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哲学 >> 中国哲学 提交时间: 2024-12-03
摘要:《论语》曾围绕着“器”的隐喻对为政者的自我修养问题展开过一场别开生面的探讨。具体由“先利其器”“器人以才”“管仲器小”“瑚琏大器”,以及“君子不器”五项命题共同构成。以此为专题,可以划分出既有区别又逐级递进的三重人格修养境界:第一,在为政才能层次,君子对自己要“先利其器”,表现为不仅要“善闻其政”而且要“知人善任”,面对所用之人则要“器之以才”,而非“求全责备”;第二,在政德修养层次,为政者不仅要避免“管仲器小”所体现的才高德鄙,更要追求“瑚琏大器”所比喻的德才兼备;第三,在超越德才关系的更高一层,为政者还要努力在纷繁错杂的现实世界与政治事务之中,坚守“大道不器”的“大同”理想,进而以“无为而治”的方式践行王道之治。
分类: 法学 >> 法学理论 分类: 社会学 >> 社会学 分类: 哲学 >> 外国哲学 提交时间: 2024-12-03
摘要:闲暇权作为现代社会公民基本权利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关乎个体身心恢复、个人全面发展、社会参与和文化享受而具有了权利属性。闲暇权具有个体性、平等性、不可转让性和可救济性,其理论内核涵盖了自主性、恢复性、发展性、社会性和权利与责任的统一等多个维度。以“历时性”为视角,闲暇权的历史演进大致经历了萌芽、觉醒与确认三个阶段。自然法哲学视角下的个体尊重、道德实践与全面发展思想赋予了闲暇权正当性;劳动权、休息权与闲暇权的逻辑关联性赋予其现实基础;社会福祉理论对闲暇权进行价值阐释;现代法治理念对闲暇权进行了制度性确认。未来,随着工作模式的变化和科技的发展,法律将不断适应新挑战,继续完善对闲暇权的保护,确保其有效实现。
分类: 哲学 >> 马克思主义哲学 提交时间: 2024-11-28 合作期刊: 《哲学研究》
摘要:习近平文化思想博大精深,既是我国文化建设的指南,同时又蕴含着关于文化和文化建设的深刻哲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的精神内容的重要论述,蕴含着关于社会文化精神结构的深刻哲理。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纲领性思想,通过理性路径“入脑”、情感路径“入心”、人际交往活动路径“入礼”,凝聚社会集体意志与集体行为,三者的有机统一构成社会文化的精神结构。社会文化的精神层面必须通过物质层面来表现,在社会文化的生产、传播过程中,两者是辩证统一的。这种辩证统一的结果正是文化话语权的生成。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话语权的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文化软实力的形成机制、文化硬实力的建设与形成机制以及社会大众文化认同度的形成机制,深刻揭示了国际话语权“西强我弱”的原因和“暗藏的玄机”,指明了我国社会主义文化话语权的建构路径。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哲理内涵,积极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话语权,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分类: 哲学 提交时间: 2024-11-27 合作期刊: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摘要:针对百家偏执于各自的“物论”而引发的是非纷争,庄子以“环中”的思维方式进行消解。这种思维方式一方面不沉溺于对待的一端,意识到对待的双方相互转化,复通为一;另一方面,“环中”思维的主体又能以立于“道枢”的超越性视域应物无穷。这种思维方式在《庄子·齐物论》“万物之齐”和“’物论’之齐”两个维度得到了集中呈现,表现为既内在又超越,既包容又分别的两重特征,展现出“环中”思维不落两边、因变随化的究极意蕴。在此思维下的庄子哲学呈现出一种“芴漠无形,变化无常”的风貌。
