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得及——王龙溪论成圣实现之路径

    分类: 哲学 >> 中国哲学 提交时间: 2024-08-11

    摘要:“信良知”在王龙溪思想中被视为入圣真脉路,关乎成圣的真正实现,其意谓着良知“实有诸己”,真实存在,为个体实存所内在拥有,而非将良知作为对象来认知和把握。良知实有,既主宰即流行,当下呈现,真真切切,落实为现实的一念之微中,即所谓“见在良知”上,相应成圣亦在当下一念之间指点。“见在良知”在人无分圣凡贤愚,圆满具足,不假外求,自明自觉。作为真实拥有良知的主体,人于当下一念间觉悟体证到良知见在,真实无妄,为我固有,顺此而行,即是成圣之实现,从而也避免了后天对治的繁难。由此,信“见在良知”提供了入圣落实处,也成为成圣之核心与根本所在。

  • 存天理还是灭人欲——王阳明理欲观的演变及其与朱子学的关系

    分类: 哲学 >> 中国哲学 提交时间: 2024-05-16 合作期刊: 《船山学刊》

    摘要:目前学界普遍认为王阳明继承了朱子的“理—欲”二分结构,同样主张“存天理,去人欲”。这一观点既遮蔽了朱、王理欲观的差异,又忽视了王阳明理欲观的前后演变以及朱子学在其中的刺激作用。朱子理欲观的宗旨是“明天理,灭人欲”,强调明天理对灭人欲的优先性。王阳明意识到朱子理欲观有支离之弊,主张“去人欲,存天理”。然而阳明早期的理论面临一个困境:缺乏道德判断的环节。在朱子学的刺激下,王阳明逐渐酝酿其致良知说以求突破困境。致良知说提出后,阳明确立了新的理欲观:依良知之天理而去人欲、存天理,即“致良知,去人欲”。这一理论某种程度受到了朱子学“独知”说的影响,是对“存天理,灭人欲”思想的更高层次的回归。总而言之,从朱子的“明天理,灭人欲”到阳明早期的“去人欲,存天理”再到晚期的“致良知,去人欲”,经历了类似于“正—反—合”的逻辑历程。

  • 论康德的道德人类学:方案、方法与方向

    分类: 哲学 >> 伦理学 提交时间: 2024-05-23 合作期刊: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摘要:道德人类学是康德实践哲学的重要部分,然而其在体系方面的必要性和在内容方面的丰富性尚待进一步挖掘。从总体方案上看,道德人类学构成实践哲学的应用环节,是道德形而上学的方法论:它一方面为道德形而上学的形式性原则提供必要的质料性条件,使先验道德法则能够在人性中得到贯彻,构成现实的道德经验;另一方面有助于实践理性克服干扰,与诸能力相互配合,作出准确的道德判断。从具体方法上看,道德人类学在先验哲学的框架下提供了基于“同时是义务的目的”的属人义务推导方法、基于良知的内在道德评价方法、基于情感的促进道德判断的主观方法,这些内容构成一种相对完备的道德判断力理论,从而在层次上丰富了实践哲学。基于道德人类学的定位与内容的独特性,康德为后世“人类学化”哲学研究和“道德化”人类学研究提供了可供探索的开放性路径。

  • 专业、文化自信与中国哲学主体性——二十世纪中国哲学片论

    分类: 哲学 >> 中国哲学 提交时间: 2024-05-14 合作期刊: 《船山学刊》

    摘要:二十世纪中国哲学界有一个光辉传统,即建立在专业良知基础上的坚定的文化自信和对中国哲学主体性的执着持守,其建树主要有三大方面:一是论证并确认了哲学为中国固有之学;二是论证并确认了中国哲学在立千古人极、明万有相通、尽中庸精微、审言意之辨、通古今之变等方面的理论创造;三是论证并确认了中国自身能够孕育出近代哲学启蒙,融会中西而自创新说。 文章还对海外学界以所谓“意识形态化”来全盘否定我国老一辈学者的哲学史研究、以所谓“唐宋变革论”来取代“早期启蒙说”的观点作了澄清。

  • 孟子“不虑而知”新解与的实现——基于德性认识论的视角

    分类: 哲学 >> 中国哲学 提交时间: 2024-04-19

    摘要:在孟子“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一说中,良知一般被视为主体道德意识或道德实践等层面的内在规定,所以通常以道德德性加以阐释,以致忽略了可能潜含的理智德性内涵。转换考察进路来看,与饱含神秘色彩的“生而知之”不同,“不虑而知”以遮诠的形式寓意了良知的认知特性,以及某种消极实现方式。在德性认识论的启发下,作为一种好的、可靠的认知结果或认知状态,良知不仅蕴含了伦理意义下主体德性品质的良善,也意味着一般意义上“心”之功能的良好。而良知所彰显的此种认知状态的达成,离不开主体相关理智德性的参与和发挥,感和直觉 即为良知的两种可能实现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