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农林经济管理 >> 农业经济管理 提交时间: 2024-11-14 合作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基于全国25省农户微观调查数据,运用Probit模型和Tobit模型,探讨产权安全性、产权认知对农户土地流转高意愿低行为的作用机制。研究表明,土地流转意愿向行为转化需要一系列条件来支撑。当地权稳定性较高时,农户的土地流转意愿可以顺利转化成行为,反之则不能;确权使得农户的土地产权更加明晰,进而可以促进转入户土地流转意愿转化为行为,阻碍转出户土地流转意愿转化为行为;与此同时,农户自评的村级流转管制也产生与确权相同的效果。据此,提出应当在维护地权稳定性的基础上,规范土地经营权交易市场,发挥村集体优势,为农户进一步参与土地流转市场创造有利条件。
分类: 农林经济管理 >> 农业经济管理 提交时间: 2024-11-12 合作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分类: 农林经济管理 >> 林业经济管理 提交时间: 2024-11-12 合作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林权估值是决定林业经营主体外部融资的关键。本文以福建省X市林权抵押贷款数据为基础,对林权估值的实现机制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在抵押林权经济价值相同的情况下,林业经营主体林权估值乃至外部融资受到其经营规模的影响,且这一影响在森林资源禀赋较低的地区更加显著。建议在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过程中,加强对小、微林业经营主体外部融资的精准帮扶;在森林资源禀赋较低地区更应重视对林业合作社的支持力度;在此基础上,推动第三方森林资产评估机构将林权资产保险状况纳入林权估值评价体系。
分类: 农林经济管理 >> 农业经济管理 提交时间: 2024-11-12 合作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返乡创业是发展乡村经济并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利用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后针对返乡创业者的全国性调查数据,考察了以亲属为对象的特殊信任对返乡创业全过程的影响。研究发现,特殊信任会使创业者基于发展型动机进行创业,但会抑制他们通过正规渠道获取政策信息和劳动力,并且对企业的客观绩效没有产生促进作用。提出相关部 门在鼓励返乡创业者发挥特殊信任在创业初始阶段的正向影响的基础上,应积极推动优惠 政策与创业者之间的对接,强化政策的落地能力,以此提升返乡创业的经济绩效。
分类: 农林经济管理 提交时间: 2024-11-12 合作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农业转移人口老龄化是当前农村劳动力乡城转移的重要特征。本文构建了一个两部门劳动力转移模型,从劳动效率差别角度解释了这一特征,从理论上得出了劳动力转移的两阶段特征。并基于人口普查数据,测算了不同年龄段农村劳动力在1995-2000年、 2000-2005年、2005-2010年、2010-2015年四个时期从农业部门到非农业部门转移的数量,验证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两阶段特征:在劳动力转移初期,中青年劳动力流出农业,老年劳动力难以流出;在劳动力转移后期,中青年劳动力开始回流农业,老年劳动力从农业流出。研究结论表明,不同年龄结构的农村劳动力在农业部门和非农业部门之间仍存在配置红利, 推进户籍制度和土地制度改革,积极发展第三产业,有助于加快第二阶段农业劳动力转移, 挖掘不同年龄劳动力再配置红利,有助于实现乡村振兴。
分类: 农林经济管理 >> 农业经济管理 提交时间: 2024-11-12 合作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对农业补贴增收效应的有效测度是评估农业政策与实施精准扶贫的重要问题。从理论上分析农业补贴的增收效应以及农业补贴对农户收入异质性影响的机制,并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2015年的数据运用工具变量分位数回归进行了实证验证。结果发现:农业补贴对不同收入层次农户收入的影响存在差异,农业补贴会显著促进低收入农户收入的增加,而对高收入农户收入影响不显著;农业补贴对农户收入的影响存在地区异质性,农业补贴会显著促进东部和西部地区农户收入提高,对中部地区影响不显著;农业补贴能够缓解不同收入层次农户收入不平等;农业补贴缓解了中西部农户收入不平等,但是加剧了东中部农户收入不平等。
