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研究现存政策、理论与实践三种取向。 主流政策派聚焦于宜居宜 业和美乡村的顶层设计,围绕其历史必然性、提出必要性、实施机制、规避误区展开论述。 学术理 论派重点关注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理论内涵与立论基础,围绕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内涵意蕴,形 成整体与内部二维视角解构,提出中国式现代化论、百年乡建承继论、城乡融合发展论、外部风险 应对论与“ 和” 文化继承论等立论基础,并瞄准农民村庄复合向度探讨其内生动能。 基层实践派 主要关注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实施保障,认为应以县乡村三级干部、企业和社会组织为实践主体, 根据其各自定位承担不同职责,实现优势互补。 然而,作为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主体的农民却被排 除在话语体系外,导致政策、理论和实践之间的联系断裂。 此种断裂与理论阐发、现实关涉、国际 对话缺位等共同构成了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理论深化与实践效能提升的制约因素。 因此,未来研究 应聚焦农民、理论、现实、对外和整体视角,提升研究实效性、学理性、针对性、包容性及系统性,推 动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实践—理论—政策” 大循环。
[V1] | 2024-05-24 10:07:31 | PSSXiv:202405.00574V1 | 下载全文 |
1. 中国生猪生产成本变动及动因分解——基于中美比较 | 2024-11-01 |
2. 家庭农场主创业机会识别影响因素与组态构型——以湖南省为例 | 2024-10-31 |
3. 农作物收入保险机制安排、突出问题与政策优化——来自“武城模式”的证据 | 2024-10-31 |
4. 信贷可得性对水稻种植户采纳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影响研究 | 2024-10-31 |
5. 农业新质生产力对农民增收的影响 | 2024-10-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