分类: 哲学 提交时间: 2024-11-27 合作期刊: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摘要:不忍人之心与不忍人之政的关系是孟子哲学中看似显明而实则含糊的问题。既有研究对此多探讨了善心“为何”有仁政,仍留有部分难题,若立足有善心“如何”有仁政的实践逻辑,则能更充分地回答该问题及其所涉及的其它疑问。孟子以四端之心言性善就意味着尽心功夫是而性的应有之义,尽在为善路径上士与民承担着不同责任,士扩充善端的自觉性就意味着其有出仕的要求,这便有了体民之情的为政方式。士为改变心之不忍的现状而规划各类制度,根本旨趣仍是觉民之仁,如此才算继承礼乐秩序的不忍之政。孟子以善心言仁政实则是以“先觉觉后觉”的方式构想了社会成员仁心相接的完整善制,即遵循先王之道的最佳政制。在先王之道的保障下,所谓“扩而充之”就是士扩充善端以接民之善性,不忍人之心与不忍人之政根本就是一体。由此,孟子政治哲学就不单是对政治提出价值规范,所解决的问题乃是政治社会中不同个体的德性关怀和政治生活中上达天命的可能。
分类: 哲学 >> 美学 提交时间: 2024-11-27 合作期刊: 《内蒙古社会科学》
摘要:作为身体美学与视觉修辞的交集形式,身体修辞兼顾视觉文本与实物文本两个视觉修辞序列,身体的形式表征与行动表征构成身体修辞审美实践的两个维度,前者立足身体的样貌及装扮,结合身体形式负载的社会、文化属性展开修辞实践,后者则基于身体动作的故事性意指进行修辞生产。中西艺术史对身体意指的审美呈现及其修辞意蕴为身体修辞的话语生产提供了经验参照,而技术媒介对身体表征的纾解以及消费意识对身体美学的隐性驱动则赋予身体修辞更为普泛的实践空间,也决定了身体修辞在更大程度上属于一个现代命题。
分类: 哲学 >> 马克思主义哲学 提交时间: 2024-11-26 合作期刊: 《学术研究》
摘要:马克思高度赞赏科学在历史上的推动作用,并把自己定位为一名科学家,终其一生以严谨的科学态度开展研究。从狭义上看,马克思的科学观指马克思对于科学研究之性质、方法和目的的理解。马克思科学观的形成受到英法旧唯物主义和德国唯心主义两大传统的影响。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和恩格斯一起提出了历史科学概念,并在随后的著作中逐步完成了关于历史科学的方法论建构,实现了对两大传统科学观的批判性继承与超越。马克思的科学观中蕴含着丰富的方法论资源,对其进行准确解读,可以为我们把握中国当下的具体现实,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提供有益的方法指引。
分类: 哲学 >> 中国哲学 提交时间: 2024-11-26
摘要:在中国哲学语境中,“感”一般指事物之间因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反应,同时,它也常被作为“感应”“感通”等词的简称。但张载的“感”有其独立的内涵,不完全等同于“感应”“感通”等复合词的含义,以往的研究大多未能充分注意到这一点,因而未能揭示张载之“感”的本意。郑宗义所归纳的张载之“感”的“六义”,是比较典型的做法,但也未能详细区分“感”自身及其结果之间的区别。本文认为,张载之“感”有“合”“一”“交”“动”等四种内涵,它们是“感”的作用过程的不同方面,而且这几个内涵之间还有一定的逻辑关系,它们共同揭示了张载“感”论的丰富与深刻。
分类: 哲学 提交时间: 2024-11-26 合作期刊: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合”思想蕴含着“和而不同”“协和万邦”“守中致和”等传统天下观智慧。“人类命运共同体”重新激活“和合”思想的文化生命力并合理融入新型国际关系的构建,实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在存续条件上,“人类命运共同体”关于“异”与“同”的文化诠释超越“和而不同”的传统逻辑框架,提升了自身存续的可能性与必然性。在构建逻辑上,“人类命运共同体”在秉持“协和万邦”基础上,以人类命运的本然联系和应然规范凝聚广泛共识,以协同分工和合作行动推动共同体的有 机塑造;在运演法则上,“人类命运共同体”对“守中致和”的发扬彰显着人类和谐共处的适度原则。
分类: 哲学 >> 马克思主义哲学 提交时间: 2024-11-26 合作期刊: 《学术研究》
摘要:列宁职业革命家思想有其产生的历史处境以及丰富的思想内涵和独特的主体条件。在资本主义业已进入帝国主义时期,为对抗资本主义的职业化、专业化、组织化,无产阶级要推翻资产阶级政权,迎来自己的事业,没有一个专业化的革命家组织是难以取得成功的。列宁深刻地认识到这一点,为此提出了他的职业革命家思想,并从职业革命家的政治使命、职业特性和专业素养等方面阐释了该思想的丰富内涵。列宁的职业革命家思想无疑是一思想创新,该思想的形成得益于他俄国的革命传统、深刻的理论造诣、丰富的革命历练和务实的政治能力。