分类: 农林经济管理 >> 农业经济管理 提交时间: 2024-11-12 合作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基于粤赣两省501份问卷调查数据,采取 DEAGTobit两阶段模型和中介效应 模型实证检验非农就业经历、行为能力对新型职业农民经营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新型职业农民经营效率偏低,后期提升空间较大;非农就业经历对新型职业农民经营效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其中务工经历和经商经历对新型职业农民经营效率有正向影响;非农就业经历有助于提升行为能力,且行为能力在“非农就业经历与经营效率”的关系中发挥中介作用;控制变量地形特征的影响通过显著性检验。提出应激励具有丰富非农就业经历的劳动者到农村创业就业,并对具有不同就业经历有意愿从事农业的劳动者采取差异化培育政策,促进乡村振兴。
分类: 农林经济管理 >> 农业经济管理 提交时间: 2024-11-12 合作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实现农户风险管理意愿与行为统一是降低农业风险对农户农业生产负面影响的重要途径。利用2018年东北三省和湖北省种植大户的调查数据,从自然风险与市场风险两方面,对农户风险管理的意愿、行为及其悖离进行分析,并探究形成悖离的原因.研究发现:对于自然风险,大部分农户使用了有效的风险管理工具,但风险管理意愿不高;农户的市场风险管理行为极为少见,与之相悖的是,农户具有较高的市场风险管理意愿。结果表明, 风险管理实际行为控制、风险管理执行意愿和风险管理外部环境是影响农户自然风险管理意愿与行为悖离的主要因素;此外,农户对农业保险缺乏了解,以及目前农业保险存在的不足也是导致此悖离的重要原因;风险管理执行意愿和风险管理外部环境是影响农户市场风 险管理意愿与行为悖离的主要因素。此外,农户获取信息渠道不足,对市场风险管理工具缺乏了解,甚至存在明显的误解与不信任也是导致农户市场风险管理意愿与行为悖离的重要原因。因此,为了有效实现农户风险管理意愿与行为的统一,应健全农业保险的推广机制, 加强市场风险管理的宣传,扩大“保险+期货”的试点,发挥新型主体的带动作用。
分类: 农林经济管理 >> 农业经济管理 提交时间: 2024-11-12 合作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文章从制度支持机制、机会结构约束机制和收益-风险约束机制三个维度分析了影响家庭农场主职业传递意愿的相关因素。研究发现,制度支持机制对农场主的职业代际传递有一定程度的影响,相对于选择家族内其他成员而言,政府开展的人才培训和政府补贴有助于农场主子女作为职业代际传递对象;机会结构约束机制对家庭农场主的职业代际传递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相对于选择家族外成员而言,在子女参与农场劳动的情况下,农场主将优先选择子女作为职业继承人;从收益-风险约束机制来看,家庭农场的短期收益对农场主的职业传递意愿并不具有显著的统计影响;农场主在认为农场经营存在较高风险的潜在收益时更愿意选择子女接手未来的农场经营。由此提出:除了进一步加强对家庭农场的制度支持外,还应该提供相应的风险应对策略,鼓励发展亲代与子代共同经营的家庭农场;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导下,应该为具备农业企业家才能的能人创造宽松的环境,并致力于加强农村经济组织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分类: 农林经济管理 >> 农业经济管理 提交时间: 2024-11-12 合作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生活富裕涉及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出发点、落脚点和最终评价标准。本研究通过对五个省的10个村的农户进行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考察农民生活状况,了解农民对生活富裕的理解、评价和需求。研究发现,农民家庭生计呈现出一定的结构性困境,家庭收入来源以本地务农和在外务工为主,收入较低且不稳定,教育、医疗等支出构成沉重负担,导致农民增收预期低;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仍存在诸多短板,教育资源上移、医疗资源匮乏、养老服务缺失、就业机会短缺等现状不符合农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影响农民的生活富裕感知。农民视角的生活富裕,既要求家庭生计的可持续性与物质生活的富足,更需要基本公共服务来提供安全感和幸福感。
