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生态学 >> 生态管理 提交时间: 2024-08-15 合作期刊: 《理论探讨》
摘要:为应对日益严峻的气候变化问题,国际社会构建了众多气候治理机制。随着气候治理机制密度的提升,机制间交叉重叠现象凸显、冲突与合作共存,呈现复杂化发展态势。从参与主体来看,全球气候治理机制复杂化表现为参与主体的多元化;从治理目标来看,全球气候治理机制复杂化表现为阶段性目标与总治理目标之间的博弈;从机制间的互动关系来看,全球气候治理机制复杂化表现为冲突与合作交织。全球气候治理机制复杂化不仅与治理框架、治理能力有关,也与主权国家气候治理话语权转移相关,更与国际秩序持续演化下气候治理国际领导力缺失有关。面对全球气候治理机制复杂化的严峻挑战,中国应积极发挥引领者作用,提升治理安排的系统性,促进机制间的协同互动,推动全球气候治理走向善治。
分类: 生态学 >> 生态管理 提交时间: 2024-08-14 合作期刊: 《行政管理改革》
摘要:数字赋能碳治理的内在逻辑,即政府通过搭建碳排放总量控制数据平台,运用数字技术政策工具和治理手段,形塑数字赋能碳治理的标准体系和体制安排,推动政府碳治理数字化转型。数据授权理念是政府依法开展碳治理的核心要素。在纾解纵向府际关系下碳排放数据资源的统筹管理体制、破解横向府际关系下碳排放数据资源壁垒的基础上、整合斜向府际关系下碳排放数据资源孤岛,减少由于信息不对称所产生的碳数字鸿沟,构建以“数据驱动—政企耦合—资源互通”为基础的协同增效和互联共享“三维”架构,解决“双碳”目标落实中产生的“运动式减碳”问题。政府通过建立数据质量追溯与问责机制,实现碳源多种数据比对,全面提升碳排放数据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为我国有效落实“双碳”目标提供精准的决策安排。
分类: 生态学 >> 生态管理 提交时间: 2024-07-28 合作期刊: 《阅江学刊》
摘要:生物安全威胁是当前我国乃至国际社会面临的最严重威胁之一。随着国内国际环境变化,我国正处于生物安全的高风险期和压力凸显期。基于整体性治理原理变革生物安全治理范式,构建现代化的生物安全治理体系,是现实所急、时代所需。依据《生物安全法》,我国已经建立了层级式的生物安全管理体制,管理机构设置和权责划分主要采取“分级负责,分工负责”的方法。由于部门权责划分不明确,我国生物安全管理体制中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亟须开展划分方法创新和系统性调整。在现有机构建设和责权划分的基础上,采用“依法依规、两纵三横”和“单向坐标”的生物安全权责划分方法,进一步理清权责清单,完善权责分配,系统构建生物安全治理体系。中国生物安全治理体系协同机制的建设一方面要完善治理主体的协同体系,包括各级政府之间的协同治理,政府、市场与公众之间的协同治理等;另一方面要加强治理过程中的协同体系,包括全环节全过程的价值理念协同、目标规划协同、执行过程协同、绩效评估协同等。
分类: 生态学 >> 生态科学 分类: 理论经济学 >>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提交时间: 2024-07-27
摘要:从夏季的“全球沸烫”到冬季的“极度严寒”,从洪涝灾害到干旱枯竭,都凸显了低碳转型、极端气候灾害的紧迫性。不论是极端高温还是极端严寒,均需要峰值电力的需求来应对,对能源保供及调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23年12月联合国气候会议就全球盘点达成的《阿联酋共识》,旗帜鲜明地规定“转轨别离化石燃料”,2050年相对于2019年的排放,二氧化碳减排幅度高达99%,意味着化石燃料的基本退出。作为低碳转型核心要素的可再生能源发展迅猛,正在逐渐成为电力生产和终端消费的主导。在各种储能技术已经能够有效化解天气本身对可再生能源电力供给的稳定性所造成的冲击的情况下,也需要在国家一盘棋的格局下,加强多元化发展和合理空间布局,鼓励零碳微单元建设,以规模化、微单元、多元化多措并举来优化提速能源空间利用效率,形成多元互补和协同发展的格局,以增强能源保供弹性,一方面满足极端天气期间的用能需求,另一方面也加快能源系统的零碳转型。
分类: 生态学 >> 生态科学 提交时间: 2024-07-05
摘要:青藏高原生态文明高地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已成为共识,而基于当地资源禀赋的可再生能源创新应用则是推动生态文明高地建设的有效路径,能够带动生活在青藏高原的各族人民共同奔赴绿色发展和和谐富裕。其中,水电、光伏在青藏高原分布最为广泛,因而成为当地可再生能源的主力,并且水光互补又提高了绿色电力的供应稳定性。透过青海共和县的“水光牧一体化”建设,探索可再生能源创新发展的政策路径,以及如何发挥其在多民族共建青藏高原生态高地中的积极作用,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均具有显著的实践意义。
分类: 生态学 >> 生态科学 提交时间: 2024-07-04
摘要:针对气候问题的全球性挑战,我国提出碳中和作为适应与减缓气候变化的关键途径与调控目标。以消费为核心的大众生产生活方式低碳化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路径。数字平台为碳普惠这一面向社会公众、聚焦大众生产生活方式低碳化的机制实现提供了重要抓手。当前,支撑碳普惠发展的生态圈已初具雏形,平台、公众、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等多元主体形成良性互动。本课题小组在大量文献研究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总结并绘制了碳普惠机制图和碳普惠生态圈图,并在碳普惠发展的众多消费领域中聚焦出行领域的碳普惠平台的公众参与,构建了具有普适意义的出行领域“平台-公众”分析框架。最后本课题小组以大学生这一碳普惠高潜力人群作为研究对象展开调研作为补充,得出大学生认同平台绿色功能、强偏好于物质激励、并在未来绿色出行活动参与上存在较大引导空间的结论。在整合以上信息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碳普惠进一步发展的政策涵义。
分类: 生态学 >> 生态管理 提交时间: 2024-06-06 合作期刊: 《阅江学刊》
