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校园欺凌备受社会关注,社会失范理论能够为校园欺凌行为解构提供创新视角。对照社会失范行为表现,校园欺凌属于典型的个体失范,其根源在于应试教育背景下的“文化目标”与“制度化手段”之间的关系失衡。当学生个体采用正当的“制度化手段”无法达到预设的“文化目标”时,可能会采取“低成本、高回报”的暴力化手段实现目标,校园欺凌便可能发生。当前,校园欺凌个体失范主要表现为积极欺凌者、摇摆欺凌者和兼顾欺凌者三种类型。校园欺凌治本之道在于通过推动教育转型、抵制同侪压力、压缩失范空间、多元协同治理等途径,重塑以规则为核心的校园秩序。
[V1] | 2024-07-04 10:32:18 | PSSXiv:202407.00299V1 | 下载全文 |
1. 以调为业、“三教”融合:民族地区法学教育新转向 | 2024-10-29 |
2. 我国研究生教育分类发展的政策检视与路径突破——基于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视角 | 2024-10-29 |
3. 高校心理健康服务提供者能力提升项目的实施研究 | 2024-10-29 |
4. 高等院校基层学术组织治理的效能向度 | 2024-10-28 |
5. 教育家精神引领下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的逻辑依据与培养策略 | 2024-10-27 |