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提交时间
按主题分类
按作者
按机构
您选择的条件: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哲学院
  • 让中国哲学说自己的话:做负责任的比较研究——访安乐哲教授

    分类: 哲学 >> 中国哲学 提交时间: 2024-05-06

    摘要:安乐哲认为,西方学界翻译中国哲学的经典文本一直受到无意识的基督教框架的影响,这种影响一直持续到现在。不同于以往的翻译方式,安乐哲和合作伙伴提出了新的翻译策略并称之为“自觉性诠释”。其解释框架包含包括一个提供解释性背景的引言,一个不断发展的关键哲学术语词汇表,一个自觉性的解释翻译方法以及权威的中文关键文本。这种方式将文本置于其自身的语境中,是忠于原文的一种翻译方式。在比较哲学的视野下,安乐哲基于儒家伦理中的“关系”这一事实提出了“儒家角色伦理学”。他认为,儒家伦理强调关系的优先性,它排除了任何关于终极个体的概念;儒家角色伦理学反对一种概念上要求行为者与行为分离的非批判性的实体本体论;儒家角色伦理学重视身体在实现个人身份和完美行为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身体是人类行为得到滋养和成长的根或干;儒家角色伦理强调了道德创造力在完善思维和生活中所扮演的关键角色;儒家的角色伦理并不与德性伦理学或任何其他伦理学理论竞争,而是一种抵抗理论与实践分歧的道德生活愿景。基于此,安乐哲认为儒家角色伦理是一种推崇尊重和相互依存的关系价值观,为超脱具有零和性质的人类生存困境提供了对策,是应对当前国际社会个人主义盛行的有效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