分类: 哲学 >> 马克思主义哲学 提交时间: 2024-11-26 合作期刊: 《学术研究》
摘要:造就“新的文化生命体”的前提是对人类历史发展规律与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及其时代特征的深刻把握。“新的文化生命体”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逻辑延续和当代发展,是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第二个结合”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两者的有机统一共同构成了“新的文化生命体”的内在文化精神,这既蕴含着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也兼具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和面向未来的精神特质。
分类: 哲学 >> 科学技术哲学 提交时间: 2024-11-26 合作期刊: 《阅江学刊》
摘要:在人工智能的创制问题上除了单纯注重其智力内容方面的风险防控,还应该看到“形式感觉”对其情感与行动范式的显著影响作用。人工智能的形式独立性启发人们应从对于“内容伦理”的过度重视转向对于“形式伦理”的合理把握。这要求人工智能的创制者谨遵各种建立在以往“经验平移”和“猜想”基础上的形式创造伦理。与此同时,未来每一具体的人工智能本身固有的“形式幽深性”还会引发人们对于“形式黑洞”的特别关注,这引出了一种对于“形式间性”伦理策略的尝试性讨论。
分类: 哲学 >> 马克思主义哲学 提交时间: 2024-11-22 合作期刊: 《求是学刊》
摘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核心理念与价值诉求,是马克思生态文化观在新时代的理论创新与生动实践。基于生态世界观、生态批判观、生态重建观三重论域,马克思揭示出自然与社会辩证交互、双向建构的对象性关联,在历史与价值维度上阐明自然异化的深层成因,探寻人与自然双重解放的整体性变革路径。马克思的生态文化观拓展了感性-人化-历史贯穿融合的生态哲学视野,确立了哲学-经济学视域复合统一的生态批判范式,指明人-社会-自然协同发展的生态治理路径,树立起科学与人文交融互构的思想航标。
分类: 哲学 >> 逻辑学 提交时间: 2024-11-21
摘要:逻辑学不仅是关于人类思维规律和思维方法的科学,也是反映世界存在内涵的客观范畴。几千年来,人们大都是从逻辑的形式和内容以及逻辑的应用角度认识逻辑,而从逻辑的来源角度来认识逻辑的很少。深入认识逻辑的哲学本质及渊源,才能更清晰地认识逻辑学在整个哲学体系中的定位和意义。逻辑的本质是什么?来源和依靠于什么?其实就是回答逻辑如何可能亦即逻辑本源的问题。由逻辑的内涵深入分析得出逻辑的哲学本质就是抽象本体范畴到具体现象范畴的连接。其内涵源于从抽象派生到具体的途径——世界的构造规定性或者说是世界的量的规定性。这种本质也是世界上事物之间相互联系和矛盾的依据。
摘要:审美氛围是一种审美交流的机制和媒介,它是一种整体性的情调,产生于特定的审美制度中,在古典文化语境下表现为“韵”,现代文化语境下则表现为“余韵”。“余韵”是“优美化的崇高”,其中优美化在于形式方面,崇高是人类学意义上的价值在个体生命中的回旋和展开。电影艺术的审美氛围在于通过声像与视像的变形表征出人类现实生活的崇高。《南方车站的聚会》通过黑色氛围的营造表征出现实生活中的信任危机,这种信任危机是一种现代性的寓言,与现代人的情感结构存在隐秘而内在的联系。电影提出了“人与人之间是否还能建立信任?”这一当代社会面临的伦理问题,并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感性化的探索与回答,这一感性化的探索指向马克思所说的人类“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用爱交换爱,用信任交换信任”。这种信任能实现对现代社会分裂个体的救赎,使个体获得人类学意义上的完整性。人们在电影的特殊氛围中敢于正视现实生活中的危机,并与未来进行某种内在而深刻的交流与对话,从而实现主体的改变,这是审美氛围的政治潜能之所在。