分类: 农林经济管理 >> 农业经济管理 提交时间: 2024-11-12 合作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乡村振兴战略一经提出就受到广泛关注,大量学术研究随之涌现。通过对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农村社会研究领域关于此主题的代表性文献的梳理,本文发现,已有研究集中于乡村振兴的历史脉络与政策阐释、现实问题与主要挑战、城乡关系与要素关联、模式探索与行动研究、国际视野与本土实践等维度,并围绕农业转型、农村集体经济、农村土地制度、绿色农业发展、乡土文化风俗、乡村治理转型、人才振兴等焦点议题开展了广泛的学术讨论与争论。这些研究和讨论为理解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较为广泛的文献基础,但也存在大量反复证明阐释或流于问题表象的分析。以农村社会现实与实践为基础的深入调查仍较为稀缺,由此导致一些研究既未能准确把握乡村振兴实践中的关键现实问题,也未能有效回应国家发展过程中的农政转型等重大理论问题,乡村振兴研究、政策与行动实践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因此,本文认为,农村社会研究者应致力于丰富乡村振兴研究中的农民视角以增强对乡村现实的了解,通过强化研究的问题意识、优化问题取向来发现并阐释乡村振兴中的真问题,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扬学术研究的实践品格,构建“研究一政策一行动”一体化的学术实践框架,从而推动乡村振兴研究通向更广阔的空间。
分类: 农林经济管理 >> 农业经济管理 提交时间: 2024-11-11 合作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本文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4-2018年的微观数据,考察了信息化时代低收入农户数字技术接入及使用效果。结果表明:(1)低收入农户数字技术接入鸿沟依然存在,但是相较于其他传统资源,差距明显更小,并且在年轻群体中差距收缩明显。(2)跨越数字技术接入鸿沟后,数字技术加快了低收入农户调整要素配置,进而提高收入水平。其中,非农收入的正向累积作用使得数字技术的增收效果呈现持续加大的特征。(3)相比于普通农户,低收入农户获得的“数字红利”在规模上没有显著差距,但是禀赋差异导致其面对数字技术冲击进行了不同的要素配置选择,进而呈现出不同的收入增长路径。
分类: 农林经济管理 >> 农业经济管理 提交时间: 2024-11-11 合作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农村居民家庭消费提质升级不仅是实现乡村振兴、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抓手,也是提升农民福利水平的必然路径。本文基于北京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发布的县域数字乡村指数和中国家庭追踪调查的匹配数据,实证探讨了数字乡村发展对农村居民家庭消费的影响及作用渠道。结果表明:(1)数字乡村发展显著提高了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水平;(2)从分类别家庭消费来看,数字乡村发展对农村居民家庭享受型消费促进作用最大,其次是家庭发展型消费和家庭生存型消费;(3)数字乡村发展对农村居民家庭消费的影响在户主特征层面存在异质性,对中年、男性户主的家庭影响更大;(4)数字乡村发展能通过增收效应和预算平滑效应促进农村居民家庭消费。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贸易经济 分类: 农林经济管理 >> 农业经济管理 提交时间: 2024-11-11 合作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电商助农开展得如火如荼,小农户边缘化问题却逐渐凸显,微商销售农产品提供了一种破解之策。文章对砀山县展开嵌入式单案例分析,从销售模式、发展轨迹、内在逻辑方面探究了微商生命力的来源及其惠及小农户的内在机理。研究发现:特色农产品微商以小农户的社会网络为基点,以关系人为关键节点向外层层拓展客户网,有鲜明的阶段性特征;微商销售的内在逻辑在于通过触达消费者并形成消费黏性来实现生产端和消费端的有效对接,其中小农户的社会网络、消费者情感逻辑与理性逻辑的互动起着主要作用;微商能够切实助农,得益于微商与外部环境的优势互补,以及生产端与消费端的价值共享。
分类: 农林经济管理 >> 农业经济管理 提交时间: 2024-11-11 合作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数字乡村建设“如何促进”乡村振兴是继“能否促进”之后又一重大的现实和理论命题,学界至今未能给出较强的理论性诠释,更缺乏对二者促进机制的深度聚焦。通过评述国内外关于“数字化与乡村发展关系”的文献观点,笔者认为当前中国在乡村振兴战略中推进数字化建设的探索仍是有益的,数字技术对乡村振兴而言不应当有“存在论”的批判。在此基础上,本文对45份国家政策法律中有关乡村振兴与数字乡村的文本内容进行扎根理论研究,发现数字乡村建设能从模式变革、业态创新、外源连接、本土培育、媒介兼容、语态进化、常态感知、系统决策、流程再造、空间重塑十个方面嵌构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大振兴体系;整个嵌构过程主要依赖新兴与攻坚两类技术的支撑,受数字基建、终端设备和平台开发三个方面物质保障的制约,体现为生态、生产、生活三大具体场景的应用,通过组织增益、制度增效和技术增值三种手段达成目标。未来数字乡村建设要谨防数字资本的裹挟、实现由外而内的转变和回归价值理性的主导,如此才能发挥数字技术对乡村全面振兴的正向促进作用。
