活生生的存在境域以其交互、共在、间性、系统的丰富属性要求我们建构生态环境美学,并向多维视角开放。
分类: 哲学 >> 伦理学 提交时间: 2024-10-13 合作期刊: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摘要:在讨论亚里士多德如何理解友爱与自爱的关系时,学者们有一个基本的共识和一个激烈的争论。共识是,亚里士多德主张自爱是友爱的基础,我们对友爱的理解来自我们对自己的爱;争论是,如果卑劣者的灵魂内部也要经历冲突,那么卑劣者与不自制者是否还有区别?如果我们仔细比较亚里士多德在《欧德谟伦理学》和《尼各马可伦理学》里的相关讨论,会发现他并非真的认为友爱来自自爱,相反,自爱是通过类比我们与他人的友爱得到理解的。卑劣者灵魂中的冲突是“历时性的”,而非像不自制者那样是“共时性的”,从而我们可以将卑劣者与不自制者进行类比的同时,保持二者的区分。
分类: 哲学 >> 伦理学 提交时间: 2024-10-13 合作期刊: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摘要:感受在舍勒的现象学和他的质料价值伦理学中具有一种基础性的理论地位,情感具有感受的层次,或感受之于情感有一种奠基关系,感受的分层对应着舍勒质料伦理学的价值梯度级序。舍勒对感受的分析本身具有独立、独创的现象学价值,在感受的基础上他已经给出了一个迄今相当完整的情感—价值学说,与心灵哲学和当代心理学主流对感受的看法形成反差,倒是与东方思想(如佛教)有某种亲缘性。总的来看,他的感受—情感学说是认识论、存在论和价值论的统一体,理论和应用潜能巨大。
分类: 哲学 >> 伦理学 提交时间: 2024-10-13 合作期刊: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摘要:流行的道德实在论,作为一种元伦理学理论,关心的是近现代西方哲学中占主导地位的后果论和义务论这两种规范伦理学的根本问题:如何确定行动之对错这两种道德性质的客观性。这种以行动为中心的道德实在论不仅无法回应道德反实在论的种种批评,而且没有反映近几十年复兴起来的美德论这种规范伦理学的根本问题:如何确定一个人即行动主体之好坏这两种道德性质的客观性。这样一种以行动主体为中心的道德实在论以人性来规定人的好坏:好人即人性在其身上得到充分体现的人,坏人则是人性在其身上受到损害的人;正确的行动乃是好人所赞赏的行动,而错误的行动是好人所反对的行动。一个人的好坏既是客观的又是规范的,就像一个人是否健康一样。虽然亚里士多德和朱熹都是以人为中心的道德实在论者,但后者以仁义礼智为核心的人性观比前者以理性为核心的人性观能更好地论证好坏这两种性质的伦理规范性、客观性和自然性。因此,朱熹的哲学思想可以为以行动主体为中心的道德实在论作出有效辩护。
分类: 哲学 >> 伦理学 提交时间: 2024-10-13 合作期刊: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摘要:阶级道德、共同道德与全人类道德是描述人类社会道德现象的三个基本概念。长期以来,对于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理解以阶级道德为主导。然而,马克思主义的道德理论除了认为阶级社会中的道德主要表现为阶级道德,还认为存在着人类社会生活的基本正义准则以及为不同的阶级都认可的共同道德。而共同道德内在蕴含着人类社会生活中存在着全人类性道德的观点,正是在此基础上,现代学者提出了全人类道德的概念。在当今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时代,充分认识阶级道德、共同道德以及全人类道德的含义及其关系,对于理解和推进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全人类共同价值”理念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六大理念从人类的生存发展以及理想追求的最高价值意义上回答了人类的基本价值问题,而人类社会生活的正义准则、共同道德以及全人类道德则回答了全人类共同价值何以成立的根基问题,为其提供了深厚的伦理学基础。
分类: 哲学 >> 外国哲学 提交时间: 2024-10-12
摘要:本质直观方法是胡塞尔建构现象学大厦的基础性方法,正是在本质直观中我们才把握到了区别于经验一般性的纯粹本质一般性。但是该方法的有效性面临着广泛地讨论和批评,其中边界问题是批评者们对本质直观所提出的最多以及最为严重的质疑。在考察了边界问题的来源及意义后,笔者指出边界来源于“经验类型”的一般性,这种一般性的作用具体表现为一种“经验类型”的预期作用。为了超越经验类型的边界获得真正的本质、避免认识论的循环,胡塞尔在晚期的《经验与判断》一书中提出了一个奇特的“含混统一性”概念作为本质直观的真正基础,借助这一概念,本质直观方法才能最终克服边界的束缚从而把握到纯粹本质。
分类: 哲学 >> 马克思主义哲学 提交时间: 2024-10-12
摘要:詹姆逊对《资本论》的非政治再现只是后现代“认知测绘”的一个基本操作。通过对《资本论》第一卷的微观考察,詹姆逊认为马克思没有阐述政治与革命的问题,或者马克思把其间隐含或突然出现的政治与革命观点被对立统一的严谨论证表达方式自我否定了,而其中最有政治革命性的历史预言则是一次“更重要的断裂”。通过对《资本论》第一卷中的时间、空间与辩证法三个维度的专门透视,詹姆逊确认其中没有政治革命性的内容,总结得出《资本论》第一卷没有政治结论的政治结论。詹姆逊对《资本论》的非政治再现,意在告别宏大社会政治革命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非整体性的理解,也是其对马克思主义理想信仰幻灭,走向后现代微观政治文化批判的生存策略的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