分类: 教育学 >> 教育学原理 分类: 文化学 >> 文化学 分类: 心理学 >>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分类: 哲学 >> 中国哲学 提交时间: 2024-11-17
摘要:社会情感学习已成全球教育改革大势,而中国在推广实施这一理念时面临着本土化的挑战。我国社会情感教育政策制定者和项目实施者亟待对中国化社会情感学习的本质有更深入的理解。社会情感学习作为教育观转向的具象,其哲学根源实质上契合中国文化的和合思想。从张立文先生的和合学视角出发,有助于进一步澄清中国化社会情感学习是什么、不是什么。在尚和合的理念下,在和合学的观照下,中国化社会情感学习的内涵需从知行和合、情理和合、彼我和合三个层面去理解,需与思想政治道德教育、情绪管理技能培养相区别,需虑及为己之学、中庸人才观、建设性独处、关系型集体主义等角度以避免偏误,需藉由存在孤独和思想洄游的概念反思其意义,从而为其融入中国教育话语体系提供理据。
分类: 哲学 >> 科学技术哲学 提交时间: 2024-11-16
摘要:本文从哲学创新理论“系统交换论”出发,从哲学角度讨论了重建粒子标准模型的可能性,属于理论物理的哲学思辨,提出了“引力子是大尺度规范玻色子”的猜想与假说,不过尚缺少数学几何解释,以及物理实验验证。其中还有很多疑问待解,比如引力与暗物质暗能量的数理关系,量子纠缠的隐变量超距交换的可能性等。
分类: 哲学 >> 马克思主义哲学 提交时间: 2024-11-15 合作期刊: 《长白学刊》
摘要:高清海先生的“人与自然的类统一体”概念,不仅从人与自然的关系层面具体阐释了“类”或人的“类本性”,而且充分体现出高清海类哲学思想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所达到的高深的思想境界。高清海先生从马克思的实践观点出发来理解和阐发人的“类本性”,进而把人与外部世界、人与自然理解为一个“类统一体”;认为“人与自然的类统一体”的实现有赖于人性之丰富完善,有赖于人的存在境界之提升;人的“生存价值”与“生存使命”也在于自觉承担起对自然的责任,实现人与自然的“真正和谐高尚的一体关系”。理解“人与自然的类统一体”概念的深刻内涵与高深境界,对于我们整体性地把握高清海类哲学思想至为关键,对于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以及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也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分类: 哲学 >> 中国哲学 提交时间: 2024-11-15 合作期刊: 《齐鲁学刊》
摘要:朱子在阐述其“道体”思想时,除理气关系外,还着力分辨几则概念。一是本体与形体,前者常涉及“本然之体”和“骨子之体”,后者则强调“道无形体”和“与道为体”。二是本体与发用,首先体即形上之理,用为理之运用;其次体用相生,包括体用相即不离,形上形下各有体用,阴阳动静互为体用,某物派生某物则前者为体,此派生能力为用等;再次体用相分,严格区分二者,认为体用为二,方可言其一源,理象为二,方可言显微无间,绝不能混为一谈。三是专门提出“实体”这一概念,用以强调形上本体——理的真实不妄与优先性。但是这样的天理实体化违背了先秦孔门实体一元论的本质,固化了程朱自身理气、道器、体用二元论的倾向,并建构起一个理(体)、气(物)、象(用)三合一的象世界,造成了天理优先与良知主体之两橛。这些理论困难均预示着后儒对朱子学的突破。
分类: 哲学 >> 中国哲学 提交时间: 2024-11-15 合作期刊: 《齐鲁学刊》
摘要:以儒学身体观为线索,从文明史和儒学史的交互视野,可以看到儒学在晚明时代发生了一次“身体转向”,即从以心为本转到以身为本,这种转向不只是内容上的修补,更是结构上的变革。由此可见以王心斋为核心的泰州学派在儒学史上的独特意义,及其在现代性叙事中的文明史意义。从“心本”到“身本”的结构转换,与西方文化中从意识到身体的转换有类似之处,但二者也有差别。从以身为本的一体感应论逻辑中,可以发现关于现代性的另一种叙事,即关于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儒学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