分类: 农林经济管理 >> 农业经济管理 提交时间: 2024-11-11 合作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乡村治理数字化是当前乡村治理实践中的突出动向,其目标是在国家公共权力实施乡村公共事务管理的基础上,通过多元主体的数字化协同,实现乡村有效治理。对浙江省五个县(市、区)的比较研究发现,县域乡村治理数字化有相同的政策背景,但推进模式和平台建设具有县域特色,与各县的数字经济发展、乡村治理基础等紧密相关,并已显示成效。县级政府倾向在县域所有村庄推行统一的数字化治理平台,村庄总体上呈现出被卷入的状态;乡村治理数字化平台展示内容丰富,但相当部分功能不能契合乡村治理实际需求。只有加强村社共同体重塑,建立村庄和村民有效参与机制,推进线上平台与线下实践的融合创新,才能实现县域乡村治理数字化的效能提升。
分类: 农林经济管理 >> 农业经济管理 提交时间: 2024-11-11 合作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研究消费者对可追溯猪肉的实际选择行为,对于促进可追溯猪肉市场推广、完善猪肉可追溯体系建设和推进生猪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基于现实情境视角,借鉴人口迁徙推拉理论中的PPM 模型,从推力、拉力和锚定三大作用力的角度构建理论框架,分析消费者对可追溯猪肉实际选择行为影响因素的作用机理。利用北京市猪肉消费者的调查数据,采用双尾截取Tobit模型,实证分析各因素对消费者可追溯猪肉实际选择行为的影响,并通过计算边际效应或弹性识别其影响程度。研究发现:消费者认知对可追溯猪肉实际选择行为具有显著拉力作用,尤其是对可追溯猪肉优势属性信任程度的拉力作用更大;可追溯食品消费经历具有调节效应,可以进一步强化消费者认知的拉力作用;收入、城 乡身份、家庭人口结构对消费者可追溯猪肉实际选择行为具有显著锚定作用.据此提出应加大对可追溯猪肉优势属性的宣传和溯源能力、质量安全保障水平的监管,加快推进完善猪肉可追溯体系建设等政策启示。
分类: 农林经济管理 >> 农业经济管理 提交时间: 2024-11-11 合作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分类: 农林经济管理 >> 农业经济管理 提交时间: 2024-11-11 合作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利用山东、河南、陕西、四川四个农业大省942户的调查数据,通过因子分析法从关系嵌入、结构嵌入两个维度对农户社会网络嵌入程度进行测度,运用Probit模型,实证分析农业劳动力老龄化、社会网络嵌入对农户农技推广服务获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对农户农技推广服务获取呈显著的负向影响,社会网络嵌入能够缓解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对农户农技推广服务获取的不利影响。从不同维度的社会网络嵌入看,关系嵌入与结构嵌入均对农户农技推广服务获取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仅结构嵌入显著缓解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对农户农技推广服务获取的负面冲击,关系嵌入作用并不显著。进一步检验表明,社会网络嵌入的缓解效应随着老龄化程度的提高而增强。基于此,提出缓解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对农户农技推广服务获取负面影响的可行路径。
分类: 农林经济管理 提交时间: 2024-11-11 合作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数字乡村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方向,也是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内容。数字乡村建设是在农村产业多元化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背景下进行的,这是新时期乡村建设与20世纪乡村建设在背景和条件上的明显差异。产业基础状况和城乡一体化程度是思考数字乡村建设的两个重要维度,据此可以建构数字乡村建设的四种类型:活力型、自立型、外向型和外援型。认识这些不同类型,有助于数字乡村建设因地制宜,走差异化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