摘要:《巴黎协定》首次全球盘点结果表明,将全球气温上升幅度控制在1.5℃以内面临较大的减排缺口,加快推进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减排成为国际共识。目前,中国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减排以部门行动为主,政策碎片化突出,甲烷减排集中在能源、农业与废弃物处理部门,氧化亚氮减排集中在工业与农业部门,含氟气体减排集中在淘汰和替代氢氟碳化物方面,能源等行业积极开展自愿减排。欧盟、美国等制定了甲烷减排战略,通过设定减排目标、提高减排意识、改善数据基础、建立监管政策、鼓励相关方参与等有力促进了温室气体减排。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控制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起步较晚,在减排政策、数据基础、能力建设以及管控机制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应尽快研究制定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减排目标,完善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减排政策体系,加强温室气体数据基础与MRV体系建设,加强温室气体减排技术推广应用。
分类: 生态学 >> 生态管理 提交时间: 2024-06-06
摘要:气候变化是21世纪人类社会面临的共同挑战,“双碳”目标的提出是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标准是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的技术支撑,是降碳目标的约束手段,是绿色低碳转型升级的基础工具,在实现“双碳”目标中起重要作用。论文通过对ISO、IEC和SAC已发布和正在制定的“双碳”相关标准现状进行系统分析,提出了中国“双碳”标准化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性提出了发展对策建议,以期为加快中国“双碳”标准化建设助力,为实现中国“双碳”目标提供决策参考。
分类: 生态学 >> 生态科学 提交时间: 2024-05-24
摘要:如何在保持经济持续增长的同时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是当下我国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本文基于我国2009-2021年284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将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视为一项准自然实验,运用DID(Differences-in-Differences)方法探究了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对生态环境质量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对生态环境质量的提升具有显著的正向效应,其影响效应随着时间的推移呈现出先上升后小幅下降的特征,且在西部地区、资源型城市以及工业发展水平高的城市影响更为显著。进一步分析发现,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可以通过提升政府环境治理水平、促进工业企业绿色转型、提高公众环境关注度三个渠道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因此,应加快推广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经验,因地制宜实施差异化的生态文明建设,积极探索生态文明建设的多维路径,进一步提升全社会生态环境质量。
分类: 生态学 >> 生态科学 提交时间: 2024-05-07 合作期刊: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保证碳数据质量合规是碳数据二元功能发挥的前提。但现行碳数据质量合规第三方核查监管制度(下称监管制度)对企业碳数据造假寻租行为的监管乏力。构建由监管部门、企业与核查机构共同参与的演化博弈系统,利用数理经济学分析方法进行模型推导和数值仿真,探究关键因素变动对博弈系统演化稳定状态跃迁的影响与启示,可在厘清博弈主体行为逻辑的基础上探究匡补现行监管制度缺损的方案。研究发现:(1) 监管部门的行为选择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具有复杂性,且监管部门客观监管能力的提高需和其他关键参数协同作用才能显著提升演化速度;(2)“寻租联盟”内部成员之间的行为选择相互影 响且具有一致性;(3)利用法律的利导性功能可弥补“数据利他主义”不能提振企业“报告合规碳数据”意愿的不足,但需满足一定的量化约束条件以保证博弈系统稳定性;(4)企 业与核查机构的行为选择具有明显的成本遵循特征,寻租成本、碳数据造价成本、违规核查成本等是影响博弈系统演化稳定状态跃迁的关键因素。锚定碳数据质量合规目标,可从提升合规动力、提高监管能力和增大造假压力三个方面着手完善现行监管制度。
分类: 生态学 >> 生态科学 提交时间: 2024-04-26 合作期刊: 《阅江学刊》
摘要: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时间制度、知识体系及社会实践。作为自然时间,其取法自然的时间命名和择取物候的时间标识,铺陈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画卷;作为文化时间,其“以自然为根”的文化特质,形塑着热爱自然生活、顺乎自然流变、崇敬自然万物、尊重自然规律,以及感恩自然馈赠的生态理念;作为社会时间,其朝向可持续发展的文化传统,结构着顺时生产、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整洁环境、营造宜居生活,保护山野、守护绿水青山,关爱鸟兽、维系物种多样性的生态实践。二十四节气是一宗兼具自然与人文、包括理念与实践的重大文化遗产,深入挖掘弘扬其蕴含的时间观与生态文明智慧,不仅表征着其在激发自觉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存在的巨大潜能,也昭示着其在参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方面具有深远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